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华生:新股发行监管者应该推出八大治市措施

11-08-19 16:13 1307次浏览
ztuosen0811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腾讯财经讯 腾讯财经20人论坛“新股发行制度改革”8月19日下午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旨在对比成熟市场新股发行制度的经验,结合中国资本市场实际情况,试图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方向。

著名经济学家华生(微博)在主题演讲时表示,新股发行监管者应该推出八大治市措施。

一是,迅速建立严格的退市制度;二是,加大对造假和违法的惩罚力度;三是,对高溢价发行的企业实行预警制度;四是,发审委制度要进一步完善;五是,要全面引入个股的做空机制;六是,建议国际板暂停;七是,坚决叫停保荐加直投;八是,全面放行上市公司的公司债发行,并实行备案制。

以下是华生(微博)的发言实录:

我个人认为目前至少应该推出八大治市措施。

第一,就是迅速建立严格的退市制度。一个光生不死,垃圾股炒得比优质股价格还高,这个我们已经呼吁了多少年了,保护了一小部分人的利益,损害了大部分人的利益,把整个市场上的标准都搞颠倒了,吹捧垃圾成了这个市场上的常规,而且里面的内幕交易层出不穷,导致了我们中小盘之所以高溢价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没有退市制度,创业板到今天退市制度也退不出来。这是造成估价失衡的主要原因。而且我看股民、散户的反映,多数人的意见都是一致的。大家都赞成对于坏企业应该要惩处,对于不够上市资格的企业应该果断退出。

上次在深圳的时候,我就说过,巴非特就说了,没有破产的资本主义,就像基督教没有地狱,没有地狱人人都犯罪了,这个市场还有什么警示作用呢?做好人没有什么作用,做坏人还可以赚钱。谁做好人?所以,监管者一点要痛下决心,应该立即推出创业板的退市制度,而且要积极推出主板的退市制度。

第二,要加大对造假和违法的惩罚力度。我们现在惩罚力度太小了,简直就是毛毛雨,有些制度造假了以后,处罚了什么人,暂停两天的资格,永久取消了他们资格没有?美国罚款多少亿美元,咱们人民币来个一两亿也可以,你要有警戒作用啊。我们在这方面心太软了,难怪有人怀疑里面有猫腻,是不是拿了人什么好处。对于造假的发行人、股东、保荐人、券商要有严厉的措施。这个措施并不困难嘛。

同时,对于那些预测误差大的公司,保荐人也要承担责任。我们知道盖个房子还有质保金,过了多少年房子质量没有问题,再把质保金退给体。我们证监会能不能出台上市保荐的质保金制度?等到三五年以后,确实按照你保荐的差不多的,再把质保金退给你,否则没收。没有人要求你是火眼金睛的孙悟空,但是你误差太大,说明你大失水准,就要承担一定的经济损失。包括一定时间里面停止你推荐通道,停止你保荐的资格,有这些惩罚措施,才有威慑作用。天天讲教育,教育一百条不如一条惩罚措施的作用。这不光是证券市场的问题,也是中国社会的问题,光是说要做好人,但是没有说假如不做好人,你怎么办。

惩罚里面还有,就是对于一些特殊的企业要有特殊的程序。什么是特殊企业?比如说二次上会的企业,一次没有过,绕了一圈二次又上了,而且大部分又上了,这里面有什么名堂呢?要有特别程序,要对社会公示,他已经有问题了,不是一般的好人了,这时候就得有特殊待遇伺候他,他确实够条件能上了,也得让投资者明明白白。

第三条,我认为就是对高溢价发行企业的预警制度。我们不能不让企业高溢价,因为你搞不清楚这个企业是将来的微软,还是苹果。你不能要求微软和苹果跟一个一般意义的企业卖一个价钱。但是,你高溢价了,你还没有证明你是微软、苹果,因此你高溢价发行的企业我们要特别关注你,要有一些预警措施。这个措施里面,可以建议的,比如说高溢价发行的企业,所有发行人股东,包括大股东,跟你最初低成本进去的股东。我看到有些股民的意见说我们的成本要跟他们一样,这个不合理。人家成立企业的时候,两三个人干起来了,你没有承担这个风险,人家上市了,你说跟人家一样,全世界都没有这样的。但是高溢价发行的企业,可不可以规定(这是一个股民的建议,我认为有一定的道理),这些企业的老股东不得低于发行价减持。这个是可以的,这个时候包括老股东,包括PE、VC就会主动说他们的发行价不能太高了,太高了,将来咱们减持不了了。我认为这样的措施非常管用。中国国情嘛,咱们不能自由主义,别人没有采纳的措施我们要采纳,因为咱们有很多问题是别人没有的。所以,比如对高溢价发行,原股东不得低于发行价减持,我觉得可以采取,至少是在一定年限内。或者说低于发行价减持要经过特别申请程序,这也可以。咱们也没有说绝对不让你减持,如果确实因为天灾人祸,你们都尽力了,申请减持也可以。但是不能够自动减持,变成一个特别程序。这样的话,我们大家心里面平衡多了。

