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国家电网日前在吉林长春召开了2011年年中基建工作会议暨智能变电站建设现场会,会议要求加快智能输变电工程建设,全面开展智能变电站工程建设,规范智能输变电工程建设,完善智能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体系。
会议虽未明确透露未来智能变电站的开工数量,但是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战略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有为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将在全国建立5000座左右的智能变电站。
另外媒体还从国家电网获悉,在未来五年建成5000座左右的智能变电站后,2016年-2020年,我国还将建设7700座左右的智能变电站。这将明显促进智能变压器、电子传感器、智能电子控制系统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大同证券投资顾问付永翀认为,“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将在全国建立5000座左右的智能变电站,这一消息将极大拉动对于智能变电设备的需求,对于整个产业链形成极强的推动。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任浩宁认为,按照国家电网的规划来看,今年应当是智能电网全面建设阶段的首年,此时国家电网在全国建立5000座左右的智能变电站体现了国家电网推动智能电网发展的决心。
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特高压等项目的结合将会推动国内智能电网整体发展步伐,也标志着国内智能电网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对于智能变电站自身来说,国家电网的规划毫无疑问会带动智能变电站产业的快速发展。巨大的投资也将会促进智能变电站领域相关企业的发展。
0
智能电网的系列标准有望近期出台,国家电网将启动大量的智能电网项目。不同的国家赋予了智能电网不同的侧重点。中国的智能电网则体现特高压、超长距、清洁能源并网、配电自动化、用户双向互动等等。
0
智能变电站建设大潮已经来临,除了正在建设的41个智能变电站试点,未来还将有更多智能变电站在辽阔大地上矗立。专家认为,智能电网的建设将成为中国经济推动内需体系转型的战略机遇,将带动上下游近百个行业领域的创新发展。
0
国电南瑞具一体化集成优势
搜狐 国电南瑞: 目标价至62元
我们认为智能电网二次设备在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和互动化方面与以往二次设备有质的区别,长远来看智能电网发展有待我们和市场进一步认识。我们认为信息流、能量流会将智能电网的各环节联系得更紧密,“融合”将成为智能电网区别于传统电网的特征,能覆盖多环节、产品线丰富的厂商将受益。我们认为公司具备一体化集成优势,将受益于行业景气与市场份额的双升。
0
【私募也忙避险 大消费成首选】
“我们比较看好电网设备,尤其是二次设备。之前,机会在一次设备,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进行,二次设备的企业会受益,目前才刚刚开始。电网设备是逆经济周期的,经济越差,政府对这块的投入越大。另外,我们比较看好新材料、节能环保和军工的投资机会”。
——随着美债和欧洲危机影响的持续,A股随外围股市一起弱市震荡。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国内市场资金主力的私募投资者,有着怎样的看法和操作策略呢?深圳海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方烈、深圳市铭远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陆炜给出了不同的看法。
0
电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的基础设施,然而,近些年来,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客观环境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电网负荷快速的增长,大区电网互联初步形成,电力市场运行因素对电网运行的影响日益显现,加之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极端气候环境对电网安全稳定工作提出了很多的新挑战。智能电网必将是现代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
0
智能电网的系列标准有望近期出台,国家电网将启动大量的智能电网项目。不同的国家赋予了智能电网不同的侧重点。中国的智能电网则体现特高压、超长距、清洁能源并网、配电自动化、用户双向互动等等。
0
德国智能电网的发展趋势
第一,确立发展清洁能源的长远目标。
自2011年日本核危机以来,德国积极响应并成功“弃核”,决定2022年前关闭所有核电站,成为首个“弃核”的先进工业国家。2011年德国政府将永久关闭装机容量总计8.5G瓦的8座核反应堆,其发电量占全年电量的8%。
这个欧洲最大的经济体计划在10年中加倍扩大可再生能源比例至35%。德国的应对办法就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德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力开拓可再生能源,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截止到去年末,德国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地热发电、水力发电五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已经贡献给全国总电力消耗的16.8%。
第二,利用先进的储能技术大力发展太阳能和电动汽车产业。
德国在太阳能热利用和光伏发电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截止2010年底,德国的太阳光伏(PV)电池板装机总量达到17,300兆瓦。据相关资料表明,天气理想时全德国的太阳能和风能发电总量相当于28座核电站的发电总量。目前德国已有约0.9%的家庭使用太阳能发电装置,居民白天把屋顶太阳能光伏电(或风能发电)以较高价卖给电网,晚上平价买电使用。可以预见,未来越来越多居民将既是电能的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另外,德国利用其在传统汽车行业的技术优势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产业。德国政府已明确表示要在未来十年内成为世界电动汽车的引领者。
第三、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能源产业的结合工作。德国当前正在利用计算机技术调配各种可再生能源的供给,从调峰效果来看是非常理想的。
德国全境到处都建设了风力发电机组,当一个局部地区的风力不足导致风电生产下降时,电网或者自动调度其它风力充足地区的风电,或者自动增大太阳能光伏电的比例,如果遇到阴雨天气光伏电不足或夜间没有太阳能光伏电时,电网的计算机监控软件立即自动启动当地的生物质能发电,确保居民时刻有电可用。
0
到“十二五”末,我国智能电网技术和关键设备将实现重大突破,智能化标准体系基本完善,电网智能化达到较高水平。我国能源、资源与需求呈逆向分布,大型煤电基地、水电基地和风电基地大多位于西部、北部偏远地区,大规模开发后电力需要远距离、大容量向用电需求强劲的中东部输送。
因而要求加快智能电网建设,提高电网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满足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保障能源安全。“十二五”期间,全球智能电网仍将处于发展初期,国内外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这正是我国电力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领先世界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0
智能电网是目前迅速增长的一项技术,工艺,设备和应用,它的出现给传统电网系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智能电网的狂飙式发展缘于全球能源需求的指数式增长,有数据统计,“到2030年,全球电力需求会增长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