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转战商品期货

11-09-03 12:02 13198次浏览
半死不活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在股市里面折腾久了,开始对期货产生了强烈的兴趣,2011年9月,从现在开始转战期货,之前对期货了解的太少,基本上是从零开始,在这里做个记录,慢慢成长吧!
立足基本面,拒绝投机!
打开淘股吧APP
11
评论(223)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半死不活

11-09-04 14:58

0
中国大豆种植面积屡被削减
  为粮食稳产增产,国产非转基因大豆 再次作出牺牲。

  占全国大豆产量三分之二的黑龙江省今年确定:为确保全省粮食作物面积稳定在2亿亩,黑龙江全省玉米、水稻分别增加650万亩和350万亩,大豆则调减到5000万亩。

  “2010年,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为6717.7万亩,已经比上一年减少了576.2万亩,降幅接近8%。”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 哈尔滨中心支行行长周逢民 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今年两会,他把调研后形成的大豆议案带到北京。

  国产大豆在榨油领域被进口大豆挤到“墙角”的时候,非转基因的优势却让中国大豆在大豆蛋白 等食品工业领域成为国际范围内的强势产业。不过遗憾的是,这样的强势并没有让非转基因大豆种植成为农民首选。中国大豆产业 协会预计,未来5到10年,中国大豆食品及食品加工将面临原料短缺。大豆种植面积不断减少让原料短缺雪上加霜。

  “近10年来,世界大豆总产平均递增4%,但是增加的多是饲料级转基因大豆,而不是食品级非转基因大豆。”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副会长刘登高 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非转基因大豆生产国,总产却一直徘徊不前,保粮食而牺牲大豆的现象司空见惯。”

  屡被削减种植面积的中国大豆颇受外国人青睐。中国大豆产业协会提供的报告显示,中国的大豆蛋白出口已经在国际贸易中占据50%的份额。

  “在国际市场上,美国 有2500余种食品需要添加大豆蛋白,日本每年消耗大豆蛋白达60余万吨。”刘登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即便大豆贸易与加工的世界级巨头美国嘉吉公司,也要进口中国的非转基因大豆。美国出口到中国的‘纽崔莱’,也是使用中国的大豆蛋白为原料制作的。”
  刘登高表示,几乎所有的外商都要求食用蛋白粉必须以非转基因大豆做原料。“我们在山东谷神集团随机查阅了泰国、英国、俄罗斯、德国等国家的购买合同,所有合同中都有两个共同条款:第一要求标明大豆原料的原产地;第二要求只能使用非转基因大豆做原料。日本、美国的进口商不但合同要求严格,而且派专人考察原料产地的环境和种植技术,还要对大豆原料亲自做检测,有的还派代表在加工车间监督,防止有转基因大豆原料混入。”刘登高告诉记者。

  据谷神集团董事长李登龙 介绍,5年前,到中国进口大豆蛋白粉的只有十几个国家,现在已有50多个国家来中国进口大豆蛋白粉。

  在中国大豆产业协会的统计数据里,目前,我国大豆蛋白食品在欧美市场上正以10%的速度增长,我国用于食品加工的国产大豆也以每年100万吨的速度递增,2010年总量超过1000万吨,占总产量65%。产品种类增加到万余种。

  毫无疑问,有需求就会有市场。

  “与国内食用油加工行业约5%的利润率 相比,大豆蛋白产品27%左右的利润率几乎是‘暴利’。”有业内人士称,“大豆食品加工的巨额利润吸引着更多的食用油企业加入其中,国内企业开始争相上马大豆蛋白粉项目。”

  “谷神集团大豆蛋白粉的加工能力2010年是20万吨,去年年底二期工程竣工后,2011年加工能力将达到60万吨。”李登龙介绍说,“我们的产品95%出口到俄罗斯、澳大利亚、英国、荷兰、印尼和南非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2009年企业的总收入就达12.9亿元,利润1.2亿元。”

  “除谷神集团外,德州禹王集团拥有4个加工厂,分布在山东、黑龙江两个省,年处理大豆能力40万吨,生产豆粕24万吨。禹王集团在黑龙江建有非转基因大豆基地9万亩、10万吨仓库一个,年生产大豆蛋白7万吨,产品出口到欧洲、美国、日本、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刘登高介绍说,“全国最大的国产大豆加工企业九三油脂集团自2010年以来已经转向大豆食品加工生产。河北汇福粮油计划3年内把加工能力从200万吨增加到800万吨,还自主研发了大豆卵磷脂、减肥食用豆油等新产品。中纺集团也正在准备开设大豆蛋白加工项目。”

