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思想决定能量技术决定优劣

11-12-17 12:28 10218次浏览
m0ney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勤。(道)
300081恒信移动募资6亿,2011年11月底市值10.52亿,配合退市传言出利好消息(术)
牢握下一秒其他全不顾。(术)
盈利模式:股价(重点:历史价格:刚发生的,远期历史)+消息(发布时间)
股价:绝对低,相对低。
消息:坏极返,乐极悲。
大盘脸色、公司业绩是陪衬,很重要但不是主要。
看时代需要、股票能配合多少,实际还是看题材看消息,题材决定狙击的目标,消息决定矛盾的爆发点。从消息获知市场情绪。
打开淘股吧APP
9
评论(416)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m0ney

16-06-13 11:05

0
腐朽的人散播腐朽的思想,他自己的灵魂也会被腐朽吞噬。
而升华的精神使腐败的肉体在烈火中永生!
m0ney

16-06-13 11:03

0
学杨善洲,要拿100分!
有差距就要跟上!
有问题立即改过自新!
投资家不是盆景,要拿盈利回来!
投资家靠的是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眼睛观察行情,用实事求是的能力操作行情。
投资家背后的精神应该是杨善洲的大智慧大胸怀大境界,是高会军的质朴无华的耕耘精神,是李保国的大爱精神!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m0ney

16-06-13 10:38

0
向杨善洲伯伯学!向杨善洲同志学!
革命精神永不朽!
参加革命近半个世纪,身居地委书记要职,两袖清风,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善始善终,兑现了
“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
51年参加工作,52年入党,88年退休。放弃进省城,扎根大凉山,22年带领群众义务植树5.6万亩,价值3亿元的农场无偿捐献给国家。
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当官一场手空空,退休又钻山沟沟;二十多年绿荒山,拼了老命建林场,创造资产几个亿,分文不取乐悠悠。
这种精神是漫天光芒的道德熠熠生辉!
啥子劳什子明星,统统打入暗黑界!因为本来就不是明星!搞出来赚别人钱的伎俩!骗一些同样的人,也甘心被骗。跟了你,学了你,丢盔弃甲,必输无疑。
跟着杨善洲,精神的指引下,面对蛆虫似的敌人必然战无不胜!
而跟着被塑造的明星,只能输。
m0ney

16-06-12 22:19

0
思想决定能量,品德决定优劣。
m0ney

16-06-12 22:17

0
实际你会发现,除了工作,生活,做人如果不能统一起来。
想的挺美,挣多多的钱,过为所欲为的生活。
这恰恰反映出人的价值观的扭曲与割裂。
本质上还是一种好逸恶劳的幻想,是站不住脚的。经不起实践考验的。
工作,生活,做人三位一体。
从细微处做好。
细水长流,好好保养道德品质。
终将获取成绩。
m0ney

16-06-12 22:04

0
农民变成"我":河北农大教授李保国科技扶贫纪实

   深冬的太行山,刚刚下过一场大雪。在河北邢台前南峪村,裹着厚棉衣的李保国来到了苹果园里。

   “李老师快给我们讲讲,冬季的苹果咋管理?”村民们急切地围上来。“‘去掉直立条,不留扇子面’。像这棵树,凡是往上长、往起抬的枝,超过40厘米一概不要。现在不舍得剪,以后就会长成大锅盖,影响采光……”李保国一手持剪、一手拿锯,手起枝落。

   “脱贫为科研出题,科研为脱贫解难”

   “作为一个林业专家,一定要了解农民,给他们听得懂、用得上的知识。”李保国说,农民最讲究眼见为实,要让农民把技术学到手,必须先做给他们看,再带着他们干。

   1981年,第一次到前南峪建滩队指导苹果管理,年轻的李保国遭到了质疑。队长郑津玉问:“你多大了?”李保国说:“我58年生。”郑津玉说:“我56年就开始管苹果了,我们这儿来的教授多了。”李保国说:“给我100棵树。”

   一年后,李保国的果树长得最旺、果子个头最大、总产最高,来买苹果的都先买李保国树上的。队员们对这个年轻人彻底服了,纷纷来找他取经。

   “脱贫为科研出题,科研为脱贫解难。”这是李保国在山区扶贫追求的目标。1996年,他跟随河北农大科技救灾团来到岗底村。大洪水刚刚冲毁了村里的250多亩耕地。看着时任村支书杨双牛难过的样子,李保国悄悄在一个烟盒上写了个电话号码,递给杨双牛,说:“我可以帮你们富起来。”

   如约而行,李保国带着同在河北农大任教的妻子郭素萍搬到了岗底村住下来。白天,李保国一座山接一座山考察;中午啃一个馒头,喝壶凉白开;晚上,他仔细整理考察数据。半个月下来,李保国跑遍了全村的沟沟坎坎。

