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全国药品生产流通领域整治上半年将启动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18日 03:06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微博
记者 宦璐 编辑 阮奇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吴浈近日在全国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上表示,为解决当前药品生产流通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今年上半年将开展一次全国药品生产流通领域的集中整治行动。
吴浈要求,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高度重视这次整治行动,严格监管、严格检查、严厉处罚,通过这项整治,使药品生产流通秩序在短时间内有明显好转,质量保障水平有明显提高,药品监管部门的权威和公信力明显提升。
据介绍,为完善药品安全监管规章制度,我国今年将夯实几方面基础。吴浈表示,这几方面包括:进一步明确四级监管机构的职责并建立联动机制,国家局将组织研究全国四级药监机构的职责分工、目标任务,切实落实责任制;加强安监与注册、稽查等部门的衔接配合,形成完整的监管链条;完善药品GMP认证检查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药品GMP检查员聘任及考评机制;建立健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以及监管信息公开制度。
今年,药品质量在获得重点关注的同时,药品流通流域也成为重点整治的对象,业内人士表示,药品出厂后经过多个中间商层层加价造成的高药价现象必须彻底改变。
去年底,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在接受央视“高药价”访谈时明确表示,流通环节应该大幅度减少,流通费用应该大幅度降低,这种流通环节的潜规则应该得到有效遏制。
可以预见的是,2012年,政府部门将大力整顿医药流通中间环节,清理流通秩序。事实上,目前大规模、大范围的购并越来越少。国药、华润等药企正在内部整合、挖掘内部资源优势,而弱小的流通企业无疑将被大浪淘沙。
0
跌起来像断了线的风筝, 没承接盘,无底洞啊
0
全球航空业六成利润中国造 国内航企日赚七千万
2012-01-18 09:37:01 来源: 广州日报(广州) 有1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0)
国内航空公司在2011年又交出了一张令全球航空业瞠目结舌的成绩单:2011年国内航空公司净利润高达约260亿元!尽管相比2010年的351亿元下降了约26%,但占到了全球航企总利润(69亿美元)的六成!
虽然2011年受到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但中国航空市场受制于飞机引进速度放缓,整个市场还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预计2012年国内航空公司预计将新增150架飞机,增幅约在10%左右。
来自民航局的数据显示,2011年国内航空公司净利润为260亿元,相比于2010年的351亿元下降了26%。业内专家称,利润下降的原因为国内市场增速减缓。据民航局公布的数据,2011年中国民航旅客运输量达2.9亿人次,同比增8.2%;货邮运输量为552万吨,同比降2%。
据了解,国际航协去年年底最新修正的2011年全球航企盈利预测为6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38亿元。这意味着,2011年国内航企总利润占到全球航企的六成以上。
如果分地区计算,国际航协预计2011年欧洲航空业的利润为10亿美元,北美地区为20亿美元。这意味着,中国航企260亿元的成绩单,是欧洲的4倍多,是北美的2倍多。
今年开始,三大航之间的利润差距在缩小。今年三季报显示,中国国航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8.63亿元,而东航累计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为57.60亿元,南方航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87亿元。
据统计,2011年国内航空公司新飞机的交付量比原定计划减少了60架。“飞行员紧缺也是限制飞机引进速度的一个重要原因。”香港航空广州办事处副总经理刘巨全告诉本报记者。而今年,国内民航市场还会延续这种偏紧的飞机引进状况。预计2012年国内航空公司将新增150架飞机,增幅约在10%左右。
