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资本市场信息

11-09-03 10:12 1351次浏览
sam1920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新股发行节奏不减用意深远(2)

2011年02月12日 08:55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1)  【字体:↑大 ↓小】  中国股市新股发行节奏不减,也是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的需要。央行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新增人民币各项贷款7.95万亿元;与此同时,中国证监会1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包括增发在内,共有531家公司在A股市场融资,融资额超过1.02万亿元。尽管2010年直接融资额创历史新高,一如央行在《201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所说“直接融资比例明显提高”,但与间接融资相比,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显然,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的失调,不仅使金融风险过度集中在银行,也极容易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过度膨胀、金融机构贷款总量增长过快和“贷大、贷长、贷集中”等结构性问题结合在一起,成为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隐患。因此,要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就必须加大直接融资比例,增加股市供给,扩大股市规模,让更多企业通过直接融资渠道获取资金。


  中国股市新股发行节奏不减,同样也是做大资本市场规模,应对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迫切需要。近些年来,西方国家施压中国开放资本市场的力度越来越大。特别是历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虽然时间场地不同,但相同的都是美方要求中国开放金融业、开放资本市场。而在中美开展第四次战略经济对话前夕,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曾宣布,将全面启动对证券业和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评估工作。显然,开放资本市场已经是潮流所向。要开放资本市场,就必须抢先做大做强资本市场;要做大做强资本市场,就必须扩大市场规模;要扩大市场规模,就必须加快IPO速度,让更多优秀企业上市,使股市从易受风浪颠簸的“小舢板”变身为能抗击惊涛骇浪的“航空母舰”。尽管近来关于资本市场开放的声音远不及人民币汇率的声音更受关注,但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2010年9月7日“第二届世界投资论坛”上的一段话,还是为我们破解融资潮居高不下的疑团,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随着中国资本市场规模的扩大,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中国资本市场从与海外合作中获益良多。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是未来必然要走的路,中国证监会将在这方面做更多努力。”似乎是呼应这段话,2011年1月26日,证监会发布了QFII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指引,这不仅意味着QFII进入股指期货已到了最后的实质阶段,也表明,我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步伐一直在稳步推进。

  2011年,尽管股市资金面相对紧张,但上市公司的融资需求不会减少,IPO节奏也不会减慢。原因无他,各种需求都期待资本市场有更好的满足;而人们期待在股市低迷时新股发行节奏适度放缓的愿望,可能会像2010年的期待一样再度落空。(徐绍峰)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1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sam1920

11-12-05 10:55

0
编辑本段郭树清就任中国证监会主席后的首次公开演讲
他表示,如果把每年外汇储备的四分之一或者二分之一拿来做直接投资,对所有国家都有好处   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10日在国际金融论坛2011年全球年会上表示,全球经济不平衡的调整是必然的,在这方面中国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为全球经济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他同时称,现在中国大概有4万亿美元的海外资产,70%都是外汇储备,都是证券类投资和组合投资,直接投资比重非常低。如果把每年外汇储备的四分之一或者是二分之一拿来做直接投资,这对所有国家、对中国都有好处。   这是郭树清就任中国证监会主席后的首次公开演讲。   会上,郭树清表示,中国经济不平衡,并不是表现为消费不充分,特别是物质不充分,而是表现为不同阶层收入差距大,消费差距也大;城乡消费差距大;地区消费差距大;商品和服务差距大,服务严重不足,公共服务欠缺更多;物质利得财富和金融财富增长快,知识财富增长慢。   与此同时,郭树清表示,中国经济对外不平衡的表现,核心的问题是产业结构比较落后。制造业很发达,占比很高,但高度集中于低附加值、低端产业。   “我们是靠低端的产品和其他国家交换,来获得贸易顺差的。”郭树清说,估计顺差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没有那么大的差距。这是因为这些年一直在调整,出口相对增长慢一点,进口增长快一点,更重要的是价格在调整。出口产品的价格上涨幅度非常小,而进口产品价格上涨非常快。   “利用这种不平衡,应该说给所有的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表现在所有的工业资产比,价格都逐渐下降。所有的原材料、能源产品价格都上升。”郭树清说。   另外,人民币汇率出现了双向调整,特别是离岸市场在香港就已经实行人民币贬值,美元升值,幅度比较大。“这是市场化重要的一个标志,也是我们对外经济平衡关系开始好转的一个重要标志。但这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首先,中国如果继续保持这样的进口速度,特别是能源原材料,会对世界造成很大的压力;其次是产品价格上涨,全球的通货膨胀可能会重新上扬;第三,廉价储蓄和资本会减少供应。   此外,郭树清表示,现在中国有大概4万亿美元的海外资产,70%都是外汇储备,都是证券类投资和信托网投资,直接投资比重非常低。如果把每年外汇储备的四分之一或者二分之一拿来做直接投资,这对所有国家、对中国都有好处。   郭树清最后表示,国际社会对中国提出了很多要求,让中国承担更多的责任和权利,这是有道理的,但是责任和权利必须对等,现在要求我们承担的义务太多。如果大家能够更好的一起来应对经济发展的挑战,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特别是绿色发展方面能够一起来应对的话,希望中国能够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中国应该在国际机构中有更多相应的权利。[

