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现在的人为了忽悠都不要脸了。
中国上网电价以广东为例:
光伏发电成本0.44元/度
水电:0.3111元/度
火电:0.4792元/度
核电:0.414元/度
风电:0.61元/度
极度无耻,要是真的光伏发电成本和其他的相差不多(比火电便宜),我们还用在这辩论光伏产业是不是到了寒冬?
0
光伏不是单单多晶硅 1
太阳能光电池可以用单晶硅也可以用多晶硅来制造:
单晶硅光电池效率最大可以达到20%多而一般是15%左右。
多晶硅光电池的转换效率只有8%,但可以制造成薄膜光电池。
在卫星上,由于薄膜光电池可以卷起来后展开。在外空间太阳辐射可以达到地面上的400%,多晶硅电池转换效率就相当于32%了。
0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2011年表示,中国太阳 11
能光伏发电装机量将在2020年达到50GW甚至100GW,这是最保守的估计,将达到一亿千瓦。
中国上网电价以广东为例:
光伏发电成本0.44元/度
水电:0.3111元/度
火电:0.4792元/度
核电:0.414元/度
风电:0.61元/度
以当前发展速度看,光伏发电平价上网两年内就可实现。
0
中国光伏系统并网率已达73.4% 1
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并网太阳能发电容量达到214万千瓦,国内光伏系统并网率为73.4%。
近日,光伏并网技术成能源规划的关注点。
在2月份发布的两个能源行业“十二五”规划中,发展间歇式电源并网技术榜上有名。2月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要求“发展大规模间歇式电源并网技术”;2月24日,工业与信息化部发布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将“掌握光伏并网、储能设备生产及系统集成关键技术”列入重点工作。
规划接连对准光伏并网技术
《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发展大规模间歇式电源并网技术,目标是掌握大规模间歇式电源的集中接入、送出关键技术,掌握多能源互补发电系统的规划、设计、制造、运行控制与能量管理等关键技术,解决间歇式电源并网和输配电的技术瓶颈。
规划中提及的技术包括:大规模间歇式电源的高压直流送出技术、基于随机性的间歇式电源接入规划技术、基于风险评估的间歇式电源可靠性评价技术、多能源互补发电系统并网及联合调度技术,以及间歇式电源发电功率预测与优化调度技术。
随即发布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则将发展并网及储能系统列为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重点。规划称,“十二五”期间,要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集成技术、百万千瓦光伏发电基地的设计集成和工程技术,开发大功率光伏并网逆变器、储能电池及系统、光伏自动跟踪装置、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风光互补系统等。
1400万千瓦并网需求迫切
两项涉及光伏并网技术发展规划的出台,与光伏产业国内市场快速发展密切相关。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组书记孙玉才在日前举办的清洁能源国际论坛上表示,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并网太阳能发电容量达到214万千瓦,另据中电联统计快报,2011年中国光伏安装量为289万千瓦,也就是说2011年国内光伏系统并网率为73.4%。
《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虽未提及光伏装机规模目标,但据有关人士透露,即将出台的《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光伏装机规模要达1400万千瓦。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提醒,相对于风电,目前光伏的安装量仍较小,“今后四年光伏装机规模将会呈现翻倍增长状况,保障并网安全性、稳定性的难度增加。”国网能源研究院高级经济师白建华也强调,光伏需要更灵活的调峰电源及更强的并网技术设施,国家电网公司在光伏发电功率预测、实时监控以及优化调度方面做了积极的工作。
