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3d打印科普贴

12-08-28 15:20 4076次浏览
决胜千里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这些模型都是被打印出来

此时此刻,记者桌上有一个灰色的名片夹,树脂质地,结构精巧,阳刻着“Objet”LOGO。这是个其貌不扬的名片夹,恐难吸引身后来往同事的目光。但是,当我告诉你,这个名片夹是由一台型号为Objet30的打印机在7个小时之内打印出来的,你会否怀疑自己听错?你会否忍不住拿起它细细端详?

  你没弄错,这就是现在全球流行的3D打印成型技术,一般应用在工业设计领域。汽车、日化、家具、电子、医疗、科研……3D打印早就渗入到你的生活,只是你之前不知道。

  设计人员的“眼见为实”

  如果好友给单身的你介绍了一个女朋友,你会只凭着一张照片就认定她合不合眼缘吗?一定不会,结论一定是在见过真人后才下的。

  设计界也一样,若设计一台机车发动机,一定要事先铸造出铸型,后慢慢研究;若设计一款饮料瓶,定会做出实体模型看实际效果。

  用木材或金属加工出原型件的过程往往耗费少则几周,多则几月。而如果嫌周期过长而跳过这一过程,很可能会漏过设计上的缺陷,到最后还要回过头来重新修改,开发速度不增反降。

  3D打印成型技术诞生在20年前,甫一出现就被认为是设计领域的革命性创新。因为,该技术让原型件的制作过程缩短到几十或几个小时。“我们已经缩短了5到6周的临床试验设备生产时间。”Lvivi公司的首席技术官DiMino说。

  因为快速,制作高质量的仿真原型的成本也较为低廉,意味着设计团队可以在项目过程中实现原型检测,这在过去几乎是不可行的。

  俗话说眼见为实,但在设计人员的概念里,眼见为实往往指的是触感。现在出现的虚拟现实等仿真技术,通过运算可以使我们看到设计原型的3D视频,观察角度随时更换。但是,设计师们还是会在这之后制出原型件,作为传达产品感观、触感及运作模式的载体。

  “客户会说:"你打出的原型是我描述的样子,但现在看见了实物,我想X、Y或Z的地方还是需要修改"。”Orchid Design公司的迈克劳林说在使用了3D打印机之后的经历。

  

  “铁盒子”是怎么工作的?

  Objet是一家以色列公司,是成功喷射聚合体材料的第一家公司。Objet 在2000年初推出拥有专利的 PolyJetTM技术,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很多都在用其设备。

  记者在展示现场,见到了他们生产的打印机和诸多打印出的模型。3D打印机并不神秘,它的外形和你公司的打印机看不出太多差别,方方正正的“铁盒子”。而这些打印机能打印出的模型之精细超越想象,玩具人偶,人头骨模型,镂空花瓶,手机模型,汽车发动机模型,除了材质,几乎跟实物并无二致。

  这些精细的原型是如何被“活生生”打印出的呢?想一下,一座房子是怎么用一块块红砖砌起来的。

  Objet中国区总经理汪祥艮告诉本报记者,打印机喷头喷射出的是一种光敏树脂材料,喷头沿X轴方向来回运动,就好像一台行式打印机,同时喷射出一层非常薄的树脂在工作成型托盘上。

  当树脂被喷射到成型托盘上后,UV紫外线固化灯沿着喷头工作的平台射出UV紫外光,立即成型和固化每层的光敏树脂材料,此步骤避免了使用其他成型技术需后期另外加工固化材料的过程。

  完成一层的固化工作后,设备内置的成型托盘将会精确的下降一个高度,打印喷头将继续喷射光敏树脂进行下一层的打印和固化。一层一层,如此反复,直到整个模型打印制作完成。

  “打印机的喷嘴口径为42微米,喷射出非常微小的树脂液滴,层厚只有16微米,目前为业界最薄。因此无论打印出的模型多么复杂,其表面都是光滑平整。”汪祥艮说。

  成型模型的过程中使用了两种不同种类的光敏树脂材料,一种用来生成实际模型,另一种是类明胶状的用来作为支撑。这种支撑材料由程序控制被精确地添加到复杂成型结构模型的所需位置。例如一些悬空,空腔,底切,复杂细节结构和薄壁等结构。当完成整个打印成型过程后,用内置水枪就可容易滴去除这些支撑材料,留下光滑整洁的成型件。

  它还能做些什么?

  目前,3D打印机的主要作用还是使制造商和工业设计师降低产品开发周期的成本,并缩短新产品的上市时间。

  但我们也可以对该技术有新的期许,比如去年9月,世界上第一辆“打印汽车”就曾亮相加拿大,那辆3D“打印汽车”名叫Urbee,是一辆三轮、双座混合动力车。它使用电池和汽油作为动力。虽然单缸发动机制动功率只有8马力,但由于其小巧轻便,最高时速可达112公里。

  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在未来的某天,家里某处螺栓松了,可是手头没有工具,于是你用家用3D打印机打出一个多用扳手。孩子长高了,原来的自行车有些小,于是你打印了一辆大点的。也许你觉得有些不现实,可是二十年前你是否做过拥有一台打印机的梦?

