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晋煤集团

11-10-02 04:23 45797次浏览
阁主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从煤炭资源储量看,全世界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纬30-70°之间,约占世界煤炭资源总量的70%。

2006年底世界煤炭探明储量9090.64亿t,储量位居前5位的国家依次是:美国2466.43亿t(占世界27.1%);俄罗斯1570.10亿t(占17.3%);中国1145.00亿t(占12.6%);印度924.45亿t(占10.2%);澳大利亚785.00亿t(占8.6%)。

世界煤炭平均储采比由2002年的204a减小到2003年的192a、2004年的164a、2005年的155a和2006年的147a。中国探明储量位居第3位,储采比由2002年的82a减小到2003年的69a、2004年的59a、2005年的52a和2006年的48a,低于世界平均储采比。(储采比又称回采率或回采比,是指年末剩余储量除以当年产量得出剩余储量按当前生产水平尚可开采的年数

2006年煤炭产量前7位的国家依次是中国(占39.4%)、美国(占19.3%)、印度(占6.8%)、澳大利亚(占6.6%)、南非(占4.7%)、俄罗斯(占4.69%)、印度尼西亚(占3.9%),前7位国家的煤炭生产量占世界煤炭生产总量的85.4%。从煤炭资源消费量看,世界煤炭主要用于发电和炼钢,目前世界上64%的煤炭消费用于发电。

从煤炭消费量看,2006年煤炭消费量前7位的国家依次是中国(占38.6%)、美国(占18.4%)、印度(占7.7%)、日本(占3.9%)、俄罗斯(占3.6%)、南非(占3.0%)、德国(占2.7%),前7位国家的煤炭消费量为24.041亿吨石油当量,占世界煤炭消费总量的77.8%。

2006年,煤炭再次成为世界上消费增长最快的能源,世界煤炭消费量比上年增长4.5%,是过去10年平均增长的1.4倍;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比上年增长了8.7%,占世界煤炭消费增长的71.7%,是过去10年平均增长的2.8倍。

中国煤炭资源的现状及结构分析
  煤炭是中国储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不可再生战略资源。根据全国第三次煤炭资源预测与评价,中国煤炭资源总量约5.57万亿t,居世界第一。2003年末查明煤炭资源储量10210.56亿t,其中,基础储量3342.03亿t,查明资源量6868.53亿t。据《地质勘探导报》报道,中国矿产资源查明储量中仅有约20%是可采储量。也就是说,中国煤炭查明资源量中只有约1373.7亿t是可采储量,这与英国石油公司《世界能源统计2007年度报告》估计的中国煤炭可采储量1145亿t比较接近;但根据国土资源部最新预测结果,中国煤炭资源可采储量达2040亿t,居世界第二。但由于人口众多,中国人均占有的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一半左右,处于世界中下水平。

中国是世界煤炭资源大国,也是煤炭生产、消费大国。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特点和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煤炭将继续充当第一能源的角色。长期以来,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例平均高达70%以上。
-----------------------------------------------------------------------------
以上数据是2006年的,拿到最新统计数据后,会进行更新。

2009年,全国煤炭产量29.73亿吨,自2005年起年均增长1.92亿吨。煤炭分别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7%和70%,且占全世界煤炭总产量的46.7%。

2011年煤炭产量将会继续增加。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全国前11个月原煤产量完成30.39亿吨,同比增加4.18亿吨,增长15.5%;销量完成28.92亿吨,同比增加3.9亿吨,增长13.5%;全国煤炭发送量累计完成18.27亿吨,运量增长15.3%;2011年我国的煤炭产量将会继续增加,预计煤炭产量将增加8%左右,总产量将达到35亿吨以上。
----------------------------------------------------------------------------
最新储采比数据待补充。

从煤炭总储量看,世界前五的煤炭大国储量占世界总量的77%。从阵营看,美、澳一丘之貉;印度是人口大国,应该也是煤炭进口国;俄罗斯是资源立国,如果煤炭上涨,它会乐观其成。另外还有几个煤炭大国:加拿大,与美澳同一阵营;波兰,煤炭应该是供应欧洲;乌克兰,估计与俄罗斯立场相差不大;外蒙,煤炭开发被日资狙击,神华败退;哈萨克斯坦,中国唯一的伙伴?

