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晋煤集团

11-10-02 04:23 45799次浏览
阁主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从煤炭资源储量看,全世界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纬30-70°之间,约占世界煤炭资源总量的70%。

2006年底世界煤炭探明储量9090.64亿t,储量位居前5位的国家依次是:美国2466.43亿t(占世界27.1%);俄罗斯1570.10亿t(占17.3%);中国1145.00亿t(占12.6%);印度924.45亿t(占10.2%);澳大利亚785.00亿t(占8.6%)。

世界煤炭平均储采比由2002年的204a减小到2003年的192a、2004年的164a、2005年的155a和2006年的147a。中国探明储量位居第3位,储采比由2002年的82a减小到2003年的69a、2004年的59a、2005年的52a和2006年的48a,低于世界平均储采比。(储采比又称回采率或回采比,是指年末剩余储量除以当年产量得出剩余储量按当前生产水平尚可开采的年数

2006年煤炭产量前7位的国家依次是中国(占39.4%)、美国(占19.3%)、印度(占6.8%)、澳大利亚(占6.6%)、南非(占4.7%)、俄罗斯(占4.69%)、印度尼西亚(占3.9%),前7位国家的煤炭生产量占世界煤炭生产总量的85.4%。从煤炭资源消费量看,世界煤炭主要用于发电和炼钢,目前世界上64%的煤炭消费用于发电。

从煤炭消费量看,2006年煤炭消费量前7位的国家依次是中国(占38.6%)、美国(占18.4%)、印度(占7.7%)、日本(占3.9%)、俄罗斯(占3.6%)、南非(占3.0%)、德国(占2.7%),前7位国家的煤炭消费量为24.041亿吨石油当量,占世界煤炭消费总量的77.8%。

2006年,煤炭再次成为世界上消费增长最快的能源,世界煤炭消费量比上年增长4.5%,是过去10年平均增长的1.4倍;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比上年增长了8.7%,占世界煤炭消费增长的71.7%,是过去10年平均增长的2.8倍。

中国煤炭资源的现状及结构分析
  煤炭是中国储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不可再生战略资源。根据全国第三次煤炭资源预测与评价,中国煤炭资源总量约5.57万亿t,居世界第一。2003年末查明煤炭资源储量10210.56亿t,其中,基础储量3342.03亿t,查明资源量6868.53亿t。据《地质勘探导报》报道,中国矿产资源查明储量中仅有约20%是可采储量。也就是说,中国煤炭查明资源量中只有约1373.7亿t是可采储量,这与英国石油公司《世界能源统计2007年度报告》估计的中国煤炭可采储量1145亿t比较接近;但根据国土资源部最新预测结果,中国煤炭资源可采储量达2040亿t,居世界第二。但由于人口众多,中国人均占有的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一半左右,处于世界中下水平。

中国是世界煤炭资源大国,也是煤炭生产、消费大国。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特点和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煤炭将继续充当第一能源的角色。长期以来,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例平均高达70%以上。
-----------------------------------------------------------------------------
以上数据是2006年的,拿到最新统计数据后,会进行更新。

2009年,全国煤炭产量29.73亿吨,自2005年起年均增长1.92亿吨。煤炭分别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7%和70%,且占全世界煤炭总产量的46.7%。

2011年煤炭产量将会继续增加。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全国前11个月原煤产量完成30.39亿吨,同比增加4.18亿吨,增长15.5%;销量完成28.92亿吨,同比增加3.9亿吨,增长13.5%;全国煤炭发送量累计完成18.27亿吨,运量增长15.3%;2011年我国的煤炭产量将会继续增加,预计煤炭产量将增加8%左右,总产量将达到35亿吨以上。
----------------------------------------------------------------------------
最新储采比数据待补充。

从煤炭总储量看,世界前五的煤炭大国储量占世界总量的77%。从阵营看,美、澳一丘之貉;印度是人口大国,应该也是煤炭进口国;俄罗斯是资源立国,如果煤炭上涨,它会乐观其成。另外还有几个煤炭大国:加拿大,与美澳同一阵营;波兰,煤炭应该是供应欧洲;乌克兰,估计与俄罗斯立场相差不大;外蒙,煤炭开发被日资狙击,神华败退;哈萨克斯坦,中国唯一的伙伴?

