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我现在的水平,只能用技术分析,也只能是技术分析,我知道技术分析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技术分析我将一无是处,我的工具、策略都在不断的修正与完善中,技术水平会不断的提升。我已经有这样一种感觉:这走势的多空双方的的确确是在打仗。走势在当下不断的演绎、推进。
前几天在琢磨这几个问题
我如何才能握紧我的仓位?这个问题通了一点,握紧仓位,首先要搞清楚仓位的性质,是短线、中线还是长线,还要对持有期各种不利情况有一个预期,出现哪种情况,是可以坚定持仓信心的,出现哪一种情况,是要随着市场走势修正持仓策略的,不仅仅是耐心,耐心是建筑在知识的基础上,盲目的耐心换来的只是电梯,而只有正确认识市场的时候,才会有信念紧握仓位不动摇。
目前交易方法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我觉得要始终牢记几个原则,小亏损、大赚钱,进场点要准,进场信号已经很明确了,加仓信号也很明确了,平仓信号也很明确了,如果还不能赚钱,那一定是心态的问题了。
0
月K线:9月K,上影线,2145,本月底观察月线走势是否能形成非包含关系的突破
周K线,9月21号K,长阴线,2121.58,本周五观察周K能否收复长阴失地。
日线K走势的第一阶段任务完成,对2100点展开攻击,围绕左上方沽压平台震荡消化。
0
还是老老实实、反反复复精读一本书有收获,查字典、百度,把书本里面的每一个字、词、段落、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文章与文章之间的关系搞懂,把整本书的精神领会,细节都搞通,这也才有可能去学点真本事,看的书多不一定有用,关键还是要理解作者所说的,和作者达到一种知识上的共鸣,国庆这两天读了几十页的书,发现效果很一般,还是要研读才有用,慢慢来吧。
刚才看盘绘图,回想禅师这句话,很有道理,强弱总是相对的,关键是你操作所接入的标准,对于超短线来说,在1分钟线上显示强势就可以介入了,特别在有T+0的情况下,这种操作是很正常的,但对于大资金来说,就算日线上的强势也不足以让他们感兴趣,任何技术指标系统的应用,首要的选择标准都和应用的资金量和操作时间有关,脱离了这个,任何继续的讨论都没有意义。
0
对盘口的看法,我大多数时间都是错的,很多次,当我回顾之前的文章时,我都弄不清楚我写那篇文章的思路,摸不着之前我看股票的头绪,可悲的是,我在写那些文章时都是信心满满,无所不能。那些文章对我究竟有没有用,我想是没有的,流水账的东西,没有思索过就得出的结论没有什么价值,娱乐一番而已。我这里翻到之前写的一篇文章。(本波反弹的试金石在2240一带,周线图看3月30号低点和20均线,我觉得短线调整越猛越好,这样有利于大多头重新进场,反弹就要贪婪恐慌交织着进行,回落2067点之上会是安全的进场点,个股方面挑电子信息类的做补涨)
第一句话就错拉,本次日线反弹的试金石准确说来在2150-2200一带,这是8月10号日线反弹夭折的高点位置,周线图上的阻力位看3月30号的低点和周10周期均线,是否有能效突破10周均线是判别短线强弱的关键,这个位置就是2150。综上所述,我认为2150-2200是大盘指数的强弱试金石。这样写,自己也能看懂,还能指导下操作。流水账的东西以后就不要多搞了,在券商的时候形式主义没有问题的,现在是给自己打工,这么敷衍是没有好处的。短线调整越猛越好,这句话写对了,不过当时我着重的是更小周期的30分钟图,因为我短线看好,所以情绪上琢磨对了,战术上严重错误。
0
国庆节在家,没有出行旅游的计划。
思考的太少,不假思索接受的太多,天天反省却天天犯错,一定要找到问题所在。
0
缠中说禅:如果明白各种所谓学问的构造方式和一些基本的结构,看书就是看一些游戏如何被玩,而玩者又如何象蜘蛛一样候着,能弄死哪几类蚊子或文字等等。看书假如不到这种状态,那基本就瞎了,虽然即使到这种状态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看一切可以找到而你还觉得有趣的书,识破所有的诡计,如果暂时看不透,歇歇在来。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疑问,任何一个疑问辗转下来都将成云成雨覆天盖地,变牛变马、变仙变鬼几十亿次也不会揭开。
0
我的楼我会坚持盖下去,除非哪天出现网站无法正常登陆的情形,我或许会转移阵地。
在接触证券市场不多久,我就试着从植物学、建筑学的角度去解释证券市场的一些现象,试着从侧面去理解市场,也见到很多人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待证券市场的一些现象,给我的感觉就是,证券市场从未脱离过现实(生活),它来源于现实世界,又在虚拟经济中构筑了空中楼阁,如梦如幻;有人用管理学的西格玛去研究股票,有人用炒菜的一套方法去做股票,有人用兵法,有人用中医,还有人用易经,借用缠中说禅的一句话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这些方法都可以到达成功,因为“智慧是相通的”,同理,市场炒作的经验用于生活也可以收到奇效。
0
0
0
1.只有觉得这个点位值得沽空了,才能去捣短差,不能因为股价涨的高了就搞短差,这是大错特错的。
2.结构是相同的,可能表现形式也是相同的,但具体内容却可以有天壤之别,某一级别的结构相同,次一级别的结构不同,里面的故事就很大的不同,同样的树叶,生物上来讲组成元素是相同的,但树叶绝对不是相同的,这也是没有两个同样的鸡蛋的道理,没有一个图形从大级别结构到小级别结构都是一样的,人的心理轨迹怎么可能百分百的复制,K线的颜色、K线的振幅、K线的速率都是不同的外化表现形式,简单的东西要好好琢磨,都这么去做,大家都会错的。头肩顶,一顶不是一顶,有时候就是一顶,有时候不是一顶,头肩底,大家怀疑的时候就是一个底部,大家相信的时候就是一个中继,市场真残酷,要消灭好多单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