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青岛啤酒---长期投资的困惑

11-12-09 14:00 3654次浏览
黔之驴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持有青岛啤酒3年多了,有一些困惑,与大家交流 公司净利润从07年的5亿多增长到16.6亿,销售从07年的118亿增长到10年的199亿,今年预计超过230亿,净利润率从不到5%,提高到10年的8.3%,ROE从10%提高到16% 09年利润增长50%以上,股价上涨88%,之后两年利润增速放慢(10年20%,11年可能只有10%),就在30-40之间箱型整理,每年底股价有单位数字下跌 股价相对大盘还算可以,08年1700点买入是16-17元(后来又陆续买了一些),现在是2300点,股价是34元 1.相比其他酒业龙头股,如张裕和茅台,这两年利润增长较快,股价每年都还在上涨,见下表
20072008200920102011
青岛啤酒39.1419.9937.6134.6833.96
涨幅181.8%-48.9%88.1%-7.8%-2.1%
净利润6.3377.97612.515.20416.641
净利润增速62%26%57%22%9%
ROE11.2%12.8%14.9%15.8%15.1%
张裕A85.648.576.0295.96113.3
涨幅71.8%-43.3%56.7%26.2%18.1%
净利润6.34 8.95 11.27 14.34 12.64
净利润增速61%41%26%27%40%
ROE28.5%35.2%37.1%37.4%40.0%
贵州茅台230108.7169.82183.92200
涨幅161.9%-52.7%56.2%8.3%19.6%
净利润28.30838.00 43.12 50.51 65.69
净利润增速84.0%34.2%13.5%17.1%57.0%
ROE34%33.8%29.8%27.5%37.0%
青岛啤酒的ROE远不如张裕和茅台,中国最赚钱的啤酒公司净利润和市场表现不如最赚钱的葡萄酒和白酒公司,无论是看最近3年还是10年,难道是啤酒行业不如葡萄酒和白酒? 2.买入青岛啤酒,是希望啤酒市场整合后吨酒利润上升,其利润率和ROE达到美国\日本同行水平 青岛啤酒这几年在市场份额方面依然落后雪花啤酒,产量和市场占有率的差距继续扩大,利润比雪花和燕京都强很多 几大巨头对各地剩余二三线啤酒厂的并购争夺激烈,而百威英博投资200亿,扩大产能600万吨,今后几年中国啤酒市场竞争仍然会十分残酷,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市场整合? 3.青啤严旭走了,最新的目标是2014年产量1000万吨,也可能意味着今后几年的主要目标是量而不是利润? 其品牌战略在1+3不顺之后也有点模糊不清
打开淘股吧APP
2
评论(16)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thinkevin

11-12-23 16:07

0
越是进入壁垒低的行业,越容易出优秀的企业,因为有形的壁垒从来不是企业的竞争优势,只有长期累计形成的无形东东才是企业真正的价值所在。
我也没指望啤酒会象茅台一样赚钱,合理回报足够了。

啤酒其实每年都涨价,只是幅度很低,不象白酒来得这样凶悍。
白衣如雪

11-12-23 15:49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
可以想像以前的利润有多高?但因为啤酒工艺成熟,根本不可能有超高的利润,所以不能有葡萄酒和白酒那样牛
ftpace

11-12-23 15:42

0
啤酒这个东西好像一直不涨价,多年以前就是几块钱,现在还是差不多,相对而言就是在降价了。
白衣如雪

11-12-23 15:39

0
为了降低成本,瓶子越来越小从以前630ML到现在550-580ML,商标也越改越小,好像女人三点式一样多...原料什么便宜用什么,大米淀粉加到工艺的极限,酒驾这么严,代驾又不成熟,现在开车谁还敢喝酒,啤酒唯一的优势是永远不会过时,稳定。
白衣如雪

