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由于钾肥价格正在无情地上涨
随着鸿丰二期工程实施
再加上中国股市钾亢的传统
不足20亿市值的100万吨级钾肥股
后市过度看空
风险极大!
0
下面是公司官方介绍
目前一期工程试投产来,9个月已经量产万吨钾肥,技术上已经没有问题
至于记者怀疑的一口井达不到3万吨的产能,从公司规划来看是准备打2-3口井
邛崃市鸿丰钾矿肥有限责任公司拥有两家实力雄厚的股东,具有资金、技术、资源、市场和管理经验等多方面的综合优势。而且我国是钾资源(尤其是可溶性钾)严重匮乏的国家,钾肥的进口依赖率达70%左右。开发和利用邛崃境内得天独厚的富钾卤水资源,既可以缓解我国钾矿肥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又可以开发国内紧缺的以钾为原料的化工产品,还可以改善我国钾矿肥产业布局,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项目一期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钻井2-3口,建成年产3-4万吨优质钾矿肥氯化钾的生产装置,配套建设伴生物硼酸、溴素、旦巴和氯化钠的生产装置。
项目一期工程投资2.7--3.2亿元。于2007年底开始建设,2009年建成投产。
项目二期工程只要建设内容为钻井10-13口,并于2012年建成年产20万吨优质钾矿肥(KCI)工业化生产装置,配套提取和深加工伴生物的生产装置。项目二期工程投资7-9亿元。
项目三期工程主要建成钾矿肥骨干企业,开始大规模生产。完成第三期计划并全面掌握资源情况后,制定全面的整体开发方案,对平落富钾卤水资源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开采和加工生产,建成国内大型钾矿肥生产及深加工基地。
0
套了就认输出局 吧,别幻想通过发帖来诱导韭菜接盘了
0
虽然我也有000628,追高5点买的,但准备反弹出局。
给000628发再多的贴也没用,一是资源量少,二是开采难度大。
0
四川自古就盛产卤水
抗战时期
四川卤盐就成了后方极重要的战略资源
4000亿吨的储量
建百万吨级钾肥厂
小菜一碟
中石油在这一地区挖的井
只喷钾
不产油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0
对于中国钾肥的需求,来看看权威的资料:
中国钾肥全球价格洼地 8股涨价预期强2011年07月25日 10:29
来源:凤凰网财经
字号:T|T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中国钾肥进口价格仍是全球"价格洼地"
本网讯(记者何兰生)今年6月底,中国钾肥进口联合谈判企业与国际钾肥生产商签订了2011年下半年钾肥进口合同,合同价为470美元/吨,相比2011年上半年涨幅为17.5%。为此,7月12日上午,本网记者采访了联合谈判企业之一的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新闻发言人李强、中化集团核心企业中化化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明伟。他们表示,450美元(如满足装运条件返利20美元)的进口价格虽然在380美元的基础上上涨了70美元,但是相比于巴西、北美到岸价550-560美元,东南亚到岸价510美元而言,中国的进口价格仍然是同期市场的最低点,仍然是全球"价格洼地",为减轻农民种地和企业生产的负担和成本奠定了基础。
全球钾肥价格为什么再次走高?