再比如,我以前的建议,对于高溢价发行的企业在三五年内不得用募集资金股本转增股本。有人说转增是一个游戏,问题是现在我们市场上很多人还买这个账吗?这种情况下,你赚钱了可以送红股,但是用高募集转增股本,摊薄股价,我认为应该控制。要抽掉他炒作的釜底抽薪。

现在高官爱辞职,辞职以后就可以减持了。这个咱们没有办法,咱们都是高学历的,我觉得很简单。国外高管是当一辈子饭碗的,咱们这个高管辞职之后又换一个公司又当高管了。我觉得在上市公告书里面高管要声明,声明你在几年内会不会在这里就职,你也可以声明就就职一年半年,我们也就可以看明白了,这样就可以定价低一些。所以高管应该有任职承诺或者说锁定承诺,任职不能保证,但是可以锁定承诺。我走不走,我认为这个企业是好企业,所以我现在才当高管。我就是走了,五年也不卖,这也可以。这个承诺是自愿的,但是有人承诺,有人不承诺,就给了我们观察企业的信号。我们不能眼瞅着企业高管纷纷辞职变现,无计可施,这个不行。

第四条,发审委制度要进一步完善。上次我在深圳会议上也建议了,发审委要扩大中国热心公益事业的律师、会计师力量很多,要扩大,而且要保护。我们现在的制度是提前通知发审委委员,一边在工作,一边看材料,工作的时候没有空看材料,也没有空交流。我们要学高考,要全封闭,相互讨论,最后投票,投票完了以后,最后才可以跟外界接触。这样就可以解决一个很大的问题。现在上一个市很不容易,上市意味着巨量的资金变现,我们不能说没有人在里面用金钱起作用,制度上可以防范,发审委小组足够多,投票完了以后,再出来。这样包括我们投资者也就不会揣测怀疑我们的政府、监管者在里面收到了多少好处。因为跟你没有关系了,你决定不了,就是有钱人给你送红包也没有用了,因为最后是那些人投票,不是我投票。我觉得这个篱笆完全可以扎紧。做得好做得坏的,公示一下,哪些发审委做得不好,哪些发审委委员最后证明是有眼光的,有眼光的委员可以长期做下去。

第五条,要全面引入个股的做空机制。现在有股指期货了,当时我就给股指期货泼冷水,股指期货要有门槛。股改的时候,当时是我的建议,引入权证,股改完了,现在权证也退光了。权证的风险比期货、期指小得多。引进在国际成熟市场上,包括香港已经成熟的使用个股做空机制,也给了大家在熊市中赚钱的机会。

第六条,我建议国际板暂停。国际板方向上是正确的,中国经济强大了,中国变成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了,中国社会开放了,股市不对别人开放不合理。但是我们创业板推出一年多,连创业板制度还没有建好,退市制度还没有退出来,这种情况下咱们不要学狗熊摆棒子。所以,我个人认为在创业板没有完善之前,不要急急忙忙推国际。国际板到底走什么制度?国际板走A股制度的话,我们何苦走国际板呢?有什么意义呢?我们不能被一些人因为地方利益和行业利益所牵制。有些人一说话,你就知道他为什么要吹,一看他是哪儿的,就知道了。还是要站在国家和证券整体市场看。所以,国际板首先要明确是什么制度,制度架构好了,国际板可以稳步地推出来。

第七,我觉得就是要坚决叫坚决叫停保荐加直投。保荐就要有中立性,法官审案还有回避制度呢。你自己有利益在里面,人家怎么不打问号呢。这样的制度还要留一个缺口干什么呢?什么之前的可以,什么之后的不可以,这个改一下很容易的,这点猫腻很多人是有足够的聪明的。

