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希腊将为债务危机的平稳解决指明方向

11-11-06 10:58 12346次浏览
只会乱炒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既然国债都可以大幅度减记,那我们的地方债,铁路债,银行次级债,城投债,信托产品,理财产品最终让投资者买单也不会有任何问题.
为什么要资证券化?为什么要显著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就是要分散风险,为市场化解决可能的债务危机做好准备.
显然,经过最近两年的不懈努力,中国的资产证券化水平已经大幅度提高.
12年中国需要一场中等强度的危机,为今后3至5年的长治久安打下基础,为今后5到10年的结构转型甩掉包袱,轻装上阵.
打开淘股吧APP
6
评论(83)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只会乱炒

12-04-19 13:29

0
调研报告:空旷的中国商场

  2012年04月19日 10:56  
  
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4月19日上午消息 布鲁希尔资产管理公司首席投资官Christopher Pavese以及他的团队日前在中国进行了大量的调研,以下内容来自他的一篇博客文章。

  权力高度集中的政府以及计划经济意味着资本与资源可以得到快速、高效配置,但速度与灵活性并不能保证经济效益,反而可能导致资本分配不当,并为些付出代价。虽然资本分配不当问题十分普遍,但中国对此视而不见。

  经济学人智库(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估计中国人均居住面积已经超出了30平方米,相对于其国民的收入水平来说已高得惊人。“如果在国际上进行横向比较,按照中国当前人均GDP水平,中国的人均居住面积应该是20平方米,这意味着中国目前已经超标53%。”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虽然中国已经是世界上住房过多的国家,但官方数据显示目前在建住房面积高达30亿平方米


  中国房地产行业占GDP直接比重大约为12%。为了让大家更好了解这一数字,我们可以进行一下比较,美国2005年房地产泡沫最大时房地产行业占GDP的比重为令人吃惊的6.3%。

  中国的让人难以置信的数字并不包括与房地产相关行业(比如钢铁与水泥等),也不包括大肆放贷创造出来的财富(电器、家具等)。

  如果算上相关产业,那么房地产占中国经济比重甚至是上面数字的两倍。我们的朋友曼莎拉马尼(Vikram Mansharamani)在《繁荣萧条学》一书中对中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状况进行了精彩描述:

  “在考虑过度投资与潜在萧条时,钢铁行业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中国钢铁产能在1977年是2300万吨,在2010年上半年达到6.5亿吨,这一变化让中国钢铁产量占全球比例从1977年的3%在2010年上升至50%。”

  “如果我们再花点时间来分析一下中国钢铁的需求方,我们会发现它与房地产市场呈自反关联。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中国生产的钢铁中,有20%用于建设更多的钢铁厂!。”

  “大多数人认为中国钢铁产能利用率在65%至75%之间。《华尔街日报》在2009年的一篇报道中称中国有2亿吨产能过剩,瑞银分析师在2010初估计中国钢铁行业有1.75亿吨产能过剩。1.75亿吨的产能要比韩国与日本两个国家加起来的产能还要多。钢铁行业并不是一个特例,中国水泥与铝行业的情况也十分类似,中国的水泥产量要比全球其它所有国家加起来还要多。”

  由于房价已经大幅下跌,中国以及世界上其它国家所面临的最大风险是新建项目的快速减少。一点也不奇怪的是,官方的数字依然很“平衡”,与我们从各地开发商征集的反应一致。当我们征求开发商对房价前景的看法时,他们通常会回答,“房价已经触底。”或者“房价已经企稳”,有趣的是,当我们问他们房价已经跌了多少时,他们总是马上说,“房价并没有跌。”也许中国的经济确实与众不同,因为在市场经济里,价格需要下跌后才能触底。

  让我们看看数据吧。万科是中国最大的开发商之一,万科1月份销量下滑了40%。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在线网提供的数据,中国1月份挖掘机与推土机销量分别下降了53%与67%。在销量跳崖的同时,库存水平创下历史新高

  中国正试图将经济重点从国内投资过渡到国内消费。通过访问中国各级政府官员我们发现,他们一致认为“建设新城市与建议基础设施将刺激消费”。我对这一点感到怀疑,在珠海家装购物中心,我们几乎见不到顾客。我们在上海全球家具设计与展览中心也没有看到多少客流

  我们将在下一篇博客中讨论中国银行存款问题。  (明煜)
只会乱炒

12-04-16 13:09

0
2012年 04月 16日 07:08
人民币交易区间扩大 升值盛宴结束

期待人民币快速升值的美梦彻底破灭。

中国央行周六早晨宣布将人民币兑美元日交易区间从此前的0.5%浮动扩大到1%。这就意味着,在央行出手干预之前,每天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能够以更大幅度围绕央行设定的中间价变动。

