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提前道个别~
身体原因,会在一段时间内逐渐远离电脑,远离论坛
走之前,希望慢慢归理一些资料,不会太多
希望偏于国企改革或市场化(私有化)过程中公平政策的探讨
权作抛砖引玉~
0
人有时,会选择过一种沉浸的人生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断断续续
但是生活常让人出脱,远观
一个多月前,决定转向
节奏随即调慢,回归生活,做事
超负荷运转,不可持续
闲着时,上来看看
收获颇多
0
0
国资问题,政治敏感,技术复杂,质疑容易,辩护困难
国企改革向何处去,什么样的市场化,如何进行产权流转,回避不了政治、历史、经验、法律、案例、实操的研究,也难单一角度
产权本身是权利和权力配置的一种,在转型经济的资源配置背后,更多涉及权利和权力的配置
而公有资产流转,是国际性难题,在全世界都是容易滋生腐败的土壤,讨论价值最大化和社会公平同样重要
我本倾向市场化,看多了政企不分,效率低下
但是,从当前中国现实情况出发,对未来公平存疑,如能较客观做些分析,算尽应有之义
本不准备在论坛继续探讨,自己梳理,宽松些
可以多谈问题,少谈主义,多方搜集
并且,准备好好研究一个问题,需要时间沉淀和思考
0
守言,续完
自己理理东西
去年春夏之交想做,因外出耽搁
准备研究国企改革和产权
先想到这一观点
算补个缺
0
简单梳理,已有的制度创新,勾勒了图景
然而,构想前瞻,现实后撤
一是机制设计以PE责任内置和风险闭合的权责对称,以及风险和收益对称的激励约束,着重解决公司制的内部人控制,也即所谓委托代理中代理人问题,然而,我国国企面临的是公司制和国企特有问题的叠加,在代理人问题之上,更为实质的是委托人虚化,或者说国有资产所有者缺位问题。此问题不仅仅是技术,需要体制改革配合。
二是合伙协议和对赌协议主要以合作三方内部协商谈判达成,受合同法而非公司法约束;中国现实是,加快外部的法治建设,比内置约束更紧迫。双管齐下、内外相扣是理想,更现实而合理的次序应是法治先外后内,否则内部约束亦可变通,流于形式。
三是现实的产权市场发展并不完善,与前景不相匹配,地域、业务分割,尚未统一。
实操层面,产权市场是个案例和经验的市场,目前基本形成北京(债权)、上海(股权)、天津(知识产权)和重庆(物权)几大模式。
四是多对多的权益市场和一对多的中介机制(如股市)需要结合。未来理想状态是权益市场作平台,中介机制内嵌。
0
PE现有退出方式:IPO;未来逐渐发展完善的产权市场,将是PE的另一主要退出渠道
0
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数量1604家,实有企业数量为971.46万,个体工商业数量2917.33万
0
信息化时代资本市场将是多层体系
设计呈现短头+长尾+过渡的结构
短头是热门的股票市场
长尾是丰饶的产权市场
颈部是过渡的股权市场
短头股票市场为少数公开发行股票的公众公司服务
过渡股权市场为非公众股份公司服务,择其优者,渐次服务
长尾产权市场为除此之外所有企业提供资本服务
0
产权市场产生的必要条件是信息化,以最大限度发现买主、发现价格、规范运作
而其发展的充分条件是阳光透明的流转需求
凡是要同时解决腐败和效率两个问题的权益类交易,都可以并应利用产权市场
企业国有产权流转、金融国有产权进场流转已解决
未来PE基金产权流转,以及集体所有产权流转(特别是地权流转)的市场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