算储量,算可开采量,算储采比,算生产量、生产占比,算消费量、消费占比,算消费增长量、消费增长占比,不管是哪一种,中国都是全面劣势,基本就是活生生的靶子。

资本市场的两个凡是:凡是中国需要的,必然上涨上涨再上涨;凡是中国供应的,必然打压打压再打压。每次想起铜、铁矿石的灾难,都是一声无奈的叹息。按照煤炭目前的趋势,国内的产量和消费量会不断增加,这一趋势还将继续恶化下去,我不认为限制稀缺性煤炭资源总量开发的规划能遏制住这一切。

煤炭,会是下一个被逼空的资源品种么?
打开淘股吧APP
19
评论(12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zjdb

11-10-06 13:23

0
楼主好,想问下盘江股份这么搞应该是为了重组吧,能否具体分析下?另外,楼主认为现在的煤炭股都在高位,不存在投资价值?
股票是个屁

11-10-06 12:41

0
多谢分享。
阁主

11-10-06 12:20

0
2009年各省煤炭产量排名:
1. 内蒙古 6.37亿吨;2010年规划7亿吨,实际肯定超过;2011年产量未知,内蒙规划实行总量控制。
2. 山 西 6.15亿吨;曾连续30年产量第一,受整合影响,产能下降,但也说明山西的煤至少是不能敞开口子挖了。
3. 陕 西 2.83亿吨;4. 河 南 2.35亿吨;5. 贵 州 1.3-1.4亿吨;十二五规划产能2.5亿吨;-----后面省市的数据等待补充,木有数据很麻烦,下面先看河南的情况。
----------------------------------------------------------------------------------------------------------------
河南煤改,五大煤企担纲  
继山西煤改谢幕之后,河南煤改于2010年正式上路,并将于今年完成对646座小煤矿兼并重组。

作为河南煤炭整合纲领性文件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特别规定》(讨论稿)(以下简称《特别规定》),已提交河南省委常委会讨论,该文件并于2月1日前后获得河南省委常委会讨论通过。《特别规定》的要求,河南省将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推动年生产规模15万—30万吨煤矿实施兼并重组、托管,兼并重组主体将为年产100万吨以上的骨干煤企,并同时要求兼并重组主体企业所占股权比例不得低于51%,由此形成以骨干煤炭企业为主的办矿体制。

《特别规定》称,将按照“一个矿区一个主体开发为主”的原则和就近适量的原则,把现有小煤矿分矿区逐一明确兼并重组主体;未参加兼并重组的中、小煤矿,必须以协议方式由省骨干煤炭企业或地方骨干煤炭企业托管。托管即找到国营煤企作为“挂靠单位”,安全、技改、员工福利等方面均由原煤企所出,而所挂靠的国企由于需承担安全连带责任,故煤企需“上贡”部分利润,直至最后被实质兼并重组。

2009年由永煤集团、焦煤集团、鹤煤集团、中原大化集团、省煤气集团等5家集团并成立了河南煤化工集团,河南省7大煤业集团整合为5家,即河南煤化集团、平煤集团、神火集团、郑煤集团和义煤集团。
----------------------------------------------------------------------------------------------
资料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年2月23日。 两个信息:一是2010年河南煤改,五大煤企担纲;二是矿区整合,速度缓慢。

五大煤企实力排名:2009年中国企业500强(以2008年营收数据为依据)。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  营收821.153亿元,排名第68位;-------------- 银鸽投资 600069(实际控制人,间接控股25.28%)
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  营收681.3417亿元,排名第80位;------------- 平煤股份 601666;神马股份 600810;
河南神火集团---------------------  营收160.6158亿元,排名第335位;------------ 神火股份 000933
郑州煤炭工业(集团)----------  营收135.6088亿元,排名第397位;------------ 郑州煤电 600121
义马煤业集团---------------------- 营收118.9760亿元,排名第447位;------------ 大有能源 600403 
----------------------------------------------------------------------------
不得不佩服义马煤业煤炭资产借壳上市所走的路径,操盘403的资金至少是在2009年3-4月份就入局了。义马煤业煤炭资产上市后,后面至少不用再整理它了,笑~~~神火集团基本没有分析价值了,其一基本实现了主业整体上市;其二需要解决集团管理问题,提高运转效率。平煤集团是将平煤股份和神马股份合二为一么?暂时未知。

