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苏宁的未来不是梦!-兼驳爱吃江边鱼的“长期给予苏宁卖出评级!"一文

11-12-09 19:24 6181次浏览
raiya1201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2011年10月28日晚,是苏宁电器发布三季度报告的日子。报告一出,公募基金纷纷卖出,苏宁从11.36的价格大幅下挫,一直杀到今天最低的8.08元,一时间小股民纷纷郁闷,“价值投资者”也表示出困惑,更有甚者,如“爱吃江边鱼”大肆唱空,认为"长江后浪推前浪,苏宁死在电商上"。长期给予苏宁卖出评级!

本人今年11月开始长期跟踪苏宁电器,并尝试在10.04左右建仓,9.96止损,在8.45位置重新建仓,
目前苏宁电器持仓占净资产的33%,如果苏宁电器进一步下跌,将执行每跌5%加仓10%的策略,打算持有苏宁一直到动态20倍pe以上再考虑减仓。

首先简单总结一下苏宁下跌的原因,兼回答大家的一些疑惑:
1、苏宁2011年1-3季度可比店面收入增速放缓,原因在于:一是去年受政策刺激造成同期基数较高,二是今年以来通胀率较高,家电消费开支受挤压,三是宏观调控政策打压房地产销售,造成部分家电品类受影响较大。
2、人工费用单季度上升25%,导致3季度实际经营性净利润同比下降4%。
苏宁1-9 月实现净利润34.2 亿元或EPS=0.49,同比增长21%;其中7-9月净利润9.5 亿,同比增长11%,考虑到三季度全面控股LAOX 后进行的公允价值重算增厚当期投资收益,剔除这一因素,实际经营性净利润同比下降4%。在28%的单季收入增速下,突然出现经营性利润负增长的困境。
三季度苏宁进行了大规模的加薪调级,人工费用增长超预期,单季支付工资10.6 亿元,同比
增加4 亿元,环比增加3 亿元);同时苏宁易购在促销、人员招募、广告投放等方面投入巨大。
3、苏宁电器是UBS的重仓股,由于2B交易员事件,以及欧债危机的影响加上人民币贬值的预期,QFII清仓的可能性较大,国内基金在3季度季报公布后大幅减仓也是非常可能的,毕竟苏宁电器前期
由于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的原因,表现抗跌,有补跌需求。
好的,下跌的原因总结完了,基金减仓的行为无可厚非,毕竟2季度机构就已经减仓了,3季报显示从主力名单中消失:172家,原持有7.56亿股,而增加只有1.13亿股,趋势是需要时间的,因此苏宁到目前的下跌并非是出乎意料的事情。
打开淘股吧APP
9
评论(7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raiya1201

11-12-12 21:30

0
在这里发帖子,真得惯寂寞阿。。。。
呵呵  俺是非主流,太土了  还找什么价值投资
raiya1201

11-12-12 21:24

0
什么是负责任的公司,苏宁也许是散户长期投资的最佳选择。
不仅仅是过去7年,也是未来10年的最佳标的!
[第51楼] 引用 

其实a股优秀的公司确实也有,但是优秀的公司低估的估值,确实是比较少见。
昨天一个朋友问先声药业,我一看,那估值,确实便宜,但是咱买不了阿
A股的恒瑞医药,要到20,估值和先声药业才有可比性。
托机构的鸿福,给了我低价买入苏宁的机会,目前成本8.32。
等待下个月补仓的机会。
raiya1201

11-12-12 21:08

0
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管理层计划增持本公司股份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于2011年12月12日收到副董事长孙为民先生、总裁金明先生、副总裁孟祥胜先生、副总裁任峻先生及部分核心管理人员(以下合称“管理层”)的通知,计划在未来1个月内,以合计不超过人民币2亿元对本公司股票进行增持,增持所需资金由管理层自筹取得。
此次增持计划是管理层基于对本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强烈信心所作出的决定,增持完成后公司管理层利益与股东利益高度一致,有利于公司长期、稳健发展。