我国土壤结构中钾元素分布不平衡,尤其在我国南方和长江流域广大地区土壤普遍缺钾,农业部门推荐的氮磷钾施肥配比为1:0.4:0.3,按此计算,我国实际钾肥年需求量应该超过2000万吨。但是,我国钾资源储量较低,500万吨左右的国内产能仍不可能完全满足国内需求,因此,必须依靠一定量的钾肥进口。
冯明伟介绍说,由于全球钾矿储量分布很不均衡,主要分布在北美、欧洲、南美、中东和亚洲的泰国等国家,其中加拿大、俄罗斯、白俄罗斯、德国四国探明储量占世界总量的92%。加拿大、俄罗斯、白俄罗斯、德国、以色列、约旦六国的产量占全球的88%,而世界五大钾肥生产商(加拿大Potashcorp,美国Mosaic,白俄罗斯Belaruskali,德国Kali&Saiz,俄罗斯Uralkali)的氯化钾产能占全球的65%,出口量占全球的80%以上,形成了高度垄断。这些企业紧密配合形成全球钾肥的价格联盟,一直致力于推高钾肥价格,获取高额垄断利润。随着俄罗斯两大钾肥巨头的合并成功,以及国际矿业巨头(必和必拓、淡水河谷)的加入,国际钾肥垄断形势进一步加剧,带动全球钾肥价格再次走高。
盐湖钾肥(000792):高库存、高储量 迎接行业底部反弹
投资要点:
钾肥产量超预期,"洪水问题"增加钾资源储量,长期高产无忧。盐湖发展产量再创新高,预计今年集团氯化钾产量将 达235万吨以上;预计2011年新增10万吨/年精制氯化钾产能,预计产量可达245万吨。青海降雨多于往年,并曾引发社会 对"洪水"的担忧。公司生产受影响很小,但山区大量降水通过河流为公司采矿区带来3亿立方米水资源(固液转化项目引 入淡水年获批1.7亿立方米),"天然固液转化"增加大量钾资源,重演98年洪水后的"卤水钾浓度提升带来的高产"。公司 已突破"人工固液转化"技术,项目即将开建,预计将再增年产能100万吨。我们认为现有钾资源至少能维持34年稳产,此 后产量虽可能衰减,但仍能再产30年。"天然和人工"固液转化再增钾资源;技术方面,高品位氯化钾占比提升带来回采率 进一步提升至60%;供热中心延长现有8月的生产时间;氯化钾产能有望达350万吨/年。
百万吨固液转化氯化钾项目建设期有望缩短。固液转化项目06年开建,今年各方面准备工作推进较快。预计两湖合并 后项目马上启动,明年底将建成。项目酝酿已久,且充分利用现有装置,预计2012年当年即会达到满负荷。相比盐湖发展 项目,我们判断固液转化项目前期形成卤水的水、电成本增加不多,但该项目充分利用盐湖发展公司的输卤、盐田、加工 厂装置导致投资小,据测算单位折旧降幅约为前述成本增幅的1.5倍;且无需再支付采矿权费,单位摊销成本更低。因此 我们预计固液转化项目不仅增加钾肥规模,氯化钾盈利能力将好于盐湖发展,更好于集团整体水平。
高库存优势明显,等待市场价格反弹。经渠道调研了解到,为推进两湖合并,以及直销客户将降低运费和仓储费用, 公司7月签订大量订单确保业绩。预计已确定的部分订单价格比上半年高约200元/吨。我们判断7月底公司可能已停售关注 市场反弹,预计年底再销售部分氯化钾。预计全年销量260-280万吨,则年底库存约100-120万吨。8月底部分市场氯化钾 终端价格上调200元/吨至2850元/吨。国内进口和生产企业中,仅公司具备高库存,受益市场反弹明显。
集团项目全面推进。资源综合利用1期项目预计9月投料(德国BASF引进的天然气制乙炔装置预计在明年调试,现由电 石制乙炔替代),2期11年上半年有望试车。预计海纳甘河项目明年中期建成,10万吨金属镁项目12年底或13年初建成。 佛山照明的俄罗斯专家已开始调试碳酸锂项目。此外,我们判断露天焦煤资源也有望获得大股东国资公司的批准,动力煤 或将以参股形式获得。上述项目具备原料自给、青海低价电、产业链循环经济优势、煤资源优势。因此集团项目将提升公 司价值。
风险因素:4季销售策略将影响今年氯化钾实际销量,进而影响业绩预期。而今年销量低预示明年可售量较预期高。
维持"买入"的投资评级。农产品价格上涨促使国内钾肥市场和价格恢复正常。预计合并前公司10/11年EPS为 2.17/3.76元。合并后将增加盐湖发展的股权,而据测算,该公司氯化钾吨成本低于合并平均水平约300元/吨,产品高品 位也带来高价格,因此合并对短期业绩摊薄不大,集团项目产生利润后有望增厚。预计合并后公司10/11年EPS为 2.11/3.56元。若中国恢复进口后,国际钾肥价格再涨,未来盈利预期和股价仍有上调空间。 (中信证券 刘旭明)
