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ysseus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再过2天,12月1日,是我买入乐视网这只股票整整一年。
2010年12月1日第一次买进,今年的7月份再次加仓,至今没有再动过。
这是我投资股市以来,主动持有时间最长的一只股票,它对于我意义重大,不仅是一只赔了或者赚了一点钱的股票,而是影响我投资理念根本转变的一家公司。所以有必要写点什么。
关注这只股票,全是因为在论坛里面看见了orchi和在其他地方看到了cny3cny3 和立春同学的帖子的缘故。之后自己又仔细看了它的招股说明书。当时就有很强烈的冲动,没错就是冲动,这是自己必须买的一个股票。当时我自己认为,它是有着和苏宁一样的潜质的。很奇怪,当时自己的那种自信和坚定,是进入股市以来从来没有过的。更多的情况是,看了一些股,可以买,可以不买,就那么回事。这种感觉第2次出现,是在今年的七月份,那个时候,我买了通策。
现在我慢慢意识到,这2家公司应该是那种once-in-your lifetime,一生中一次的投资机会,换句话说,我想如果我要向老巴那样一生选择打20个孔,那么现在我已经打了2个了。
围绕乐视的质疑很多,到现在也没有停息。我的观点是先贤们说过的一句话:你可以在某个时候欺骗所有人,也可以永远欺骗某些人,但是你不能永远欺骗所有人。关于上市是否造假,我把这个问题悬置,不做判断。但是我要说,在我关注乐视的这一年中,管理层做的每件事几乎都是正确的。
有几个里程碑值得关注:
一。大规模采购版权,树立竞争壁垒
二。以当时上市几乎最高的29元股权激励,并于今年通过。
三。超清机上的充分准备,为进军客厅做好充分准备
四。乐土合作,与新浪的合作(很奇怪这个合作大约是在2010年的10月份,但是具体内容语焉不详,但其深远意义我想现在已经逐步显露出来了)
五。《魅力研社》《我为校花狂》《可以说的秘密》为代表的自制节目成功推出,去同质化,树立品牌
关于它的版权分销经营模式,已经被人诟病太多,我也倾向于认为,这可能是个阶段性的策略。但这个模式的壁垒似乎没有大家想得那么低。年初奇艺的人微薄抱怨乐视分销很牛B,爱买不买,一口价,结果公司被迫道歉;最近访谈,悠视网的头说乐视有点象中国足协,管办不分,总之这都从侧面体现了乐视在版权领域的江湖地位。搜狐那个番号,所谓独播,不过就是因为低价检个漏,广告成本能覆盖而已,而高价枪的《还珠2》没法不分销,否则裤衩也赔没了。还有最近牛B烘烘,傻有钱的腾讯视频的头,知道视频版权水深,声称自己在影视圈混了一年多,结果呢,还不是高价抢了《宫2》,光烧钱,谁不会,那太小儿科了。但是如何在版权生意里赚钱,同时逐步构筑自己的壁垒,那就不是随便个公司能做到的了。
关于投资乐视的基本框架和思路,还是要简要的说几句。
一。电视的衰落不可避免,目前4亿网络视频用户,其中4000万只看网络视频,不看电视。记得从前看过哈里。登特的书,提过新兴产业发展的规律的S曲线,市场占有率从10%-50%的阶段时,整个行业发展最快(超过90%会怎样?看摩托,诺基亚和日本电视厂商)。目前刚好是10%。
二。2010-2014预计视频行业的复合增长率是50%(艾瑞),长视频是重点,而乐视就是专注于长视频。
三。乐视的管理层非常有远见,在大家没看好的时候,累计版权,现在版权热了;在大家没注意的时候,搞互联网机顶盒,整合各种资源;在大家想不到的时候,完成与凤凰,暴风,土豆的合作。。。。相比起来,其他几家网络视频公司真的是乏善可陈了。
关于未来我认为,乐视有几件事,很重要,一定要做好。
一。进军移动互联网,开创蓝海竞争
二。如何与社交网络深度融合,包括但不限于新浪
三。尽快通过高清机进客厅
四。流量,知名度,行业排名,这些广告主可是很看重的
五。新闻上是个短板,迟早要面对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