这表明中国政府相信人民币汇率正接近合理均衡水平,而且不是没有理由:今年第一季度中国贸易顺差已接近于零,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近期也准备大幅下调对中国长期经常项目盈余的预期。

人民币升值预期的破灭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方兴未艾的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追踪人民币涨跌的亚洲各国货币,乃至在香港恒生指数中超过半壁江山的中资上市公司的股票,所有这些都是押注人民币升值的投资对象

今年到目前为止,人民币兑美元和汇率已经下跌了0.14%,日交易区间的扩大意味着人民币双向波动的进一步加大已是蓄势待发。预期升值空间的缩小及汇率波动的加大都意味着押注人民币单边升值的诱惑力已经不再。

此举对于央行一直以来倡导的改革方向同样意义重大,央行近来频频谈到利率市场化改革,如今又采取措施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

这些政策的转变瓦解了中国以投资和出口主导的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基础,说明中国政府对于恢复经济平衡发展是认真的,符合政府通过扩大内需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承诺。

短期来看,投资者可能会因为全球市场中最有把握的一场赌注偃旗息鼓而丧气,但从长期来看,一个更具弹性,更为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机制预示着中国经济将步入一个更加可持续的增长轨道。
只会乱炒

12-04-10 10:20

0
信用产品扩容 企业债和公司债迎发行"洪峰"
 
时间:2012年04月10日 08:54:01  
  在决策层大力加快推动债券市场发展的刺激下,今年以来,信用产品一级市场持续大步扩容,特别是企业债和公司债,在3月中旬迎来井喷。
  2011年全年企业债共发行202只,在去年债券发行期数中占比为11.63%,发行规模为3501亿元,占比为4.5%。而今年1季度,企业债发行期数为97只,总金额为1676元,均接近去年全年的一半,相关占比也分别上升到19.96%和11.14%。公司债的表现大致类似,去年全年发行期数和规模分别为83只和1291亿元,而今年一季度已发行的公司债为36只,发行规模为392亿元,发行量占比也从去年的4.78%和1.66%上升到7.82%和2.61%。
  从月度看,3月企业债和公司债的发行金额更是创下历史单月最高水平,数据显示,3月企业债合计发行1027.5亿元,同比涨幅为306.9%,环比涨幅为278.1%;公司债合计发行289.6亿元,同比涨幅为304.8%,环比涨幅为374.6%
  业内人士表示,一季度企业债、公司债大扩容,一方面源于决策层不断推动债券市场发展,使更多发行主体能在债券市场上发债融资。另一方面,虽然经济增速放缓导致企业需求有所减少,但从年初至今,商业银行一直积极创新业务模式,以规避"存贷比"约束和资本监管,就能看出目前企业的需求至少要好于今年表内信贷资产数据。而与银行贷款相比,债券融资的成本更具优势。从需求端来看,由于经济下行,投资活动减弱,贷款需求势必减少,商业银行对债券的资产配置需求相应上升。
  企业债和公司债的放量供给,也让很难从债券承销市场中分一杯羹的券商获益。今年一季度,国开证券、宏源证券、银河证券、中银国际、国泰君安、国信证券承销企业债合计募集资金都超过100亿元,为目前各大主营业务业绩均出现下滑的券商带来新的增长点。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虽然目前企业债和公司债供需两旺仍在持续,但由于年内宏观经济有望呈现稳中趋进态势,货币政策将延续目前以数量型宽松为主,降息周期难以开启,资金面整体改善程度也难有大的突破,因此债券市场环境总体上进入利好出尽,乃至利空积蓄阶段。
  同时,短期内企业债和公司债的发行依旧"汹涌",数据显示,截至本周末,正在发行和等待发行的信用债规模接近100亿元。从发行债券的信用等级看,目前企业债仍向区县级城投品种延伸,公司债也不断补充消化去年获批品种发行,以上高息品种放量供给压力不容小视,一旦经济形势下滑超出预期,企业债和公司债的供需矛盾可能凸显。 
□ .潘.晟  .上.海.金.融.报
只会乱炒

12-04-09 09:50

0
全国大面积的高利贷资金链断裂只是中国金融业乱象的冰山一角.
相当比例的地方债,大学债,公路债,铁路债,房地产信托,理财产品......又何尝不是程度不同的高利贷.
而这一切一切的信用基础就是中国不停增长的外汇储备,一旦外储停止增长,甚至下滑,借新还旧的把戏就无法维持,轰然倒塌就无法避免
只会乱炒

12-03-30 10:50

0
金融需要周期性洗牌,要不最终一定会膨胀到系统性崩溃.
民国,前苏联,朝鲜,伊朗......
通过周期性危机去腐生肌,通过股权,债权,不动产价格下降,一次性大幅消灭掉繁荣时期过多的信用膨胀,换来整个金融系统的长期稳定.
2012年的中国就是复制2008年的美国
只会乱炒

