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无股HK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按静态市盈率算,目前A股银行股的确是全世界最低的(而事实情况是目前全世界十大市值银行中国已经占了绝大部分),有投资者据此得出现在买入银行股的机会是“历史性”的,未来几年上涨空间可达几倍甚至十几倍,更有极端人士认为未来史玉柱将会登上世界首富十强榜,因为史玉柱已经大量买入了民生银行。
果真如此吗?本人的回答显然是否定的。虽然本人也经常配置银行股,但是目前银行股的整体估值水平并没有偏离基本面太远。银行股表面上看起来如此被“低估”,本人认为,其原因除了担忧中国房地产与地方债未来可能出现危机进而拖垮银行业的预期(如果银行业出现10%坏帐的话,理论上银行就将资不低债)及没完没了的增发再融资外,最主要是:
市场预期未来中国银行业的价格垄断会被打破,目前中国银行业的利差是国外同行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如果中国银行业的利差与国外一样,很多银行不是谈盈利的问题而是如何扭亏(事实上任何行业都应该有盈利的企业也有亏损的企业,目前的凡是银行都赚大钱的状况绝对是不正常的)。很显然,中国目前这种以牺牲存款人与贷款人利益为代价的离奇的高利差是不可能继续下去的(去年银行业1万多亿元的惊人盈利事实上是利益集团凭借行业垄断变相的公开抢劫民众与实体企业的结果)。
如果未来中国银行业最终选择对外对内开放,尤其是让民间资本合法进入银行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竞争,没了10倍的利差,银行业的利润将会下降多少?市盈率又该会是多少?而未来中国银行业最终对内对外开放是确定的事件,是“离奇”的政府与国企垄断利差才造成了目前银行的“低估值”。市场总是比我们聪明,因为股市是最讲未来预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