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问中医几度秋凉(转)

11-10-07 18:11 12322次浏览
天水流长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问中医几度秋凉

作者 艾 宁
(一)
  母亲是个中医。
  从我记事起,母亲总是被一大群病人包围着。
  来看病的人通常是一声不吭地坐在母亲面前,把手一伸。母亲便诊脉。摸了左手脉,又摸了右手脉。之后看看舌苔……。
  这象一场考试。估计全世界独有中医看病是病人掌握着看病的主动权。虽然是病人来求助医生。可却是由病人先对医生进行能力测试。这个病人可以完全不懂医学。但却是权威考官,因为他手里掌握着试题的正确答案。
  诊完脉,轮到母亲答题了。她一样样说清病人的病症、感觉、起因、病理……。
  病人象主考官一样绷着脸听着,渐渐地露笑容,最后伸出大拇指赞道:"好脉条,好脉条啊!就你给治了,下药吧!"
  中医被西方一些人视为巫术不是没有道理的。西医看病,问清症状,还要做透视、化验、检测等等。有时还要穿刺、内视、或者要从体内摘下一块组织做病理切片。甚至干脆来个剖腹探查,怎么也得先看清楚了"病"才决定怎么治,这才是科学的嘛。
  中医看病,如果站在西医的角度不禁要问中医:你看到"病"了吗?这个病指的是病变、病灶、病菌、病毒,也就是实质性的病。是拿得出,看得见,测得到的。
  中医拿不出这个病来。那就可以说中医是在"猜"病。
  母亲"猜"病猜得准。不仅通过诊脉"猜"透有得什么病,还能预测什么时候会流行什么病。
  每到春季。母亲便会根据她对气候的感知开方让我去抓药,然后配制为成药,赶在流行病来到之前早做准备,她说到时该来不及了。
  有一年春季,母亲也是这般催我早做准备。但给我印象彼深的是。她告诉我,这一年的春天得病的将是孩子。症状是发烧,气喘。而且烧得两个脸蛋其中一个脸蛋通红,而另一个脸蛋是白的。我不信。发烧怎么会单是一个脸蛋红?我从来未注意到这一现象。母亲指着她开的方子中的一味中药说,这味药是这个方子的灵魂,将使疗效奇佳。
  我把药买回,粉碎,过筛,制成散剂,坐等病人上门。
  还没等病人上门,母亲又开方,让我再准备一剂药。她说,流行病一暴发,一部分人会找中医,另一部分人会到西医院住院治疗。而从西医院出院的孩子将会小脸青白,虚弱,厌食,夜惊……。于是,其中的一部分还会再来找中医的,这副药就是给他们准备的。
  我正在制第二副药时,第一批孩子如约而至了。让我大吃一惊的是:一个个烧得呼嗤带喘的孩子全是一个脸蛋通红,另一个脸蛋是白的!
  病人来得太多了,我成了药剂师,忙着分发药物,很快,第一批药就分发光了。我又加紧制第二批药。这时,那些从医院住院回来的孩子也上来了。一个个小脸青白,啼哭不止。我又开始分发第二批药。
  第二批药发完了,这个春天就过去了。
  如今的中医不象我母亲这样成批给人治病了。时令病,流行病,瘟疫,是母亲做医生时需要先行感知的。母亲治病很象一个作战指挥员,分清层次,主战场,分战场……。她不仅仅针对一个个来到她面前的病人,更是针对人群,看人群疾病的整体走势。可是,从科学角度来看,母亲这样断病有何科学道理?这不就是"猜"病吗?
  而今的医生都是来一个看一个,面对一个个具体病人看病,,认为这样才是科学的。
  母亲不仅提前预见时令病,还根据人们的生活方式预知什么样人会得什么样病,也是提前备好药等病人上门。
  秋天,母亲备好药,病人来了,当有的病人问自己的病因时,母亲说:"你家是过日子人,过冬的准备做得太早了。'十一'就封了门窗,早早就生了火……。"病人惊道:"你怎么知道的啊?真是这样的,我家早早就封窗户……"
打开淘股吧APP
31
评论(146)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波段狙击

13-05-19 11:54

0
看論壇求醫求助帖,再次想起這篇文字
lyy3721

13-02-15 22:54

0
zaici yue du
yhcoo

13-02-15 22:17

0
文采、内容都不错!我完全相信它的真实性!

我在自己的贴里几次提到我从来没有吃过一点西药,(中药也极少)几十年没有去单位报销过一分钱医药费!都是千真万确的。。。

哈哈,在许多人看来,确实是天方夜谭。。。没有办法。。别人信不信,无所谓,,,哈哈,我非常相信,却病延年在掌握中。。。

希望朋友们有空也自己学点中医中药吧,,,

我国目前的教育,让全民腐败,个个拜金,哈哈,美国那个医院院长说医院就是屠宰场,不无道理。。。
阿伟哥

12-01-31 20:09

0
油推好文!
小鱼儿游泳

11-12-08 09:29

0
请问贴完了么?
我想看原贴
不觉流水年长

11-12-07 19:39

0
吹,继续吹。。
y393939

11-12-07 19:28

0
好贴顶上来
飞扬的狼

11-12-07 11:02

0
up
1笑1

11-11-14 20:55

0
喜欢,难得的文章,读了三次了,感谢作者,感谢帖主!
上升的k线

11-11-04 11:03

0
太长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