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以戒定慧,破贪嗔痴,破妄之旅!

12-08-02 15:20 34827次浏览
优秀到卓越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炒股10年,始终不能大成!关键问题在于自身的心态,贪婪、浮躁是最大的劣根性,缺乏自律是最大的毛病!徘徊、痛苦、彷徨、挣扎,其中苦闷不堪于外人说!非常鄙视自己!想了n久,终于决定借助淘股吧这个大平台,借助朋友、高手的眼睛来监督自己,促使自己去完成那关键的突破!
以戒定慧,破贪嗔痴!
破妄之旅从此开始!我相信自己一定能突破!
打开淘股吧APP
27
评论(54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优秀到卓越

15-09-09 20:53

0
双方攻守之形与强弱之形,以及如何根据强弱之形来选择攻守之形,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并乘隙战胜敌人,自保而全胜。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善于指挥打仗的人首先要造成敌人不能打败自己的条件,以等待击溃敌人的机会。能不能被打败在于自身,能不能打败敌人在于敌人是否给自己机会。所以,善于指挥打仗的人,能够做到自己不为敌人战胜,而不能保证敌人一定会被自己战胜。所以说,有了战机便可以抓住,但是不可强求。不具备击溃敌人的条件就应该进行防御,具备了打败敌人的条件就应该进攻敌人。防御是因为条件不成熟,进攻时因为胜利条件有余。防御之时,要深沟高垒将兵力藏于九地之下,进攻之时,需要迅速猛烈动于九天之上,既能保全自己,又可全胜敌军。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音特)。不忒者,其所措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预见胜利不超出众人的见识,便算不上高明。打了胜仗天下人都叫好,也算不上最好。比如举起一根毫毛算不上力气大,可以看到明月算不上眼明,可以听到雷霆之声算不上耳聪。善于打仗的人,都是在容易取胜的条件下取得胜利的。所以善战者的胜利,不会有机智的称誉,也不会有勇猛的战功。这是因为他的胜利是必然的。他所击溃之敌,必定是已经陷入了必败境地。所以善于打仗的人,首先是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不放过任何一个打败敌人的机会。因此,打胜仗的军队都是在具备了胜利的条件后才去交战,而打败仗的军队则是先交战再去寻求胜利的机会。善于用兵的将领,使内部团结军法得以贯彻实施,所以可以主宰胜败。(道者,令民与上同意,可与之生,可与之死,而不畏危。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称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兵法上用五个步骤来评估胜利可能,度、量、数、称、胜。有了国土边有了可以计算面积的度,国土面积不同便有了不同物产和人口的量,量产生了不同军队数量和供应的数,数量造成了不同的军事实力对比,力量对比不同双方胜利物质基础不同。胜利的军队占据绝对优势,战败的军队处于绝对劣势。胜利的军队作战,犹如积水从八百丈的高处决开,奔腾而下,这便是军形。
优秀到卓越