外交部:中国不能动用外汇储备救欧洲
外交部副部长傅莹表示,中国救助欧洲的命题不成立。她指出,虽然中国拥有庞大外汇储备,但外汇储备并非国内收入或财长可以支配金钱,外汇储备是让外国企业来华时兑换人民币,同时是中国的储蓄,不能用於国内扶贫或到海外援助,要满足安全性、流动性及适当盈利性等原则,故不能动用外汇储备拯救欧洲国家
sam1920

11-12-05 10:19

0
石建勋叫板郭树清:股市不应歧视低收入者

上证指数

石建勋:高收入能够投资股市,低收入者为什么不能?

日前,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第九届中小企业融资论坛上表示:“低收入人群不适宜参与中国股票市场。”对此,同济大学财经与证券市场研究所所长石建勋昨日在其博客上表示,“这段话的初衷或许是好意,郭主席不希望低收入者在残酷的"赌市"里赔上身家性命,因为股市毕竟有风险。但细想起来,郭主席此言值得商榷”。

“高收入者能够投资股市,低收入者为什么不能?国家明确提出要增加老百姓财产性收入,这其中就包括股市中的投资收入。难道老百姓投资股市还要分高收入和低收入吗?如果这样区分,有歧视低收入者之嫌。”

“如果股市只适合高收者投资,是否意味着高收入者能够赔得起?能赔得起的人才能投资中国股市,那么是否意味着中国股市不是投资场所而是赔钱场所呢?股市洗劫高收入者的财富就是应该的吗?”

“如果股市具有投资功能和价值,无论收入高低都可以获得投资收入,为什么低收入者不能够投资获得应有的收入呢?”

抛出三个观点后,石建勋表示,“我们期待着郭主席继续有所作为,进一步完善股市的投资功能和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制度,使各种收入的老百姓在股市中的投资都能收到与银行存款利息相当的长期回报”。成都晚报记者 彭疆(成都晚报
sam1920

11-09-04 11:19

0
昨天晚上始终睡不着,想到精英的一句用屁股思考的话就感觉可笑:中方对欧洲经济和欧元始终抱有信心,将继续把欧洲作为主要投资市场之一,希望欧方确保中方对欧投资安全。在这个社会只要你是正常人,你投资的东东,谁能确保它一定安全,从话里明显前后矛盾,既然对欧猪始终抱有信息,即说明看好它的质地,即使短期资产缩水,到后来始终会起来,这才叫始终抱有信息。但后来就来一句,希望欧猪确保中方的投资安全,难道本知道有很大风险,这还叫始终抱有信心,精英说话就是很拽!
sam1920

11-09-03 15:28

0
新的抽血在持续 一天放行353亿再融资
据北京商报消息 尽管目前A股市场显现出极度“缺钱”的局面,但新的抽血仍在持续。昨日共有7家公司同时发布公告称,证监会已核准各自前期递交的再融资计划申请。7家公司所涉及的再融资额度高达近353亿元,其中仅民生银行一家再融资就预计高达290亿元。
sam1920

11-09-03 10:17

0
2011年02月12日 08:55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这是个谜,但并非无解。2010年,中国股市以4883亿元的首发融资额,荣登IPO融资额全球第一的宝座。与之相比,2005年A股总筹资额不足60亿元,2007年IPO融资最高也不过约4470亿元。

  在坐上第一宝座的同时,中国股市也付出了一点代价:超出市场承受力的巨额融资大潮,不仅拖累了股指,也造成了新股频频破发。然而,让很多人难以理解的是,即便新股出现“破发潮”,即便股市表现持续低迷,监管层仍没有改变新股发行节奏的打算。截至2011年1月26日,今年已有35家公司完成首发,而春节后的2月9日和10日,又有10家拿到发行批文的新股整装待发。有人预测,这样的新股发行节奏若一直持续下去,2011年IPO融资首发家数和融资总规模,均有望超越2010年的347家和4883亿元。

  为什么监管部门对市场放缓新股发行节奏的呼声“听而不闻”,以至“无视”市场承受力,继续大开融资“闸门”、大发“新股”呢?

  或许,以下几个因素为我们破解“谜团”提供了“钥匙”。 
 

  中国股市新股发行节奏不减,首先是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尽管在工、农、中、建等诸多金融机构相继成立小企业服务中心的背景下,中小企业贷款增速明显高于大型企业,但融资难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监管层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板市场,就是力图通过资本市场,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开辟一条新的路径。统计显示,2010年总共有206家中小企业在中小板挂牌上市。可见,监管层坚持不懈地发展中小企业板市场,就是意在通过资本市场,积极推动中小企业成长壮大。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则是资本市场扶持的另一个重点。设立创业板市场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举措,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也是“十二五”规划中的重点。显然,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尽早成为先导产业、支柱产业,就必须积极扩大创业板市场规模,让更多处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小企业获得资金支持,得到更快发展。而要实现这些目标,无疑必须依赖新股发行节奏的加快。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