据了解,去年年底,由国网电科院研发的光伏电站功率控制系统在中节能太阳山光伏电站顺利通过验收并投运。该系统在我国首次实现了对光伏电站的监视、功率预测及自动功率控制,极大提高了光伏电站的决策智能化水平和运行可靠性,对于实现光伏电站大规模并网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甘肃省电力公司承担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重要项目——“风电场、光伏电站集群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项目”,以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百万千瓦级光电基地为控制目标,重点研究大规模风光发电集群的有功、无功电压和安全稳定控制策略。
0
降低太阳能发电成本的主要措施:
1、提高光电光电转换率,光电转换率是影响太阳能发电成本的最主要因素,随着准单晶、背极技术和区熔直拉等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光电转换率每年都有大幅提高,到2022年可达28%,比现在提高70%。
2、延长太阳能模组的使用时间,太阳能模组的寿命周期是影响太阳能发电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最早应用的太阳能发电系统使用时间已超过25年并且性能稳定,在2022年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寿命周期将延长至50年,比现在提高一倍。
3、降低硅料成本,当前硅料成本占太阳能发电成本的8%左右,现在每年成本可下降1美元/公斤,物理法宣称其可将硅料成本降至13美元//公斤,估测在10年后的2022年硅料成本将达到10美元/公斤,是现在成本的一半。
4、降低硅片厚度,现在硅片厚度为180μm,2022年硅片厚度的目标值为100μm
5、切割废砂浆的循环利用,目标值为切割液、刃料和硅粉的回收利用率达到80%
6、切割钢丝原料国产化,提高切割钢丝的强度。
7、降低生产设备成本,实现诸如切片机等有主要设备的国产化,提高生产效率。
8、采用镍铜合金等代替昂贵的银浆耗材。
2012-01-08 10:01:01
太阳能发电普及应用时间表
2011年 装机成本(元/W)11 光电转换效率16.5% 使用寿命(年)25 新增装机容量(GW)23 中国南方地区工业电价(元/度)0.66 主要安装地区 德、意 补贴政策影响 起决定影响
2014年 装机成本(元/W)9 光电转换率20% 使用寿命(年)30 新增装机容量(GW)》50 中国南方地区工业电价(元/度)0.75 主要安装地区 德、意、西班牙、美国加州、中国 补贴政策影响 有一定影响 中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为0.8元/w
2016年 装机成本(元/W)7 光电装换率24% 使用寿命(年)35
新增装机容量(GW)》100 中国南方地区工业电价(元/度)0.81 主要安装地区 中美日欧盟北非 补贴政策影响 微弱影响 火电开始全行业亏损,如果火电公司不能在2016年前收回投资成本,接下来的日子就去哭去吧。
2022年 装机成本 (元/W)5 光电装换率28% 使用寿命(年)50 新增装机容量(GW)》800 中国南方地区工业电价(元/度)0.83 主要安装地区 全世界 补贴政策影响 太阳能发电占当年全世界新增装机容量的50%以上 廉价的太阳能发电抑制了电价的大幅上涨,单纯的火电公司严重亏损。
都记住了这个时间表,
2014年前国家政策还可以左右太阳能的发展,2014年之后国家政策影响日渐衰微,2016年之后谁将都无法阻挡太阳能发电的狂奔步伐。而火力发电还有最后5年的盈利期,之后就只有乞讨的份了。
0
美国光伏业界力挺中国光伏产品 美政府无需围城自困!(中国 9
光伏业应建立光伏产业统一战线,以光伏产业链利益为纽带争取最广泛的行业利益支持者,从而打破狭隘、偏见、自私的政府政策干预)
3月5日,美国商务部将就本国部分企业起诉中国太阳能企业一案做出初步裁决。有媒体分析认为,在大选之年与中国“打贸易战”成为拉票手段。美国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的理性声音引人关注
2011年11月8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发起针对中国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该案件由太阳能企业“太阳世界”(SolarWorld)提出,该公司是德国同名企业在美国的子公司,是美国境内最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一同提起诉讼的还有其他6家太阳能企业,不过它们未公开身份。这7家企业组成所谓“美国太阳能产业联盟”,声称中国太阳能产品倾销幅度为49.88%—249.96%,获得的补贴率高于所调查产品允许得到的补贴限额(发展中国家应低于该产品单位价值的2%,发达国家相应数字为1%),所以要求美国政府对中国相关太阳能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
2011年12月,美国负责对外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的另一机构——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此案展开调查。该委员会6名委员当月初一致同意对中国太阳能企业展开“双反”调查。这一初步裁决只是批准展开调查,并未就任何贸易限制措施作出决定。
