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In-Cell触控屏?苹果iPhone5全解析
作者: 51Touch 时间:2012-09-07 源于:
中关村在线 总点击:269
【导读】:目前主流的触控手机的屏幕部分发展,尤其是近两年来的新品中,屏幕尺寸已经普遍提升到4英寸之上,甚至有部分产品的屏幕尺寸超过了5英寸的极限。4英寸以上的触摸屏幕为用户提供了较大的可视面积和触摸的面积,因此用户可以进行更加精准的操作,同时也能够享受到大尺寸屏幕带来
北京时间09月07日消息,中国触摸屏网讯,苹果旗下的手机产品iPhone不仅仅是一个电子产品,更是一种时尚潮流,这也是iPhone手机销量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当然另一个原因就是其产品本身出色且丰富的卖点。苹果iPhone最早将触摸式的操作带到了手机屏幕中,使手机的操作模式产生了革命性的改变。苹果也是最早将“Retina”(视网膜)屏幕的概念带到手机屏幕中,让用户体验到无比细腻的屏幕显示效果。苹果也是最早将智能语音Siri带入手机应用中,让用户体验到了未来式的人机交互模式。
从苹果iPhone 3GS过渡到苹果iPhone 4手机,可以说是在硬件、屏幕、系统三方面革命性的改变。尤其是屏幕部分,苹果的iPhone 4是市面上首款将960×640的高分辨率压缩到3.5英寸的屏幕中,“Reina”(视网膜)屏幕显示的概念也由此传达给全世界的手机用户。而令人失望的是,在苹果iPhone 4S推出时,唯有屏幕部分保持不变,无论是屏幕材质、尺寸还是分辨率,都与iPhone 4完全一样,并没有体现出苹果的诚意。
马上,苹果的下一代手机产品iPhone 5,或者还是称之为New iPhone,它的推出也一定是革命性的改变,这一点从苹果New iPad(网购最低价 3190.0元)平板电脑和Retina屏幕设计的MacBook Pro上就可以看出,硬件和系统的革命性改变是必然的,屏幕部分也一定是新手机产品的革命性改变之一。
● 苹果iPhone 5使用In-Cell触摸屏幕已成定局
对于苹果iPhone 5来说,目前最肯定的就是它会配备全新的In-Cell触摸屏幕设计,关于这个屏幕的详细信息我们会在一下页中为大家详细的解析。目前LG Optimus G手机已经采用了In-Cell触摸屏技术,并且已经率先与苹果iPhone 5发布,因此我们可以看到In-Cell触摸屏幕技术已经不是什么秘密,苹果使用全新技术的触摸屏看似也已经成为定局。而在其它屏幕相关参数和设计方面,苹果iPhone 5的表现会是怎么样,今天我们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分析和猜测。
● 什么是In-Cell触控屏幕?
虽然目前市面上的主流产品屏幕部分,触摸面板层与液晶显示面板层是分开的,但是触摸面板功能与液晶面板结合一体的技术研究逐步盛行起来,因此这个技术也成为了未来触摸屏幕的一个发展方向。对于结合一体的技术,目前主要分为“In-Cell”和“On-Cell”两种。“In-Cell”是指将触摸面板功能嵌入到液晶像素中的方法。“On-Cell”是指将触摸面板功能嵌入到彩色滤光片基板和偏光板之间的方法。
● In-Cell触控屏幕的优势解析
第一,薄、薄还是薄。在上面已经介绍过,In-Cell触控屏幕是一种将触摸面板和液晶面板合并在一起的技术,因此它最突出的优势就是更薄、更轻,正如上面的图片所示的那样。当触摸液晶面板非常轻薄之后,通过优化设计,手机产品机身也可以更加轻薄。正如LG Optimus G手机的屏幕部分,它减少了30%的厚度,而苹果iPhone 5的屏幕和机身厚度减少数值目前还无法确定。
第二,透光率增加。在传统的触摸面板中,由于触摸层和液晶面板层是分开的,并且中间会有粘合所用的空间,因此会将一部分的光源反射,造成透光率降低。采用In-Cell触摸面板之后,触摸层与液晶面板层合并之后,就会增加一定的透光性。这样做的直接目的就是增加屏幕的亮度值,这样用户即便是在阳光直射的户外使用,也能够更加清晰的看到屏幕上显示的内容。
● In-Cell触控屏幕的成本和产能问题
对于一块液晶面板的成本,除了材质的选择之外,良品率也是直接影响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品率就是生产的成品中,良品在总数中的数量,良品率越高,也就是更多的成品可以进行销售,这样就可以减少成本,反之就会增加成本。根据目前的情况,包括LG Display和夏普在内的几家厂商具有生产In-Cell触控屏幕的能力,但是绝大部分面板厂商并不能够保证良品率的问题,因此成本方面仍然较高。目前为止,只有LG Display宣称通过工艺的优化,保证In-Cell触摸屏幕的良品率保持一定的高度。
在目前能够生产In-Cell触摸屏幕的面板厂商中,LG Display宣称已经开始量产,Japan Display并没有宣布旗下的In-Cell触摸屏幕可以实现量产,夏普更是无法完成目前对于苹果的交货任务。在其它面板厂商方面,无论是台系面板厂商还是日韩系面板厂商,大部分都需要等到2013年才能够实现量产。
就目前来看,LG Display能够大量的提供In-Cell触摸屏幕,能够为苹果iPhone 5提供足够的屏幕面板。LG Display外加Japan Display和夏普,组成了苹果iPhone 5屏幕面板的三大供应商。
● 苹果iPhone 5的屏幕尺寸至少4英寸?
