2
美国上层阶级,喜欢去文理学院念本科,去哈佛、耶鲁等综合性大学念研究生。
1
马萨诸塞州的威廉姆斯学院(williams college)马萨诸塞的阿莫斯特学院(Amherst College)、宾夕法尼亚的斯沃斯摩尔学院(Swarthmore College)、佛蒙特的明德学院(Middlebury College)等。这些学院的本科教育,在不少方面要优于哈佛、耶鲁之类的大牌名校。
1
美国著名文理学院:威廉姆斯学院,阿莫赫斯特学院,斯莫尔学院,波莫纳学院,明德学院等
1
实际情况是,最顶尖的大学大多不是通过中介的,而是学生自己;通过中介入学的一般都是很普通的甚至是社区大学。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1
三年前我也以为美国文理学院就类似我们的三本,当我儿子说要去读LAC时,感到很奇怪。
现如今,他去了一所文理学院,学生600人,教授200多人且都是各领域顶尖的;每周纽约
大学校长亲自飞去给他们上法律课【想想我们当年大学校长就开学毕业典礼能见个面,就深
感中外大学之差异了】,每年有很多政要商界艺术界的名人零接触,这资源真不是一般的。
今天正值中秋节,此时他和同学正在迪拜的室内滑雪场兴高采烈。阿布扎比和迪拜的高档
体育娱乐设施,都优先免费对他们学校开放,这是国内甚至欧美大学都难做到的。
1
跟正一个错误数据,以下是正确数据:
查了所有美国总统的本科教育情况,至今为止美国共产生过44位总统,其中7位没有上过大学,其中13位在文理学院接受了本科教育,2位总统(含奥巴马)的本科既上了文理学院,又上了综合性大学,其余的总统在综合性大学接受本科教育。结论:文理学院只占全美大学在校生总人数的2%,却产生了30%的美国总统。
1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淘股吧]
我在生活中遇到一些朋友向我打听美国大学的事情,又发觉他们所知甚少,包括很多在已经在美国大学做教授的中国人,都还是对美国的本科教育所知甚少,因为他们都是在中国念完本科,去美国念了博士以后,留校做的教授。他们向我感叹他们作为第一代移民,对美国本科的精英教育所知甚少,而只知道哈佛、耶鲁等综合性大学,直到第二代、甚至第三代的华人才开始逐步了解文理学院以及文理教育。前几天我遇到一位美国大学的华裔教授,他是80年代末拿到全额奖学金去美国读的博士,然后留校做的教授,他直跟我叹息他女儿考大学时,他根本不知道有文理学院,让她去考了综合性大学。直到后来他儿子考大学前2年,一个白人同事很惊异地发觉居然他不知道文理学院,于是跟他原原本本地介绍了一下,他立马着手调查,他如梦初醒,现在他儿子已经在一所顶级的文理学院里上学了。他感叹,新移民真的不了解这些东西。于是我有感而发,才转了、写了上面这些东西。
1
这是留学中介的软文否?
1
有利于文理学院的人际关系的,还因为他们的地理位置。一般文理学院都在人口稀少的郊区,而不在人口稠密的市镇。因此,学校周围虽然风景优美,但是没有那么多酒吧、商店可以去消遣,这样,课后,学生们往往都黏在一起搞活动,而不是一哄而散四处各自找乐子。大学四年,老老实实住在学校里,而不是搬到校外居住。这些,都是有利于发展出真正深入的友谊。
1
美国很多大学都有Frat House和精英俱乐部,国际学生基本不能加入这些Frat House和精英俱乐部,你去申请的话,收到的往往是“拒绝加入”,比如耶鲁的骷髅社,princeton的eating club,哈佛也是如此。但是,在文理学院,往往没有这种事情,任何俱乐部,不管是平民化的还是精英化得,你想去,一般都能加入,因为人少,如果再挑剔的话,那他一个俱乐部也就没几个人能参与活动了。因此,4年朝夕相处下来,往往倒是社会各阶层和各族裔的朋友能深入交往到不少,离开学校时,感情基础已经建立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