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还是高端消费有前途啊,弄得发改委不时出面来干预一下
0
半年内“二次约谈”白酒企业涨价再戴“紧箍”
业内人士称,未来一段时间白酒企业的涨价或转向“隐蔽”
近段时间以五粮液为主的白酒企业的涨价风波,再次引来发改委针对白酒企业的二次约谈。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官网刊登的一则倡议书显示,9月中旬,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经贸司、价监局共同召开白酒价格座谈会,要求白酒企业不能再出现涨价现象。而此次约谈距离上次约谈仅有半年时间。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约谈虽然延缓了白酒企业的涨价步伐,但不能阻止白酒企业的“隐蔽”涨价。
“二次约谈”
该份倡议书显示,此次与会的除了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和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外,还包括贵州茅台、五粮液、苏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泸州老窖、古井贡酒等白酒企业相关负责人。首次约谈时,白酒企业并未直接到会,而是由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向白酒企业进行传达。
倡议书称,鉴于目前通胀预期的压力,白酒虽然不是必需消费品,但是在稳定市场消费方面也起着特殊作用,发改委领导在会上提出要求,行业协会及白酒骨干企业要起到维护白酒市场价格的作用,同时保障市场供应、稳定价格、不能再出现涨价现象,加强行业自律,加强对经销商的管理。
而这已是国家相关部门今年内第二次针对白酒企业涨价一事进行约谈。
今年3月底、4月初,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部门也曾专门针对啤酒、白酒等产品的涨价问题,约谈燕京啤酒、华润雪花等四大啤酒企业和相关协会负责人,除了要求稳定市场价格之外,约谈还提出,“近期,尤其是上半年必须保持价格稳定”,但是此次约谈要求“不能再出现涨价现象”,并且未给出一个具体时间表。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相关负责人昨日对《第一财经日报》透露,这是考虑到当前通胀的形势,所以才没有给出期限。
上述负责人还表示,希望白酒企业不要造成“产品争相涨价”的心理,舆论上的影响也是此次约谈的出发点之一。
或难阻“隐性”涨价
洋河股份和五粮液方面均表示,今年公告提价时点早于此次约谈,因此原定的提价计划不会改变。
“我们不会涨价。”古井贡酒总经理梁金辉昨日对记者表示,发改委此次约谈出于关注通胀和国计民生的考虑,而稳定市场价格对企业经营本身有好处。
而这次约谈显然对于贵州茅台和五粮液的影响更大。此次约谈后,贵州茅台2012年初之前提高出厂价的可能性降低,这意味着五粮液出厂价在一段时间内将保持高于茅台,在市场价格传导过程中,这可能有助于拉小二者市场零售价上的差距。
“这次五粮液赚大了。”一位券商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对记者表示。五粮液在今年8月31日宣布,自9月10日起提高产品出厂价,上涨幅度高达20%~30%,也意味着其主产品52度五粮液涨幅约150元/瓶,达到659元/瓶,比目前出厂价619元/瓶的53度飞天茅台单价高出50元左右。
华闻华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顾问王传才分析,政府此次约谈可能是担心白酒企业在今年底、明年初集体涨价,由此带来的巨大舆论影响引起其他行业的连锁反应,不过,他认为,这次约谈并不代表企业不会涨价,部分企业可能会采取更加隐蔽的方式“低调”涨价。据记者了解,去年泸州老窖数次提高出厂价,但是并未大张旗鼓对外进行公告。
此外,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即使此次约谈延缓了白酒企业涨价的步伐,但可能只是意味着涨价时点的推后,企业可以通过控货等方式拉高终端零售价,从而使得零售价和出厂价之间的价差拉大,为下一次涨价做好准备。以五粮液为例,2010年底、2011年初五粮液未进行提价,而今年上半年又恰逢发改委第一次约谈酒企、通胀高企的风口浪尖,最终一直到今年8月才正式公告提价,这次被称为“迟到的提价”的幅度也远高于往年提价幅度。
实际上,对于不少白酒企业而言,其对货源发放的控制已经成为控制市场价格的一个重要手段。
如四川某上市酒企宣布从2010年1月起提高出厂价后,其一家大型经销商在官方网站上发布通知称,将对价格调整后,先期达到新价格体系的市场以及终端价格与零售价格先期达到新价格体系的品牌运营商给予优先发货。
受二次约谈影响,白酒行业上市公司也作出反应,昨日以集体下跌收盘。其中,山西汾酒昨日以76.71元收盘,大跌5.01%;贵州茅台以197.66元收盘,大跌3.28%;古井贡酒以87.51元收盘,跌3.20%。
0
网帖《纪念新股民刘静淑君》 引发股民共鸣
时间:2011年09月23日 04:15:54 中财网
近日,在各大论坛上流传着一篇无名股民创作的帖子《纪念新股民刘静淑君》 ,文风模仿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读来令人神伤,与广大股民心有戚戚焉。一时引来无数股民转帖传阅,仅在股吧里,跟帖数就达到了1264。
江苏的一位网名跟帖说,“非常熟悉的文章,当年能够全背诵,现在读来更感慨。”名为淡淡的香烟味的股民跟帖,“虽借用鲁迅先生的文笔,仍不失为股吧难得一见的好文,也是一个投资者的良心之作。本人读了八遍,意犹未尽,酸酸的带有一点疼,犹如重读鲁迅原文……此文必火!”