15-09-06 12:49

0
K线运动,上下变端,非常智所及,更非欲执所能,可谓险象丛生。若加上数倍杠杆,那更是死地常踏,生还者渺。长期且稳盈于交易之事,非智慧高妙者不能为。
所谓智慧,观智具而空慧足之神志,常无为而合因缘之妙行。愚夫有意,跑进市场,豪情壮志,唯恐不及,以为容易,自诩聪明,评市论能,摇头摆尾,殊不知自寻死路而无生还之幸了。若明交易真相,定是淡其意而去其行者。
交易者为何要禅修,而非凡夫所能?愚人意欲而执着,K线运动无常,蕴智本就不及,加上执念主见,强为在我,定然不合于K线运动之事实,也必妄为错为,岂有不亏之理?
交易之业,是人为之,必非不可知、不可为。事在人为,必有奥妙。神者适之,凡者败之。故欲盈于市场,必先修心在前。唯禅者能觉意而去欲,唯禅者能观照而妙行,唯禅者能去执而合缘。所以,交易者,必先察己意动而观主客两边,再择机随行,而非欲执强为之。
交易数年,我一直是很少看别人写的关于交易的文章。不是自大,因为我自己的交易研究和实践,能让我领悟到什么是交易的真实。我常看到有人加我的QQ时候他的签名上有“道术合一”的字样,今天也冒出了一个希望“道术合一”的人,那我就说说,什么是交易上的“道术合一”。
此篇文章,真的真的或许就是绝笔了。以前说是不写了,是因为最近看到了很多人的迷茫,我又不忍心,就又多写了两篇,有让人觉得讨厌的地方,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交易界同仁多多包涵。
什么是“道”?什么是“佛”?其实,只在一心啊。此寂静之心,去杂念之心,观照之心,刹那刹那间之映射对象的来龙去脉之心,就是道,就是佛。“道术合一”,这个道,也就是这个意思。在此心观照的基础之下,才是看到和依靠客观的信号、仓位管理、位置试探和确认、风险锁定、限制亏退等具体的客观的方式来做辅助、统一而辩证的交易行为。这就叫做“道术合一”。不是你所肤浅理解的所谓“道”贯通“术”、“术”反应“道”这么简单的。同理,人活在世上,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如果做到这样,那就是具备超高智慧的人了。行为与事业,必然是成功的;个性,也必然是诚实和稳重的。
佛法,不是让人孤寂,不是让人避世,不是让人空空的什么都不要,什么都不沾,不是这样的。一个了悟之心,是不会拒绝一切世间法的,了悟之心,是自然的、不执取、但并不是说要主动的放弃什么或寻求寂静。静和空,不是故意的,不是戒律,不是规则。静和空,只是一种名言,用以形容此心之状。静,其实不静,此心还在刹那运动,只不过不会执着、思取,它已经不是常人的六根接六尘生出六识的这个思维和过程;空,不是真空,也是一样,它是无所执取,无所贪思的心智,它能观照、映射人我,而且还更专志、更深入,只是此心,常人都是从动物性的欲念的思维来遮蔽住它了,其实它是人人皆有。其他生物,如猴子等,因为没有反观之能,不能反过来自省和体征到这个奥妙罢了。
智慧,在于能够静观。不智慧,是因为心不够静定,不静定的心,就不能深刻而快速的观察和接受以及审视着所作对象,也就是说不能做到专心,此时这个智慧心,一定是在被各种看不见的念头、执着、欲望等各种思虑之细流所遮蔽着,从而使得智慧力(心)不得发生。人若能去掉此些思虑与各种念头或各种意识细流,就一定能够凸显出本来真心真智。中国历史上能留下姓名者,基本都是这样的开悟者,无论是诗人、画家还是政治家,都是这样的人。意识迁流的去除,需要日日时时的下功夫的, 静坐中的止观双运,现在来看,就是基本甚至是唯一之手段。如能慢慢修持,欲念的表现和真智的显现,这两个方面,是能显而易见的,或是说能切实感受到的他们的此消彼长的脑力的变化之过程的。
交易者在交易时候,往往是思虑杂乱,分析臆测,恐惧欲望,想法欲念,在对行情方向的选择上,进出场位置的选择上,仓位的大小和盈亏的控制上等等,都是迁流遍及,这就注定,你是一个交易的失败者。无论你交易什么金融市场——A股、原油、外汇、白银或是黄金市场等等,无论你学了多少交易技巧,看了多少西方的交易大师的理论,自认掌握了多少秘术、技术手段(术,其实也同样有着深度,也是极其辩证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过程,我看,普通交易者也一定是没能掌握住它们,更没有深入浅出的运用它们),都是徒劳的。你没有能力稳定盈利,这不怪你,因你、大家都是凡人,这没办法。交易是一种智慧的行业和行为,或是说,是最高级的智慧职业与行为。这不是普通人能做得了的认为是简单的“一买一卖”的潇洒和气概亦或是忍耐。如果你根本没有禅修,或禅修没到次第,是万万不能去做任何金融市场上的交易的,因为道你未悟道,术你未专术。切记啊。好了,不说了,本来想写的更多更多,逐一分析交易者的各种思虑与行为的,我看也算了……
优秀到卓越

15-09-05 17:11

0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看一下沪市的规律,也就是说,在完成这些跌幅后,都有一波持续的中级反弹行情(资料复制于我 2008年的新浪博客,至今末刷新纪录):


2008-03-04至2008-4-22:从4472到2990跌幅33.13%
2004-04-07至2004-09-13:从1783到1259跌幅29.38%
2001-06-14至2001-10-22:从2237到1514跌幅32.32%
1996-12-11至 1996-12-25:从1258到855跌幅32.03%
1995-10-25至1996-01-19:从765到512跌幅33.07%
1994-09-13至1994-10-07:从1052到546跌幅48.10%
1994-05-04至1994-07-29:从620到325跌幅47.58%
1994-03-17至1994-04-21:从807到536跌幅33.58%
1993-04-29至1993-06-01:从1392到859跌幅38.29%
1993-02-16至1993-03-25:从1558到913跌幅41.40%
1992-09-14至1992-11-17:从793到386跌幅51.32%(最大跌幅)
80个俯卧撑

