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南方电网5年来最缺电 电力缺口1000万千瓦左右
2011年08月19日09:44 来源:《南方日报》
缺电!缺电!笔者昨天从南方电网公司获悉,8月份南方电网最大统调负荷11127万千瓦,全网电力缺口1000万千瓦左右,最大错峰负荷达到1171万千瓦。南方电网调度通信中心主任汪际峰说:“缺水少煤,又值用电高峰之际,南方区域电力供应形势严峻,而且还将不断加剧,五省区电力缺口已经达到5年来最严重的状态了。”
面对严峻的供电形势,汪际峰表示,南方电网将以“保安全、保居民、保民生、保重要用户”为原则,加强与各省区政府的沟通协调,全力挖掘供电潜力、强化有序用电,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尽最大努力将缺电对经济社会的影响降至最低
0
配用电环节可关注
邹序元还分析,“十二五”是智能电网的重要建设期。随着重点环节技术创新和实践的完成、技术标准的完善,智能电网投资呈现出加速迹象。除对智能变电站看好外,他认为配电智能化、用电信息采集等领域也是投资重点。配、用电领域之前是电网投资的薄弱环节,待改造的潜力大。 在智能电网中,配、用电环节的信息化、智能化投资与薄弱环节改造相契合,尤其是用电信息化投资空间很大。从受益企业看,配、用电环节竞争分散,地域性强,可关注具有地域优势的公司。
《智能变电站迎来利好》
● 本报记者 王浩娇
2011年08月19日06:59 来源:人民网-《京华时报》
0
新增市场相应企业将受益
华泰联合证券此前发布研报指出,智能电网作为未来电网的发展方向,渗透到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各个环节。在上述这些环节中,智能变电站无疑是最核心的一环。
智能变电站由数字化变电站演变而来,经过发展,技术已经日臻完善。相比较其它环节,智能变电站已经具备了可以大规模进行推广的条件。智能变电站主要由设备层、系统层组成,与传统变电站最大差别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次设备智能化、设备检修状态化,以及二次设备网络化。
大同证券投资顾问付永翀分析,目前智能变电站的主要技术集中在传统继电设备改造、光电互感器、成套设备在线监测系统、故障录波等方面,未来这几方面的增长速度决定了相应企业的受益程度。成套设备在线监测系统、光电互感器、故障录波及时间同步系统均属于智能变电站新增市场,未来高速增长的潜力最大。因此可关注涉足此领域的企业,比如中元华电、理工监测、长高集团等。同时,整个产业的龙头企业,如中国西电、国电南自等将充分享受到整个产业链发展和国家智能电网招标带来的收益。因此,这类龙头企业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标的。
银河证券分析师邹序元认为,关键技术的研究、技术标准的制定、试点项目的进行,以及长期的规划都将促进智能变电站的长足发展。看好受益于变电环节的相关企业。智能变电站是变电环节的重点项目。变电设备及系统的技术门槛高,市场格局集中。市场已形成国电南瑞、国电南自、许继电气、四方股份等寡头垄断形势,分享变电环节的主要投资。
0
国家电网日前在吉林长春召开了2011年年中基建工作会议暨智能变电站建设现场会,会议要求加快智能输变电工程建设,全面开展智能变电站工程建设,规范智能输变电工程建设,完善智能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体系。
会议虽未明确透露未来智能变电站的开工数量,但是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战略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有为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将在全国建立5000座左右的智能变电站。
另外媒体还从国家电网获悉,在未来五年建成5000座左右的智能变电站后,2016年-2020年,我国还将建设7700座左右的智能变电站。这将明显促进智能变压器、电子传感器、智能电子控制系统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大同证券投资顾问付永翀认为,“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将在全国建立5000座左右的智能变电站,这一消息将极大拉动对于智能变电设备的需求,对于整个产业链形成极强的推动。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任浩宁认为,按照国家电网的规划来看,今年应当是智能电网全面建设阶段的首年,此时国家电网在全国建立5000座左右的智能变电站体现了国家电网推动智能电网发展的决心。
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特高压等项目的结合将会推动国内智能电网整体发展步伐,也标志着国内智能电网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对于智能变电站自身来说,国家电网的规划毫无疑问会带动智能变电站产业的快速发展。巨大的投资也将会促进智能变电站领域相关企业的发展。
0
众所周知,发展物联网就要先关注智能电网,智能化是物联网和智能电网的最核心元素,传感网作为智能电网信息感知末梢不可或缺的基础环节,在智能电网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将在电网建设、电网安全生产管理、运行维护、信息采集、安全监控、计量及用户交互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全方位提高智能电网的信息感知深度、广度,为实现电力系统智能化以及“信息流、业务流、电力流的高度融合”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智能电网与物联网通信平台
智能电网的发展关乎我国电力工业的命脉,物联网的相应技术和产品将广泛用于电力系统的发、输、变、配、用环节,并伴随智能电网的发展,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电力系统中,物联网技术提供给电力设施全方位防护和保电支撑平台,在发电机组监测与管理中有大范围应用,也广泛用于输电、变电、配电智能巡检中,在电网、电气设备的监测也有它的身影……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中可谓是无处不在,不但可以有效的对电力系统的基础设施资源进行整合,全方位提高电力系统的通信水平,还能很好的改善当前电力系统基础设施的利用率。
