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无意中的一点发现

11-10-28 03:03 23943次浏览
求索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关键词:大盘、均线、长期平衡市

闲来无事,睡意全无,漏夜挑灯翻股。无意中发现,如果按照某种均线体系,大盘走势别有一番味道。

图一,大盘周K裸图。
[不支持站外图片]

图二,加入年线后的周k参考。
[不支持站外图片]

图三、再加入长期平衡均线后的周k参考
[不支持站外图片]

貌似有点意思了,(注:中间的平衡线实际上是上下两根的均值),看起来是以平衡线为下轨,以上线为上轨进行箱体波动。如果平衡波动成立,那波动的情况应该是基本对称的。看下图。

图四、大盘周K波动周期。
[不支持站外图片]

有点意思,看来红线是波动上线,多次触及可以验证。

那再看看第一次回踩箱体底部的那波下跌的起点时间发生了什么?

图五、无意中发现那就是中国股指期货推出的那个周末。
[不支持站外图片]

箭头画的有点歪,:P .其实应该正对着悬浮在红线上的最后一颗(周K4月16号那颗。)

可以看到,从那周开始,周K从红线所处的3138一路探底到平衡线所在的2324,然后止跌回升。

后来的走势是无法突破红线,形成顶背离后,继续向下直到近来的平衡线2307附近止跌。

呵呵,是有不少巧合共振,现在切换到月线看看。

图六、大盘月K平衡演示。
[不支持站外图片]

差不多,结合图6和图4,简单得出:大盘在这个均线系统中,形成了15月或者65周的均衡周期波动。

好了,按照论坛的套路,必须做一下大胆的预测了。

恩恩,按照这个图嘛,经过精密测算反复推演,大盘的上涨要涨到红线2980这里,后面再说。。。

泥马的,遗憾啊,要是早个十天半月发现这个,岂不成了又一枚预测大湿了?

现在发这个图,岂不成了又一枚打哪指哪事后诸葛亮事前猪一样的反面坑爹教材?

掩面下。
打开淘股吧APP
82
评论(194)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求索

11-11-07 15:38

0
[quote]原帖由生活在2011-11-07 13:30发表原帖由求索在2011-11-07 12:03发表  阁主兄,你说的http://bbs.macd.cn/thread-1717292-1-1.html,已阅,不错,这个指标我正好有库存并修改过,认为还凑合。  发布一下:  下面说尤其注意的地方,注意了没有?
生活

11-11-07 13:30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楼主,后面那个指标在通达信里过不去,麻烦楼主再测试下。
求索

11-11-07 12:03

0
阁主兄,你说的http://bbs.macd.cn/thread-1717292-1-1.html,已阅,不错,这个指标我正好有库存并修改过,认为还凑合。

发布一下:

