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的,凭什么删我的帖?

11-09-10 12:07 4566次浏览
刀客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这个帖子有他妈什么该删的理由吗?

脑残观点一


投资购房者资金链要断了,不卖房就活不下去了。

告诉你一个简单的事实,目前的房租收入已经基本可以覆盖房产持有者的月供了。持有房产者只要愿意把房子出租,其实是没有资金压力的。比如本人目前有2套09年购买带按揭的房子,月供合计18000元,如果要租的话,一套可以租9500到11000,还有一套可以租7800到9000,你说我会有压力吗?房租从未来的通胀趋势和供求关系看,还要继续大涨,拿着房子的人资金压力只会越来越轻。而想买房子嫌贵的人,房租压力只会越来越大,你能不结婚吗?OK,你可以裸婚!那你能不生孩子吗?OK,你也可以裸孕!你帮房东每月交着月供,过着裸婚裸孕的生活,没准还拿本该买房的钱投资了中国股市,你太幸福了!你的房东真悲哀!难怪你要快乐的天天上网来喊爹。

讲个笑话:
闹市有2间收费厕所,每间10个蹲位,外面有250个要拉大便的人,还都没带纸,两家厕所的收费都是50元一次,你说是外面这250个人急呢?还是两家厕所的老板急?当然,那250个人可以互相鼓励:大家都憋住了,如厕价格马上要崩盘了!只要我们憋得住,不出三年,这俩个老板肯定破产上吊。。。。。。

累了,休息去,玩去。有时间再来给你们上这些基础课。

未完待续
打开淘股吧APP
7
评论(71)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刀客

11-09-12 19:58

0
第一 4亿城市人口的说法从何而来?根据官方公布数据,09年的城镇总人口就已经6.22亿了,目前的数量应该至少在6.5亿,这些数据百度一下就可以知道,你的基础数据错了,所以后面的结论肯定是站不住的。
第二 农转非人口是怎么来的?城市向外扩张,农民耕地被占了,房子被拆了,被城市化了。还有一部分是考到城里的大中专学生,毕业后留在城里工作。你把这些人剔除出保障房对象,可能吗?建议你仔细研究一下各地政府对保障房的界定,其实是很宽泛的。新增城镇人口是按照户籍统计的来的,并不是你理解的进城打工,没工打就回乡下种带的农民。
第三 产能过剩和通胀并存并不是一件很好笑的事,西方国家上世纪经济滞胀的时候,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西方各国在各自的历史阶段也都遇到过,不要把什么屎盆子都往咱们政府头上扣。08年那种局势,4万亿不投向铁公基,又能投向哪儿呢?投向软件、高科技、互联网撬得动整个经济吗?投向医疗教育来得及吗?一个病人,急性食物中毒加痔疮发作,你让大夫先治哪一个?是命重要还是屁股重要?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完美的棋

11-09-12 12:43

0
越讨论越有点意思
送油!
smart

11-09-12 12:12

0
中心区的房价如同股市里的茅台只存在系统性风险
亏光大师

11-09-12 12:12

1
晕,你那个帖子怎么删掉了呢,我周五还是周六也给你回帖了,我是看空房地产价格的,我也讲了我的理由,我没看到你的回复,郁闷!!!怎么删掉了呢?你做坏事了??

