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钒电池的优缺点阐述

11-08-24 08:41 19933次浏览
祥祥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简单地说,钒电池的优点突出,包括:

1)循环寿命很长,可达数万次甚至更多(当然要看用什么材料、哪家公司生产的了);

2)DOD深度和电池的寿命几乎没有关系(这个特性对集成商就像天堂的福音);

3)频繁充放电对电池的寿命几乎没有影响(在新能源系统中尤其是风电中这个特性有时候挺重要的);

4)电池容量可实时监测,简单容易(这个在应用中对系统管理有相当的好处)。

钒电池的缺点(用“缺点”这词儿怎么这么不专业,呵呵)也同样明显:

1)电池体积太大(运输麻烦不说,放哪里?);

2)电池对环境温度要求太高(冷天就别提多麻烦了,这在咱们国内可是有前车之“痛”的;热天电池也会发烧);

3)价格贵(这个可能是短期现象吧);

4)系统复杂(又是泵又是管路什么的,这不像锂电等非液流电池那么简单)。
打开淘股吧APP
1
评论(2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七星岭

15-12-17 15:57

0
钒电池又开始炒作,取代锂电池?吹牛吧。
天威太阳能

12-03-19 20:49

0
不错的储能前景 汽油涨价 钒电池概念该活了
51dcw

11-12-14 23:51

0
钒电池 我建义上“51电池网”这个网站不错,这方面的信息量比较多啊。。http://www.51dcw.com/news/fandianchixinwen/
祥祥

11-09-02 10:21

0
祥祥

11-09-02 10:16

0
祥祥

11-08-24 09:46

0
全球钒电池行业纷乱依旧
纷乱一:中国第一个MW级钒电池项目到底花落谁家?目前看来不见得普能可以如愿,也许大化所能够率先起跑。在中国做事情,中国人还是更有优势一些。前一段时间听到一些冷笑话,不仅扼腕,充分理解了中国特色的含义,也明白了水土不服能够体现在任何方面。

纷乱二:澳大利亚Maria大妈的Vfuel公司已经几乎处于解散状态。我一直好奇的是,这样一来美国Ashlawn的那个项目是不是就不做了?不过呢,商业社会没有死胡同吧,Ashlawn应该可以去找SEI救场。

纷乱三:SEI。日本的地震让大家都燃起了对储能的兴趣,SEI也不例外。不过准确地说,日本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储能的研究。大家来一起猜猜看,SEI在5年闭关后出山的第一个项目会在什么地方?他们在中国会如何布局?

纷乱四:美国西太平洋国家实验室也在掺和钒电池。他们在钒电池领域也做了不少研究,此前发表过电解液中加盐酸以改善性能的报告。从一些事情中看,他们在美国似乎在极力推动液流电池。

纷乱五:此前一直活跃的国内钒电池企业,最近似乎很沉默。原来说要量产的公司,半年多过去了,也不见量产;原来说要推产品的公司,也没了消息。倒是上海神力,在燃料电池泡沫破灭以后,盯上了钒电池,接过了钒电池宣传的接力棒。看看报道内容,大家是否觉得这是中国宣传机构的定式:“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制造的国内首台5-10千瓦高性能全钒液流储能电池样机正式投入运行,其储能效率达到70%的先进水平”、“神力科技研发的膜采用国产非氟高分子聚合物,与杜邦膜从材料到加工工艺都完全不同,目前国内只有神力科技真正拥有不依赖杜邦的钒电池用离子膜”。如果我没有记错,关于“国内首台”、“离子交换膜”的报道,在中国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吧。
祥祥

11-08-24 09:20

0
钒电池上市公司?

写这篇博客就当是偷懒吧。干嘛写钒电池和上市企业?难道要赶时髦给大家推荐股票?非也,非也。原因是我在关注钒电池行业的一些最新消息的时候,总是会看到各种各样的人到处吹嘘“某公司有钒电池的技术”或者“某公司有钒矿进而有钒电池概念”,然后这些“某公司”股票就有可能大涨。
自己无知可以,但是不要欺骗别人。我鄙视这些烂人,因为事实是:
1)中国目前没有任何一家上市公司拥有所谓的钒电池产品技术。这个是结论,任何人不服都可以来质疑,但我建议用一种时髦的方式来质疑:赌10万。
2)钢铁公司去做钒电池?不能说完全没有机会,这事就像让一家生产轮胎的厂商去生产汽车一样。具体的原因就不多废话了。
3)如果有哪家上市公司说他们要靠钒电池在未来3年内赚不少钱,那么你就当这家公司是个屁,把它放了吧(哈哈,俗气了一些,不过很鄙视哪些造假骗人圈钱的人)。可以负责任地说,3年之内不会有任何上市公司能够在钒电池上盈利。3年以后的事情,你还信吗?
4)如果还有人不相信,那我们来粗略的估计一下,做出能够赚钱的钒电池需要多少资金投入和多少时间。假如你有很强的一个研发和产品团队,那么:做出能够稳定运行的原型单堆(KW级)样品需要1000万人民币,做出能够稳定运行的100kw级模块样品需要2000~3000万人民币;以上的样品如果要变成产品的话,需要同样数量的资金投入。钱看来不是大数字,但是时间是个大问题:做出能够稳定运行的原型单堆产品需要1年左右;在此基础上做出能够稳定原型的 100kw模块样品需要1~2年;要做到产品,那就加上1~2年。但是,注意了:上面说到了资金和时间需求,都是基于你有明白人指导的前提下。你能找到这样的明白人吗?如果没有明白人,那么上面说的时间需要乘以3~5.想想看,大连化物所做了5年了吧?863、973拿了不少,出产品了吗?
如果有谁觉得自己牛得啥都能做,那回答一下这两个问题:(1)你的工业基础比日本人强多少?(2)日本人投资7、8千万美金没有做好的事情,你觉得自己需要投资多少钱能做好?
祥祥