(本文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王飞)
0
柯达破产传闻带动胶卷旺销
2012-01-18 01:00:08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上海) 有3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1)
听到“柯达公司或破产”的传闻之后,摄影爱好者于先生的心情既低落又矛盾,陪伴了他十多年、装在印有“KODAK”黄色盒子里的柯达胶卷或将销声匿迹,他正犹豫要不要再去购买一些胶卷。
在上海鲁班路的星光摄影器材城和火车站摄影城里有销售柯达胶卷,这几天两大网点的销量在不断增长。到香港永成摄影器材公司(下称“香港永成”)询问和购买柯达胶卷的人也络绎不绝,一些摄影迷们想要收藏为数不多的胶卷来珍藏过去、记录未来。
柯达回忆
“那些年,我们一起拍的日子”,柯达的名字无法在于先生的脑海中抹去。
1998年初秋,于先生刚考上鲁迅美术学院,因为摄影课要经常拍片的关系,他每个周末都到照相器材批发市场去购买好几个牌子的各类胶卷。
“胶卷行业里有五个牌子:柯达当然是老大,其次是富士、柯尼卡、爱克发和乐凯。那时,柯达品牌稳占霸主地位,但其价格也更贵。”
于先生说,当时一卷36张的柯达负片(民用胶卷)售价大约是18元,而同类型的乐凯胶片则便宜一半。因此,一般舍不得买柯达,而用乐凯等其他胶卷来拍日常作业,除非是一些广告或者需要有精细质感的拍摄才用柯达胶卷,“每次举起相机都会想好布景和角度、光线再动手,毕竟柯达不便宜。”一个学期下来,他能拍大约30多卷柯达。
“每学期的期末考试作业、毕业设计以及此后工作时给杂志、亲友们拍摄的照片,都与柯达有关。而我个人也非常喜欢用柯达的黑白胶卷来拍照片,成色和感光度都很不错。”
广州资深摄影玩家沈龙也是柯达的拥趸。在电信公司担任技术管理者的他从2002年迷上摄影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当时还是先玩的数码,再转向胶卷的。”现在,他80%的业余时间用在与玩友交流、摄影及自己冲洗照片上了,每年有八九十卷的胶卷用量,其中三分之一是柯达品牌。
这十年来,他仍很敬重该公司,“几年前,柯达还推出了新的胶卷产品,技术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在胶卷行业中仍是第一。”
胶卷销量上扬
虽然现在柯达粉丝们仍钟情于柯达,但摄影数码技术全面轰炸,导致胶卷市场没落的大势已定。因柯达的破产传言甚嚣尘上,各地的柯达胶卷销量也在近期上扬。
沈龙所在的摄影圈子内十多位友人连日来分批去香港永成采购大量柯达胶卷,而他自己也有类似想法。“目前,我自己的胶卷储量还是比较多的,所以采购行动会延迟一些。以前也有新闻说柯达要不行了,但感觉这次的传言更靠谱,所以大家都很紧张,纷纷去囤货。”
柯达胶卷经销商——上海鸿运照材沈先生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破产消息后这几天柯达的胶卷销量确实有所增长。“比如说现在专业级相机会使用的柯达专业胶卷,售价是32元/卷,比普通的胶卷贵一大截,但近期也有人对这类胶卷一买就是几十卷,而平时只有几卷的采购量。”
沈先生称,如今市场上有3~4个品牌,富士胶卷量已很少,整体看还是柯达占据上风。在他自己的店里,柯达的销量占比达到50%以上。不过,沈先生的生意也已大不如前,“在数码产品没有冲击市场之前,最好的时候年销售额可达到上百万元,而现在的销售额可能1年也不足10万元。此外,我们的利润也很薄。从柯达公司进货的31元/卷专业胶卷,我们只卖32元,毕竟需求已经大幅减少,卖得贵更没人要了。”
一位在上海开设柯达冲印店的负责人李先生也告诉本报,即便公司挂着柯达的牌子,但实际上与柯达之间的合同早就解除了。“以前柯达还会要求我们从他们那里进材料如药水、相纸等,现在哪里相纸和药水便宜,我们就从哪里进。”李先生说,公司的生意并不是很好。现在店里的胶卷几乎无人问津,洗照片的人也不多。而公司的月租金就要上万元,必须经营各种产品才能维持生计。记者在其门店内外也看到,该店不仅冲洗照片,而且还有打印、复印、销售相纸、相框、上网、代缴费、团购胶卷等业务。
柯达的际遇,让人慨叹商业竞争的惨烈与悲壮。即便辉煌百年,即便是数码技术的最初发明者,但柯达也可能难摆脱黯然落幕的结局。
柯达公司错过了数码时代的大发展,整体实力大打折扣。 据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数码相机市场品牌中,最受关注的为佳能,其余是尼康、索尼、富士、松下和三星、卡西欧和奥林巴斯。柯达无缘前十强。在亚马逊网站中,2011年前三季度佳能占据一半的市场份额仍独领风骚,接下来是尼康、索尼和松下等日系为主要消费产品。财报数字也证实,现在柯达的业绩仍然乏力,这也是为何其被传破产的根本原因。去年第三季度,佳能公司的销售额119.08亿美元,其中包括数码相机在内的消费产品业务部门销售额为45.12亿美元。同一时期,柯达公司的整体销售额为14.6亿美元,亏损2.2亿美元,也是其连续第九个季度亏损。