盐湖集团(000578):盈利低于预期
最新事件
2010 年4 月28 日,盐湖集团发布一季度报告更正公告称, 由于公司工作人员工作失误,4 月27 日公布的季报中一些重要财务数据出现错误。主要更正项目包括:(1)少数股东损益上调了220%,因此导致净利润下调47%;(2) 资本开支上调了26%;3) 借款净现金流出人民币1.20 亿元被更正为净流入人民币1,100 万元。总体而言,在原季报中,净利润和投资活动现金流被高报,而筹资活动现金流被低报。
潜在影响
在我们昨日发表的业绩分析报告中,我们表示异常低的少数股东损益是导致一季度业绩高于预期的唯一原因。若剔除这一因素,核心盈利实际上低于我们的预期。在昨日的报告中,我们将2010/2011/2012 年每股盈利预测上调了28%/4%/5%,以反映较低的少数股东损益。
根据更正后的季报,盐湖集团一季度净利润为人民币4.55 亿元(同比下降49%),仅分别占我们在公司业绩公布前的2010 年全年预测和万得市场预测的17%。 实际数据与预测的主要差异归因于收入和毛利率低于预期,表明非钾肥生产子公司的盈利能力疲弱。我们将2010/2011/2012 年每股盈利预测下调了34%/22%/35%,逆转了原先对少数股东权益假设的调整。
估值
调低盈利预测后,我们将该股12 个月目标价格从人民币16.00 元下调至15.20 元(仍基于部分加总法)。在公司发布更正公告后的两个交易日内,该股回调了8%。我们维持对该股的卖出评级。(高华证券 赖平伦)
国际实业(000159):地缘与煤焦一体护航未来成长
盈利预测与估值。考虑到2009年钢铁市场面临压力,焦炭需求下降,全年均价将比08年较大幅度下跌,40%的出口关税也将对出口形成压力。我们预测公司2009-2010年EPS分别为0.55、0.69元,对应市盈率为31倍、25倍。从估值水平来看已较高。考虑到公司股价自年初以来已上涨近110%,涨幅较大,短期价格可能面临波动和调整,我们给予短期中性的评级。长期来看,公司处于新疆这个较为独立的市场和联系中亚的纽带地区,且是该区域最大的独立焦化企业,拥有自己的优质焦煤资源,随着未来2-3年煤矿技改和扩产工作的完成以及二期焦化项目的建成投产,公司煤炭、焦炭产能将比目前增长140-150%,成长性较高,值得高度关注。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复苏程度和复苏时间低于预期使得焦炭价格走低、二期焦化项目延迟。煤矿技改和建设进度低于规划使公司煤炭和焦炭产量低于我们预期。此外,公司煤矿位于新疆南部拜城地区,距离远,外部因素多,公司安全生产和运营管理面临较高要求。(东海证券 谷三剑)
冠农股份(600251):参股公司和主业盈利均向好 买入
投资要点
上半年EPS为0.06元,同比增长15倍。上半年罗钾产、销量分别增长1.5和3.6倍,单位成本如期降低40%,抵消硫酸钾价格下跌32%的影响,盈利同比增长3.9倍至2.1亿元(暂按25%所得税率),贡献EPS0.12元。2季罗钾主动调整导致产、销量分别环比下降28%和15%,硫酸钾涨价和降耗弥补上述单位成本上升的因素,利润环比上升3成。水电公司2季度正常盈利,贡献EPS约0.02元。上半年主业仍亏。糖毛利比去年全年高59%,相比甘蔗制糖,新疆甜菜受影响小,预计4季度公司糖业开工,盈利继续提升。
钾肥板块底部反弹走向第二阶段。09年开始的农产品价格反弹在近期全面爆发;资本市场终于意识到:农资需求"异常"低迷源于异常天气,后续必将反弹;这为钾肥等农资股票上涨的第一个拐点。预计年底前钾肥价格将有望上涨,从而成为第二轮股价上涨的催化剂:农产品涨价驱动农民用肥和经销商备肥恢复正常,钾肥景气预计将重现09年反弹;进口少,今年钾肥可供资源量同比下降15%,海运合同近期将执行完毕,青海冬季停产,供给紧张将加剧;需求"异常"导致国内钾肥价格低于进口合同价格,更低于缺乏中国、巴西进口的国际价格,因此国内钾肥价格有望上涨至合理水平。过去两年减产导致全球农作物库存维持偏低水平,价格处于偏高水平,足以支撑钾肥价格前述上涨预期;若农产品价格重现08年暴涨,钾肥板块将第三轮上涨。