郑煤集团面临困境,可采煤炭储量面临枯竭,上市公司业绩持续低迷,08年曾停牌酝酿煤炭资产上市,但最终失败---这是个好现象,后面分析;河南煤化集团煤炭资产上市,这个已成定局,后面分析。

2010年5月传出是三大煤企为主体,采取产业链整合模式。已确定的两大煤企为河南煤化集团和平煤集团,第三家在郑煤集团和义马煤业之间选择,目前悬而未决。

后续再继续收集整理。
绝对领域

11-10-06 08:57

0
谢谢楼主的分析。请教楼主,煤气化何时可买
阁主

11-10-06 08:32

0
美锦能源 000723----大股东山西美锦能源集团目前业务是三块:焦炭业务、煤炭业务和钢铁业务。

钢铁业务准备剥离,由太钢进行接手,但目前双方在价格上存在分歧,虽然山西方面确定省内钢铁整合由太钢主导,但太钢主做特种钢,对普钢企业的整合非常不积极,因此这个整合进展非常缓慢;
煤炭方面,大股东资源储量20亿吨(实际多少、可采储量多少不得而知,打个对折吧),原煤产量200万吨/年左右---------------煤炭资产是否注入上市公司,不得而知;
焦炭业务,产能400万吨/年,美锦能源三度停牌重组,拟注入资产都是焦炭业务,但三度失败。其一是用地问题,以前工业园用地是政府划拨,但现在拟注入上市公司的炼焦业务占地性质改变,为工业用地,正逐级上报等待审批,目前在解决;其二,焦炭产品受上游焦煤和下游钢铁影响非常大,炼焦企业本身没有议价能力。上游原料供应不降价,下游需求减少,因此,炼焦企业很容易变成夹心饼干。更为重要的是,焦炉设备不能停产,一停设备就报废了,一个炉子动不动上千万-----这就意味着,即使焦炭价格下降,炼焦企业还得亏本生产,不然损失更大。

看了份美锦能源2004年的收购报告书,才知道大股东美锦能源集团是家族式企业,董事长姚巨货,子女俊良俊杰三俊四俊俊花俊卿,这名字起得有些无语~~~二股东山西明坤科工贸应该是一致行动人,具体未多研究。

美锦能源主要是技术图形上看好,长期横盘。这个票资产注入预期是很强烈的,未来重组方案无外乎两种,正常预期:注入200万吨/年焦炭生产线;略超预期:400万吨全注入;超市场预期:焦炭资产和煤炭资产全部注入。

在地产打压、钢铁不振的情况下,只注入焦炭资产,则看淡。能带来突破性的东西, 只有煤炭资产一并注入---但似乎可能性极低。因此,0723的资产重组整体上不看好,除非它跌到5元左右。

山西的煤炭大体上是理完了,09年山西煤矿大重组兼并整合之后,新的势力格局基本就是晋煤、阳煤、焦煤、同煤、山煤、潞安、煤销七大集团和部分央企(中煤能源在山西煤炭大整合中捞了不少油水,我说它怎么那么配合山西国资委呢,笑~~),这里的机会一是炒整体上市,二是炒煤炭可采储量锐减和煤炭价格上涨(稀缺性越来越突出,现在我是把煤炭当铁矿石对待,未来重要性继续提高)。整体上市的炒作,也许要等很久(心里有预判,但现在不好乱说):一是股权关系的处理需要时间理顺;二是目前都是高位,熊市价格高位重组基本无戏。这里个人看好两只:晋煤之于煤气化,煤销之于太工天成。