相关
伊士曼柯达公司(EastmanKodakCompany),简称柯达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影像产品及相关服务的生产和供应商,由发明家乔治·伊士曼始创于1880年,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市,是一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的上市公司,业务遍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员工约8万人。柯达因战略问题错失了许多良机,于2011年10月传出提交破产保护申请的消息,造成股价暴跌;2012年1月,柯达公司因股价低迷面临摘牌退市的危机。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王佑)
0
12月70个大中城市中仅贵阳银川房价环比上涨
2012-01-18 09:34:49 来源: 国家统计局网站 有1024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8)
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12月房价环比价格下降的城市增加了3个达到52个,仅贵阳银川房价环比上涨,涨幅均为0.1%, 温州环比下降近2%,跌幅最大。易居:2012年全国房地产市场难以全面复苏
一、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价格变动情况
(一)与上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52个,持平的城市有16个。与11月份相比,12月份环比价格下降的城市增加了3个。环比价格上涨的2个城市中,涨幅均为0.1%。
(二)与上年同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9个,比11月份增加了5个。涨幅回落的城市有55个。12月份,同比涨幅在5.0%以内的城市有60个。
二、二手住宅价格变动情况
(一)与上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51个,持平的城市有16个。与11月份相比,12月份环比价格下降和持平的城市增加了4个。环比价格上涨的城市中,涨幅均未超过0.2%。
(二)与上年同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29个,比11月份增加了8个。同比涨幅回落的城市有33个。12月份,同比涨幅在5.0%以内的城市有34个。
楼市整体情况:
2011年全国商品房均价同比增6.9%
统计显示,2011年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5381元/平方米,比2010年增长6.9%,增速回落了0.6个百分点。2011年房地产投资增幅虽然明显放缓,但是其投资总额依然创下了历史新高,同比增长了27.9%。在限购、限贷、限价的“三限”政策下,全国平均房价涨幅明显放缓。
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2.7亿平方米
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0.99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9%,商品房销售额59119亿元,增长12.1%。当然,增幅均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库存消耗成为目前处于调控周期下的房企特别是二三线城市及二三线房企的最大难题。”中原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认为,这表明全国楼市的库存压力增加。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10个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高达6000万平方米,与2010年同期相比,新增1700万平方米库存量,增长约40%,库存量处于高位运行状态。
12月房价数据分析:
独家解读:调控政策持续收紧 调控效果渐清晰
易居:2012年全国房地产市场难以全面复苏
表1:2011年12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价格指数 城市
新建住宅价格指数
城市
新建住宅价格指数
环比
同比
定基
环比
