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祝福楼主的母亲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不行啊,没有电话。
0
我母亲自己现在不想换地方,,我就是找不到可靠的医生也不敢给她换地方,还有一个就是担心她的体质吃不消到外地奔走治疗。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0
鸡蛋清/蜂蜜蜂王浆等等天然的营养品也要在指标正常后服用。现在安心吃药打针吧。
你在小医院可能时间周期会比较长,如果在上海东方肝胆一周估计就没水了,他们的药效果很厉害。
但是就医还是最好就近。
0
谢谢关心,电话我也打过,但觉得他的东西对我来说没什么作用,我只想找合适的方法。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0
象我妈妈这样的可以吃蜂蜜吗?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0
楼主你好,我父亲09年在东方肝胆由于肝硬化做了脾脏切除和部分静脉断流手术。
当时找的吴孟超先生看的。肝病到了这一步了基本也就是看造化了,肝功能无法逆转,病情随着年纪的增加更加严重是正常的。
你母亲白蛋白指标太低了,切除脾脏后每天应该吃两个鸡蛋清,不要吃蛋黄,其他任何与肝病无关的营养品、药最好都不要吃。(东方肝胆医院李爱军主刀医生建议的)。
还可以适当吃些蜂蜜蜂王浆,最好新鲜的,提高抵抗力。
肝病无法治愈也就是保命度日了,希望你母亲能够顺利康复。
0
24楼江南海给你留电话了,楼主也咨询下吧,估计简单几句话说不完,祝你母亲病情早日好转
0
李可老中医治肝病五则之五 摘自《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
五、肝硬变腹水
灵石城建局长郭生保,40岁前患急性无黄疸型肝炎,医者套用黄疸型肝炎之茵陈蒿汤数十剂,收效甚微,转胺酶居高不下,又加贯众、板蓝根、二花、连翘服60余剂,经治4个月,渐渐食少、腹胀、便稀、倦怠思睡,经县医院内科复查,又发现乙肝,遂定为慢性迁延性甲、乙混合型肝炎,肝硬变腹水。
听人胡诌风劳气臌膈,闫王座上客,意气消沉,整日闷头大睡,家人邀余诊治。询知患者一生嗜酒,面色黯,肝区刺痛不移,肝在肋下2横指强,质硬,拒按。渴尿少,色如浓茶,腰困膝软,食进胀加,瑟缩畏冷。舌淡胖,左边有瘀斑,脉弦迟,60次/分。
证属饮酒伤脾,湿热聚于中焦;过用苦冷攻下,热往湿恋,变为冷湿。湿困脾阳,水蓄于中。延久损及于肾,肾阳一衰,蒸化无权,气化不行,气滞血瘀而成有形症积的单腹胀大症。
拟温氏奔豚汤加味(见温氏奔豚汤治验录),益火之原,化湿醒脾,行气化瘀,重建三焦气化为治:
附子15克,肉桂10克,沉香3克(磨汁对进),砂仁3克,生山药30克,云苓30克,泽泻、川牛膝、红参(另炖)、灵脂、公丁香、郁金、桃仁、红花、藿香、佩兰、炙草各1O克,炒麦芽60克,柴胡10克,鲜生姜5片,枣6枚。
煎取浓汁300毫升,日分3次服。服至食纳大增时,加肾四味各10克,胡桃4枚,鼓舞肾气。煎取浓汁600毫升,日分3次服,10剂。
上方服至5剂后,小便日渐增多,色转淡,腹胀大松,时时觉饿。10剂服完肝疼稍微,肝回缩至肋下1横指弱,腰困畏冷除,病退强半。原方再服10剂。
上药服完,诸症悉除,肝肿在肋下稍能触及,日进食斤半多。精神健旺,恢复工作。
嘱终生戒酒,慎饮食,节房室,散剂培元固本,缓图根治:
三七100克,躲红花30克,琥珀、高丽参、灵脂、茸尖,炮甲珠、土元、内金、葛花、焦建曲各50克,全河车1具,制粉装胶囊,每服6粒,2次/日。
上药服1料,复查肝功阴转,腹水尽消,追访至66岁,健康无病。
张军友,男,23岁,县长张(启/木)之侄,西安交大学生。1989年患隐匿型乙肝,发现时已成肝硬变腹水。肝在肋下2横指,质硬,脾在肋下2横指强。食少腹胀,右肋下刺痛不移,烦躁易怒,目珠微突。面色黧黑,眼圈黑,唇黯,舌两侧瘀斑成条。
暑假回太原,邀余诊治。脉弦而涩,夜多噩梦,畏服汤剂。
师化症回生丹、大黄蟅虫丸意,予益气培元,化瘀消瘤:
鳖甲胶、三七各100克,琥珀、红参、块灵脂、土元、生水蛭、炮甲珠、醋柴胡、茯苓、回芍、内金、上沉香、桃仁、躲红花、全虫、蜈蚣各30克,全河车1具,夏枯草500克,熬膏合炼蜜为丸10克重,每服1丸,3次/日。
上药服月余,自觉症状消失,往省人民医院复查,乙肝5项(一),肝脾(一)。追访至大学毕业,参加工作,除目珠仍微突,余无异常发现。
李可老中医:
1930年出生于山西省灵石县。1946年中学未毕业,即投身革命,在西北野战军军校文学部学,边行军打仗边学,同时兼任军报记者。西北解放后转进地方工作。
1953年23岁蒙冤,1980年50岁平反昭雪。在逆境中自学中医,并矢志不悔。
1978年经全省统考录为中医师,在灵石县人民医院工作。
1983年奉命创办灵石县中医院,1992年离休,任院长近九年。
李老从医五十多年,大部分时间奔波于穷乡僻壤、缺医少药的山村。农民生活困苦,一旦患病,只能看医院而兴叹。
李老为解救病人痛苦,苦练针灸,搜集简便廉验的中医治法。又因求医者病种繁多,贫病交困,遂白天诊病,晚上挑灯苦读,从未在凌晨两点以前睡过觉。故其一生所学,涉猎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
正是这个特殊的年代、特殊的环境,造就了李老攻克多种疑难病的特殊能力。
由于农村患者,非危及到生命,不敢言医。一旦发病,就成九死一生的危局。
李老为救危亡,遂殚精竭虑,探索仲景《伤冷论》六经辨证论治的理、法、方、药;鉴戒后代百家的成功经验,搜集了大量的针灸、救急药方;自针***位,亲验针灸感应;亲尝毒药及研制速效解毒诸法,参与中毒急救,以积累经验;超常破格用药,独闯新路。
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分别独创、研制出破格救心汤、攻毒承气汤,救治各类型心衰危症和多种危重急腹症,大获成功。在当地县人民医院,急救竟成中医科的事。
半个世纪以来,致力于中医临床与研究,尤擅长以重剂救治重、危、急症,医术精湛,并有自拟处方三十多副。著成《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又通过四十多年的搜集、整理,校注了清末民初著名医家彭子益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0
兄说的我有点不明白呀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