《通达信筹码分布图和获利盘长期均线二合一指标》

{筹码分布}
{TS=130,N=99,M=3}
DA1:=IF(TS>TOTALBARSCOUNT,TOTALBARSCOUNT,TS);
DA:=IF(CURRBARSCOUNT>DA1,0,DA1);
HI:=REFDATE(HHV(H,DA),DATE);
LO:=REFDATE(LLV(L,DA),DATE);
C1:=IF(CURRBARSCOUNT<=DA,C,DRAWNULL);
GZ:=EXP(LN(HI/LO)/10); 
LH1:=SUM(IF(C1>=(HI/GZ),V,0),DA);
LH2:=SUM(IF(C1>=(HI/POW(GZ,2)) AND C1<(HI/GZ),V,0),DA);
LH3:=SUM(IF(C1>=(HI/POW(GZ,3)) AND C1<(HI/POW(GZ,2)),V,0),DA);
LH4:=SUM(IF(C1>=(HI/POW(GZ,4)) AND C1<(HI/POW(GZ,3)),V,0),DA);
LH5:=SUM(IF(C1>=(HI/POW(GZ,5)) AND C1<(HI/POW(GZ,4)),V,0),DA);
LH6:=SUM(IF(C1>=(HI/POW(GZ,6)) AND C1<(HI/POW(GZ,5)),V,0),DA);
LH7:=SUM(IF(C1>=(HI/POW(GZ,7)) AND C1<(HI/POW(GZ,6)),V,0),DA);
LH8:=SUM(IF(C1>=(HI/POW(GZ,8)) AND C1<(HI/POW(GZ,7)),V,0),DA);
LH9:=SUM(IF(C1>=(LO*GZ) AND C1<LO*POW(GZ,2),V,0),DA);
LH10:=SUM(IF(C1>=LO AND C1<LO*GZ,V,0),DA);
L1:=REFDATE(HHV(LH1,DA),DATE),LINETHICK0;
L2:=REFDATE(HHV(LH2,DA),DATE),LINETHICK0;
L3:=REFDATE(HHV(LH3,DA),DATE),LINETHICK0;
L4:=REFDATE(HHV(LH4,DA),DATE);
L5:=REFDATE(HHV(LH5,DA),DATE);
L6:=REFDATE(HHV(LH6,DA),DATE);
L7:=REFDATE(HHV(LH7,DA),DATE);
L8:=REFDATE(HHV(LH8,DA),DATE);
L9:=REFDATE(HHV(LH9,DA),DATE);
L10:=REFDATE(HHV(LH10,DA),DATE);
SS:=(L1+L2+L3+L4+L5+L6+L7+L8+L9+L10);
STICKLINE(CEILING(DA*L1/SS)*3>=CURRBARSCOUNT,HI*N/100,HI/GZ,9,0)COLOR656565,LINETHICK3;
STICKLINE(CEILING(DA*L2/SS)*3>=CURRBARSCOUNT,HI/POW(GZ,1)*N/100,HI/POW(GZ,2),9,0)COLOR656565,LINETHICK3;
STICKLINE(CEILING(DA*L3/SS)*3>=CURRBARSCOUNT,HI/POW(GZ,2)*N/100,HI/POW(GZ,3),9,0)COLOR656565,LINETHICK3;
STICKLINE(CEILING(DA*L4/SS)*3>=CURRBARSCOUNT,HI/POW(GZ,3)*N/100,HI/POW(GZ,4),9,0)COLOR656565,LINETHICK3;
STICKLINE(CEILING(DA*L5/SS)*3>=CURRBARSCOUNT,HI/POW(GZ,4)*N/100,HI/POW(GZ,5),9,0)COLOR656565,LINETHICK3;
STICKLINE(CEILING(DA*L6/SS)*3>=CURRBARSCOUNT,HI/POW(GZ,5)*N/100,HI/POW(GZ,6),9,0)COLOR656565,LINETHICK3;
STICKLINE(CEILING(DA*L7/SS)*3>=CURRBARSCOUNT,HI/POW(GZ,6)*N/100,HI/POW(GZ,7),9,0)COLOR656565,LINETHICK3;
STICKLINE(CEILING(DA*L8/SS)*3>=CURRBARSCOUNT,LO*POW(GZ,2),LO*POW(GZ,3)*N/100,9,0)COLOR656565,LINETHICK3;
STICKLINE(CEILING(DA*L9/SS)*3>=CURRBARSCOUNT,LO*POW(GZ,1),LO*POW(GZ,2)*N/100,9,0)COLOR656565,LINETHICK3;
STICKLINE(CEILING(DA*L10/SS)*3>=CURRBARSCOUNT,LO,LO*POW(GZ,1)*N/100,9,0)COLOR656565,LINETHICK3;
DRAWKLINE(H,O,L,C);
{COST获利盘筹码均线分布}
获利盘90均线:MA(COST(90),N1),COLORRED;
获利盘50均线:MA(COST(50),N1),COLORBLUE;
获利盘30均线:MA(COST(30),N1),COLORYELLOW;
获利盘10均线:MA(COST(10),N1),COLORGREEN;


说明:
1、是两个指标揉到一张图上。上面那个{筹码分布}是在主图中直接显示筹码分布。下面那个{COST获利盘筹码均线分布}是另加的,附送呵呵。

2、复制黏贴时候尤其注意,每句公式必须以分号结尾,否则认为非法。大括号内的是说明文字,用以备注,不影响公式。

指标图例,就用你的牛股568吧。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凑合着看看吧,此指标不做推荐,评分60分。
求索