11-12-23 15:25

0
都说提价提价,啤酒这东西能随便提价的?想失去市场吗?为什么雪花扩张这么快就是因为中国人只认便宜!!!!
thinkevin

11-12-23 15:15

0
我更关注从报表中看出点东西来。
从生产成本来看,青岛啤酒的包装物占其成本的50%,而燕京啤酒只有25%。按公司的说法,记账方法不一样,青岛啤酒将瓶子计入收入和成本,而燕京是主要是裸瓶价。问题是,青岛啤酒将瓶子算在内,仍有与燕京啤酒相当的40%多的利润率,说明青岛啤酒的平均单价要高。
燕京啤酒的销量是青岛啤酒的70%左右。收入却只有50%出头,其中有含不含瓶子的问题。即使将瓶子记账问题考虑在内,燕京啤酒因为平均单价低而少了一大块利润。我估算了一下,如果燕京啤酒达到青岛啤酒的量,经比青岛啤酒的少近10多亿的利润。也就是说,青岛啤酒的销量从500万千升(2007年)到达700万千升(2011年),利润从不到6亿到现在的接近20亿,主要还是借助高毛利。
但燕京啤酒在500万千升的时候,已经有接8个亿的利润了,这还是在折旧高达5亿的基础上。如果未来燕京啤酒达到700万千升,至少可以有11、12亿的利润,与现在青岛啤酒18亿的利润还是颇有差距。这也是更多人看青岛啤酒而不看燕京啤酒的原因。青岛啤酒在2007年,业绩还不是很高,主要是费用高,毛利率当时已经较高了。因此,在一个上量的过程中,毛利率高的品种业绩发力的空间越大。
但我们要注意的是,青岛啤酒现在的战略有所改变,对量的重视有加重的倾向,由于青岛啤酒在营销上的力度一向比其他公司来得大,这种局部市场耕耘的优势,是否会在外延扩张上更加的体现。我对业绩的增长还是略有担心的。
反而此时,中规中矩的燕京啤酒,其布局比青岛啤酒更为广,用力也比较均匀。虽然营销差了点,但其周转(我指销售端的周转)一点了不差,这可以从存货的在产品和产成品的数据看出来。燕京啤酒的缺点是,囤积原材料用了过多的资金,在瓶子上结压的资金也较大。如果燕京啤酒适当提价,将提价的部分利润返还给经销商,其财务报表的结构可能会向现在的青岛啤酒优化,成长性就更高些。
蜗牛也是牛

11-12-13 10:47

0
青啤这个案例,我正好也在看,说说我的观点
1、现在的价格和两年前差不多,市盈率降低了,两年前买入的价格,显然没有安全边际,牺牲了两年的收益率;(类似的案例是10年前上市的用友软件,为成长股支付了太高的价格)
2、青啤最近十年的确够优秀,特别是最近几年行业低增速,他依然稳健前行(超越行业增速),把燕京甩到了后面,行业整合的趋势非常明显(虽然还是比较慢);
3、华润作为搅局者,有超市的现金流支撑,可以大举收购、可以实施价格战,以牺牲利润率扩大份额,这给青啤较大的压力,青啤向1000万吨扩张的计划,应该也是华润的竞争所致;
4、行业增速仍然会比较低,提价也很困难,只能覆盖成本上涨,未来的增长只能耐心等待,好在目前的价格不算贵了(我一直觉得不能用吨酒收购价值来衡量投资价值,那是实业资本的角度,往往是涉及控股权问题,对投资者意义不大)
5、青啤帐上充裕的现金,是能支撑未来的产能扩张的,营销方面,我也还没看出严旭离职后的变化,慢慢跟踪吧。
多交流
黔之驴

11-12-09 22:04

0
再说点热门话题
2009年4月的时候,有个朋友买了重庆啤酒,当时是25元,说是有大庄家,目标远大
我当时和他说,重啤不如青啤,几个月内青啤确实好于重啤,后来苏格兰人高价收购(现在也想不明白苏格兰人为什么那么高价收购,除非和庄家有勾结?),重啤一飞冲天,青啤望尘莫及
现在重啤又往下,说不定什么时候又比青啤低了

从长期持有的角度,起码青啤可以看懂
黔之驴

11-12-09 21:49

0
青啤的表现强于大盘,利润也不断增长,预计今后几年仍会跑赢大市

我困惑的主要是啤酒市场的整合好像没完没了,雪花啤酒370亿港元的总资产,净利润1-9月只有8.6亿,还在不断收购
百威英博200亿600万吨的大手笔,更是看不出何时有合理回报
啤酒产量增长不如葡萄酒和白酒,市场整合又未完成,所以表现差一些
郁闷的是未来几年可能还是这样,青啤也很难有较多超额收益

我会继续持有青啤的,最多涨的时候小量减持点,除非发现更好的优秀品种
茅台目前有,明年不会再买,涨得多还会卖,张裕B也有一些,如果跌会继续买
白衣如雪

11-12-09 16:35

0
做为一个在宁波本地的英博啤酒工作10多年的员工来说二句,我厂从2005年的20W吨下滑到现在15W吨,酒驾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防三高个人认为是主要原因,喝啤酒的大多数只看价格,竞争太激烈,长期来看啤酒的黄金时代早已过去,什么时候能有春天。。。。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