现摘录此帖精彩部分,供广大股民赏析。
纪念新股民刘静淑君
一
二零一一年九月十九日,就是上证综指捅破前期低点的那一天,我独在证券营业部外徘徊,遇见程君,前来问我道,“先生可曾为刘静淑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她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静淑以前就很爱看先生的博客。”
……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炒的并非正常股市。数百万被套股民的脸,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割肉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经济学家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大小非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这资本市场,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未销户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销户者的灵前。
二
真的股民,敢于直面惨淡的大盘,敢于正视大小非的解禁。这是怎样的投资者和投机者?然而制度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股民的血汗钱,来满足大小非的欲念,仅使留下散户眼中的血色和缩水的市值。在这眼中的血色和缩水的市值中,又给人暂时的反弹,维持着这似涨非涨的指数。我不知道这样的跌势何时是一个尽头!
……
三
在销户的新股民之中,刘静淑君是我的学生。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被套而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资本市场顺利发展而贡献一生积蓄的中国的新股民。
……
四
我在那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股民向**会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庄家居然开始砸盘,跌停股票多至数百,而刘静淑君所买股票全在其列。……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股市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重挫崩盘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静淑君,更何至于无端就销户了呢?
但有人就说,说她们是“小散户,不懂就不要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应该要自己负责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五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静淑君,那时是欣然前往营业部开户的……但竟在中石油开盘那一刻满仓买入,整整48元,没有一点上涨的希望,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和珍君想帮助她,教她买了中国平安,立跌;同去的杨仪群君又想去帮助她,教她买中小板、创业板的小盘股,但是买的小盘股也全跌。但她此时还能站起来,最后满仓的权证到了截止日期却没抛,于是终于销户了。
但是庄家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
六
时间永是流驶,股市依旧太平……资本市场发展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牛市时进入的大量的股民,能活下来的毕竟不多,但销户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全亏。
然而既然销了户,当然不应要扩大。至少,也不能因此影响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亏去老本,也会在微漠的打工中积存微薄的够糊口的血汗钱。陶潜说过,“亲朋或被套,他人亦已亏,割去何所惜,打工养全家。”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七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股市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庄家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经济学家和员们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股民割肉竟能如是之从容。
……
套牢者在深绿色的大盘中,会依稀看见微红的光芒;真的散户,将更奋然而买入。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纪念新股民刘静淑君!
□ .张.春.杰 .长.春.晚.报
0
今天公布的各项数据,全面引证市场的弱势还将继续。CPI的具高不下,说明抗通胀的白酒板块仍将是机构投资人的最爱。“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呵呵
0
he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