同比
定基
北 京
99.9
101.0
102.6
唐 山
100.0
100.6
101.7
天 津
99.7
101.2
103.4
秦 皇 岛
99.9
101.5
106.6
石 家 庄
99.9
102.4
108.0
包 头
99.7
100.2
104.1
太 原
100.0
101.2
101.7
丹 东
99.8
100.1
107.7
呼和浩特
99.8
102.3
105.0
锦 州
99.9
102.4
105.2
沈 阳
99.8
102.4
106.2
吉 林
99.9
101.9
106.0
大 连
99.9
102.2
105.5
牡 丹 江
100.0
101.9
106.9
长 春
99.7
101.9
104.2
无 锡
99.9
100.5
101.6
哈 尔 滨
99.7
100.2
103.5
扬 州
99.8
102.0
103.8
上 海
99.7
101.8
101.7
徐 州
99.6
102.3
103.2
南 京
99.5
99.7
99.9
温 州
98.1
93.1
93.3
杭 州
99.3
101.0
99.5
金 华
99.7
101.2
103.7
宁 波
99.5
98.8
100.1
蚌 埠
99.7
101.5
103.5
合 肥
99.6
100.3
101.9
安 庆
99.7
99.2
103.6
福 州
99.9
102.7
103.9
泉 州
100.0
101.5
101.0
厦 门
99.8
103.2
105.6
九 江
99.4
100.4
102.7
南 昌
99.5
102.1
106.1
赣 州
100.0
99.6
105.0
济 南
99.7
100.8
103.3
烟 台
99.8
101.4
103.8
青 岛
99.7
100.5
103.4
济 宁
99.8
101.3
103.3
郑 州
99.5
103.2
106.5
洛 阳
99.7
104.7
106.9
武 汉
99.7
102.3
104.0
平 顶 山
99.9
101.8
104.8
长 沙
99.5
104.6
108.1
宜 昌
100.0
102.2
104.4
广 州
99.6
103.1
104.1
襄 阳
99.8
102.6
106.4
深 圳
99.5
103.1
103.4
岳 阳
99.7
100.3
106.9
南 宁
99.8
101.9
102.3
常 德
99.7
102.6
105.1
海 口
99.8
99.6
101.6
惠 州
99.9
103.0
104.9
重 庆
99.7
99.4
103.0
湛 江
100.0
103.4
105.4
成 都
99.9
101.3
102.9
韶 关
100.0
104.3
106.2
贵 阳
100.1
102.8
105.2
桂 林
99.8
103.7
106.1
昆 明
100.0
102.3
106.0
北 海
99.8
101.4
102.1
西 安
100.0
103.4
104.5
三 亚
100.0
100.9
101.4
兰 州
100.0
101.7
107.3
泸 州
100.0
101.7
102.3
西 宁
99.9
102.6
107.2
南 充
99.9
98.8
99.9
银 川
100.1
103.1
103.7
遵 义
100.0
102.9
105.3
乌鲁木齐
100.0
105.5
109.6
大 理
100.0
100.6
101.7
0
中国国家级媒体纷纷进驻纽约
2012-01-18 08:49:00 来源: 东方网 有25597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53)
核心提示:中国几大媒体集团正纷纷进驻美国纽约。新华社去年进驻了百老汇大街一幢写字楼的顶层,并租用价格不菲的纽约时代广场广告牌。人民网在纽约帝国大厦30层租用了一处281平方米的区域作为驻美办公场所。而央视也计划在纽约及美国其他城市雇用62名记者。
据《东方早报》报道:中国几大媒体集团正纷纷进驻美国纽约。
包括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China Daily)等媒体在内的中国国家级媒体正扩大在美国纽约市的业务,其中包括租赁办公场所,扩大人员招聘,甚至租用价格不菲的纽约时代广场广告牌。
华尔街日报将这些中国媒体公司的行为看作纽约城经济的好消息,它甚至与两三年前的中资银行相提并论当时有许多大型中资银行签约在美国租下了大面积的办公场所。
华尔街日报昨日报道称,新华社去年进驻了百老汇大街一幢写字楼的顶层,并在附近的时报广场租用了一块高约18米的巨型广告屏幕,上面有新华社的标识。
中国规模最大的英文报纸《中国日报》也增加了纽约业务的规模。《中国日报》美国分社社长纪涛在接受华尔街日报的采访时称,1983年最初在美国开分社的时候只有两、三名雇员,集中负责发行业务,如今包括记者和其他雇员在内人数已经扩大到20多名。
去年9月份,《中国日报》美国分社迁到了一个面积更大的办公室,这个面积约为557平方米的办公室位于纽约百老汇大道1500号,这也是美国广播公司时报广场工作室的驻地。