国内钾肥景气回升,硫酸钾表现更佳。近期钾肥市场如期恢复,进口商和盐湖钾肥惜售涨价,市场在摸索上涨后的价格中枢;预计10月进口谈判必将再次拉升涨价预期。硫酸涨价以及烟草用肥较旺,硫酸钾价格好于氯化钾,近期市场价格已涨至2900元/吨。预计未来将随氯化钾价格再涨。我们判断中长期钾肥景气仍将上升:预计资源属性决定供应10-13年均增速3.8%;需求恢复,同期年均增长9%;俄罗斯两大钾肥合并推进,行业垄断程度再度提升。正在新建钾肥项目的BHP收购Potashcorp(估值达27倍)表明:钾肥股价低估,目前景气处于底部反弹拐点,资源属性决定的高进入壁垒。
风险因素:4季罗钾生产和销售策略若采取谨慎的态度,存在今年硫酸钾产销量和业绩低于预期的可能。
维持"买入"评级。今年高温蒸发期后,盐田卤水浓度将逐渐达标,罗钾新建硫酸钾装置3季度检修,9月复产后将有望实现满负荷。预计2011年将实现全年达产,好于一般钾肥项目2-3年的达产期。预计罗钾所得税率今年可确定为15%,从而预测10、11年冠农股份EPS分别可达0.53和1.74元。钾肥行业景气反弹和罗钾项目达产推动业绩增长,未来硫酸钾规模扩张仍可期;明年新水电站投产,利润有望继续增长;农产品价格上涨可助推主业扭亏,维持"买入"投资评级。(中信证券 刘旭明)
六国化工(600470):磷复肥龙头进军新能源产业
投资要点:
公司与四川大学就磷酸铁、磷酸铁锂关键技术研究和产业化项目的技术开发签署了《磷酸铁、磷酸铁锂技术研究与生产应用开发合同》。
公司大力推进一体化战略,实现产业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提升盈利能力。向上游拓展矿产资源,建设合成氨装置解决原料瓶颈;向下游延伸产业链,规划实施湿法净化磷酸和精细磷酸盐项目。
宿松磷矿将投产,每吨磷矿石比外购磷矿石节约成本150 元左右;公司参股的宜昌明珠磷矿未来有望进一步扩大持股比例;合成氨项目将实现合成氨完全自给,成本得到有效控制;5 万吨湿法磷酸项目预计年内建成。
多项利好政策给公司提供快速发展契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中明确提出,积极承接发展化肥、硫磷化工等行业,着力打造铜陵硫磷工业园;《安徽省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从多方位对铜陵磷化工进行支持。公司作为铜陵市发展硫磷化工的重要载体,在多项政策利好的支持下,迎来快速发展良机。
公司是国家重点发展的大型磷复肥生产骨干企业,拥有数十项核心技术,在国内外磷铵生产工艺水平中处于领先地位。公司采取“驻点直销”营销模式,基本覆盖了全部国内市场。公司的费用控制良好,期间费用率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预计公司2010-2012 年每股收益(假设增发完成摊薄后)分别为0.33、0.54、0.75 元。公司以化肥产业为基础,做大做强磷化工等下游产业为目标;将逐步实现三大原材料(磷矿、硫酸、合成氨)完全自给,化肥业务盈利能力达到同行业较高水平;向下游延伸产业链将给公司带来广阔的成长空间,维持公司推荐投资评级。(国元证券 张晓辉)
湖北宜化(000422):磷肥景气带动利润大增
事件:湖北宜化公布2010 年半年报,1-6 月实现营业总收入50.19 亿元,同比增长20.96%;营业利润5.71 亿元,同比增长133.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8 亿元,同比增长213.70%,按5.42 亿股的总股本计,实现每股收益0.605 元。每股经营活动产生净现金流量为0.244 元。公司同时发布公告,拟分别出资1.72 亿元和3.42 亿元收购宜化集团持有的宜化肥业50%,贵州宜化50%股权。
点评:湖北宜化2010 年中期业绩符合我们的预期,公司在行业低谷之际持续扩张并实现了较好收益。
新增产能投产提升收入。2010 年上半年湖北宜化实现营业总收入50.19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约9 亿元,由于主要产品价格并未同比上涨甚至有所下跌,因此收入增量主要来自于新增产能的投产:公司本部10万吨保险粉项目和内蒙宜化年产30 万吨PVC,30 万吨烧碱项目分别于去年9 月和今年4 月建成投产,PVC 和其他化工产品业务(主要是保险粉和季戊四醇)在今年中期分别贡献收入增量4.49 亿和4.46 亿元。