第八条,我觉得也是可以立即推出来的,就是对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实行备案制。全面放行上市公司公司债,表现上跟我们股市没关系,实际上关系巨大。为什么这么做?你想一个公司都上市了,股票是不还本付息的,如果股票都发行了,发公司债还要审批什么呢?当然我们注意到证监会已经在加快公司债的发行,但是公司债的发行还是九牛一毛,才几百亿。我个人觉得上市公司的公司债可以全部实行备案制,给一个标准,负债率超过80%的不够条件,不能发。其他的一律择期发行。最大的好处可以使得我们的直接融资向间接融资转变,减轻我们银行的负担。银行的大量融资都是短期贷款,贷款了还要求把钱存一部分在银行账上,到期了,不管你用不用,还得调出来还贷款,再重新贷,非常不方便。上市公司如果率先一部公司债实行备案制,大量的钱就会从银行转向企业,大部分上市公司就不用向银行贷款,或者很少的贷款。而且容许公司债短期化,不一定要发十年,如果他有备案制大家就可以发短期。不是备案制就要发长期的。如果随时可以发,随时可以还,上市公司就可以普遍发一年、两年期的公司债。不要说发6、7、8,就发5,比银行存款利率高两个点,大家都会买公司债。明知道上市公司两年以内垮不了,公司债都可以买,利息比银行多两个点,这样银行负担就会减轻,实现直接融资向间接融资的宏观战略就可以迅速实现。银行也就不用因为资本金不足,来再融资。这就逼着银行改善服务,为中小企业服务,大客户人家自己就发债了。所以,我觉得公司债的备案制,对于我们证券市场有多重意义。

还有一种意义,上市公司有两种融资方式,一种是股权融资,一个是债权融资。上市公司公司债如果实行备案制,就给上市公司用债权融资打开了大门,上市公司就可以尽量地减少股本融资。大家不是讨厌股本融资吗,动不动又增发了,用债权融资,这个时候他的收益就会比较多地,特别是好企业的超额收益就会落在股权持有者身上,也就是落在我们股东身上。

所以,我再次大声呼吁上市公司公司债全面放行,实行备案制,这样对股民的利益会有的增益。

治市的措施是很多的,我一个人就了八条,我想大家可以想出80条来。作用可以立竿见影。

谢谢大家!
打开淘股吧APP
1
评论(3)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ztuosen0811

11-08-19 16:20

0
经济学家华生:中国股市存四大纠结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9日 14:11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近日A股低迷状况引发专家及媒体热烈讨论,燕京华侨大学校长、知名经济学家华生(微博)即在其微博对A股及相关制度进行了分析,认为A股有四大“纠结”状况,以下为原文:

  中国股市纠结之一

  散户呼吁股市不好主要是政府不再控制发行价发行速度,放弃管制,以至股票滥发圈钱失控;市场派说股价高是因政府不愿放弃管治和权力,搞半拉子市场化,人为造成新股价格虚高企业暴富高管套现,如取消审批让够门槛企业自主海量上市,新股价格自然就低富豪就少股市才会真有投资价值。

  倾听散户心声恢复上市价量控制或一时缓解市场压力,但恐少量上市新股被炒得更高日后套牢更多散户;信市场派放开发行,恐自律者少供求失衡股市暴跌立刻要命(现同一公司的中小盘A股比港股多贵成倍),走中间路线非驴非马牛短熊长众怒难消。弊人计穷,若有高人高见,愿拚个股改的老脸,找尚福林讨个说法。

  中国股市纠结之二

  现A股的大盘股估值和分红已与国际接轨,中小盘高估才有圈钱套现。高估源于无退市。想严刑峻法,每年退市个l%,然说情者人众,数十万人血本无归,请愿闹事自焚,反问谁叫你们让坏企业上市?自惭事前没有火眼金睛,遂稳定压倒一切,免谈。故垃圾股成堆,重组再生如蝇逐臭 ,悲呼!

  中国股市纠结之三

  制度改进会提高公平但未必提振市场,然人们慷慨陈词大多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股指。但真牛市可遇而不可求。中美股市都曾有过十年涨几倍不再回头的好时光。然新世纪(15.86,-0.34,-2.10%)十年,A股爬行,美股停步,同是经济高速又制度规范之港股也如A股一般。可谓若为公平请多努力,若为挣钱回家种田。

  中国股市纠结之四

  监管者叹新股再高仍被哄抬;破发刚逼价跌,炒新热潮又来;新股发慢说供给少推升股价,发快又被批抽血圈钱;抓审批被指贪权不舍,给市场被骂渎职胡来。散户怨股市天天造富老股发财高管套现,股指低迷猫腻太多害人赔钱;监管者推责任屁股坐歪,拿好处良心才会变坏。真相谁知?出路何在?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