  据悉,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还仅有吉林前郭、黑龙江三江、湖北云梦等少数厂家生产大豆蛋白,“近年来,由于国内外肉食加工、奶粉加工改为以大豆蛋白做配料,市场对非转基因大豆蛋白需求急剧增加,国内纷纷投资兴建大豆分离蛋白加工厂。”刘登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另据豆制品专业委员会统计,2009年加工国产大豆比2008年增长64%,销售额相应增加40%。2007年,全国大豆加工销售额上亿元的只有7家,2008年有13家,2009年达到24家,目前销售额上10亿元的已经出现两家。
半死不活

11-09-04 14:55

0
感谢johnywy666兄的解释,从目前市场状况看,感觉国产大豆的食品豆的路还很长,如果国产大豆的产量真的再下一个台阶,今后的产量维持在低于1000万吨的水平,彻底告别榨油市场,那还是挺有想象空间的。
不过不管怎么讲今年大豆的价格上涨已经成为业内的共识了,接下来就是慢慢看他的表演了,呵呵!
半死不活

11-09-04 13:14

0
兴奋点转移到期货上面来了,发现期货的确定性远大于股票,尤其是跟外盘联系度比较密切的品种,比股票更加合乎逻辑,比较好把握。
300160是创业板中为数不多的低估的股票之一,大户持有很多,说明大家都看好,没那么多目的的,虽然短期比较低迷,但是总会有价值回归的那个时候!如果不出意外的话,300160位列创业板2011年年报增长前10名是铁板钉钉的事。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gu2qiang

11-09-04 11:10

0
楼主不关注300160了啊,300160里面的大户持这么多啥目的呢?
李斯特

11-09-04 10:49

0
好奇,商品期货账户开了一直没有动静。
bielids

11-09-03 16:41

0
占个位,听兄高论
半死不活

11-09-03 16:33

0
感谢楼上兄弟的信息,请教一个问题:中国自己产的大豆都是非转基因,进口的都是转基因,理论上讲中国的豆应该比进口的豆贵啊,并且我查到海关的进出口数据也验证了这一观点:出口均价是787.76美元/吨,进口均价是577.73美元/吨,价格相差超过30%,可是为什么在期货市场, 豆一的价格反而比豆二便宜呢?
出口状况:

进口状况:
johnywy666

11-09-03 16:04

0
如果我有钱,搞个25-30个亿, 买30w手a1209 合约, 到时候逼仓中粮交割,估计大豆能上1万。 a1209,交割的时候,中粮绝对搞不到300万吨大豆。
johnywy666

11-09-03 15:56

0
大豆我是伪专家, 可以一起探讨。 大豆,今年国内产量在1100万吨以下, 不要听农业部和油世界的产量预期,都是假的。 播种的时候,就减少了25%-30%。 大豆, 亩产300-340斤, 种植成本包括人工地租 在每斤1.5元, 今年新豆,农民的期望价格是2.8元每斤。 如果这里价格成立,交割成本就在6000元每顿左右。我们的大豆是非转基因大豆,按规定,食用豆必须是非转基因。 由于品种原因, 我们的大豆出油率低(16%),转基因的在18-19%, 但蛋白质高。 食用豆2011-2012的消费量在950万吨左右,由于蛋白粉生产大增(我们的非转基因豆比美国的便宜很多,美国的目前在1000美元吨以上) 可能达到1000万吨的消费量。 加上种用50万-70万吨, 基本没有可榨油的豆子了。 将来国产豆就可能和豆粕,豆油关系不大了。 如果这个成本。国产豆上6000以上是肯定的,因为cpi主要的豆油,没有必要打压豆制品的食用豆。
目前期货市场中粮打压价格,估计这波中粮要亏大了。 美豆,国外对冲基金是看1800-2000左右, 这波会搞的很猛。 先说这些,有空继续交流。
几度秋凉

11-09-03 15:27

0
大豆的多头行情是大势所趋。前不久,国储为了平抑物价抛售了400万吨大豆。
国内和世界主产国的产量下降己成定局。
天朝缺什么,什么就大涨。哈哈!
大豆目前己突破长达一年的盘整区,上破新高只是时间问题。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