此外公司还澄清了三大传闻:
1、增发目前无变化:。由于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张近东先生之全资子公司南京润东投资有限公司认购本次发行股份,使得张近东先生直接或间接持有本公司的股份比例将由27.9%增加至30.05%,从而触发要约收购义务。根据中国证监会第35号《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张近东先生符合向中国证监会申请免于以要约方式增持股份的条件,为此,张近东先生特向中国证监会申请豁免履行要约收购义务,目前正在履行本豁免要约的审核程序。
公司2011年非公开发行方案并无修改意向,且正按规定履行审批程序,公司将及时披露进展情况。
2、业绩预增无变化:
销售方面,四季度以来,公司组织了多次有效促销,截至目前同比增长情况良好;苏宁易购也加快了推广速度,10月底图书上线以来,网站访问量、成交额稳步提升,客户体验也在逐步完善,销售环比增长趋势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另一方面,公司今年优化了激励机制,大幅提升员工薪酬福利水平,人员费用有一定增加;但待遇的提升也是员工价值更好的体现,更有利于员工绩效的提升和团队的稳定,而引进大量新员工也是未来业务进一步发展的有效保障;此外,公司的广告投入方面,投放载体在原有的平面媒体上增加了电视、互联网以及户外楼宇等新媒体,投入有一定的增长,阶段性的投入对销售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积累了公司在新兴媒体投放方面的经验。
四季度以来,公司对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等进一步优化,精简组织架构、加强人员评估提高人效,通过储备人员分流来减少新进人员;促销方面加大了针对性营销,提高投入产出比。通过上述措施,公司运营费用得到一定的控制。
综上,公司管理层认为,关于2011年度经营业绩预计即2011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预计较上年同期增长20%-25%,能够按计划达成。
3、部分机构担心的租金大幅增长对公司影响很小:
租金费用方面,公司的租约期限较长,一般为8-12年,同时还加强了与大型商业地产开发企业的合作,有效保证了租赁期限以及租赁金额的长期稳定。另一方面,公司未来每年租约到期门店数量属可控范围,未来三年(2012-2014年)中国的大陆地区租约到期的连锁店分别为52家、61家、90家,在目前较快的连锁发展速度下,到期门店当年占比较低,因此续租租金的一定上涨对公司整体租金费用的增加不会产生实质的影响。

什么是负责任的公司,苏宁也许是散户长期投资的最佳选择。
不仅仅是过去7年,也是未来10年的最佳标的!
raiya1201

11-12-12 15:40

0
· 原创: swordsky  2011-12-11 23:11 只看该作者(-1)  】  貌似所有的电商都在砸钱搞仓储物流,个人看法是低效率的,造成社会资源的重复浪费,流通由大型专业的物流公司来做好了。将来电子商务是直销最好,如买海尔或者联想,从厂家直接发货即可。
  
  苏宁未来的噩梦应该是阿里的一淘和百度的有啊,希望苏宁能利用好现有的优势绝地反击,别满足于只做二房东收租金模式。京东的亏本烧钱占市场模式是难以持久的,消费者随时可能流失到价格更低又能保证正品的其他网站去....
  顺便鄙视EMS,中国这样的人口和幅员,怎么就没有国际级的物流企业呢?曾经看过苹果的产品,从富士康组装到UPS包装订单配送全球,简单又有效率,感慨系之。

苏宁完善的是自身的物流管理系统,就是库存、订单和配货方面的,包括erp,scm之类的,你说的大型专业物流公司还是第三方物流,目前顺丰快递是做的最好的发展也是最快的。电子商务是直销最好,如买海尔或者联想,从厂家直接发货即可,dell就是直销,但是家电的集中度实在太低了,不太可能,白电企业投资这么一大笔去做电商平台也是很难的事情,毕竟这个要烧很多钱,还要营销打广告。

阿里的一淘和百度的有啊将来当然也是苏宁的竞争对手,这个市场很大,不是只有a和b才能生存下去的。但是,谁的硬件条件更好
,文化更好,是又更大的概率成功的。
raiya1201