15-09-05 09:57

0
正念动中禅
优秀到卓越

15-09-05 09:31

0
在2007的大牛市中,07年末中国股市市值占GDP的比例即证券化率达到123%,形成那次牛市的顶端。而在2015年6月12日,A股总市值为71万亿,与14年底GDP总额63万亿比,证券化率为113%,形成本轮牛市的顶部。我们再来看熊市底部的数据,经过一轮大涨,牛市剧烈暴跌后,到2008年末A股总市值与GDD之比为38.6%,形成上一轮熊市底部,反弹后经过3年的下跌,到2013年6月底,A股总市值与GDD比值约为45%,考虑到当时近三年有不少新的公司上市,这个比例属于非常低的水平。再看其他几次熊底证券化率比值:2005年底:17.54%;2011年底45.39%;看现在,截止2015年8月23日,两市总市值51亿,与2014年GDP的比值为51/63.64=80%,整体上证券化率比值还在高位,熊底远远未到。根据前几次熊底证券化率变化情况,比值数据在逐步抬高,但整体看,熊底这一比值没有超过50%。因此,即使考虑A股资产证券化逐年提高的因素,本轮A股熊底的证券化率会在50%上下,如跌下50%则进入绝对底部区域,那时指数大致在2300点左右;如A股证券化率下落到40%,其对应的上证指数大约2000点附近。
优秀到卓越

