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未来10年,上证综指回到6000点没有问题,B股时代也将结束。"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对此非常肯定。他并预测,到2015年,人民币将实现可自由兑换,到2018年,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将占据25-30%的份额。
吴晓求是在9月17日-18日举办的证券日报暨经报证券日报投资公司培训班上做出上述预测的。他演讲的题目为《中国经济的外忧内患与资本市场的未来》。
在谈到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时,吴晓求表示,到2020年,国内上市公司将达到4000家左右,市值达到100万亿元,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将实现合理地配置。其中创业板是风险源与成长中心。
截至9月16日,沪深两市总市值为24.5万亿元。
吴晓求认为,未来上海将会成为中国主要的蓝筹股市场,亦即财富中心,并会成为全球第二大交易市场和资产交易市场;深圳将会成为中国最富有生命力的创业板高成长市场,亦即财富培训中心;香港则会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以人民币基础资产为标的的衍生品市场也是未来香港市场发展的重点。
"在未来10年,资本市场的政策重点应该以供给为重点,增加数量,提高质量,同时其他政策也应给予相应的配合。"吴晓求预测,在这样的政策影响下,未来10年上证综指回到6000点没有问题,同时,B股时代也将结束。
针对直接融资比重偏低的现状,吴晓求认为,应该扩大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比重,而扩大直接融资比重主要是通过发展股票、债券市场等渠道。"我们应该优先发展债券市场,加快发行公司债步伐。"
数据显示,目前各类企业债券存量规模4万亿左右,占全部债券余额的20%,其中公司债和可转债只占到4万亿的10%左右。公司债和可转债的规模与52.44万亿元的人民币贷款余额根本无法相比。
吴晓求表示,国内应该大力发展公司债,一方面可以此解决企业融资的现实困难,同时也可以有效改善中国资本市场的资产结构。
在谈及对货币政策的忧虑时,吴晓求表示,最近两年为应对金融危机货币政策进行了创造性的选择,从2010年开始启用的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将因外部因素引起而被动投放的货币拿了回来。但问题是,数量型货币政策使用太频繁了。
吴晓求认为,在全球金融市场大幅度波动的背景下,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要考虑外部需求的变化,考虑外部金融市场的动荡,而不只是考虑CPI的变化。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应该具有灵活性、针对性和延续性,同时要采取结构性的定向宽松政策,全面总量紧缩的政策应该结束了。
"这次欧美债务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要远远低于2008年。"吴晓求强调,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调控不宜放松,但货币政策应当作出结构性调整。
吴晓求认为,造成中国通胀的根源是汇率制度,因此,现在要大胆地进行汇率改革。
"到2015年人民币一定会成为完全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到2018年,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将占据25-30%的份额。"他认为,5:1是人民币对美元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按照每年6%左右的升值幅度,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时间还有3-4年。
据了解,目前马来西亚、韩国、柬埔寨、白俄罗斯、俄罗斯和菲律宾等国已经将人民币作为其外汇储备的一部分,蒙古也正在研究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