山西煤炭目前的资源储量和可采储量都不得而知,待补充。
芳香宝典

11-10-06 07:23

0
大股东啊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阁主

11-10-06 01:23

0
000968 煤气化从公告看,这两年有两个动作需要注意(煤气化参与山西省内煤炭整合兼并重组消息过滤),一是2010年底的非公开增发预案;二是控股股东煤气化集团被晋煤集团托管管理。
一  煤气化非公开增发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调研情况,到2015年,中国需要的一次能源消费量将达到42亿吨标准煤,其中除风能、核能和水电提供5.14亿吨标准煤的能源供应能力外,其余还有26.8亿吨的能源供应需要煤炭提供,折合约38亿吨煤炭。在国家煤炭行业“十一五”的相关规划中,曾提出2010年煤炭产量规划在26亿吨,而实际今年产量将达到32亿吨,超出6亿吨。根据初步了解,煤炭行业对“十二五”期间煤炭需求的初步规划为38亿吨。
----------------------------------------------------------------------------------------
资料来源:2010年12月10日《太原煤气化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 A 股股票预案》 第7页。
从侧面证实煤炭产量在十二五期间,将达到45亿吨以上的级别。

煤气化控股股东太原煤气化集团股权结构:
太原煤气化集团注册资本12.8亿元,其中:中煤能源投资6.1亿元,占47.67%;山西国资委投资4.46亿元,占34.82%;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投资1.9亿元,占15.05%;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投资0.31亿元,占2.46%。
-----------------------------------------------------------------------------------------
资料来源:2010年12月10日《太原煤气化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 A 股股票预案》 第14页。
煤气化集团的股权关系构成比较复杂,山西国资委不占优势;信达资产在走商业化转型,而且其在山西煤炭企业内的股权比较敏感,属于牵一发而动全身,退出的可能性不大;华融资产,估计会看信达资产如何行事,然后跟随就好。

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为不超过15,500股,定价基准日为本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决议公告日(2010年12月10日),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90%(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总额/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总量),即不低于18.38元/股。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决议的有效期限为本议案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
本次发行前,截至2010年9月30日,本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间接持有本公司254,037,755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49.45%; 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15,500万股。
按发行数量上限计算,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完成后,本公司总股本将由发行前的513,747,000股增加为668,747,000股,国务院国资委间接持有的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37.99%,仍为本公司实际控制人。如果发行的股份数额不足15,500万股,国务院国资委持股比例的降幅将更小。因此,本次发行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
本次发行采用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的方式。本公司将在中国证监会核准后6个月内择机向不超过10名特定对象发行股票。
---------------------------------------------------------------------------------------
2011年3月4日,国务院国资委批复同意。证监会核准意见还没有批复。
这次非公开发行,是想稀释股权?---如果是这样,那是小聪明的做法。像中煤、信达、华融央企类公司,不咬一大块肉下来,估计不会放手,最终还是需要谈判来解决。
没查到煤气化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这个定向增发的决议公告。自从定向增发预案出来以后,除了国务院国资委的批复意见,好像没有后续了。这个增发泡汤的可能性比较大。

二 晋煤集团托管煤气化集团
山西省国资委将所持煤气化集团34.82%股权及中煤集团委托山西省国资委管理的煤气化集团16.18%股权(合计51%股权)委托晋煤集团管理,导致晋煤集团通过托管煤气化集团51%股权控制了煤气化。
注:根据煤气化集团于2010年5月26日召开的2009年度股东会决议,股东会同意中煤集团受让信达代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煤气化集团3.91%的股权,股权转让后煤气化集团的股权结构变更为:中煤集团持有51.57%的股权,山西省国资委持有34.82%的股权,信达持有11.15%的股权,华融持有2.46%的股权。上述股权转让的工商登记手续尚未完成。

晋煤集团系委托管理的方式获得煤气化的控制权。本次托管前,煤气化集团持有煤气化的股份数额为254,037,755股,持股比例为49.45%,是煤气化的控股股东。本次托管完成后,晋煤集团成为煤气化集团和煤气化的实际控制人。