11-08-24 09:13

0
。相信大家对磷酸铁锂电池都不陌生,因为这个是如今最火的概念之一。也是,电动汽车将是多么诱人的市场!这种电池的优势在于:
1)能量密度高(体积小,同样容量的电池几乎是钒电池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大小)
2)温度适应性广,从零下20度到零上70度都没什么问题(这个特性在荒郊野外应用中很重要!)
3)功率特性好(人家是动力电池,这当然是好了)
4)寿命特性相对铅酸电池好很多,比胶体铅酸还好(不过就不要和钒电池比了,你这都快玩完了,人家才刚热身完成)
5)效率高(轻松到90%以上,钒电池这辈子看来都没戏赶上)
6)产业链发达(那就是产业发展速度会快得多,价格下降可能很快,性能提升也可能快,这个比钒电池行业强多了)。
但是磷酸铁锂电池也有自己的问题:
1)容量小(相比钒电池可是小多了);
2)大容量时寿命不好说了(电池一致性大概还没过关,如果做大容量应用,那寿命就真的不好说了
3)原材料来源受限(全世界的锂没那么多吧);
祥祥

11-08-24 09:11

0
客户的争夺 因该是应用领域:
竞争要和具体的客户群甚至是具体的应用类型结合在一起才有意义。每种电池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在几个主要的应用领域里面,各种电池的价值都不一样。下面就来简单说说。
1)电力调峰
在这个领域里面,从体积、容量、功率、寿命等方面综合来看,钠硫电池优势似乎更大,钒电池次之。
2)大型并网风力发电平滑
在这个市场里,钒电池体积上的劣势不明显,反而是寿命优势明显,因此钒电池似乎有些优势,钠硫电池次之。
3)离网发电系统市场
这个市场里面还存在很多细分,今天不一一说了。但钠硫电池应该挺难,主要是这类应用的功率一般都不会超过几百千瓦,并且容量可能要更大;钒电池和磷酸铁锂可能都有机会。
4)UPS市场
这里面铅酸电池很好用,其他技术暂时算了吧。要变也是在3~5年以后的事情。
5)电动汽车领域
这个比较难说(不是说钠硫和钒电池有机会),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磷酸铁锂几年内会逐步成为主流。但如果中途出现什么新的技术抢了磷酸铁锂的饭碗,那就是天灾人祸,也怨不得谁了。这种可能性是有的,而且看起来还越来越像这么回事。钒电池就不要掺和了。
6)并网太阳能发电
超级电容和磷酸铁锂看来都有机会。
祥祥

11-08-24 09:10

0
钒电池面临的竞争  产业链的竞争
钒电池的产业链在哪里?我还没看到一个有意识的产业链的形成。从矿的开采、各种原材料的研发生产、电池产品的生产、各种配套产品的研发生产、集成商的参与、用户的互动等等这些方面,我甚至还没有看到这个产业链的雏形。因此,这个产业里面企业的发展速度不会很快(有点武断,但是事实如此)。
钠硫电池的产业链在哪里?这个我还不太了解,但估计和钒电池类似,不同的是日本企业往往是以善于协作而闻名,也许在日本他们有精细的分工协作吧(纯属瞎猜的)。
磷酸铁锂电池的产业链比上面这两种技术的产业链那就发达得不止一个数量级了。看看:开矿有西藏矿业等,正极材料有A123、斯特兰、杉杉、比亚迪等等,其他原材料包括膜、电解液、负极材料等等,哪里不是明星云集,就连封装工艺都有无数公司在做。因此,我认为未来如果说成本下降和技术进步的速度,绝对是磷酸铁锂会最快。钒电池会相对慢很多。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