15-08-26 11:08

0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2011-04-27 14:12:49)
标签: 杂谈
  还是金庸,还是独孤九剑,(以下文字大部分引用自一位武侠爱好者整理)
  所谓“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是剑走偏锋(一招鲜,以奇招赚钱)的对立面,也是剑走偏锋的下一个阶段。剑走偏锋说的是在与对手实力有差距的时候,更多注重的是技巧。而重剑指的是绝对实力,在与对手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无需任何技巧。
  独孤求败这个人物,恐怕是金庸笔下最出名的未出场人物了。我们对他的剑学之道做一番考证,看看能否找到交易之道。既然是考证,就难免要引经据典。而关于独孤求败最为详尽且被认为是可靠的“文献记载”的就莫过于他自己在“剑冢”上的题字了。
  根据该“文献记载”,我们知道独孤求败一生用过五种不同的剑,分别为无名利剑、紫薇软剑、玄铁重剑、木剑乃至无剑。这五种不同的剑,事实上代表了独孤求败剑学的五个不同境界,在此不妨分别名之以:利剑级、软剑级、重剑级、木剑级和无剑级。
  首先来考察一下“利剑级”。
  “独孤九剑”显然是属于这个级别的武功,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用玄铁重剑是根本无法施展“独孤九剑”的。而在独孤求败的剑冢题词中,对无名利剑又有如下评语:“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
  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弱冠前”即二十岁以前。很难想象一个二十岁不到的年轻人能自创出“独孤九剑”这样的剑术,即便将这一创作的时间推迟到“软剑级”阶段,即三十岁以前,仍有其不合理性。剑术的创造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有点类似于期货的交易方法,是经过无数前辈高手推敲琢磨后才逐渐完善的一种体系结构。而看过《笑傲江湖》的人都该知道,“独孤九剑”是一个极其复杂和完善的武学体系结构,类似波浪理论,海龟理论等交易理论,其中包括了总诀、破剑式、破刀式、破掌式等等极具完备性的武学理论。作为个人,要创造这样一个完整的武学体系,需要极其丰富的经验和阅历,不管怎么说,一个三十岁不到的年轻人都是几乎不可能拥有这么高的经验和见识积累的。武学奇才如张三丰也须到百岁之后才能自创太极剑和太极拳(这是一个以柔克刚的武学体系,相当完备,而且发前人所未想,不愧为一代大宗师),相比之下杨过三十多岁时自创的“黯然销魂掌”则不过是东拼西凑的大杂烩,毫无体系可言。
  由此不难断言,“独孤九剑”最有可能是独孤氏的家传武学,正如慕容氏有“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大理段氏有“一阳指”和“六脉神剑”一样,而且就剑法的名称来分析,也是家传武学的可能性更大一些。独孤求败非常幸运地出生在这个武学世家,因此在二十岁不到的年纪就学会了这套家传绝学,得以仗之“与河朔群雄争锋”。
  然而,独孤求败毕竟有其过人之处,他在二十岁左右时,便跨入了他剑术造诣的第二个境界“软剑级”。
  关于这柄软剑,独孤求败的题字颇耐人寻味:“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乃弃之深谷。” 
从表面上看,将“误伤义士”归咎于软剑的“不祥”,并将其“弃之深谷”,似乎实在有失高手的水准。然而仔细推敲一下,仍不难发觉其合理性。
  我们不妨先来分析一下独孤求败弃利剑而就软剑的原因。
  众所周知,“独孤九剑”是一种很容易达到“无招”境界的剑法,但达到“无招”的境界后又会如何呢?令狐冲在未学“独孤九剑”前就曾问过风清扬一个颇有创见性的问题:如果对敌的双方都达到了“无招”境界会产生怎样的情况?
  风清扬显然是从没想过这个问题的,为了不致被后辈小儿问倒而显得很没面子,就以一句“当今之世,这等高手是难找得很了”敷衍搪塞过去了?(前几年期货上达到无招境界的人很少,而这几年越来越多的高手都已达到,这位太师叔显然是很不负责任的),就因为这句话令狐冲日后可吃了大苦头,与东方不败的一战几乎送掉小命,东方不败用的是绣花针,还有比它更轻更快的吗?独孤求败当时显然也想到了这个问题,而非常自然地,他也会想到一个直截了当的答案:“无招相较,快者胜。”(令狐冲在与东方不败一战中之所以大吃苦头,正是因为对手太快了。)由此也就不难理解独孤求败为什么选择软剑了,软剑的优点正在于其轻盈快捷,可以获得比对手更快的速度,唯快不破。(也是目前期货上赚钱的一种方式)现实中的武者很多都是速度型的,因为只要体能不走下坡,靠着时间的累积也可以慢慢的把速度提到一个远超常人的高度,再配合以技巧、扎实的功力,足以自保。(我曾经用2万8尝试过,以秒计的快速交易,一个月做到15万,半年到600万).
  然而凡事有利亦有弊,剑过于快了往往就难以收发自如,起初独孤求败或许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剑法已渐入魔道(很有可能还因为江湖中人称他为“剑魔”而沾沾自喜),直至发生了那桩“误伤义士”的“恶性事故”。
  关于如何会“误伤义士”,书中虽然没有详细记载,但根据其产生的结果(即令独孤求败将“紫薇软剑”定义为“不详”之物而“弃之深谷”,并由此开创了“重剑级”的新境界)来看,该是与“软剑级”剑术无法收发于心有关。由此看来,独孤求败将紫薇软剑“弃之深谷”的行动,事实上代表了独孤求败对“软剑级”这段武学弯路的摒弃,和另起炉灶的决心,颇有一点“觉今是而昨非”的味道。
  放弃“软剑级”这一剑学歧途之后,独孤求败以多年实战经验的总结,终于悟出了“以拙胜巧,以重压轻”的剑学至理,从而对其祖传剑法作出了第一次实质性的突破。
  之所以称之为“实质性的突破”,是由于作为独孤家祖传剑法“独孤九剑”最高境界的“无招”,在“重剑级”这一剑学新境界中已经成为了一个基础。
  《神雕侠侣》中对杨过初练玄铁重剑的情形有如下一段描写:“如此练剑数日,杨过提著重剑时手上已不如先前沉重,击刺挥掠,渐感得心应手。同时越来越觉以前所学剑术变化太繁,花巧太多,想到独孤求败在青石上所留‘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八字,其中境界,远胜世上诸般最巧妙的剑招。他一面和神雕搏击,一面凝思剑招的去势回路,但觉越是平平无奇的剑招,对方越难抗御。比如挺剑直刺,只要劲力强猛,威力远比玉女剑法等变幻奇妙的剑招更大。”
  从这一段中,我们不难发现,所谓“越是平平无奇的剑招,对方越难抗御”事实上正是“无招”境界的自然体现。以杨过这般轻狂跳脱的性格,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下由神雕督促着练剑,尚能在数日之中就达到了“无招”的境界。(确切地说,杨过终其一生都未能在武学理念上达到“无招”的境界,但却在使用玄铁剑时自然而然地把“无招”应用到实践中去了。)这不能不说是“重剑级”剑法的奇妙之处。
  唯快不破与重剑无锋:假设排除其他各方面的因素,单纯以境界来判断的话,“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应该是略胜一筹的。其实严格来说“唯快不破”并不能算是一种境界,只是在速度上达到了一个另大多数人无法企及的高度。而后者则是在境界上有了一定的感悟可以做到以慢破快、以静制动、以无极破万象的程度。技术派在无招之后求快,而基本面分析派在无招之后追求的就是重剑无锋,沛然之势不可挡。(大家自己感悟,我无法表达,通过实盘给大家看)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这段充满了自信与豪气的题字,说明在正当壮年之时创立了“重剑级”剑学的独孤求败在当时实已无敌于天下了。
  先写到这,木剑乃至无剑,我没有想到是什么。该看懂的朋友自然能看懂,现在看不懂的,以后再来看吧。
 