0
“我们通常所说的"大消费"概念股就包含在里面,如一些白酒股,在没有行情的时候,基金通常会选择抱团取暖的方式集体买入,而这样的股票,通常可以抵御市场大跌。”“现在市场资金把美债和欧债对A股的影响过于放大,在这样的情况下,指数不会有趋势性的机会,但热点却将层出不穷”,方烈表示,“这样的情况很像2002年到2005年那段时间,在指数和估值双双走低的同时,如贵州茅台、烟台万华等个股却走出了独立行情。”
0
而在具体的操作策略中,陆炜表示:“我们一直都没有对投资方向进行过大的调整。经济转型期,固定资产在目前的总量上再保持高增长的可能性不大,采用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也不现实。目前,经济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如资产价格,房价处于历史高位,后续是继续上涨还是下跌,存在分歧和不确定性。所以,和固定资产相关的行业不会有趋势性的机会,虽然银行、地产的估值便宜。我们最看好医药消费的投资机会。我国的人口基数非常大,目前正进入老龄化社会,加上我国是高储蓄国家,未来三到五年,甚至十年,医疗保健行业面临巨大的机会。虽然医药行业未来景气度非常好,但医药行业相对分散,细分子行业比较多,要在景气的行业找到确定的投资品种,寻找穿越市场周期的企业。医药行业里,我们寻找那些有独家品种、具有定价权、能够担当行业整合的、有壁垒的、已经建立好成熟的销售渠道、有品牌的企业。其次,我们比较看好电网设备,尤其是二次设备。之前,机会在一次设备,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进行,二次设备的企业会受益,目前才刚刚开始。电网设备是逆经济周期的,经济越差,政府对这块的投入越大。另外,我们比较看好新材料、节能环保和军工的投资机会”。——随着美债和欧洲危机影响的持续,A股随外围股市一起弱市震荡。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国内市场资金主力的私募投资者,有着怎样的看法和操作策略呢?深圳海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方烈、深圳市铭远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陆炜给出了不同的看法。2011年08月20日01:06 来源:金融投资报
0
省电力公司将投资71.7亿提升乐山电网
2011年08月20日04:19来源:四川新闻网-四川经济日报
据悉,“十二五”期间,省电力公司将在乐山新建1000千伏特高压变电站1座;新(扩)建500千伏变电站3座;新(扩)建220千伏变电站10座,电网覆盖各区县;加大110千伏(新增18座,扩建9座)、35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建设改造力度,实现网络结构优化和分片区供电。同时协调发展各级配电网,提高设备装备水平,大力推进电网智能化建设,提升供电能力和服务质量。
0
江西省电力公司:破解“缺电”困局要靠加快发展电网 中国国际招标网 2011-8-19 09:58
分析预测江西“十二五”经济和电力发展趋势,电力供应紧张将成常态。如何积极应对缺电?核心是抓住机遇,加快电网发展。...徐云认真分析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供用电严峻形势,针对当前电网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电网薄弱环节,提出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加快坚强智能电网建设。...
0
德国智能电网的发展趋势
第一,确立发展清洁能源的长远目标。
自2011年日本核危机以来,德国积极响应并成功“弃核”,决定2022年前关闭所有核电站,成为首个“弃核”的先进工业国家。2011年德国政府将永久关闭装机容量总计8.5G瓦的8座核反应堆,其发电量占全年电量的8%。
这个欧洲最大的经济体计划在10年中加倍扩大可再生能源比例至35%。德国的应对办法就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德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力开拓可再生能源,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截止到去年末,德国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地热发电、水力发电五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已经贡献给全国总电力消耗的16.8%。
第二,利用先进的储能技术大力发展太阳能和电动汽车产业。
德国在太阳能热利用和光伏发电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截止2010年底,德国的太阳光伏(PV)电池板装机总量达到17,300兆瓦。据相关资料表明,天气理想时全德国的太阳能和风能发电总量相当于28座核电站的发电总量。目前德国已有约0.9%的家庭使用太阳能发电装置,居民白天把屋顶太阳能光伏电(或风能发电)以较高价卖给电网,晚上平价买电使用。可以预见,未来越来越多居民将既是电能的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另外,德国利用其在传统汽车行业的技术优势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产业。德国政府已明确表示要在未来十年内成为世界电动汽车的引领者。
第三、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能源产业的结合工作。德国当前正在利用计算机技术调配各种可再生能源的供给,从调峰效果来看是非常理想的。
德国全境到处都建设了风力发电机组,当一个局部地区的风力不足导致风电生产下降时,电网或者自动调度其它风力充足地区的风电,或者自动增大太阳能光伏电的比例,如果遇到阴雨天气光伏电不足或夜间没有太阳能光伏电时,电网的计算机监控软件立即自动启动当地的生物质能发电,确保居民时刻有电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