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小白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基本情况之一:小王借给A老板100万元,月息5分,说好一年归还。一年后,A老板跑路了,小王去报案,报案的金额,会是160万元,他加上了利息。A老板一共收纳了3个亿的资金,借给B老板。结果B老板跑路了,B老板一共逃掉走了20个亿的债。警方根据报案人提供的数额统计出来的数字,A老板逃掉的债会超过3亿,B老板逃掉的债会超过20个亿,他们一起逃掉的债就超过23个亿。
基本情况之二:温州都是私企,大部分的私企做账会有两套账目。一套给公家看的,是假账。假账是怎么做的呢?旺季时,每月盈利N万;淡季时,每月亏损N万。大部分情况下,N小于10,本人所在的公司是1。所以统计局编出来的温州民营资本的数额,不会准确,只会偏低。那么银行统计出来的数据呢?也不准确,也是偏低。因为温州民营资本的大头已经在外面,包括外国。
先假设跑路老板逃掉的金钱全部带走,全部消耗在外地,没有一分反流到温州。现在媒体上报道出来的温州跑路老板的清单,逃债的金额总数大概在200亿左右。同样根据媒体的报道,温州民间资本总数大约在8000亿。现在我不考虑上面说的两个基本情况,再把温州跑路老板带走的金额加倍,以考虑没有被披露的跑路。再考虑媒体虚夸的因素,把温州民间资本的数额减半,为4000亿。我这样计算,够苛刻了吧。再没有人质疑了吧。4000亿损失400亿,是10%。谁见过自有资产损失10%就倒下的?
媒体大肆报道温州老板跑路,说温州倒下。以我阴暗的心理去推测,应该是有人故意指使媒体喧嚣,把问题夸大,以误导政府救市,再推出一个4万亿。其心可诛,但人性本贪。我等P民,如果也跟着起哄,说什么温州倒下,就被人当猴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