磷肥盈利情况大幅好转。2010 年上半年,湖北宜化的主要产品毛利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图3),其中磷酸二铵的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0.11%大幅上升至报告期的33.48%,主要原因在于公司高价硫磺库存逐步消化,原料成本大幅降低,同时上半年(尤其是6 月份执行淡季出口关税以后)磷肥景气度较高,销售价格有所上涨。展望下半年,我们认为受益于国内需求恢复和国际需求旺盛,磷酸二铵将维持较高景气,虽然硫磺成本将上升,但毛利率有望维持合理水平。
另外,PVC 业务由于使用低价煤炭等原料的内蒙古宜化30 万吨项目投产,毛利率同比大增19.98%至12.66%(去年同期为亏损);尿素业务与之类似,公司本部产品处于微利状态,而原料成本较低的子公司产品盈利情况较好;其他化工产品业务的毛利率则是因为新增了保险粉产品(毛利率为19.11%,季戊四醇业务亏损)而有所上升,保险粉业务毛利贡献约3500 万元。我们预计上述业务毛利率将维持稳定。
销售费用率提升源于销售策略改变。2010 年上半年,湖北宜化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基本稳定,而4.92%的销售费用率较去年同期的1.94%有较大提升,主要原因是公司自去年下半年起实行新的销售策略,造成运费增加较多,报告期销售费用率若与去年下半年5.07%的比率相比则相差不多。(兴业证券 郑方镳)
华鲁恒升(600426):短期业绩低迷不改长期向好
业绩低于预期。201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83亿元,同比增长20.90%;实现利润总额1.64亿元,同比下降39.55%;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39亿元,同比下降39.56%;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39亿元,同比下降39.82%;基本每股收益0.281元,低于预期。
毛利率下降是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2010年上半年,公司主营业务产品需求低迷,价格下跌。不过公司利用自有的成本优势,为保证公司产品畅销,压缩产品的盈利空间,保持满负荷生产和产销量100%。上半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14.25%,同比下降了7.49个百分点;尿素、DMF、三甲胺和醋酸毛利率分别为17.02%、14.36%、4.79%和13.82%,分别同比下降6.85、6.32、9.65和3.01百分点。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国内尿素市场,由于北方早春冰冻雪,西南干旱,导致春耕尿素需求锐减,不过公司仍然能满负荷生产显得难能可贵。
产业链逐渐完善,产业链优势将在未来体现。公司凭借先进的水煤浆气化技术、不断完善的煤化工产业链。公司20万吨/年醋酸项目在2009年4月份一次开车成功,公司生产醋酸全部投放市场,公司将继续扩大醋酸产能,并向下游发展醋酐、醋酸乙烯等衍生物。公司10万吨/年的醋酐一期3万吨/年项目已经建成,这将进一步完善公司醋酸的产业链,发挥公司产业链优势。公司也正在新建5万吨/年合成尾气制乙二醇项目,以及投资建设16万吨/年己二酸项目,公司煤化工产业链将更加完善。
短期业绩低迷不改长期向好,维持“推荐”投资评级。由于公司业绩低于预期,我们预计公司2010年、2011年EPS分别至0.61元、0.97元,目前的股价对应2010年和2011年的PE分别为23.57倍、14.77倍,估值仍然低于同类上市公司。公司经营稳健,凭借先进的水煤浆气化技术、不断完善的煤化工产业链。公司股价在第二季度跌幅超过大盘,我们认为这已经反应了公司低于预期的业绩。我们维持公司“推荐”投资评级。(东莞证券 李隆海)
中信国安(000839):依托资源优势 迎接“锂经济时代”