算储量,算可开采量,算储采比,算生产量、生产占比,算消费量、消费占比,算消费增长量、消费增长占比,不管是哪一种,中国都是全面劣势,基本就是活生生的靶子。

资本市场的两个凡是:凡是中国需要的,必然上涨上涨再上涨;凡是中国供应的,必然打压打压再打压。每次想起铜、铁矿石的灾难,都是一声无奈的叹息。按照煤炭目前的趋势,国内的产量和消费量会不断增加,这一趋势还将继续恶化下去,我不认为限制稀缺性煤炭资源总量开发的规划能遏制住这一切。

煤炭,会是下一个被逼空的资源品种么?
打开淘股吧APP
19
评论(12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阁主

11-10-02 19:30

0
同煤集团---大同煤业 601001;总盘:16.7亿;大股东同煤集团持股10.1亿股,占60.48%,从未进行过减持。

招股说明书中开采年限二十年的评估期,上市四年后,公司资源面临枯竭困境。集团注入新的煤炭资源,势在必行。但是采取整体上市还是分拆上市,有分歧。

大同煤业在2006年上市之初作出承诺,为了避免与同煤集团利益冲突,将逐步把集团全部煤炭生产经营性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2014年前,使大同煤业成为集团下属企业中,唯一经营煤炭业务的经营主体。

2010年6月22日,大同煤业公告,公司拟以21.86亿元,收购控股股东大同煤矿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同煤集团”)拥有的燕子山矿相关资产。----燕子山矿可采资源储量约为1.36亿吨,如果按照上述方案,本次收购燕子山矿的可采储量收购价格为16元/吨,而目前行业平均价格约为10元/吨。参照燕子山矿2009年全年净利润约为2500万元计算,21.86亿元收购价,相当于86倍的PE,而目前煤炭上市公司的平均PE仅为16倍。
-------------------------------------------------------------------------------------------
相关资料来源:国家财经周刊。
二十年的开采年限,五年左右就面临资源枯竭困境,简直是明目张胆的专业造假,2010年的资产注入方案更是离谱。
因为没有具体数据,只能从大同煤业首次公开发行招股说明书中寻找,因为其有造假历史,不管何种数据,都要打个对折(可能需要三折),但不管怎样,同煤集团的整体上市承诺,具有法律效应。虽然同煤集团曾经承诺不再自己销售煤炭,但实际上,同煤集团的煤炭销量几乎达到上市公司煤炭销量的2倍(08年上市公司产量才0.8亿吨,而同煤集团产销都1.5亿吨,具体数据或有差异但不大,都上人民太阳报了)。说到底,法律在国企身上,那就是个哑屁,放了你只能闻到臭,却听不到响,笑~~~~ 

根据公司与同煤集团签署的协议……逐步将同煤集团全部煤炭生产经营性优质资产纳入大同煤业,本次发行上市五至十年内(不迟于2014年)使大同煤业成为同煤集团下属企业中唯一经营煤炭采选业务的经营主体。
---------------------------------------------------------------------------------------------
招股说明书P4页。根据承诺,整体上市要在2014年前完成,如果同煤集团遵守法律,那么2012年底,最迟2013年中,整体上市方案要出来,而且必须保证要被通过,不会再出10年的资产注入闹剧。根据重组有关规定倒推时间,从停牌到整体上市方案推出(最少1个月),到审批通过(看是否需要递交补正材料,如需要,至少2个月;排队3个月左右后上会),到最后实施(两个月内),总共至少需要8个月。这样算来,进入整体上市操作期应该在2012年下半年。----当然,这个不迟于2014年,是否包括2014年,不得而知,需要求证。

同煤集团现在直属煤矿似乎只有云岗沟5矿,分别是:晋华宫(4.4亿吨)、马脊梁(2.0亿吨)、云岗(5.4亿吨)、燕子山(3.55亿吨)、四台(5.46亿吨)共5个生产矿,以上是总储量,可采资源量不好说,鉴于燕子山案例,统一打三折还是差不多的,总储量19亿吨,处理后约6亿吨。其余小矿如地煤集团的青瓷窑矿、姜家湾矿、东周窑煤炭集团公司的东周窑矿、马口矿等合计7.8亿吨,处理后约2.4亿吨。

