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因为大股东基本上不买卖股票(少数缺大德的大股东除外如梅雁股份大股东),因此统计的流通市值有虚胖之嫌
==========================================
今儿个中信证券开始打脸了
大股东卖股票,不是缺德,是行善
0
股改之前的流通市值是实实在在的;
目前的“流通市值”包含已经解禁地大股东的股票的市值,因为大股东基本上不买卖股票(少数缺大德的大股东除外如梅雁股份大股东),因此统计的流通市值有虚胖之嫌。
股改之前可以使用这个M2/流通市值指标,但是现在不能使用,否则就是形而上学的片面的静止的错误。
可以参考000300指数的“分级靠档计算流通市值”的办法来较为精确地计算目前的实际流通市值。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重点不是所谓的“钱”,具体增加了多少
而是过去10年,纵向来看,市值的增长速度,比货币增长速度快多了
就简单看,02年底市值1.2万亿,对应上证指数1300
05年底市值1万亿,对应1100
08年的情况也类似
但从09年开始,这个情况不一样(见2楼图片)
小弟有个不成熟的想法:
谁都知道,现在大股便宜,未来ROE也能长期维持较高,价格下跌空间不大
但涨呢,后续资金能撑多高呢???
所以,更好的淘金池,一是那些07年未被爆炒过、前景稳健的“二线”公司
二是近10年处于景气低潮、目前“绩差”,但可能发生转折的垄断公司
这种思路,不知是否更适合于10年无牛市、平平淡淡的市场环境???
0
有一位评论家指出,中国M2去年一年就增加了12万亿元,这相当于一年印刷了12亿的钞票啊,所以股市是肯定要涨,不涨没天理了。但这里存在着一个叙述逻辑的错误。M2并不是等于现钞的,而是各种资金的累加。好比有人存款100万,银行拿着去贷款100万给张三,张三又存了90万在银行;银行再贷款80万给李四,李四又存回70万在银行。此时,银行的M2增加了260万,但银行资金实际只增加100万。这个游戏可以继续下去,银行最终的M2会增加400万以上,而带来这么多增量的资金其实只是100万而已。
由此看来,M2并不能准确反映社会资金的增量问题。央行的一位官员最近表示,可能放弃M2,而改用社会融资额来计算信贷规模。
0
楼主,为啥不用M1/流通市值 呢? M1/流通市值数据能贴上来吗?
0
加油一桶鼓励!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
这个问题很复杂,数据很难统计。现在国家考虑的是潜在可能的流通性释放问题,而不是实际。未来在涨升途中,损失的市值将会加倍补回
0
流通市值中要考虑很多已能流通但实际不会流通的国有股权和控股股东占比不高,不愿放弃控股权的问题。
0
背脊发冷啊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两者都是存量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