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一份涉及黑龙江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蒙东地区)面向东北亚全面开放的区域规划正在制定当中。 黑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韩立华表示,沿海地区一直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点,近年来,沿边开放方面又出台了面向东南亚的北部湾规划、面向东北亚的长吉图规划以及面向中亚的喀什、霍尔果斯经济特区建设、面向西南的云南桥头堡意见,面向俄罗斯的开放开发在此前一直缺乏区域规划的支撑,现在这一局面有望改观了。
沿边开放的“支撑带”
记者获悉,绥满沿边开放带的范围包括黑龙江省和蒙东地区对俄沿边区域,以及绥芬河-满洲里铁路沿线附近区域,涉及的土地面积为45.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达到2500万;整个开放带分为沿边开发开放的先导带和支撑带,“两带”覆盖黑龙江60%以上的土地面积和人口,地区生产总值在黑龙江的比重达到80%。
据了解,“沿边开发开放先导带”以绥芬河、东宁、抚远、同江等边境口岸城市为窗口,依托牡丹江、鸡西、佳木斯、伊春、黑河等沿边中心城市,将对外开放作为带动沿边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以开发产业、扩大国际贸易、创新边贸合作方式为目标,发挥边境地区跨境经贸合作区、综合保税区、互市贸易区、经济开发区等各类园区的载体作用,形成境内外联动、科技创新与生产加工、商贸物流、中介服务紧密联系的各类产业集群和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沿边经济开放新格局。
“沿边开发开放支撑带”以哈大齐工业走廊为核心,向东延伸至绥芬河,与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对接,向西延伸至满洲里,形成一条贯通绥芬河、牡丹江、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呼伦贝尔、满洲里等中心城市与边境口岸城市的重要外向型产业带,培育壮大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特色产业集群。
《规划》还提出,依托牡丹江、鸡西,以绥芬河(东宁)为重点口岸,建设以跨国物流、商贸旅游、进出口加工为特色,陆海相通的东南部沿边开放区;依托佳木斯、鹤岗,以同江(抚远)为重点口岸,建设以对俄产业合作和增值贸易、旅游为特色的三江沿边开放区;依托黑河、伊春,以黑河(漠河)为重点口岸,建设以区域经贸合作为特色的北部沿边开放区;利用黑瞎子岛独特区位,建设中俄合作及全国沿边开放示范区。
千亿基金支持对俄项目
“‘十一五’期间黑龙江对俄的合作很有特色,成效也很好。”杨安介绍,黑龙江在境内外分设了一些园区,如境外的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莫戈伊图伊工业园区,境内的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东宁经济开发区等。
“这些开发区和产业园区承接了一些在俄有一些资源,比如木材、矿产。像木材,根据俄罗斯现行的政策,在对岸设立一个木材加工园区,把一些成品和半成品运回到国内,在境内沿边进行深加工,然后重新返销或者辐射全国。”杨安告诉记者。
另外,在中俄地区合作的金融支持方面,《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提出:“加强东北地区同俄科技合作。设立中俄地区合作发展(投资)基金,加强对中俄地区合作项目的金融支持。”
据了解,国家已经批准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由几大企业集团共同出资的“中俄地区合作发展基金”,已获国务院批准设立,首期的融资额是100亿元,远期融资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这个基金将投入到中俄地区合作领域。
“既然是地区合作的项目,在这个领域黑龙江将是最大的获益者,可以联合东北其他两省一区,共同开展对俄的合作。”杨安表示。
李继凯表示,这个基金是两国间的合作发展基金,东北振兴是一个区域,辽宁和吉林在区域内,肯定会分得一杯羹,或者说是寻求一种区域性的合作发展。应该讲,随着东北地区的振兴规划和中俄之间未来的战略合作趋势,内部区域资源的整合、统筹、协作与外部资源(俄罗斯)的合作是对应的、相结合的。
链接
黑龙江对俄贸易情况
2011年,黑龙江对俄进出口189.9亿美元,同比增长154%,超过全年计划目标70亿美元。其中对俄出口完成43.5亿美元,同比增长1.5%,占全省与全国对俄出口额分别为24.7%和11.1%;进口完成146.4亿美元,同比增长359%,占全省与全国自俄进口额分别为70.2%和36.2%。
从出口商品看,黑龙江对俄出口品种已达2500多个,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保持增长,质量有较大提升,增幅分别为38.16%和10.3%;服装、鞋类、纺织品出口继续保持主要份额,占比达50%以上;汽车恢复了出口,出口数量达2185辆,增长533%。从进口商品看,黑龙江省自俄进口以原油、铁矿砂、木材为代表的能源、原材料商品量、价齐升。铁矿砂、木材、纸浆进口增幅分别为84.75%、52.7%和32.3%;原油进口完成1273万吨,占对俄进出口比重的59.3%。
0
绥满沿边开放带上升为国家战略 黑龙江成东北亚“桥头堡”
来源:中国经营报-中国经营网
一份涉及黑龙江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蒙东地区)面向东北亚全面开放的区域规划正在制定当中。 千亿基金支持对俄项目
“‘十一五’期间黑龙江对俄的合作很有特色,成效也很好。”杨安介绍,黑龙江在境内外分设了一些园区,如境外的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莫戈伊图伊工业园区,境内的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东宁经济开发区等。
“这些开发区和产业园区承接了一些在俄有一些资源,比如木材、矿产。像木材,根据俄罗斯现行的政策,在对岸设立一个木材加工园区,把一些成品和半成品运回到国内,在境内沿边进行深加工,然后重新返销或者辐射全国。”杨安告诉记者。
另外,在中俄地区合作的金融支持方面,《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提出:“加强东北地区同俄科技合作。设立中俄地区合作发展(投资)基金,加强对中俄地区合作项目的金融支持。”
据了解,国家已经批准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由几大企业集团共同出资的“中俄地区合作发展基金”,已获国务院批准设立,首期的融资额是100亿元,远期融资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这个基金将投入到中俄地区合作领域。
“既然是地区合作的项目,在这个领域黑龙江将是最大的获益者,可以联合东北其他两省一区,共同开展对俄的合作。”杨安表示。
李继凯表示,这个基金是两国间的合作发展基金,东北振兴是一个区域,辽宁和吉林在区域内,肯定会分得一杯羹,或者说是寻求一种区域性的合作发展。应该讲,随着东北地区的振兴规划和中俄之间未来的战略合作趋势,内部区域资源的整合、统筹、协作与外部资源(俄罗斯)的合作是对应的、相结合的。
链接
黑龙江对俄贸易情况
2011年,黑龙江对俄进出口189.9亿美元,同比增长154%,超过全年计划目标70亿美元。其中对俄出口完成43.5亿美元,同比增长1.5%,占全省与全国对俄出口额分别为24.7%和11.1%;进口完成146.4亿美元,同比增长359%,占全省与全国自俄进口额分别为70.2%和36.2%。
从出口商品看,黑龙江对俄出口品种已达2500多个,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保持增长,质量有较大提升,增幅分别为38.16%和10.3%;服装、鞋类、纺织品出口继续保持主要份额,占比达50%以上;汽车恢复了出口,出口数量达2185辆,增长533%。从进口商品看,黑龙江省自俄进口以原油、铁矿砂、木材为代表的能源、原材料商品量、价齐升。铁矿砂、木材、纸浆进口增幅分别为84.75%、52.7%和32.3%;原油进口完成1273万吨,占对俄进出口比重的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