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寂寞的天柱山-----天柱山记游之一
登天柱山前曾从网上读过当代文人写的一篇关于天柱山的散文《寂寞的天柱山》。他在文中旁征博引了许多关于天柱山的传闻轶事,却最终浅尝辄止。他在山的外圈踟蹰,却读到了山的寂寞。我不知其所然,于是我孤身前往探其寂寞所在。
头天四、五个小时游了东关--常规的旅游定点线路;次一天也是四、五个小时,攀爬了4、5座千米高的山岭,就是那因为险峻而不被列入常规我依然不明白天柱山为何寂寞。
其实寂寞对于山,是无所谓的。经过亿万年的风拂雨蚀,山石棱磨了万千的激愣翘角,她的寂寞在泉流与飞禽间已经化解成无语的静穆和巍峨的冷峻。寂寞于人,或许吧。不过喜欢山的人是不在乎这份寂寞的。城市人到山里,面对灵石叠翘飞岩耸立,他是为了一份领悟或倾诉。宛如契友间的交流,愉悦的心情,互不设防。山林之中只要你愿意和体力充沛,你就可以到她任何的地方,无所限制。而你也畅之所有,沐山风,聆鸟语、无顾无忌心神俱驰。这是寂寞么?
当然《寂寞的天柱山》作者肯定是有感而发的
迎真峰前的慨叹----天柱山记游之二
要见真人,必定经历百般艰辛和坎坷。于是迎真峰前的一段陡峭狭窄的山道(迎真道)百回千绕,有些地方手脚并进也就理所当然了。
虽然在颓峭的岩石上磨厉琢阶,旁有锈蚀的栏杆,高处风掠仍不免寒噤抖擞,回望而脚颤。迎真峰区别诸峰,是山巅叠了二块灵石。当我面对她时,竟不能自禁而汹涌澎湃良许。。。
我耳边响起的是许巍的《曾经的你》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
看一看世界的的繁华,
年少的心总有些轻狂。。。。。
是什么勾触了我心中的软肋?是触景生情的歌谣?是回首过往的道路?还是。。。。。
我并不需要看世界的繁华,孤独的我只想仗剑走天涯。当我不再年少,心中还存些许的悁狂。。。。。
炼丹湖上随风漂荡-----天柱山记游之三
炼丹湖,海拨1100多米,面积22600多平方米。俯视炼丹湖,犹如一块墨绿的玉佩镶嵌山腰之间。
当身处湖内,湖如潭,不,犹如傍于山间的泳池。真想纵身跃入深潭,幻作白条净鲤。。。。
环顾西关诸峰云烟,夕照余晖,将氤氲涂抹。或许是铁皮舟划破、或被木浆捣碎,使一块碧玉化作波光粼粼的缎幕。
周遭静谧,不闻虫鸟。风是山的呢喃,波是湖的气息,山水之间人是不足道的。其实西关诸岭跌宕4、5个小时,除我一个外人,便是偶尔遇到的供茶水的山里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