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晋煤集团

11-10-02 04:23 45787次浏览
阁主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从煤炭资源储量看,全世界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纬30-70°之间,约占世界煤炭资源总量的70%。

2006年底世界煤炭探明储量9090.64亿t,储量位居前5位的国家依次是:美国2466.43亿t(占世界27.1%);俄罗斯1570.10亿t(占17.3%);中国1145.00亿t(占12.6%);印度924.45亿t(占10.2%);澳大利亚785.00亿t(占8.6%)。

世界煤炭平均储采比由2002年的204a减小到2003年的192a、2004年的164a、2005年的155a和2006年的147a。中国探明储量位居第3位,储采比由2002年的82a减小到2003年的69a、2004年的59a、2005年的52a和2006年的48a,低于世界平均储采比。(储采比又称回采率或回采比,是指年末剩余储量除以当年产量得出剩余储量按当前生产水平尚可开采的年数

2006年煤炭产量前7位的国家依次是中国(占39.4%)、美国(占19.3%)、印度(占6.8%)、澳大利亚(占6.6%)、南非(占4.7%)、俄罗斯(占4.69%)、印度尼西亚(占3.9%),前7位国家的煤炭生产量占世界煤炭生产总量的85.4%。从煤炭资源消费量看,世界煤炭主要用于发电和炼钢,目前世界上64%的煤炭消费用于发电。

从煤炭消费量看,2006年煤炭消费量前7位的国家依次是中国(占38.6%)、美国(占18.4%)、印度(占7.7%)、日本(占3.9%)、俄罗斯(占3.6%)、南非(占3.0%)、德国(占2.7%),前7位国家的煤炭消费量为24.041亿吨石油当量,占世界煤炭消费总量的77.8%。

2006年,煤炭再次成为世界上消费增长最快的能源,世界煤炭消费量比上年增长4.5%,是过去10年平均增长的1.4倍;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比上年增长了8.7%,占世界煤炭消费增长的71.7%,是过去10年平均增长的2.8倍。

中国煤炭资源的现状及结构分析
  煤炭是中国储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不可再生战略资源。根据全国第三次煤炭资源预测与评价,中国煤炭资源总量约5.57万亿t,居世界第一。2003年末查明煤炭资源储量10210.56亿t,其中,基础储量3342.03亿t,查明资源量6868.53亿t。据《地质勘探导报》报道,中国矿产资源查明储量中仅有约20%是可采储量。也就是说,中国煤炭查明资源量中只有约1373.7亿t是可采储量,这与英国石油公司《世界能源统计2007年度报告》估计的中国煤炭可采储量1145亿t比较接近;但根据国土资源部最新预测结果,中国煤炭资源可采储量达2040亿t,居世界第二。但由于人口众多,中国人均占有的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一半左右,处于世界中下水平。

中国是世界煤炭资源大国,也是煤炭生产、消费大国。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特点和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煤炭将继续充当第一能源的角色。长期以来,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例平均高达70%以上。
-----------------------------------------------------------------------------
以上数据是2006年的,拿到最新统计数据后,会进行更新。

2009年,全国煤炭产量29.73亿吨,自2005年起年均增长1.92亿吨。煤炭分别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7%和70%,且占全世界煤炭总产量的46.7%。

2011年煤炭产量将会继续增加。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全国前11个月原煤产量完成30.39亿吨,同比增加4.18亿吨,增长15.5%;销量完成28.92亿吨,同比增加3.9亿吨,增长13.5%;全国煤炭发送量累计完成18.27亿吨,运量增长15.3%;2011年我国的煤炭产量将会继续增加,预计煤炭产量将增加8%左右,总产量将达到35亿吨以上。
----------------------------------------------------------------------------
最新储采比数据待补充。

从煤炭总储量看,世界前五的煤炭大国储量占世界总量的77%。从阵营看,美、澳一丘之貉;印度是人口大国,应该也是煤炭进口国;俄罗斯是资源立国,如果煤炭上涨,它会乐观其成。另外还有几个煤炭大国:加拿大,与美澳同一阵营;波兰,煤炭应该是供应欧洲;乌克兰,估计与俄罗斯立场相差不大;外蒙,煤炭开发被日资狙击,神华败退;哈萨克斯坦,中国唯一的伙伴?