2012年1月12日和3月27日,美商务部拟分别就反补贴和反倾销做出初步裁定。但反补贴关税初裁因故推迟。
2012年3月27日和6月11日,美商务部将分别就反补贴和反倾销关税做出终裁。
如果美国商务部终裁为肯定结果,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进一步调查,并分别于5月11日和7月25日就反补贴关税和反倾销关税做出最终裁决。此后,美方将分别于5月18日和8月1日发布征收惩罚性关税的命令。
经贸问题政治化,为大选拉票
在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的背景下,为拉拢部分选民,美国政客在对华贸易政策表态上趋于强硬。这给美国针对中国太阳能产品的“双反”调查染上了政治色彩。
早在去年11月,奥巴马就美诉中国太阳能企业案在接受采访时声称,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存在“值得质疑的竞争行为”,并表示美国政府已经采取措施与“这类倾销式经济活动”做斗争。
近期,奥巴马在许多场合都声称要为美国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并称,“如果我们有公平竞争环境,美国总是会赢。”言外之意,美国一些企业之所以垮掉、工人之所以失业,是因为遭到了其他国家的不公平竞争。
25家美国企业组成“买得起的太阳能”联盟,反对向中国产品加征关税
“美国商务部针对中国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做出肯定初步裁决的可能性很高。”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国际贸易问题专家斯蒂夫·苏拉诺维奇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在总统大选年,中国已经变成美国政客向选民标榜他们正在“采取行动或做一些事情”的靶子。他说,这个案子被提出,就是因为它涉及中国。
不仅中国太阳能企业坚决否认美国部分企业的指控,美国太阳能业界许多相关企业也对该提案表示反对。由包括MEMC电子材料公司、太阳城公司、西屋太阳能公司 ,以及尚德和英利美国分公司在内的25家企业组成了一个“买得起的太阳能”联盟。该联盟反对向中国出口产品加征关税,认为这一举动将提高美国市场上太阳能产品价格,从而导致需求受到抑制,并对10万个美国工作岗位造成威胁。更多没有参与诉讼的美国企业表示,中国价格便宜的太阳能产品拉近了该产业与普通消费者的距离,并促进了该产业的迅速发展。
MEMC电子材料公司太阳能项目负责法律和政府事务的高级副总裁凯文· 拉皮德斯不无担心地表示:“如果成功推进此案,美国太阳能电磁板价格会上涨一倍,美国的太阳能需求会减少,进而严重破坏美国的太阳能市场。”
阳能电池及组件加征关税,可能导致美国6万多人失业。报告指出,对中国太阳能产品采取贸易限制措施,将使美国整个太阳能产业和其它经济领域面临失业风险。
“买得起的太阳能”联盟所代表的企业的工作岗位占到美国太阳能行业的97%—98%,涉及民用、商用太阳能板安装及国内太阳能制造业。而发起贸易诉讼的“太阳世界”所提供的就业岗位不到2000个。该企业提出贸易诉讼,显然不能代表整个美国太阳能制造业。“买得起的太阳能”联盟主席基格·沙说:“
美国太阳能协会发表声明,强调了保持市场开放的重要性。该协会指出,竞争对于太阳能产业和美国消费者来说是好事,因为竞争将导致太阳能发电成本降低,使越来越多美国人能支付得起太阳能电力。而开放的贸易使美国太阳能制造商能够增加出口,创造更多就业。
该协会的报告显示,目前太阳能产业为美国提供了10万个就业岗位,比2009年时增长了一倍。美国太阳能行业装机容量超过3650兆瓦,足够为73万美国家庭提供电力。在2011年,美国太阳能电池板的价格下降了一半。在2010年,美国是太阳能产品的净出口国,净顺差达到20亿美元,即便对中国,美方顺差也十分明显。
中国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对美出口也为美国下游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去年11月,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产业工作委员会和中国光伏产业联盟共同发出声明,强调中国太阳能产业的进步为该行业全球供应链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企业所使用的原材料和设备大部分从欧洲、美国和日本进口。此外,中国的太阳能产业近年来一直是欧洲和美国生产技术的重要出口市场。中国每年从美国进口20多亿美元的多晶硅、EVAa胶膜、浆料等原材料。中国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对美出口也为美国下游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活动都为美国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此外,数以百计的美国工程技术人员在中国太阳能企业工作,也为美国公民提供了大量海外就业机会。