据华尔街日报昨日的报道,中国主要官方电视台中央电视台计划在纽约及美国其他城市雇用62名记者。
华尔街日报此前的报道还指出,《人民日报》旗下的人民网在纽约帝国大厦30层租用了一处281平方米的区域作为驻美办公场所。而最近披露的人民网招股说明书显示,人民网美国公司是人民网的上市资产之一。人民网在此前的1月13日刚刚通过了中国证监会的审核,将登陆中国A股市场,成为首家上市的官办新闻网站。
中国这些官方媒体的扩张背景之一是“建设国际一流媒体”的诉求。
《中国日报》专栏作家陈卫华对华尔街日报表示,无论中国愿意与否,它在过去30年已变得更加国际化,但全球新闻媒体仍为西方公司所主导。
中国媒体公司的记者和高级顾问们向华尔街日报承认,中国媒体机构还远不能与路透(Reuters)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国际传媒相匹敌。但是,这些中国公司对于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其他地方报道美国新闻有着勃勃雄心。
事实上,新闻规律已经需要中国媒体将报道现场延伸到国际社会。
一位曾给中央电视台英文频道做过咨询的媒体顾问昨日向早报记者表示,就他所知,已有多家中国省级电视台拟在美设立办事处,也有一些地方城市台如大连财经频道每年都参与报道达沃斯论坛、成都台曾参与报道哥本哈根气候谈判等重大国际议题。
该人士指出,建立一个全球网是非常难的。央视和新华社的英文频道都进展得非常缓慢,如央视英文台去年的重点在非洲。想要在美国提高媒体的影响力,还需按照美国的商业思维去做事,比如在美国,电视台进入大的有线电视网必须要交落地费,但在国内,对央视而言不可想象,向来是行政落地。
新闻回顾:美媒:人民网进驻纽约帝国大厦
《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人民日报》旗下的人民网在纽约帝国大厦30层租用了一处合281平方米的区域作为驻美办公场所。报道称,人民网进驻帝国大厦不仅可以提高知名度而且也将为其拓展北美业务提供方便。《人民日报》纽约分社社长拒绝讨论租用办公楼细节。
新华社纽约时代广场最大广告位试运行
2011年8月1日,新华社租用纽约时代广场一块面积最大的广告位试运行。新华影廊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表示,显示屏将播出新华社及其下属的新华网以及中国各地形象片。
(本文来源:东方网 作者:曹虹) 责任编辑:NN027
0
冶炼产能过剩 有色金属“十二五”将严控产量
2012-01-18 00:52:00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上海) 有3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0)
在中铝的“十二五”规划中,单独列出了关于铝、钛合金等新材料的规划,将投入不小规模的资金进行研发和生产。
作为国内铝行业当之无愧的生产大户,中铝的这一大手笔的投入,其实也是有色金属“十二五”规划(下称“规划”)中所希望引导企业的拓展方向,面对电解铝、镁等有色金属产品严重的产能过剩,政府层面计划在“十二五”期间严格控制产量,并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品。
严控产量推进重组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十种有色金属的产量要控制在4600万吨左右,年均增长率为8%,其中精炼铜、电解铝、铅、锌产量分别控制在650万吨、2400万吨、550万吨和720万吨,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3%、8.8%、5.2%和6.9%。
“ 十二五 期间的有色金属工业应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主,总量上要有所控制,不能大进大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一位副会长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控制产量的目的源自部分品种的产能过剩和原材料短缺,比如电解铝和镁冶炼等,2010年的开工率分别只有70%和60%。
产量增幅目标的大幅下调,也与“十二五”期间有色金属需求增幅放缓不无关系。规划预计,2015年国内十种有色金属的表观消费量达到4900万吨,与2010年的3430万吨相比,年均需求增长7.4%,而“十一五”期间的年均需求增速高达15.5%。
规划中还要求继续推进有色金属企业的重组,支持优势大型骨干企业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希望到2015年,前10家企业的冶炼产量占全国的比例为铜90%、电解铝90%、铅60%、锌60%。