2003年10月13日,山西经贸委、省煤炭工业局向省委省政府提交了《关于做大做强大同煤矿集团有限公司的方案》,总体思路是以大同、宁武煤田为资源基地,以大秦、京包、京原、朔黄铁路为运输依托,以大同动力煤为品牌标志,通过资产重组、兼并、收购等手段,将同煤集团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煤电企业,并进入世界“十大”煤炭企业行业。增资后同煤集团所属煤矿分布在大同、宁武、河东煤田,上述三大煤田的煤炭总储量约890亿吨。---招股说明书

目前同煤集团所属煤矿全部地处晋北,分布在大同、宁武、河东三大煤田上,晋北是2007年底国家公布<煤炭产业政策>重点建设的十三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该地区煤炭总储量约为890亿吨。
----------------------------------------------------------------------------------------------
搜索了许久,890亿吨的资源储量似乎不是放卫星。据新闻报道出来的信息,同煤集团似乎是神华集团以外,第一个产销过亿吨的煤炭集团。

同煤集团的整体上市,难度不小。从10年的动作来看,同煤集团的想法肯定是分拆上市,也即只要能维持上市公司的资源开采需求即可。开采完了,再注入。这样做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其他生产矿留在集团公司的时间越长,集团享受的利益越大。这完全是利益驱动。---但总体上与山西十二五规划有冲突,这里出现第一个博弈点。

第二个博弈点是信达资产的债转股历史问题,此点是决定性因素。什么时候债转股的遗留问题解决了,整体上市才有可能启动。-----从这点看,同煤集团铁定不会遵守大同煤业上市时做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不迟于2014前实现优质经营性资产纳入上市公司的承诺。

890亿吨,确实令人心动,打个对折吧,那也一样令人心动,后面主要看债转股的标志性事件如何解决吧。下面看看债转股的来龙去脉。
robinjoice

11-10-02 17:29

0
mark
zfmq

11-10-02 16:27

0
占位等楼主分析
阁主

11-10-02 16:17

0
2009年5月,山西省政府为省国资所属的七大煤业集团利用资本市场实现资产的整体上市,规划了较为明确的时间表:力争在2010年内实现晋煤集团下属的蓝焰股份上市;力争2012年前,有1到2家煤业集团整体上市,2015年前七大煤业集团基本完成整体上市。

  山西省七大煤业集团包括同煤集团、焦煤集团、潞安集团、晋煤集团、阳煤集团、山西煤运集团和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除晋煤集团外,大部分都拥有自己的上市公司,实现了部分资产上市。没有直属上市公司的山西煤运集团通过收购,成为太工天成(600392.SH)控股股东,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则借壳中油化建(600546.SH)。山西国资煤炭资产的整体上市,似乎箭在弦上。

  然而自2010年以来,截至6月30日,山西七大煤炭集团所属上市公司的股价平均跌幅远超上证综指的跌幅,接近30%,平均PE为13倍,接近2008年最低时的10倍。与之对应的是,除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借壳中油化建成功上市外,其他六大集团的整体上市工作,鲜有进展。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在山西采访了解到,七大集团的整体上市,政策层面早已无碍,但在目前煤炭企业效益良好、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包括七大煤炭集团在内的各当事方对上市的态度则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利益纠结,态度不一,导致进程缓慢。
-----------------------------------------------------------------------------
关键词:太工天成 600392;等待11年年度报告出来后的st ,时间约在2012年4-5月。后面再具体分析。

本来只打算说说晋煤集团,现在资料越收集越多,山西七大煤业集团慢慢整理分析吧。

各位问好的朋友们节日快乐。
YINGLI

11-10-02 11:59

0
晋煤集团 阁主 周末
红三兵

11-10-02 11:49

0
楼主国庆快乐
btjb

11-10-02 09:33

0
阁主节日快乐,又要推好股票了?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