不久前,美国杜邦公司宣布与尚德电力以及英利绿色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作为全球重要的光伏材料供货商,杜邦光伏解决方案全球事业总裁威廉·菲瑞向本报记者表示,2011年杜邦在光伏相关产品的销售额达到15亿美元,“杜邦的许多重要客户来自中国,我们与其之间的协同合作十分重要。”他指出,公平、自由的贸易有利于光伏能源发展,它使得全球协作成为可能,并有助于降低成本,从而能够更快地实现光伏电与市电同价,这无疑对消费者是有益的。如若系统成本改善的步伐放缓,太阳能的全球化应用也会变慢。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中方保留在世贸组织规则框架内采取相应措施的权利,同时呼吁世界各国通过更紧密的合作理性地处理绿色经济领域贸易摩擦,从长远角度促进全球绿色经济增长。
当地业界力挺中国产品
美国加州圣马力诺市一家绿色能源公司的董事史蒂文正计划在距离洛杉矶2小时车程的地方修建一座太阳能发电厂,初期发电量为每年20兆瓦。“如果同样质量的电池板,谁的便宜就用谁的,这再正常不过了。我认为,这才是市场经济。”史蒂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一些坚持认为中国低价太阳能电池板冲击了美国太阳能行业的人举例说,美国支持的4家加州太阳能企业中,Solyndra等3家去年相继倒闭,这完全是来自中国的“不正当竞争”造成的。
史蒂文认为,来自中国的竞争的确存在,但没有证据表明这些竞争是导致几家加州太阳能公司倒闭的原因。他从一个企业家的视角发表看法说,企业成功与失败都是由许多因素促成的。投资就会有风险,但一个成熟的投资人在投资失败后,首先应当查找自身原因。不能投资失败了,先想着追究别人,抱怨人家的东西便宜。中国产品的竞争不是存在一两天了,如果这种竞争真的让美国制造企业无法生存的话,那这些企业当初为何还要进入这一行业呢?
史蒂文介绍说,在美国不同地方办厂,风险也会不一样。比如,有的州强调对工人的保护,工人工资和福利便会高于其他州,厂家的成本便会提高。因此,加州几家太阳能公司相继停工,不排除选址原因。
太阳世界公司原本在加州设厂,但后来打着“无法与中国的低价太阳能电池板竞争”的旗号,将这家工厂关闭,让美国丧失了100个就业岗位。然而,它很快又在俄勒冈州开了一家雇工1000人的工厂,原因在于俄勒冈州推出了一项税收减免政策,可以给该公司带来数百万美元的经济利益。
史蒂文表示,奥巴马政府非常支持太阳能发电,加州政府积极响应,但问题是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都没有钱推动。他坦陈,州政府的审批手续相当复杂,而且由于财政极度困难造成人手不够,有时还不专业,让审批成了马拉松。
2月中旬,45家美国太阳能企业的首席执行官致信美国总统奥巴马,要求他避免与中国展开贸易战,并达成使两国的太阳能行业都获益的协议。
为了给太阳能电站筹集资金,史蒂文曾与中国的投资者洽谈,并得到了十分积极的回应。“我感觉中国企业对来美投资富有兴趣,美国联邦和州政府应当出台适当的政策,并带头到中国去招商引资,与中国企业密切合作,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史蒂文说。
美国贸易救济程序分四步走
近两年,美国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进行贸易诉讼,两种程序的诉讼主体和诉讼时间有所不同。第一种是由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及美国商务部发起的双反调查,这属于美国国内的贸易救济体系,由美国公司提起,诉讼通常进行15—18个月。第二种则是由美国在世贸组织框架内向另一成员国提出的贸易争端请求,这属于国际贸易争端体系范畴,参与主体是国家,由世贸组织组成专家组进行裁定,诉讼可能长达18—24个月。此外,所有的世贸组织成员国必须保证其国内的贸易救济法律体系符合世贸组织相关义务。
盛德国际律师事务所律师理查德·维纳目前正担任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和两家中国太阳能电池出口企业的代理律师。他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美国国内贸易救济程序的上诉周期很长,中国公司将会在其中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财力,可能对中国公司不利。但在太阳能电池一案中,其代理的中国公司对整个体系有着非常好的了解,并将应对这些实质性的法律纠纷有了充分准备。