本次收购系因股权委托管理所导致,因此,本次收购后,煤气化集团、煤气化的股东及其股权结构没有变化。但是,晋煤集团将通过委托管理煤气化集团51%股权而成为煤气化集团及煤气化的实际控制人。

(二)本次收购尚需取得的授权或批准
1、晋煤集团按其内部决策程序批准本次托管煤气化集团51%股权的相关事宜。 
2、国务院国资委批准中煤集团委托山西省国资委管理煤气化集团16.18%股权。 
3、中国证监会对《收购报告书》审核无异议并豁免收购人要约收购煤气化。

截至报告书签署之日,收购人没有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继续增持煤气化的计划,亦没有对已拥有权益进行处置的计划。
-----------------------------------------------------------------------------------------------
资料来源:2011年4月29日晋煤集团编制的《太原煤气化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报告书》摘要。

证监会豁免晋煤集团要约收购最新动向:
2011年4月29日,晋城煤业集团向中国证监会上报了《太原煤气化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报告书备案》及《太原煤气化股份有限公司要约收购义务豁免核准》的申请材料。
2011年5月9日,晋城煤业集团收到了中国证监会《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材料补正通知书》(以下简称《补正通知》),要求晋城煤业集团在收到《补正通知》后30个工作日内报送补正材料,并同时报送相关证监局;如不能按时补正,晋城煤业集团应当向中国证监会报告,并予以公告。

目前,晋城煤业集团正在积极准备有关回复材料,但鉴于本次交易的相关内部审批程序尚未完成,同时还需获得国务院国资委批复,晋城煤业集团无法按时提供相关补正材料。晋城煤业集团已于2011年6月16日向中国证监会申请延期报送相关补正材料。待完成相关内外部审批程序后,晋城煤业集团将及时向中国证监会报送相关补正材料。
-----------------------------------------------------------------------------------------
资料来源:煤气化2011年6月21日公司公告。

以上资料透露的几个信息:
一是自收购报告书编制日起12个月内,晋煤集团不会有借壳动作。也即,如果晋煤集团要借壳煤气化,其实际动作至少要到2012年5月份;

二是煤气化集团的股权结构为:中煤集团51.57%股权,山西国资委34.82%股权,信达11.15%股权,华融2.46%股权;停牌期间,公告说山西国资委正在和中煤能源磋商煤气化集团部分股权转让事宜。----这个部分股权,应该就是中煤能源委托山西国资委代管的16.18%股权。如果拿到这部分股权,则山西国资委可以实现绝对控股,中煤能源持股比例将由51.57%下降至35.39%;信达11.15%和华融资产2.46%比例不变。

三是16.18%管理权划拨,需要国务院国资委批准----4月底收购报告书出来,现在都10月份了,国资委的批复还没有下来,说明中间肯定是某个环节出问题了。

四是建行原先对煤气化集团的持股转让给了中煤集团,对应的是商业银行法规定--金融机构不得持有非金融机构股权。那么晋煤集团现在的股权结构是:山西国资委60.31%;国开行19.63%;信达16.45%;建行3.61%----两家银行,一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从法律上讲,都属于金融机构。两家银行未来肯定是要退出的,难点是信达资产。

综上,不管是晋煤集团还是煤气化集团,始终绕不开信达这一关,晋煤集团要想整体上市,必须先把复杂的股权关系理顺。同理,同煤集团、阳煤集团和山煤集团(据说是煤炭部直属)也是如此。一方面是信达资产的商业化转型,一方面是山西煤炭集团谋求整体上市,这里面的明争暗斗有的看。

另外,看中煤能源在煤气化集团这次托管动作上的表现,似乎是山西国资委搞定了它,结成联盟了还是在山西拿到了其他好处?笑~~~~~
badhot

11-10-04 16:26

0
被谁重组
芳香宝典

11-10-04 15:22

0
还有四川圣达被重组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badhot

11-10-04 14:00

0
强帖啊,楼主是国土资源部的人?
对煤,稀土等资源很熟悉啊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