我再简单讲讲我的看法,首先我以我住的城市来说话的,因为这里我有第一手资料,相对来说,比较客观与真实.绍兴市区(指中心)房子价格2万1到2万5,租房价格是2000到3000.房子价格太高,一套100平方房子230万,假设自有80万,贷款150万,分20还清,每个月还11000多元,这样你可以看看,买房至少自有资金100万左右(80万首付加20万左右装修),每个月还11000多,租的才2000到3000.  这个可能你不理解,为什么同一地区房子价格可以那么高,租房价格却无法这么高.  我可以告诉你(这个偶做过调查的,有发言权),需求!!就是需求!!!  买市中心房子的一般都是乡下,村镇一批企业家,有了钱买个城市户口,一方面可以保值增殖,另一方面,孩子上学能得到市里更好的教育;  而租房呢,大多是刚进社会的毕业生,外来务工人员,以及外来做生意的老板,而毕业生和民工占比是90%以上,而这2类人经济能力相对来说比较低,工资才3000,4000多,你说要租个房子11000,怎么租??  大部分都是合租,2000左右的房子,三到四家合租,平均每户或每人500到700,这样相对于工资3000,4000来说还是合理的能够接受的.因为如果市中心房子11000一个月,那还不如买辆2,3万的比亚迪,到郊区租个800一月的房子好了.不同的消费对象,产生的不同需求导致住房价格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租房价格的速度。 PS:  实际上,住房的价格增长速度远远大于任何东西的增长速度,比如我一亲戚,就在市中心有套房子,2000年买的,那时候 他工资7000到8000(他是一个官),而房子价格是3000,现在房子价格是2万5左右,而他的工资水平2万左右。
而在过去的十年,由于有钱的乡下村镇的一些先发财致富的老板推高了市中心的房价,问题是下一个十年,他们还有能力继续推高吗?  我的看法是否,因为很多老板的孩子好一点都在国外念书,在外国买房安家(你懂的,制度问题),差一点,自己的公司呆呆,成天吃喝玩乐,而且现在个个有车,对市中心的房子不再那么青睐了。  这是一,需求的下降导致房产价格的下降;其二,你也看到了,买房价格与租房价格差距太大,高了自然就要跌了,自然规律。

租房和买房再多说两句,不是一直都是租房好的,在目前的市道下,租房比买房好,因为:买房至少自有资金100万左右(80万首付加20万左右装修),每个月还11000多,租的才2000到3000。而如果房子价格下跌到8000一平方左右的时候,租房不如买房好了:首先如果你有首付80万,就不用还贷款了,还可以用2000到3000一月出租房子,同时房子属于你的,租房属于别人的。(去年绍兴年平均工资3万多,算它4万,外国普遍规律5到7年工资能买一套房子,而中国有特殊的国情,算它比外国高3到4倍的时间,即20年左右收入能买一套房子,那么4万*20年=80万左右一套房子)

其次来反驳一下你所谓的:“脑残观点一:投资购房者资金链要断了,不卖房就活不下去了。”
我觉得这个观点很正确,一点都不脑残,当然这个东西是仁者见仁,智者见者,你非要说你对,站在你的角度的确也是对的。
所谓购房投资者,大部分又叫炒房客,他们购买的房子大部分至少在5套以上,很多都是10几套,20几套的,这也是为什么当年温州炒房团一出手,所到之处房价纷纷上涨的原因。很多温州的家庭主妇,公务员,做小生意的等,周末包辆大巴,就往杭州赶,碰到房子开盘,然后都是整幢整幢买的,(有当时的客观因素在的,首先温州做企业的多,所以一般很容易拿出50万,100万的,其次当时房子价格普遍在3000一平方以下,很多是2000一平方左右,最后当时国家也鼓励买房走出亚洲金融危机,刺激消费需求(钢铁水泥家电等),银行很鼓励放贷,那时候多都是10%首付,有些甚至5%,零首付,这个当然是跟会做人有关系了,所以你算一下,50万元,可以买500万的房子(10%首付),25万一套房子平均算,就可以买20套房子,这就是所谓的温州炒房团炒房)。而现在,情况大不一样,首先国家开始不断在降温,银行不断在提高首付比例,房价也已经高上天了,当时房子价格上涨的天时地利人和变成了现在的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了。
而你用09年买的2套房子来做比喻,有点太井底之蛙了,你那也叫投资购房者(当然严格来说肯定也是对的),其次你是09年,现在是11年了,这个你有点太那个了吧,再次你能租出去那么高的价格,有点让人难以相信。
我来说说为什么投资购房者资金链要断了,不卖房就活不下去了这个观点不脑残,因为购房投资者很多都是10几套房子在手,而在手的大部分都是银行贷款,银行利率上涨,而目前国家限购政策,保障房政策不断加大,导致出售价格增势放缓,甚至有的地方价格开始下跌,而房市也如股市,其实大部分买房的还是炒房者,一看苗头不对,都观望为上了,于是流动性下降,房子抛售不出去,或者说难以抛售出去,而贷款却依然要还,时间越长,利息越高,政策越严厉,房价越下跌,资金链一短裂,那么自然就活不下去了。