算储量,算可开采量,算储采比,算生产量、生产占比,算消费量、消费占比,算消费增长量、消费增长占比,不管是哪一种,中国都是全面劣势,基本就是活生生的靶子。

资本市场的两个凡是:凡是中国需要的,必然上涨上涨再上涨;凡是中国供应的,必然打压打压再打压。每次想起铜、铁矿石的灾难,都是一声无奈的叹息。按照煤炭目前的趋势,国内的产量和消费量会不断增加,这一趋势还将继续恶化下去,我不认为限制稀缺性煤炭资源总量开发的规划能遏制住这一切。

煤炭,会是下一个被逼空的资源品种么?
打开淘股吧APP
19
评论(12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阁主

11-11-27 12:41

0
靖远煤电还木消息;美锦能源停了;淮南矿业借壳芜湖港已成定局。

煤炭行业确实动作频繁。
笨笨学禅

11-10-29 19:11

0
因有少量这个票  走势有点迷惑.....谢
阁主

11-10-29 19:04

0
回禅兄,0767这个具体没看,大致扫了眼,想象力不大。

同煤接手,基本思路是火电一体,也就是煤企的煤炭转化方面做文章;就0767本身而言,最多是解决了电煤资源问题,改善经营环境,为持续盈利提供了保障;从资产重组角度讲,则不是脱胎换骨的转换。再则,0767盘子是真不小,这票前期3块多拉到接近7块,应该是对这一预期有反应了。

再则对同煤也是很不感冒,这货很喜欢造假。大同煤业上市时矿井资源年限问题上就肆无忌惮的玩了一出,后来燕子矶煤矿资产注入大同煤业时又评估虚假的厉害(注入方案失败),呵,纯个人喜好问题,笑~~~
笨笨学禅

11-10-28 15:56

0
阁兄  想听听0767这次发行股票购买资产前景怎样  市场似乎有点不买帐呢.....谢
阁主

11-10-22 01:47

0
煤炭,等砸完盘再说。现在的股价都在半山腰上呢。

先腰斩吧,最大预期是腰斩之后再腰斩,笑~~~~

所以,上面想搞山煤的兄弟,等吧;想晋煤的朋友们,也等吧。

另,关于煤炭股价格的判断,在帖子中早就给出了,也说过煤炭要走水泥砸盘的路径,不算马后炮吧?

多说一句:煤炭目前还没砸完,后面还有有色接力砸,然后还有工程机械类个股要砸,最近稀土负面消息集中报道,也等着排队砸,笑~~~
caihua

11-10-20 09:36

0
晋煤什么时候上来???
jutyifei

11-10-17 00:42

0
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楼主回答常兄的疑虑,为什么公告未来12个月不会对煤气化有动作,就是在楼主说的借壳煤气化的前提下,股价在高位要慢慢拉低,还有股权划拨,信达等一堆烂事还没有搞定呢,这些都理顺了也得年八的,所以像楼主说的这个讨论贴是打的提前量,或者是为下一个牛市做准备的。看了帖子我想借壳的比ipo可能大,要不然也不至于国资委主任出面费劲弄股权托管了,没必要放这么大的烟雾弹,修这么雄伟的栈道吧。另外是不是可以这样,先关注山煤,它的障碍最小,效益也好,它最先启动整体上市可能大,等搞完了山煤回来等晋煤也来得及,是不是有些贪婪了,笑~~~
jutyifei

11-10-17 00:19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楼主,本人愚钝这段没看懂,还要讨教,左手倒右手的话,实际上就走个过场,也不用花钱,账面上走走就可以了,个股价高低有何关系? 倒手后持股比例不就增加了么,怎么是稀释了呢?
阁主

11-10-16 23:22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找到战友了,赞。常兄上面土地处理的资料是什么时间发生的?盼告知。

晋煤集团整体上市的关键,常兄以为是什么?

我先谈我的看法吧,目前所有思路都是建立在晋煤借壳煤气化的基础之上,如果这个前提被否定了,后面都是错误的。

首先是煤气化的股价太高,假如说是要高位增发(公开、定向都不是问题)收购晋煤集团的煤炭资产-------先看股权,晋煤集团托管太原煤气化集团51%股权,太原煤气化集团持有煤气化49.45%股权,合计2.54亿股,总盘5.14亿(全流通),晋煤集团成为煤气化的实际管理人。这相当于说晋煤集团间接持有煤气化1.2954亿股,占煤气化全部股份的23.9%。------------------高位增发,主要功能是融资,说白了是圈钱,控股股东持有的股权就会被稀释,这符不符合晋煤集团的利益?它现在间接持有煤气化的股份并不多,公开、定向增发都会稀释现有股权。如果定向增发对象是晋煤自己(假如增发5亿股,增发价15元,晋煤自己掏出75亿元给煤气化全额认购,然后来买自己手里的煤炭资产,搞一次左手倒右手)好吧,提出这个问题是我脑子坏掉了,笑~~~所以我认为在晋煤持有煤气化股权比例很小的情况下,高位增发收购集团资产实现整体上市是根本不可能的。

其次,现在的股权只是托管,还不是划拨,托管股权的部分国资委批复还没下来。还有信达持有煤气化集团的股权没有处理等等等等,前面整理晋煤的时候都分析过了,这里就不复述了。

除非晋煤集团自己IPO或者借壳的对象不是煤气化,那就需要另外分析了。

不完整的地方,希望常兄多补充。
常流水

11-10-16 20:28

0
阁主兄,关于晋煤集团收购报告书中所说的:截至报告书签署之日,收购人没有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继续增持煤气化的计划,亦没有对已拥有权益进行处置的计划,这句话比较微妙,确实会有理解上的歧义,报告书我仔细看过了,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