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这张图是2005.2.1的反弹,今年2011.10.24的反弹结构就类似于此,而09年8月到现在的走势类似于2001年到2005年的震荡下跌,所以我当时在群里贴了个这个图,走到现在基本是在复制当时的赶底下跌,当然之后应该是我38楼分类的走势,不会和05年2.1反弹后的下跌之后的反弹一样贴几个图,只是为了说明,研究历史挺有意思的,会给你很多回报。
0
综合一下上述各位热心网友提供的信息,对于涨跌停板以及T+0的变动这样级别的消息,历史上散户基本上是无法提前听到什么风声的。
为什么今晚我要问这个问题,因为前面我也说了,降存准降息前几次不会对大盘造成太大影响,具体参照18楼我的回复。
也就是前几次降存准和降息造成的影响先忽略,目前才降了一次存准,以历史推断,至少要降3次左右存准或者3次左右降息或者各2次左右,大盘才会见大底,所以短期不需要考虑降息降存准对大盘的影响。
而这个月最迟下个月会有一次10-20%的反弹,只是反弹,请参照2005年2月1日那波反弹,最近的例子就是2011年10月24日这波反弹,结构很相似。都是必须之前先有一波小反弹,再新低背离形成大反弹。
而这周最迟下周就该走出这一波小反弹,这周就剩最后一天的,机会不是特别大,但看具体走势吧,跟随就是了,这波小反弹一般来说普通散户是没必要参与的。小反弹之后再次新低这个阶段底部,则有一定水平的可以参与一下,毕竟有10-20%左右的涨幅。当然对于等大底部的来说,如果是左侧那还是等第二段里提到的减息减存准的次数达标了再考虑吧;右侧就简单了,月线金叉之后你再找回抽低点介入,心里更踏实。
但这只是正常的走法,如果外部因素继续恶化,欧债危机更严重的话,那还有一种走势分类,就是像2008年9月18日之前那样猛跌,结果逼出了足够重量级的利好来,其实最近割输清不断在出拳,有点类似本帖前面的网友提到的1996年10月开始的12道金牌提示风险的反面操作,也就是这里在提示机会。
像今天割输清就在提让社保和公积金入市,如果大盘像2008年9月18日之前那样猛跌,使劲抽割输清大嘴巴子,最后估计会逼出一个重量级的利好。像96年12道金牌压不住股市,结果逼出重拳实施涨跌停板制度,直接形成断崖暴跌,不过现在这次如果逼出重拳那就是可能形成暴涨,当然之后该下跌还是下跌,就像96年12月断崖之后继续高歌猛进,政策是不会影响到大趋势的,但短期的小趋势却影响很大。而这样级别的重拳形成的短期趋势逆转,还是值得参与的。这就是我提这个问题的原因。
0
记得很多媒体好像第一次用井喷形容95.05.18那天行情
自此之后井喷被广泛应用于某大利好出来的第二天大盘
0
老大,帖主是问实施暂停交易和涨跌停板制度,之前难道有传闻实施这种暂停国债交易和涨跌停板制度?95年国泰与君安在国债上成对手盘相互逼仓,最后无奈政府出面,最后合并。之前有消息?96年下半年确实是不断提示风险,央视6台还特意放了个《股疯》的电影以示风险。但谁知道推出个涨跌停板制度?呵呵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96年12月的大暴跌前是有12道金牌的,(证监会12次提示市场风险),不管用,大盘还是涨,所以就来个人民日报社论,一下子就打下来了,我是头一天上午知道消息,当天就把股票抛了,躲过了一次。但当时什么也不懂。
0
那时交易要买一元一张的单子,别说电脑,就有个BB机已相当牛了,能买份证券报就算很好了
0
还消息呢!大概除了上海和深圳,其它地方都是看第二天的报纸.排队手工填单,买一队卖是一队,拉升的时候买的那一队排成长龙.看到大屏幕突然跳水了,买的那一队全撤了.卖的队伍又排起了长龙,哈哈.
0
1995年5月17日暂停国债期货
这个情况我记得太清楚了
当时的盘面清淡到极点
偶斩仓300手低价股忙乎了一天才卖完
结果就杯具了,3天涨了一倍多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记得1500点暴跌下来时,直接填两张单子,12块01买入,16块9毛9卖出,然后上班去了,收盘后排队去取当天的行情表,一看价位都到了,很高兴。第二天去查成交回报,一笔都没成交。。。当天是周五,周末出了申华、爱使的高送配公告,然后周一高开200多点
0
记得那时证券营业部的领导会被召进京开小会,传达所谓的精神。楼上的大、中户室会在消息的头一天知晓,但是比较朦胧。楼下营业厅是手写下单的,经常由于买卖不及时与营业部干仗,有第二天发现没买成跌下去的,也有没卖成涨上去的。收盘后和星期天,在大门前卖报纸杂志那,很多人看完后在一起调侃切磋的,天黑人都不会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