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烟兄好,其实写这个贴子的时候就刻意避开了估值预期等二级市场要素探讨,只着重在当时大家最关心的零售价和出厂价以及企业经营层面及战略展望上,未有一句涉及股价,不明白为什么还有人拿中期走势来衡量长期逻辑,只能说不少看贴人都比较浮躁,并不关心于长期逻辑的分析。关于你说的量上,其实茅台目前的量与我说的极限量仍有1倍以上差距,所以我后面说量有理论空间但实现路径要推敲,当然,它零售价的下跌我觉得从长期看是好事,这样使它未来不至于一脚踏空,并由此稳固与其他高端酒的优势,改变目前2雄对分的情况形成1霸多强,如此或可使其软着陆,在增速放缓的情况下稳健平缓发展,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不能过分上提出厂价,从目前看,虽然近1年市场提价呼声最烈,但公司倒还冷静克制令人欣慰。只是就我来说,我并不认为目前的它还能带来令人骄傲的长期投资回报,哪怕它未来达到甚至突破了极限量,那也就不过数倍空间,除非寻找到新的成长要素,否则这点理论空间不能冲抵漫长时间和过程中的不确定,我觉得追求卓越的投资者应寻找更快的成长及明确性,没必要老盯着它看,但不投不代表看空,我一直表诉的是复杂化和不明朗化,事实上今年
五粮液的估值句已经体现了我之前说的估值路径复杂化的趋势,而如果未来白酒企业的增长率经常性的与大家预期相悖的话,那就是不明朗化了,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学到更多。
@落日孤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