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青岛碱业

11-11-01 15:40 2862次浏览
太平洋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1.青岛碱业2万吨/日海水淡化项目去年6月份宣布正式投产。这一在世界纯碱行业中首家形成的“纯碱生产-海水淡化-浓海水化盐制碱-热电联产一体化”发展模式,无疑将为企业带来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过了一年多了,效益是否开始出现?
2.行业处于景气上行期, 今年纯碱、烧碱、化肥等产品都有不错的涨幅,6月公司报道生产满负荷运转,产品量价齐升---年底不用再靠卖股权提高收益了吧?
3.经过6月份的一波拉升,机构已经不多了,跌了这么久,散户的筹码是否交到主力手上了?这次2307以来还没跑赢大盘呀?
4.冬天快到了,这股好像还有一个概念---除雪!
剩下的,知情的有兴趣的朋友补充一下,利好利空不限
打开淘股吧APP
2
评论(9)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ty951868

12-03-13 14:39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caiyun1998

12-02-08 13:06

0
000822不要压盘了
太平洋

11-11-16 13:05

0
229突破了
太平洋

11-11-02 13:04

0
A股那个概念是实在的?文化?还是去年全国都来一遍的区域振兴?还不是炒作完了,一地鸡毛?
等《“十二五”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规划》这个出台的当天,要求不多,一个板就行(当然高手就不稀罕了,天天都可以打板去)
love0305

11-11-02 10:21

0
现在是熊市,不要谈什么虚无飘渺的概念.
太平洋

11-11-01 21:19

0
都在文化、环保股里泡着?看帖的不少,就是木有人回帖,看来普通人发帖是多余的,自己留着,呵呵
太平洋

11-11-01 21:02

0
海水淡化纳入国家海洋科技“十二五”2011-09-21 13:36  向记者提问  致信编辑 分享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搜狐微博
豆瓣
人人网
开心网
 大 中 小 收藏此文  打印此文  评论(0)导语:《规划纲要》提出,“十二五”期间,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要由“十一五”时期的54.5%上升到60%;海洋开发技术自主化实现大发展,专利授权增长35%以上。经济观察网 记者 陈勇 日前,国家海洋局发布了《国家“十二五”海洋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提出,“十二五”期间,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要由“十一五”时期的54.5%上升到60%;海洋开发技术自主化实现大发展,专利授权增长35%以上。

国家海洋局人士表示,下半年还将有一批促进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出台。目前,科技部正在制定《“十二五”海水淡化科技发展专项规划》,此外,国家发改委也会同11个部委制定了《加快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意见》,有望年内出台。

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表示,“十二五”期间,要以提高科技综合实力为重点,继续增强极地和大洋科考的竞争优势。以打造自主技术与装备为重点,努力推动中国深海科技发展迈出关键性步伐。

他透露,未来五年,深海科技发展将成为政策扶持的重点之一。到2020年,我国海洋科技总体水平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整体实力满足增强我国海洋能力拓展、支撑海洋事业发展、保护和利用海洋的需要。

据悉,在此次《规划纲要》里,在海水综合开发和利用方面,国家将建立示范工程,加快海水淡化的自主化和规模化发展,并以打造自主技术与装备为重点,全力推动深海科技发展。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高会旺表示,随着淡水资源稀缺性的日益突显,国家对海水的利用越来越重视,而“十二五”时期要重点突破关键技术。《规划纲要》显示,未来在“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开展海水利用战略研究,绘制产业战略路线图,研究制定淡化水分类利用标准,并培育和支撑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海水综合开发和利用相关技术将成为重点。 

 

------------------------------------
守株待兔一回:

近期政策、规划出台不少,先潜伏这里等这个政策出台
太平洋

11-11-01 20:56

0
《“十二五”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规划》即将出台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发布时间:2011-9-23 浏览次数:23次  
  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鼓励海水淡化,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国家海洋局、科技部、教育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单位日前还联合发布了《国家“十二五”海洋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提出,“十二五”期间,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要由“十一五”时期的54.5%上升到60%;海洋开发技术自主化实现大发展,专利授权增长35%以上。

  从7月25日开始,水利部组织相关课题组赴天津、大连、青岛、浙江、厦门以及唐山等六大沿海省市展开了为期一月的调研。此次调研是我国有史以来关于海水利用现状、存在问题的一次最大规模的调研。

  据了解,发改委牵头11个部委参与制定的《加快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已经完成多轮征求意见,并上报有关部门,年内有望以国务院的名义出台。发改委还将配套出台《“十二五”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规划》。

  部分城市将海水淡化纳入战略储备计划

  专家预测,随着多个部委相关文件和纲要的密集出台,海水淡化产业将迎来发展黄金期。目前我国海水淡化能力约为60万吨/天。在“十二五”期间,预计我国海水淡化将达到150万至200万吨/日,而根据沿海16省市制定的海水淡化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海水淡化将达到250万至300万吨/日左右,预计投资规模在200亿元左右。

  中国社科院工经所研究员周民良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海水淡化处理是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现在水资源的市场价值逐渐显现。海水淡化处理并跨区域输送,对缓解局部地区的供水矛盾有着重要促进作用。

  ‘向海洋要淡水’正成为不少地区的战略选择,也是未来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经之路。”

  舟山六横岛作为浙江省最缺水地区之一,这里的居民曾有过“水贵如油”的经历。往年遇到干旱时,六横岛就得派船去宁波取水,每吨成本在20元以上,等于用纯净水的价格买自来水。现在有了海水淡化设备投入,居民不再为水发愁了,用水成本也降低。目前舟山在六横、岱山、嵊泗等地建立了20个海水淡化工程装置,其中嵊泗县的海水淡化供水量占当地供水总量的80%以上,成为该县的“第一水源”。

  中国水利企业协会脱盐分会秘书长郭有智表示,国内现在对海水淡化市场形势普遍看好,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对于部分地区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水资源补充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成本和技术制约仍不容忽视

  海水淡化,能否成为我国破解水资源不足问题的一把“金钥匙”和海洋经济的排头兵?目前还存在哪些制约瓶颈?

  周民良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海水淡化处理必须要解决好几个问题:一是要进一步提升国产化率的技术水平;二是要降低商业用水的开发成本;三是要处理好开发利用过程中对海域资源的再次污染,加强污染管制。”

  周民良认为,以往海水淡化处理技术成本较高,这给淡化水在市场应用推广中可能会带来一定困难。因此,提高设备国产化率技术水平,降低开发成本是关键。

  据了解,我国海水淡化主要采用热法和膜法两种方式,其中,热法的材料有50%来自进口,而膜法(主要是反渗透膜)则有90%是进口的,国内能够完全满足的仅在玻璃钢压力容器方面。

  另据中国工程院院士、知名海水淡化专家高从土皆向有关媒体透露,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的海水淡化工程中近80%的装机规模都是引进国外技术建造而成,关键设备如反渗透膜、能量回收装置等主要依赖进口。核心技术与关键设备依赖进口,势必提高淡化水的商业推广和应用成本,这也正是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瓶颈所在。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