支持新材料开发
当然,在控制普通金属产量和推进兼并重组的同时,有色金属行业也有自身拓展的空间。
规划中就指出,目前,我国的航空航天用铝厚板、集成电路用高纯金属仍主要依靠进口。企业数量多,实力弱。自主开发的新材料少,新合金开发方面基本是跟踪仿制国外,关键有色金属新材料开发滞后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这些都是企业未来可以努力的方向。
除了中国铝业(601600.SH),宝钛股份(600456.SH)、云海金属(002182.SZ)、精诚铜业(002171.SZ)等企业都已经在有色金属精深加工领域进行着探索。
比如宝钛股份(600456.SH)就已经是国内最大的钛生产和科研基地,参与了中国几乎所有的新型钛合金的科研工作及工业转化工作,并已经向波音等国外公司供应材料。而云海金属则是镁合金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的镁合金产品主要用于汽车、3C产品等方面,新型节能环保汽车的应用首先要求降低车身重量,也使得镁合金产品在汽车上的用量逐步增加。
中铝一位管理人士也对记者指出,目前已经有很多民营企业在投建新的铝合金、钛合金生产线,每年都有大批新项目上马,过热的投资将来可能造成无序竞争。因此希望国家也能够同时出台一些行业准入和限制性的政策,以避免大规模投资后的过剩风险。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
0
中船重工否认价值7.6亿元新船试航沉没
2012-01-18 17:44:56 来源: 新华网 有18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0)
核心提示:针对媒体报道的“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在建船舶横腰折断并沉没”事件,中国船舶重工称,该船只是倾斜后出现“坐底”现象,和沉没不是一个概念。
新华网上海1月18日电 针对媒体报道的“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在建船舶横腰折断并沉没”事件,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刘郑国18日予以回应称,该船只是出现船体倾斜,并未沉没,施救工作仍在继续。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1月14日14时许,武船重工南通基地一艘正在航行试验的船舶在靠近码头的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犯低级操作错误,不慎致使该船横腰折断并沉没。该船技术含量较高,价值7.8亿元。”
对此,刘郑国表示,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的下属企业,事故船只是进水后出现倾斜,倾斜角度十二、三度。因为当时船舶靠近岸边,水比较浅,因此倾斜后出现“坐底”现象,和沉没不是一个概念。事故的具体原因,目前正在调查中。
“这起事故,既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也没有产生环境污染。此外,船厂在建造时为该船买了事故责任险,预计此次事故对武船的整体影响有限。”刘郑国说。
新闻回顾:武船7.6亿元新船被曝试航时沉没
媒体报道,武船建造的一艘价值7.6亿“海洋石油682UT778CD”船舶于近日沉没。上海市打捞局证实在1月14日下午收到打捞求救,称该船已沉没,船东是中海油服。1月17日,中海油服公告称,该船投资约为7.4亿,事故造成该船进水坐底,原因在调查中,事故未造成环境污染。
(本文来源:新华网 ) 责任编辑:NN046
0
美国一男子制造高速汽车 时速可达3218公里(图)
正文 我来说两句(83人参与) 2012年01月18日09:43 来源:新华网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超级汽车发烧友”斯塔克斯
美国人想用“音速之风”打败英国人的“超音速车”
“核弹汽车”
北京时间1月17日消息,美国承包商瓦尔多·斯塔克斯使用航天器及核弹零部件制造了一辆高速汽车,名为“音速之风陆地极速车”,最高时速可达3218公里,旨在打破英国人1997年创造的世界陆上速度纪录。
有望打破时速1227公里纪录
“音速之风”的外形酷似珍珠串的巨大而笨重的金属版。在莫哈韦沙漠边缘,斯塔克斯还专门为“音速之风”建造了一个车库。
白天,斯塔克斯是一位承包商。晚上,他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制造“音速之风”上。这辆多轮标枪形汽车长15.24米,斯塔克斯希望它能够打破1997年创造的陆上速度纪录。当前的陆上速度纪录保持者,英国人制造的“ThrustSSC超音速车”,成绩为每小时1227公里,由驾驶员安迪·格林1997年10月15日创造。