12-03-29 11:15

0
温州借贷市场危机 个别银行不良贷款率已达5%
 
时间:2012年03月29日 08:38:15  
  "温州借贷市场的信心前所未有的脆弱。"多位温州银行业内人士及赴温州调研的券商研究人士直言。
  一份来自温州银监局的"银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月报表"显示,今年2月末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为1.74%,已经8个月呈现上升态势,比去年6月末最低时的0.37%飙涨了370.27%。
  这份报表显示,2月末,温州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高达112.41亿元,比今年初增加25.46亿元,比1月末增加17.85亿元;与此同时,不良贷款比例比今年初上升0.38个百分点,比1月末上升0.27个百分点。从中可见,前两月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有逐月增大迹象。
  但多位银行人士昨日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温州银行业真实的不良贷款率远不止报表里数字,个别银行达到5%
  "温州上个月坏掉了十几笔贷款。"一位股份制银行总行人士说,目前温州分行的部分贷款审批权限已被上收到总行,比如之前可以分行批1000万元以下的无抵押信用贷款,现在分行的权限被卡掉一半,超过500万元的信用贷款必须到总行审批。
  另一位温州银行业人士称,由于坏账率过高,几家在温州设立分支机构的城商行已经撤换所有经营人员
  一位国有大行温州分行人士昨日谨慎表示,今年总行划给温州的新增信贷额度较往年降低许多,目前该行对小企业贷款的审批标准抬高,并基本定做房产押类的贷款,"去年2月到目前,温州房价已经跌去30%~40%,而目前银行的贷款成数是70%,已经出现比较大的风险敞口。"
  与此同时,民间借贷市场也在极速萎缩。一位近期赴温州调研的券商研究人士称:"民间的信用体系崩塌了,没有人愿意把钱交给担保公司。"
  另据上证报道,目前温州地区民间借贷年利率已下行3-4个百分点至21%左右。目前已有一些温州人找到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表示愿意借出资金,亦有一些制造型企业表示需要资金救急。 
  .东.方.早.报
梦中客

12-03-26 22:48

0
谢谢乱炒兄的资料和分析!
只会乱炒

12-03-26 11:01

0
中国依靠扩大投资,扩大基建的外延型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今后只能寻求更多地依靠创新,依靠管理改进的内生增长模式.
而经济转型的阵痛是巨大的,可能面临相对长时间的结构调整.
但不能因为害怕阵痛而一味地拖延和无所作为,最终发展到积重难返.
在改革的某些重要关头,更需要管理层的勇气和决心
鏖战北京

12-03-23 10:35

0
谢谢只会乱炒兄的资料和跟踪。
只会乱炒

12-03-23 09:33

0
金融债授信冲击集中爆发 安全性遭受威胁
 
时间:2012年03月23日 08:20:10 
  受金融债授信问题的困扰,周四上午发行的5年固息国开债收益率大幅走高至4.10%,从而使得国开与非国开金融债的利差拉大至20bp以上。近期金融债授信问题对市场的影响俨然已超过了经济基本面和资金面。
  自去年国开行大幅调高年度发行规模开始,金融债授信问题就开始困扰着债券市场。去年前三季度,金融债收益率上行幅度远大于同期限国债,市场本以为在牛市背景下,国债与金融债利差会缩窄,不过现实却是,今年各家大行对三家政策性银行的授信额度更加捉襟见肘。本周国开行把周发行只数提至三只,导致金融债授信问题集中爆发,先是周一10年国开债收益率轻松突破4.20%,然后是5年国开债收益率达到4.10%,均较前期有明显上升。在本轮市场调整中,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不到20bp,而10年国开债上行幅度已经超过40bp。
  近期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对债券的需求依然较弱,金融债需求基本集中在大行,面对如此密集的发行,市场因为供求失衡而开始进入买方市场,造成金融债发行利率易涨难跌。目前金融债持续的供应冲击有点类似2008年大小非解禁对股市的影响,虽然最后问题不一定有想像的那么大,但是对市场造成的情绪冲击却很直接。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近期经济基本面对市场还有所支撑。周四公布的3月份汇丰PMI预览值为48.1,较2月份的49.6有明显下滑,显示在社会融资乏力的背景下,经济下滑的势头依然在继续。
  理论上来说,在25%的所得税率下,金融债收益率的上限是国债的1.33倍,在达到这个收益率水平后,许多没有授信问题的机构会选择买入金融债来代替国债,即价格改变供求关系,估计至少在一年以内,这个收益率的"铁顶"突破的可能性不大。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国债收益率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周四新发的5年国开债理论上行空间已不超过15bp,而7-10年金融债的相对安全性会逊色不少。 
  .中.国.证.券.报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