   很快,李保国为村子作出致富规划:一是人均2亩苹果,平均收入2万元;二是人均发展板栗5亩,平均收入5000元;三是人均2只小尾寒羊,平均收入3000元。

   此后,李保国又推广苹果套袋技术,这项新技术当时在河北省尚无先例。“苹果不见光还能长?”面对群众的不理解,李保国拿出5万多元科研经费买来纸袋,手把手教村民套袋。秋天,套袋苹果又大又红,5两到6两的每个卖10元,8两以上的每个卖50元,最高的卖到了100元,而没套袋的苹果还是卖不上价钱。这下,群众服了。

   “掌握了技术,就掌握了脱贫的金钥匙”

   有一年,春季开花时节下了大雪,李保国打电话到岗底村,让人都上山,把树上的雪都摇下来,然后把村里能发烟的东西都运到山上,夜里12点开始熏烟,一亩地四到五堆。第二天,李保国不顾雪后路滑,来到了岗底村。

   花冻了85%,果农们垂头丧气,村干部杨和平说:“这下完了。”李保国一户一户看过后说:“问题不大,有10%的花就够用了。”他马上召集人,部署到外地找花粉,人工授粉。那一年岗底苹果不仅没减产,反而增收了。

   在苹果管理实践中,从套袋、去袋、转果,到摘叶、铺反光膜、施肥,李保国独创了128道苹果生产管理工序,并印成“明白纸”,让村民像工人生产标准件一样生产苹果。岗底村注册的“富岗苹果”多次获奖,并获得全国驰名商标。

   如今,“富岗苹果”连锁基地发展到太行山的369个村,种植面积5.8万亩,产量超过1亿公斤,7万多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除推广苹果栽培管理技术外,李保国还积极推广板栗、核桃等多种技术。他为临城县的绿岭公司探索出了优质薄皮核桃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体系,使过去草都长不好的荒岗栽上了“摇钱树”。2002年,市场上的普通核桃每公斤不到4元,李保国指导生产的薄皮核桃,一上市就卖出了每公斤30元的高价,而且供不应求。

   30多年来,李保国示范推广36项标准化林业技术,累计应用面积1826万亩,累计增加农业产值35亿元。他直接帮扶三四十个村庄,间接带动发展起来的村庄数百个。许多世世代代在荒山上“刨食”的农民腰包鼓起来。

   多年来,李保国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余次,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许多果农都成了“技术把式”。岗底村民刘麦林在管好自家果园的同时,给周边村的苹果园当技术指导,最忙时指导着四五个果园。

   “掌握了技术,就掌握了脱贫的金钥匙。”年近花甲的李保国说,“这辈子最得意的事儿,就是把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了‘我’。”
m0ney

16-06-12 22:03

0
恶毒的是很多博客传播的正是懒惰,不,确切的说是懒惰的幻想,这更可恶!
毁人于无形。
踏踏实实,有高会军的精神,一定可以奋斗下去,绝无可能半途而废。
m0ney

16-06-12 21:51

0
当懒惰袭来,好逸恶劳的心占上风,原本容易的事都会变得高不可攀;
当正心诚意,求实恶虚,慢慢的,慢慢的,事物在眼前清晰起来,思路也慢慢出来了。
原本觉得难得不可以的问题,也慢慢化解了。
m0ney

16-06-12 21:32

0
学他:质朴、惟实、唯美。熠熠闪光的特质。
还有做人领域的延伸,这点难能可贵。
人在于心的引领。装了坏的东西,就暗黑尤甚;装了好的东西,就美哉无量。
m0ney

16-06-12 21:01

0
“当时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三班倒,作息时间很不规律”。他没有像其他同事一样选择甘于现状,决心参加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当时为了省公交车费,我就骑着自行车往返于单位、报名点和考点,也没有老师能够提供指导,只能全凭自己看书,摸索重点……”

  两年半的时间里,他通过了自考15门课程拿到本科毕业证,也正是这段经历培养了他超强的自学能力。

  抱着“我就想再学点东西”的想法他又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考研。经过备考的艰辛,他最终被沈阳工业大学录取,直至读研才第一次踏入了大学校园,而后于2001年如愿以偿地考入哈工大攻读博士。

  经历过求学路上的坎坷艰辛,作为导师的高会军深知学生的渴求,他严谨治学,以培养国家高端人才为使命,几年来指导的60余名学生分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香港大学等世界著名学府的全额奖学金。黑龙江第一位获得耶鲁大学博士全额奖学金的牟少帅说:“高老师对科研的执着和热情影响了我,而他严谨踏实的态度更是让我养成了一个好惯。”

  除了培养学生,高会军还致力于培养一支优秀的青年教师队伍。身为哈工大智能控制与系统研究所所长,该所成立之初仅他一人,如今已有10位博士生导师。

  总结多年的科研经验,高会军感慨道:做人、做事、做学问都要像哈工大校训说的那样“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科技日报哈尔滨6月9日电)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