其实这个观点,换到股市就很容易理解了,投资购房者就好比借钱炒股的,股票价格下跌或者抛售不出去,资金多占用一天,利息就多一天,一开始是利润没有了,后来是本金也减少了,最后是反而倒欠一屁股债了,所以就活不下去了。在熊市中,很多股民跳楼,还有今年那个申银万国的研究员跳楼,都是借钱,希望上涨,结果下跌,还不出去,没利润没本金最后欠钱,然后跳楼。
而你是站在说话不腰疼,自己09年2套房子,18000的贷款对你来说问题不大,况且还有你万把一元房租可以收回,就好比,有股民花了4800元买了100股中石油,到今天亏了3700元(历年分红有个130元),你说他需要活不下去吗?  而一个炒股的,花了4800万,甚至更多买中石油,到今天亏了3700万,而这4年的利息哪怕按10%算,就要千万,如果算自有资金1000万,借贷3700万算,到现在本金欠3700万,利息欠1500万,目前拥有1100万的股票,借款欠5200万,全还后,还净欠4100万,你说是不是不能活下去了。  而投资房子很多是更高的利息,加上这税那税,目前房子价格不再猛涨,的确很难活下去。

正如很多买个1万 2万股票的人很奇怪同样是炒股为什么有人会跳楼,就算全亏也不过1,2万,至于跳楼吗?

你说人家的观点脑残,就好比听到有人说饿死了,你也说人家脑残,干吗不吃肉呢!吃肉就不饿了!!
yibu1994

11-09-12 10:20

0
年初发过一个帖子,当时预测北京的房租至少会以CPI涨幅的2倍上行,未来几年年均涨幅在10%以上,不是有无数人不屑一顾,骂我脑残的吗?可结果呢?今年平均涨幅至少15%,热点地区在20%以上---------------------
统计局也太害人了,,别的地方不知道,偶们这是沿海城市,和青岛的水平一样的,房价略有下降,而且如有房子出租,还得付给中介费用,要是租房子住的话则不用,以前都是倒过来的,说明神马问题,有房出租的人多了,而租房子得人少了。。。
wenjiagang

11-09-12 09:56

0
房价无限涨,通胀就受的了了,不要想的那么美好
leodream

11-09-12 09:16

0
我在保障房方面和你有不同意见
首先假定这个条件成立:政府兑现承诺,十二五期间3600万套保障房建设完成且分配到了无房者手中,环节无重大腐败。

先做静态分析,中国的农业人口数量是10亿左右,换句话说城镇人口在不超过4亿,这4亿人口有多少目前是无房的,有多少是有房的?我手中没有这个数据,只能根据自己周边的情况观察判断,暂时认为一半一半,即4亿城镇人口中有2亿无房,有2亿有房。
以每户3人计算3600万套可以解决1亿城镇人口的住房,剔除部分以其它名目建设冠以保障房名称的房子,我想不管怎么说也有一半以上是会落到无房者手里的吧。那也解决5000万人口住房啊。2亿无房者消灭了十二五消灭了5000万怎么能说不起什么作用呢。