“音速之风”使用了军方X-15火箭飞机、“红石”和“下士”核弹以及美国“阿波罗”服务舱的零部件。1967年10月3日,X-15火箭飞机创造了至今未被打破的亚轨道速度纪录,成绩为每小时7272公里。
据斯塔克斯透露,他在上世纪80年代购买了这些零部件,仅用了区区几千美元。
将邀请F-18飞行员试驾
“音速之风”尾部采用类似火箭的鳍形结构,负责将冲击波分散到汽车两侧,斯塔克斯希望通过这一设计平稳突破音障,同时在产生更少湍气流情况下进一步提升速度。
他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表示,他计划在英国以外的地区创造新纪录,让美国获得这项荣誉。此外,他还计划使用一名女性驾驶员和两名美国海军F-18飞行员。如果挑战成功,女性将第一次成为陆上速度纪录的创造者。
“音速之风”的首次测试在几年后进行,斯塔克斯已经选择了几个测试地点,其中包括美国犹他州的博讷维尔赛道。这条赛道长19公里,很多速度纪录都在这里诞生,例如1935年马尔柯姆·坎贝尔驾驶“蓝鸟”创造的纪录,成绩为每小时484公里。
但斯塔克斯更关注玻利维亚的乌尤尼盐沼,这是世界上最大的盐滩,还没有陆上速度纪录挑战者在这里向新纪录发起冲击。 (孝文) (责任编辑:UN011)分享到:
本文相关推荐中国高速公路最高时速 高速公路上什么时速最省油 高速路费多少钱一公里 新车多少公里拉高速 汽车90公里时速碰撞试验 科鲁兹最高时速多少公里? 500公里高速试验列车图片 飞机时速多少公里 汽车每小时多少公里
0
恒立油缸上市3月CFO离职 所持股票增值超50倍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18日 04:07 每日经济新闻
查看最新行情
每经记者 任世磊
昨日(1月17日),上市仅三月的恒立油缸(601100,收盘价18.04元)公告称:公司财务总监王喜阳提交辞呈。如果按照昨日收盘价18.04元计算,王喜阳持有的126.3万股恒立油缸股份,市值超过千万。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发现,王喜阳于2010年8月份才入职恒立油缸,距今也不到一年半的时间。他曾经担任苏州恒久的财务总监,而苏州恒久在2010年6月份过会但最终被终止发行。
身家倍增53倍后离职
2011年10月28日,恒立油缸成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其主营业务为高压油缸的生产、销售。
但就在上市之后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恒立油缸便迎来了高管人员的离职。1月17日,恒立油缸公告称,公司董事、财务总监王喜阳“因个人工作原因,提请辞去其担任的本公司董事、财务总监职务”。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此时离职的王喜阳由于其所持的股份身家已经增长超过50倍,而其年薪只有6.5万元。
根据恒立油缸招股说明书中的数据,王喜阳通过常州智瑞投资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智瑞投资)间接持有恒立油缸约126.3万股,而如果按照恒立油缸昨日(1月17日)收盘价18.04元计算,这部分股权的市值约为2278万元。而王喜阳的持股成本仅为42.2万元,增值幅度近53倍。
上市前突击入股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发现,王喜阳2009年4月入职苏州恒久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恒久),担任财务总监,彼时苏州恒久正处于上市关键期。一年之后,即2010年6月,苏州恒久虽然过会,却因种种原因被停止发行,其上市之路也就此止步,而王喜阳则就在此时离开苏州恒久。2010年8月起,王喜阳进入恒立油缸,担任董事、财务总监的职务。而就在恒立油缸完成上市后的三个月,其再次选择离职。
不仅如此,王喜阳所持的上述股份可以说是在上市之前的 “突击入股”。恒立油缸招股书显示,2010年6月18日,控股股东常州恒屹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屹实业)将其持有的公司19%股权转让给包括王喜阳在内的其他核心管理人员参股的智瑞投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发现,此次高管获得股权的价格可谓相当优惠。恒立油缸招股书显示,恒屹实业转让给智瑞投资的这19%股权,股权转让金为855万美元(约折合人民币5400万元),而王喜阳为此支付42.2万元便占有智瑞投资2.11%的股权,进而拥有恒立油缸126.3万股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