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牛兄好,专卖店面对团购和熟客,走货价一般都在那个区间。另外后面那个算法是顺扣,你那是倒扣的算法,我给的数值不是精确值,是个大概区间,要计算的话好象是在850到970之间,你算算看,不过这些都无关大碍,关键问题是对白酒行业玩法改变的定性,也就是价格游戏结束的判断。你后面的问题太大了,我哪里回答的了。就我来说是把别人学英语、考试升级的时间拿出来玩和看其他书了,没有去委屈和强迫自己放弃兴趣与独立探寻的精神吧。
0
现在超千元的白酒总量估计就3万吨,占总消费量百分之零点五左右,当然他不以大众日常消费观来理解.
0
老窖不了解,只知道97年之前是深市数一数二的绩优股,而后随白酒行业的低迷越来越低迷,改制后又起来了,给人感觉不稳健.五粮液给人市场印象很火的时候,业绩多年徘徊不进,现在有所退色时,业绩增长加快了,也是怪.他们没有茅台张裕那样里外差别不大.
0
请教茅台兄,兄为什么在专卖店按主销区价格应为1300到1500左右来计算其经营进货价,而在经销商的经营进货价计算时则以便利店出货价2000来计算?该计算方法是仅限于茅台还是可在其他白酒业中均采用呢?另外,兄说"而经销商以便利店出货价2000倒扣35点为1300后再腾给二批渠道200元加价空间,再去掉顺加的15到25点即得出800到1000的正常可接受进货线",我还没看明白具体是怎么计算的,是否1300元-200元=1100元,再去掉1100*15%到25%得出大约800到1000元的进货价区间?谢谢!!
另外,兄提到"没有受到教育体制的毒害",兄能否详细说明一下是如何看待目前的教育体制的呢?您认为它的毒害之处在哪里?非常感谢!!
0
五粮液的量与1573还有所不同
1573理论上只有3000吨的量,一来是他们自己的承诺,二来只有那几口窖才能叫1573
五粮液主品牌增量是有很大难度,去年是1.45万吨,估计数年后达到2万吨,之后就是一种窖池老化的自然增量,提价游戏结束以后,这一块拉动就小多了,主要看酱酒。
今年五粮液中档酒增速不错,但是几个副品牌给经销商的价格较低,所以它的中档酒的利润率非常差
老窖当前PE水平低是有道理的,今后负增长的概率非常大了
stephenyan兄财迷88兄好,老窖这个票我一直屡屡看错,但愿此次仍旧是我的错误。最早看错它,是因为其浓香工艺在中低档不具备效益性,忽视了其定位大幅上移所带来的补偿性。之后我亦看好过它一阵子,比如去年3季度到今年1季度,这个时期我预期中档酒价格上移后其在特曲等价格带的努力。其实我们从老窖近一年多的股价表现上很容易看出市场的期待。像去年中报老窖财务数据就看上去不错,估值又低,但股价不断走低,这主要是因为其中报显示中低端增长太低,整体数据靠高端酒增长拉动,因此市场给予看淡走势。到三季报披露时,数据结构相反了,中档酒给了大家惊喜,所以整体数据并没有比中报好,但却走出了强劲走势,一直到今年1季度老窖都是白酒中表现最优异的一个,也率先新高。但到今年中期时,大家发现其中低端还是没打起来,而且有乱出拳的征兆,虽然中报数据整体还非常优异,收入都有45个点增长,但这让大家更担心,因为这有可能代表其在本无增量能力的高端酒上放水以次充好,毕竟其高端酒有理论产量极限,现在的量可能已超过极限30%。所以市场近2年对其的期待一直在特曲等中档酒上,上半年看到其搞窖龄酒后便比较失望,感觉老窖走的不正。当然,我能理解你们对其现有产品被消费的看好,但我们是投资者,存量再好都只是估值上的游戏,关键看增量,近两年它高端酒增量主要来自提价和产能掺水,后者有限度,搞多了会丢失声誉,而前者在整个行业玩法改变的情况下亦难以为继,那么它的增量只有靠其他价格带产品来推动,然而它近2年的营销努力有点落后,中档酒整体高增长的情况下它竟然都毫无建树且乱局呈现,这才是市场失望的主要原因,它和五粮液的高端酒都不太能继续增产了,和茅台的看点不同,所以我们的观察点亦要改变。
0
老兄:欣赏你敏捷的思辩……呵呵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0
我们当地,老窖铺货出货最好,已经超过传统的地方酒销量。
0
"3、茅台的高端酒出酒率可以达到80%,而五粮液、泸州老窖只能达到10%,这就是同样的投资,茅台比两者毛利率高很多的原因。同时,五粮液和泸州老窖的生产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低端酒,必须在中低端红海中去竞争"
出酒率和公司最后的ROE,,,毛利率有什么逻辑关系?你总不能说某个哥们的精子的命中率高和他们家发家致富有什么关系吧?
0
我也赞成stephenyan 的意见,老窖的大众消费占有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