11-12-12 15:26

0
【 · 原创: 独立思考  2011-12-11 22:29 只看该作者(-1)  】  一个从6816万股本变成现在69.9亿股,销售额从几十亿变成现在的上千亿,基本做到了现在的行业第一,你还指望它还能怎么发展?它现在已经变成一个大盘股,就只能按照大盘股的估值了,况且苏宁上市以来分红屈指可数,基本就是靠玩拆股的数字游戏,随着战线的扩大,它已经变成重资产的企业,对资金的需求越来愈大,2004年圈了一次钱之后,今年又来圈钱了,增发价12.3增发4.47亿股,但明显市场环境和资金都不买账,而且苏宁现在面临的问题多多,在电商上明显落后,现在在电商上发力,那如何处理实体店的定位,而且现在实体店已经开进三四线城市,未来还能靠扩张规模来发展吗?苏宁的发展跟城市化,地产业,中国经济高度相关,未来这些因素都将放缓,况且现在大众的消费惯在改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之下,已经成为庞然大物的苏宁当然不可乐观,而且从报表看,苏宁的开店的速度已经慢下来了,瓶颈期,转型期现象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场不可能给太高的估值

市值570多亿,应该还好吧,按照您的观点,中国的民营企业永远上不了正席了,毕竟华为没上市,万科未来的前景更悲观,中国的民营企业30年改革开放都出不了一个千亿级市值的企业么? hehe  我不这么看,至少我见过的民营企业家都是很有进取心,很敬业的,虽然民营企业家的视野还需要更加开拓,但是就苏宁和张近东目前的战略而言,我看到了希望。
苏宁圈钱,这个问题确实难辞其咎,毕竟之前的发展模式,现在的物流体系的建设,就需要用钱,现在很多网友反映为什么苏宁只能从南京发货,就是缺钱的原因,第四代物流中心要道2013才能建设完,到时候物流配送服务会更上一台阶的。

苏宁最近的下跌还是跟白电十月份销售大幅下滑有关,分别同比下降10%左右,我还是有些担心今年苏宁的业绩能否到0.68的9(增长20%)。

你控诉苏宁不分红,这个也没有办法,其实你看苏宁的股权,张近东是最大的单一股东,前5里面还有苏宁另外的3个创始人,所以分红其实对大股东是有力的,企业还是从长远的角度在考虑。
水无情

11-12-12 12:55

0
看了楼主以前的部分帖子,感觉思路好像有点变化。06年入市到现在时间不长,为楼主加油。
swordsky

11-12-11 23:11

0
貌似所有的电商都在砸钱搞仓储物流,个人看法是低效率的,造成社会资源的重复浪费,流通由大型专业的物流公司来做好了。将来电子商务是直销最好,如买海尔或者联想,从厂家直接发货即可。
  苏宁未来的噩梦应该是阿里的一淘和百度的有啊,希望苏宁能利用好现有的优势绝地反击,别满足于只做二房东收租金模式。京东的亏本烧钱占市场模式是难以持久的,消费者随时可能流失到价格更低又能保证正品的其他网站去....
  顺便鄙视EMS,中国这样的人口和幅员,怎么就没有国际级的物流企业呢?曾经看过苹果的产品,从富士康组装到UPS包装订单配送全球,简单又有效率,感慨系之。
独立思考

11-12-11 22:29

0
一个从6816万股本变成现在69.9亿股,销售额从几十亿变成现在的上千亿,基本做到了现在的行业第一,你还指望它还能怎么发展?它现在已经变成一个大盘股,就只能按照大盘股的估值了,况且苏宁上市以来分红屈指可数,基本就是靠玩拆股的数字游戏,随着战线的扩大,它已经变成重资产的企业,对资金的需求越来愈大,2004年圈了一次钱之后,今年又来圈钱了,增发价12.3增发4.47亿股,但明显市场环境和资金都不买账,而且苏宁现在面临的问题多多,在电商上明显落后,现在在电商上发力,那如何处理实体店的定位,而且现在实体店已经开进三四线城市,未来还能靠扩张规模来发展吗?苏宁的发展跟城市化,地产业,中国经济高度相关,未来这些因素都将放缓,况且现在大众的消费惯在改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之下,已经成为庞然大物的苏宁当然不可乐观,而且从报表看,苏宁的开店的速度已经慢下来了,瓶颈期,转型期现象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场不可能给太高的估值
raiya1201