  3D打印机“复制”宇宙飞船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正在研究一项被称为“未来3D打印宇宙飞船”的技术,拥有了可3D打印的各种空间飞行器是个巨大的科技突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探索能否通过“打印复制”出廉价的机器人(300024)宇宙飞船,配备上相关的电子设备对宇宙进行探索,该想法如果成功实现,那将是对空间探索领域革命性的突破。目前,可打印的各种电子器件已经被大众所熟知,它们由喷墨打印机使用特殊的液体“复制”出导电通道、晶体管、电路甚至是光伏电池,比如Kapton薄膜就是一种聚酰亚胺薄膜,是性能非常好的绝缘材料,其由杜邦集团生产,可在较大的温度变化范围内保持稳定性。

  通过这个技术,科学家就能“复制”出供机器人宇宙飞船使用的大量电子设备,包括了在探索天体途中使用到的各种传感器,比如科学信息收集设备、数据处理、下行传输数据链以及通信系统。根据位于加利福利亚州帕萨迪纳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科学家坎德拉.舒尔特介绍:对于可3D打印的宇宙飞船,较为疯狂的一点是,即没有任何结构可言,整艘宇宙飞船基本上就是一张纸。
打开淘股吧APP
1
评论(25)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股天乐

12-08-28 15:29

0
@决胜千里 兄好,已删除。
决胜千里

12-08-28 15:27

0
另外请将 300024 标签删掉,股天乐,这个打错了,应该没有
决胜千里

12-08-28 15:26

0
3d打印一定是未来制造业的一次大的革命,一定会是个划时代的东东,各种复杂工艺可能都要被3d打印轻易的解决,只要能做出电脑模型,就能实现出实物
@股天乐,上面的图能不能帮忙贴一下啊
决胜千里

12-08-28 15:21

0
3D打印机将打碎多少国人的饭碗?
2012-06-04 00:47:5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沈若愚
热度解读:微热媒体报道20
相关标签: 机器人 新材料 水泥 中国制造业 iPhone显示行情
  ⊙沈若愚

  正在到来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或将动摇中国的制造业第一大国地位。

  据经济研究和咨询公司报告,2010年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总值中的占比为19.8%,超过了美国的19.4%。中国已有煤炭、钢铁、水泥、汽车、纺织服装等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现在的问题是,中国能不能保持这样的世界地位?从总量上来说,欧美制造业已少之又少,不可能再移到中国来,从劳动力供应、成本和环境成本角度上说,中国制造成本已比周边的发展中国家高,之所以还有很多产品仍在中国制造,那是因为中国有积累了30年的电子产品生产经验,工厂形成了产业网,具备高度发展的供应链,多元化设计及工程技术,娴熟的生产工艺,以及迅速投入规模化生产的意愿。简言之,中国能提供成功的工业产业群。

  有个典型案例可作注脚:苹果公司新开发的iPhone在离上市只有几周的时候,屏幕改了设计,中国装配线立马彻底改造。午夜时分,新屏幕运到工厂,领班半夜叫醒了8000名工人,啃口饼干喝口水,不到半小时就开始工作,轮班12小时,把新玻璃屏幕安装到手机上。

  可好日子总是短暂的,由于高涨的失业率压力,欧美都不同程度地提出了振兴制造业的计划,除了政府推动之外,正在到来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就是工业数字化革命必将深刻影响世界制造业版图的分布。 3D打印机就是个直观的代表,其工作原理为:使用一束紫外线凝固一层薄薄的液态塑胶(有点儿像墨水),并不断重复这个过程,一层层增加塑胶,最终打印出一件成品。目前,银子、玻璃等多种材料都能成为打印的“墨水”。原本一次性的样品制作成本很高,但3D打印机可大幅降低成本。现在,已有许多消费品、机械零件、鞋子和建筑模型在进一步开发前,以3D打印形式供工程师、设计师和客户评估效果。任何改动可在几个小时后或一夜之间重新打印出来,而不用花上几周时间等着工厂把新模型制造出来。有设计师已使用塑料和尼龙材料“打印”的鞋和衣服作为T台模特的穿着。在美国,已有公司通过收集会员的各类奇思妙想,打印出小批量的成品销售,如果反响好,再交给工厂大规模制造,这就已走通了产业化道路,也降低了创意产品的门槛,使创意更容易变成生意。

  上网打印三维产品,对制造业来说有三大意义:一是加快了产品上市时间,2010年在苹果推出iPad后四天,与之配套的保护套也上市了。二是产品上市的风险系数几乎为零,因为企业家可在扩大生产规模前检验这一创意是否可行并可据买家的反馈迅速做出反应,调整设计方案。三是可生产普通方式无法生产的产品,因为通常这些产品太过于复杂而无法使用机器加工。除了穿的、用的,3D打印机还可以打印吃的,康奈尔大学已成功打印出了杯形蛋糕,科学家们正在利用3D打印机制造诸如皮肤、肌肉和血管片段等简单的活体组织,也许有一天,还能制造出像肾脏、肝脏甚至心脏这样的人体器官。

  3D打印只是“数字化制造”的缩影。随着采用了新材料、全新生产工艺、易操作的机器人( 300024 ),以及在线制造协作服务的普及,制造业小批量生产将变得更加划算,生产组织更加灵活,劳动投入更少。随着直接从事制造行业的人数减少,劳动力成本在整个生产成本中的比例也将随之下降。这将鼓励制造商将一部分制造行业迁回发达国家。上世纪八十年代,底特律人展望以“熄灯式”生产打垮日本竞争者,意思是工厂高度自动化,灯关着,机器人自己在制造汽车。第三次工业革命,将使底特律人的梦想成真。

  据此,英国 《经济学家》杂志断言,一些在很久前被新兴市场夺走的生产岗位将重新回到发达国家手中。很清楚,新兴市场的最大的份额,在中国人手中。面对这个势头,我们该如何应对?在这个产业重新洗牌的紧要关头,在每吨钢铁只能赚10块人民币的时点上,一家钢铁厂的获批,哪里值得地方政府官员欣喜若狂?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