再做动态分析,即考虑那1500万由农民转过来的新增城镇人口。这些人口是怎么产生的?除去小部分靠上大学、参军之类的途径的,大部分都是由于城镇化建设转过来的,而这样的转变是没有新增住房需求的,因为只要他们在农村有房有地,征地的时候政府一定已经按征地面积给了他们同样面积的安置房。而且严格意义上讲这些房子并不属于3600万套保障房范畴。(安置房就是我拆了你家的房子,再另外建房子还给你;而保障房的意思是,你家没房子住或住的条件太差,我出点钱建好了给你住。二者性质完全不一样,当然我承认有许多地方政府在政策解释过程中扮演了不正当角色。)

另外说到产能过剩,帖主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中国一面产能过剩一面又通货膨胀,这不是很好笑吗?这种通胀的根本在于中国的产业结构的不合理,4万亿不是不该花,而是不应该简单的花到铁公基上。急功近利地保八,GDP为纲,没有长远规划就一定会出现这种结果。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巫师2011

11-09-11 23:08

0
上涨中核心就是资金推动。表现的情况是CPI的上涨。权重最大的就是地产。

至于政府,地方政府,帐目娘。刚需,战略布署,房租是众多因素之一。而不是核心。

你之前任何一次都正确。不代表这次也正确。更何况,之前对的不是你一个人。任总就是其一。
从09年到这一波上涨,4万亿功劳不小,同时对CPI的推动也是能感受到的。

从股市还是以往炒作的不同标的物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在现在房产基数上,再要继续下去,不是上涨,是维持。
需要新增的资金是宏大的。

本人判断的结论是:总体下降,一线城市,上海,广州,北京,深圳,降幅小,其他的大,中心城市的中心区域降幅小,其他区域降的快。
主要是政治稳定压倒一切。在增加资金,放任CPI。将产生的不稳定因素是底线。
不论之前的对错,现在不会放松了。至于地方赖以生存的生财之道。会在痛苦中进行改革。

由于一向的作法,会有一个缓冲期。但是趋势不改。
刀客

11-09-11 22:32

0
目前的情况是中国所有占GDP权重大的商品都严重产能过剩,比如钢铁、水泥、石化、汽车等等各个行业,以前这些行业还能靠海外市场勉强支撑,以目前外部的疲软状态看,以后的情况不恶化已经是万幸了。只有一个不过剩的大权重行业,那就是地产。现在有人动不动就拿西方的经济衰退说事,我的观点正好相反:咱们的政府现在是吃不准西方能坏到什么程度,所以先收缩财政观望,至少把制造业这块的过热先降下来,然后看西方的趋势,一旦西方的衰退趋势明确了,你觉得政府会怎么应对?除了启动房地产市场有更好的办法吗?再投4万亿下去靠基建?还是让已经过剩的制造业产能再翻一番?
至于3600万套保障房,我觉得就算政府能做到,也缓解不了住房这块的供求关系。中国现在每年有接近1500万的新增城镇人口,3600万套保障房也就能满足十二万期间新增城镇人口这一块的需求。而且3600万套中还要刨除大量统计水分。比如北京,十二五计划建100套保障房,这个数字大约和十二五期间北京新增人口300万的数字是匹配的,而实际上这100万套里面相当一部分是旧城改造以及征地拆迁还建的,真正用于解决存量需求的套数是多少,只有北京市政府自己心里清楚,阿宝不就要这个总量吗?这个你懂的。其实说这些都没什么意义,因为商品房和保障房根本就是两个概念,城里没房子的人都有个认识误区,觉得自己是需求,其实商品住宅本来就不是一个面向全体城镇居民的商品,本来就只应该一部分人买的起,这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香港的例子已经摆在那了,北上广深恐怕将来也只能走香港的模式,一端是商业住宅的价格高高在上,遥不可及,另一端是大量住公屋的人。现在很多没买房子的人跳起脚来还可以勉强够到商品住宅的门槛。当然也可能房价会短暂回调一次,给他个便宜拣,但下一轮房价再启动的时候,没买的人就只能和房子永远说拜拜了。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低手高眼

11-09-11 19:15

0
楼主只是一种看法,就如医生说病一样,并非希望你得病,这个大家要弄清楚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