11-12-11 21:11

0
【 · 原创: 猪二哥  2011-12-11 20:51 只看该作者(-1)  】  
  正好相反,自从有了京东新蛋易讯淘宝,咱基本没去过苏宁国美买电器,包括冰箱洗衣机平板电视等大件
  不仅如此,俺还向那些写苏宁研究报告的基金经理们(包括研究员们)推荐上述网站,当然是购物啦
你对电商的理解太肤浅了,现在的电商网站哪有一个在赚钱? 将来从不盈利到盈利有巨大的压力,物流平台的构建需要时间,这是一个
资本+品牌+管理的游戏。转一篇文章你看看,希望对你有帮助。

阎焱:不赚钱的电商不可持久
作者:阎焱 2011-12-11 
 主营业务不赚钱而指望从资本市场赚钱方式是不可持续的。从本质上来说,平台经济并不一定都是创新,而且再进一步来说,并不一定创新就好。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看看我们今天处在什么样的环境。北京创新把城墙都拆掉了。其实从生活的角度来说,90%以上是不需要创新的。
从本质来说,绝大多数的商业活动就是平台经济。如果说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商业就是源自于美国,最简单的就是亚马逊。中国大部分是以抄别人为主,真正自己创新的东西并不多,但是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并不需要那么的创新,因为创新带来的成本非常高。
而且平台经济的主体和最难做是线下而不是线上的。中国绝大部分都是新瓶装旧酒,唯一就是阿里巴巴稍微有一些创意。

平台经济受到成本及政策制约
中国平台经济发展,受制于几个因素,一个是线下传统经济的基础设施,比如说仓储、物流。而不是线上的东西,因为他的成本非常低,也比较好做,但是线下非常的不容易。第二是实体经济活动中交易费用。最近我们看到京东商城39元以下的产品部不再免运费。在中国目前的交通情况下,你是很难赚钱的。
第三个是中国的政府政策。基本上中国过去30年的经济改革是政府政策的函数,如果说政府政策有什么变动,对于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影响的,甚至是灾难性的。比如说中国最近关于VIE的结构问题。
另外是电子支付,我本人曾经是最早投银联商务的,但是去年我们被赶出来了。因为中国通过第三方支付的牌照不允许外方资质。
主营业务不赚钱的电商不能持久
从电子商务的几个典型来说,中国现在有三个比较由于典型意义的电子商务。
第一个是阿里巴巴淘宝,他基本上是想做一个百货商店,所以在阿里巴巴的平台,我们在这里搭建自己的商铺,我是卖裤衩的,卖鞋的,卖针头线脑的都可以。淘宝本身并不给你做其他的事情,基本上你是 自生自灭。
电子商务中做的比较赚钱的是凡客诚品,他做的是一个品牌的电商,凡客本身是一个品牌,我们知道买一个凡客的衬衣和鞋,后来发展到凡客V+,很多品牌在上面做,你可以在上面买阿玛尼,可以卖其他的品牌产品
第三个就是京东商城,京东想做的是阿里巴巴之外再建一个京东,上面卖的是别人的东西,想法是把京东本身建成一个品牌。
从投资人的角度来看,未来的电商能不能生存,关键在于能不能在相对短时间内建立起一个品牌来。但是电子商务也必须遵守一个商务的最基本原则。也就是说销售价要高于你的运营成本加上进货价格。
现在大家都在烧钱,基本上都在烧投资人的钱,我说中国电子商务平台经济他创造了新的模式,他主营业务不赚钱,他其赚VC、PE的钱,这也是赚钱的方式.
猪二哥

11-12-11 20:51

0
最终,我相信京东、当当干不过手中握着200多亿现金的苏宁
======================================

正好相反,自从有了京东新蛋易讯淘宝,咱基本没去过苏宁国美买电器,包括冰箱洗衣机平板电视等大件

不仅如此,俺还向那些写苏宁研究报告的基金经理们(包括研究员们)推荐上述网站,当然是购物啦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