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共同组成美国贸易救济决策机构,一般来说,美国的贸易救济程序以时间先后排序为四个阶段:贸易委员会初裁、商务部初裁、商务部终裁、贸易委员会终裁。贸易委员会将负责调查国内产业是否因进口而遭受损害,商务部则评估价格倾销和外国政府补贴的幅度。反倾销税、反补贴税执行将在两机构共同做出确认的终裁时进行,目前中国的光伏企业正处在该程序的第二阶段,即由商务部做出初裁。
维纳建议,中国太阳能产品厂商需要不断地向有经验的贸易法律师咨询,以便提前做好预案,尽量不陷入调查程序,因为大多数诉讼案一样会很耗时间。同时,还需要战略性的思考,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市场因为贸易争端关闭还会引起其他市场的警觉,因为那里的厂商会担心更多的产品会涌入他们的市场。
链接
2009年3月10日 美国参议院通过“727条款”,通过限制政府经费用途的方式,限制中国禽肉产品对美出口。
2009年3月26日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中国输美钢制螺杆反倾销案作出终裁,涉案企业征收55.16%或206%的反倾销税。
2009年9月11日 美国总统奥巴马批准对从中国进口轮胎实施为期3年的惩罚性关税。最终惩罚性关税税率为第一年35%,第二年30%,第三年25%。
2010年4月9日 美国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油井管征收29.94%至99.14%的反倾销税,涉案金额超过27亿美元,共有几十家中国企业受到影响。
2010年4月22日 美国商务部裁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征收32.39%至98.37%的反倾销税。
2011年10月,美国发起对中国产晶硅太阳能电池产品的“双反”调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美国商务部分别于10月19日和11月8日予以立案。
0
2012年国内市场看好 光伏项目储备近25GW 4
2012年3月1日—根据最新出版的NPD Solarbuzz中国项目追踪报告China Deal Tracker, 中国光伏项目储备持续增长,目前已接近25GW。
NPD Solarbuzz在报告中统计了1,449个容量在50kW以上的中国非住宅光伏项目,包括已安装,正在安装,和规划、招投标等前期开发阶段的项目。报告中指出,其中有331个光伏项目经核实在2011年完成组件安装,安装总量达到了2.7GW。由于不断下跌的系统成本和2012年1月之前1.15元每度的光伏发电上网电价,中国大陆地区的光伏市场投资回报丰厚,吸引了众多的国有发电集团和民营企业参与到年底的项目开发中,使中国成为2011年全球第三大光伏市场。
2011年的中国光伏项目以大型地面电站为主,其中单期容量10MW及以上的项目就有103个,地面电站的总安装量超过了2.3GW,占全部安装量的88%。作为最早推出1.15元每度上网电价政策的省份,青海省的安装量也最多,占全部安装量的36%,其后依次为宁夏、江苏、甘肃、新疆、山东、内蒙古、河北、西藏和山西,这十个省份的安装量占到了全国总量的92%。
国内需求的高速增长吸引了光伏组件制造商积极投入,参与电站项目的投标或者自行开发电站,作为组件销售新的增长点。领先的逆变器厂商更是受益于国内光伏安装量的增长,其中阳光电源以较大的优势占据国内第一名的位置,排名其后的是艾默生和南京冠亚。
国有电力集团是2011年中国光伏项目开发的主力军。中电投、中节能、国电集团、中广核和大唐集团占据2011年十大项目开发商中的前五名,同时还都拥有着GW级以上的项目储备量。值得一提的是,民营企业正泰集团和力诺集团在2011年都加强了光伏项目开发,双双跻身前十名。
“由于国有电力集团在光伏项目开发中的活跃表现,电力项目以56%的市场份额成为2011年中国最重要的细分市场,超过排名第二的商业开发项目13个百分点。”NPD Solarbuzz高级分析师廉锐说到,“然而,在项目储备方面,商业开发项目则以57%的比例位居第一,表明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甚至外资企业希望进入中国下游市场。”
许多光伏制造企业已经制订了宏伟的计划,准备2012年在国内自主或合作开发数百兆瓦的项目。在目前欧洲市场面临政策变化挑战的环境下,只要中央和地方政府管理部门能够保持对光伏项目开发的支持政策,2012年的国内市场必将大有可为。
0
与公司管理团队利益捆绑在一起,赢利是概率事件。抛弃短线思维长线看。
0
优秀团队加盟,公司战略地位逐步突显。海润成立之初只生产硅片,09年底杨怀进先生加盟后,曾任晶澳太阳能管理层的姜庆堂、吴廷斌等纷纷进入海润担任高管,在奥特斯维建立电池片生产基地,仅用8 个月时间就完成250mw电池片生产线,团队持股比例为 22.3%,多年的技术研发经验结合利益捆绑,将推动公司迅速复制晶澳太阳能的发展模式,快速提升市场竞争力。
我最看中的是这个方面的, 但我并不了解。
0
龙兄还是看30分钟吧,60分钟还没起来,周一10点半前应该还好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