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我为什么要使用这两位药呢?我是这样考虑的,首先,我的年龄还不是大到五脏六腑都衰退非常厉害的时候,之所以不消化,主要原因是体内有湿气,造成湿困脾,打个比方应该比较好理解,脾就如一匹马,现在的问题是马陷在了沼泽里,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不大量吃冷东西(也就是不走沼泽地),或是这匹马十分的矫健,踏雪无痕,即使到了沼泽地也是一跃而过,都不会造成拉肚子的困惑,现在,马已经陷到了湿地里面,你一味的打马(即前面医生给我开的补脾健胃的药),让其前进,会有一些效果,可这种效果可想而知,我的方法是去掉湿气,也就是将沼泽地弄干,一劳永逸,那马儿你不用催它,它自然就跑起来了,要是适当的在补一下,效果会立竿见影,
0
瞎忙一天,上来说点,一会还得下线,上面把附子和乌头的问题搞清楚了,附子要先煎30分钟后,再使用干姜即可解毒,使附子的毒性去掉,只保留药效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人已经不在3年余,唉
有些时候,人是无力回天的。
0
好帖
0
哈哈 这帖子越来越有意思 楼主似乎把我前面的话理解错了 不过没关系 继续围观
0
回家后上网一查,原来这个问题存在很久了,一直是比较有争议的,有人认为这两位药是写进医圣张仲景书中的,金匮和伤寒论中都有,所以说是不存在相反、相克一说的,可有人就是认为“附子反乌头”是不会错的,后来查了好多后,终于弄明白了这个事,附子反乌头是没有错的,可错就错在一般中医把乌头和半夏弄混了,乌头是半夏和其它一些东西的跟,有个比方,乌头是大人,半夏是他们的子女,虽然有联系,可大人是强盗,不代表他们的孩子一定也是强盗,所以,半夏和附子是可以一起入药的,但附子是有毒的,而且现在的附子一般在炮制过程中不按规定来,报纸中登多,附子炮制时使用了化学方法,是毒中加了毒
0
果然,管事的过来就是一句话“附子反乌头”,这样的药方也能开出来?然后问我是什么人开得药方,我撒个小谎,说是邻居的退休中医给开的,主管让我再去问问医生,知道不知道“十八反”,我假装迷茫,拿上药方灰溜溜的回家了
0
楼主功德无量!
0
接着说我自己治疗拉肚子的事,我从网上看了黄元御的介绍后,下了一本“四圣心源.”,看后很受启发,虽然大部分都还是似懂非懂,但从中我找到了我病症的根源,然后从书中抄了个方子,并加减了2-3味药,这其中主要的东西就是两位药,一个是附子,另另一个是半夏,这两个要都有毒性,而且当我拿着自己写在信纸上得方子到药店抓药的时候,麻烦事来了,抓药的一看药方就说:”这是哪个医生开得药方?基本东西都不懂,我们这里不能抓“,然后把药方递给我,一脸的瞧不起,到底不是医生开得方子,自己心虚了一下,一句话也没敢说,出了药店,回家的路上,觉得没什么不对呀,虽然不是医生开的,但里面的药也是书中写的呀,再试试另一家药店看看,转到另一家药店,同样,一个抓药的小师傅,看了药方后,没说话,走到一边给另一个管事的人看,把我弄的和做贼似的
0
刚才又有个朋友给我短信了,我在此一并答复一下吧,治疗气管炎的方子我写在上面了,自己找找,治疗鼻炎的事不是我有方子,而是我从本论坛“南蛮”处买得喷剂,具体的找南蛮了解一下吧,他比我对这个东西懂的多的多,我只是一个试用者,好就是好,不好也不会硬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