锂资源储备丰富,未来仍有拓展预期。子公司青海国安拥有西台吉乃尔盐湖独家开采权,该盐湖卤水富藏锂、钾、硼、镁,资源储量为氯化锂308 万吨、氯化钾2656 万吨、氧化硼163 万吨,潜在经济价值1700 亿元。公司正积极争取东台吉乃尔和一里坪盐湖的开采权,资源控制量存在拓展可能。
碳酸锂产量提升或有惊喜。公司目前碳酸锂产能2 万吨/年,远景规划为3 万吨。年报显示2009 年生产5000 吨碳酸锂,与前两年相比产量上了新台阶,但总体产能利用率仍较低,仅25%。产量提升的主要障碍在于提炼和工业化生产的技术问题没得到彻底解决,公司目前正积极组织研发和试验,我们对此持乐观态度。碳酸锂成本有待进一步降低。公司目前产品主要为工业级碳酸锂(99%),售价约3.5 万元/吨;如果做到电池级(99.5%)售价在4.5 万元/吨左右。公司对钾肥、硼酸、碳酸锂实施综合开发,成本细分存在较大困难,公司方面估计其碳酸锂生产成本为不到2 万元/吨,且成本随产量上升而进一步下降。但根据产品市场价、公司产能及产量的比较关系,我们推断至少在现阶段,其对自身碳酸锂成本的估计是过低的。
锂电池完整产业链初具形态。公司致力于打造完整锂电池上下游产业链,即普通碳酸锂—电池级碳酸锂—电池正极材料—锂电池。目前已经和日本丰田通商会社、成都开飞高能化学工业公司签订了合作意向书。
与日本丰田通商的合作,旨在提前为产能扩张后的碳酸锂销售开拓海外市场,同时不排除双方在电池方面有进一步的合作,目前合作形式尚未正式确定。
与成都开飞公司签订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合作意向书主要包括:1、双方共同设立合资公司,在青海西台盐湖甲方的生产基地投资兴建电池级碳酸锂生产厂。2、鉴于公司在行业内的品牌和其拥有的资源量,公司在此类项目和后续项目中均将保持绝对控股地位。预计在2010 年,合资公司生产年产量不低于5000 吨电池级碳酸锂。(华泰联合 叶洮)
0
中国不缺钾资源提高钾肥行业转入门槛很重要中国钾盐资源主要分布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和新疆罗布泊盐湖地区,氯化钾储量7.91亿吨,再加上四川、贵州、陕西、西藏、云南、甘肃、湖北等钾盐板块,估算钾盐资源可供开采量10.21亿吨。(另外还要加上罗布泊硫酸钾5亿吨,老挝5亿吨)2009年我国钾肥产能快速增至530万吨,而年消费量不过600万吨,钾肥实现自给已为期不远。
我国还加大了海外寻找钾盐的步伐,目前在老挝的钾肥生产基地已初露轮廓,预计年底将投产10万吨产能,5~10年内钾肥产能有望发展到300万吨以上。加上其他在境外建设的钾肥项目,累计产能将达800万吨。这些项目将在10年内建成投产。按照目前在建和规划建设的项目,预计到2017年中国钾肥产能可达到2000万吨(含境外投资项目),届时产能过剩将成为必然,一举从钾肥进口国演变成为出口国。目前国内钾肥库存量仍然很高,仅青海察尔汗地区生产企业就库存200多万吨,山东临沂地区库存量达100多万吨,估计今年全国剩余库存量高达800多万吨(包括2008年剩余结转量680万吨和2009年预计进口量200万吨)。但今年农业、工业领域实际消费量预计不超过600万吨。今年这么多的剩余库存量若转到2010年度使用的话,消化不掉仍有富余,甚至要转到2011年使用,国内钾肥可供资源量非常充足。因此说不但今年后几个月不能进口,而且明年也没必要大量进口钾肥。国内钾肥价格也将进一步理性回归,预测在1800~2100元/吨之间运行。”
2007年,国内一些企业在判断市场趋势时不冷静、不理智,全年进口的钾肥900多万吨没有完全消费掉,2008年又进口500多万吨,给国际上造成一种错觉:中国钾肥需求量很大,结果是国际价格直线上升,随后又骤然下降,导致许多企业因进口钾肥而损失惨重。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中国肯定缺钾肥,否则就不用进口达到70%了,钾肥是稀缺的,就好像当年也有报告说世界不缺稀土一样的道理,
0
关键是钾的储量,公司不公告储量,这个股就涨不了
0
目前国内钾肥已经不缺了,等楼主说这个投产,只有过剩的份资料我就难得去找了,有报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