11-11-07 11:28

0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哈哈, 穷啊,站内信贵的坑爹啊~~~~~~~~~不发了。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求索

11-11-07 09:35

0
多谢兄弟!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冬天里

11-11-07 00:30

0
小子,给你油
求索

11-11-06 23:27

0
坑爹啊,公式一到三的文字描述尚可(做出来参考价值也不大),公式内容漏洞百出,不知所云,简直怀疑是故意写错。。。。
最坑爹的地方有两处,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和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按照自己理解做了一个,就不发表了,短信发给阁主兄。
求索

11-11-06 14:33

0
[quote]原帖由阁主在2011-11-05 19:54发表
陈浩那个计算公式,我截图上来
求索兄看看,这个东西能否弄出来。还有个关键,弄出来后准不准也搞不清:)

阁主兄,弄出来是容易的,只需要一段安静的时间。。
不太靠谱,我感觉。
陈浩这个持仓量计算方法,看了一眼,说白了是从200天内的最低点那天开始算起,难道主力不会左侧交易主动买套吗?一般都会左侧建仓的吧?那部分你怎么算?明显也有硬伤。
算出来,就怕不敢信啊,又跟之前那么些指标一样,置之高阁。
求索

11-11-06 14:02

0
2、不知道是否存在特别的好方法,在这种10送10之后,既不让线飞,又能体现CYC的设计思想。呵呵呵呵。

只能采取一个折衷方案,让他除权前的线按照平均价(HIGH+LOW+CLOSE)/3来,除权后按照CYC来,这样前面就不会飞了。

公式修改后如下:

JJJ:=IF(V>0.01,0.01*AMOUNT/VOL,REF(C,1));
DDD:=(H<0.01 OR L<0.01);
JJJT:=IF(DDD,1,(JJJ<(H+0.01) AND JJJ>(L-0.01)));
CYC1:IF(JJJT,0.01*EXPMA(AMOUNT,P1)/EXPMA(VOL,P1),EMA((HIGH+LOW+CLOSE)/3,P1));
CYC2:IF(JJJT,0.01*EXPMA(AMOUNT,P2)/EXPMA(VOL,P2),EMA((HIGH+LOW+CLOSE)/3,P2));
CYC3:IF(JJJT,0.01*EXPMA(AMOUNT,P3)/EXPMA(VOL,P3),EMA((HIGH+LOW+CLOSE)/3,P3));
CYC∞:IF(JJJT,DMA(AMOUNT/(100*VOL),100*VOL/FINANCE(7)),EMA((HIGH+LOW+CLOSE)/3,120));
T1:=CYC∞>REF(CYC∞,1)*1.1;
T2:BARSLAST(T1)+1,NODRAW;

其中T1 T2两句是统计配送股除权后(至少是10送1啊)到今天的天数,以便参考。

下面对比自带cyc和修改后的CYC效果,以2501为例,前复权。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修改后的CYC2,就是按照上面公布的公式做的。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那么,cyc均线和平均价均线有何不同,再发一图,其中红线是cyc2,白线是平均价,周期都是13 。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可见除非改变思想,硬伤,不可避免,能用就用,不适用就不用。
求索

11-11-06 13:23

0
[quote]原帖由阁主在2011-11-05 19:18发表
原帖由寻梦在2011-11-05 12:13发表
  CYC指标和MCST指标不能解决除权的问题,应用很受限制啊,有办法解决吗?

寻梦、阁主:
CYC和MCST不能解决除权的问题,形象说就是线飞了。
1、这个我木有能力根除,这是由于指标设计原理中的硬伤造成。引用133楼所述,cyc是改编自mcst,由cyc又变出cys等。这一类指标考核是的不是收盘价C,而是交易均价X,X=日总成交额/日总成交量。遇到配股除权后就拧了,对比除权前后,在换手率差不多的情况下,总成交额是差不多的,但除权后股数增加,日成交股数是之前的n倍,这就导致X直接下降n倍。在向前复权的显示中,当前的X是合理的,直接导致之前的X放大n倍。于是线飞了~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