苹果的iPhone系列手机在屏幕尺寸方面从来不领先于其它品牌,原因是过大的屏幕尺寸(比如超过5英寸)会造成用户在手持方面的困扰。部分手掌尺寸较小的消费者可能无法单手操作一款屏幕尺寸较大的手机产品。
苹果iPhone 4推出时,它的屏幕尺寸为3.5英寸,在当时的手机产品中也处于中上等的尺寸大小。虽然其它品牌的手机在屏幕尺寸大小方面都在不断的扩大,但是苹果iPhone 4S却保持与iPhone 4一致,仍然为3.5英寸,这也让很多用户十分诧异。
目前主流的触控手机的屏幕部分发展,尤其是近两年来的新品中,屏幕尺寸已经普遍提升到4英寸之上,甚至有部分产品的屏幕尺寸超过了5英寸的极限。4英寸以上的触摸屏幕为用户提供了较大的可视面积和触摸的面积,因此用户可以进行更加精准的操作,同时也能够享受到大尺寸屏幕带来的画面体验感受。此外,4英寸到5英寸之间的屏幕并不会对用户单手操作手机造成影响,因此这个尺寸绝对是触摸屏幕手机的黄金尺寸规格。
对于苹果iPhone 5而言,它必然是苹果在今年最重头的一款产品,苹果也势必希望通过iPhone 5创造新的奇迹,因此在屏幕尺寸方面,苹果一定会考虑到消费者的使用体验感受和整个手机行业的发展等等因素,以此来规划手机屏幕的尺寸。而在我们看来,苹果的iPhone 5手机使用4英寸左右屏幕(也可能是4.1英寸左右)的几率更高。因此相比原先3.5英寸的iPhone 4S来说,屏幕提升至4英寸左右已经是质的飞跃,无论是可视面积还是触摸体验性都能够得到升级。
综合来看,苹果iPhone 5手机的屏幕尺寸至少在4英寸。
第4页:分辨率将会秒杀iPhone 4S?
● 苹果iPhone 5的分辨率秒杀iPhone 4S
我们知道,苹果iPhone 4和iPhone 4S两款手机均采用了640×960分辨率设计,它们拥有326PPI的表现,也就是每英寸所拥有的326个像素,画面十分细腻,并且达到了“Retina”的标准。而即将发布的苹果iPhone 5手机的屏幕分辨率表现又会如何呢?当然分辨率增加肯定是必然的。
首先,从苹果近两年来发布的新品来看,高分辨率所占的比例十分高,并且苹果在产品中应用的分辨率设计通常不按常理出牌,也就是与市面上的主流分辨率和屏幕比例完全不同。因此目前手机产品屏幕中十分流行的1280×720的分辨率设计绝对不会出现在苹果iPhone 5手机的屏幕上。
根据现有的推算和曝光的苹果iPhone 5的外壳样貌,无论真假,我们都可以猜测到iPhone 5手机在屏幕宽度方面与iPhone 4S相差并不多,而只是屏幕的长度被拉长。因此在分辨率设计方面,很可能就会改变为640×1136的大小。这个分辨率大小的PPI数值为320,与前两代产品的数值相差十分微小,并且细腻程度表现十分出色(一般手机产品屏幕PPI数值大于300,屏幕细腻程度表现都十分出色)。
● 苹果iPhone 5新屏幕带来的新问题
① 新的硬件需求。增加屏幕的分辨率设计,势必对显示核心硬件的压力更大,因此苹果势必要采用新的硬件设计,才能够保证整个iPhone 5手机的流畅运行。当然,这一点苹果可以沿用在新iPad上使用的A5X芯片,或者直接研发更高级别的芯片,比如传言中的四核A6芯片。对于目前的手机行业来说,四核时代已经来临,并且已经深入消费者的身边,因此苹果在本次iPhone 5手机中可能会采用A6芯片,但是这还要取决于电池续航和性能之间的平衡,苹果更加倾向于哪方面。
② 新的iOS 6系统。在WWDC 2012大会中,苹果已经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iOS 6操作系统,全面提升了部分功能,也带来了全新的体验。而iOS 6系统一定会让苹果iPhone 5在全新屏幕下表现的更加出色。
③ 新的App应用程序。既然分辨率有所改变,那么之前在苹果iPhone 4和iPhone 4S上的一些应用程序就势必要做出改变,特别是图形界面方面,软件应用开发商需要更新自身产品的图形界面,以适应全新的屏幕分辨率设计。就像iPad 2(网购最低价 2150.0元)到新iPad平板电脑的升级一样,虽然可以兼容以前的应用程序,但是老的图形界面难免会产生问题。
像苹果其它产品线一样,手机产品两到三年为一个大的更新周期也是十分合理的。苹果iPhone 4发布至今已经超过两年时间了,刚好满足一个更新的周期,因此苹果iPhone 5手机一定会带来完全不同的设计。
(本文来自: 中国触摸屏网(http://www.51touch.com/)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51touch.com/touchscreen/news/dynamic/201209/07-17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