  实盘基金今天无操作,初始800万  权益1267万。
优秀到卓越

15-08-25 22:03

0
前两天把三年前写的关于木剑的文章解密了,欣喜看到很多共鸣,看来投资圈的同行们除了赚钱还是有很多人喜欢务虚的。今天股市暴跌,赚钱不易,写写无剑继续务虚一下。
  前一篇写到木剑相对于重剑由至阳至刚生出至阴至柔,不恃强而争,放过了别人也就放过了自己,在对敌上已入化境。那么无剑还能如何提高?
  我认为无剑比木剑更进一步,是彻底的不争,但并非普遍理解的道家“无为”。其实在出土的帛书《老子》中提到了“弗为”。个人认为“弗为”比“无为”更贴切。所谓无为是相对于有为而言,如果我们把无为不争理解成普遍意义上的什么都不做显然是不正确的,那么什么样的行为算是“无为”呢?
  用佛家的观点就是缘起性空,具体的说:行随缘而起,缘灭则止,整个过程自性本空。再具体到交易,每一次开仓是因为价格不合理的缘起,或是价格对供求的失衡,或是期现的套利价差,当价格不合理的缘消失则平仓,在整个过程中不把自己主观的意愿强加进来,例如价格如果到哪里我就能赚多少钱。这样的行就是无为无不为。它的为是随缘而起,它的无是自性本空。
  那么这个“无为”其实就是“弗为”,我们来看“弗”字,作为象形文字我们可以看出“弗”是一片偏的木板被绳子绑在了一片直的木板上,目的是将偏的木板纠正。那么什么是“弗为”就很清楚了,就是用正的木板给偏的木板纠偏的行为。具体到交易就是根据供求信息确定未来价格的合理区间,在区间确定的基础上如果当下的市场价格在区间之外,通过买卖使价格回归合理区间的行为。
  那么如何能够做到弗为呢?只要悟到就能做到,这样的想法有些天真。没有洞察因缘的本领如何能随缘而起?没有生死轮回的历练又如何保持自性空明?真正的方法在明栯堂禅师 《山居诗》中提到“千丈岩前倚杖藜,有为须极到无为。” 由此可以摸索出投资修行的路径,通过有为法做到极致而达到弗为的境界(利剑,软剑,重剑,木剑,乃至无剑),当所言所行都能随缘而起,自性本空之后,按照达摩的指引“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
  我们看“佛”,不就是弗为的人吗?
优秀到卓越

15-08-24 21:32

0
期货市场一直流传一个观点“市场永远是正确的”,许多人惯于把它放在嘴边却不理解它的内涵。如果市场永远是正确的,那么市场价格为什么还要变化呢?为什么我们还要去买卖呢?事实上任何事情的正确与否都是有前提和参照系的,正确是相对于错误存在的。那么市场永远正确的前提和参照系是什么?是相对于你之前下单的价格现在的市场价格永远是正确的,所以如果之前的头寸出现了亏损,不要和市场争辩,该止损还是要止损。

  那么如果我们换一个参照系呢?比如1601合约,当下市场的价格相对于1601合约交割时的价格是正确的吗?我们几乎可以肯定它是错误的。这就是现在大家参与市场的理由,对期货合约交割时的价格以自己的资金为权重发表不同的看法,最终判断正确的人获得盈利。通过大量的交易得出相对理性的远期价格用以指导企业在中长期的生产安排,原料储备以及销售计划。这就是期货市场存在的意义。那么从这个根本意义来说,任何品种的最终赢家都应该是能够比较充分掌握某一品种供求信息,同时了解宏观经济对该品种会产生的影响,能够比市场绝大多数参与者更早更准确的预测该品种在远期价格区间的人。这也就是期货市场的终极比拼。

  因此如果你没有从基本面出发判断远期价格的能力,那么不论用什么方法进入市场,当下的市场价格永远是正确的,这是先战而后求胜,败则止损。如果你能够判断价格在合约到期时的正确区间,只在当下的市场价格超出区间时进场,这是在寻找市场的错误,是先胜而后求战,只需在你判断的正确区间出现变化时或者市场价格回到正确区间时离场。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优秀到卓越

15-08-22 19:12

0
重磅,@诸葛就是不亮《交易的路》讲座笔记节选版

做短线的诀窍:尽可能晚表态,顺势去做,如今的行情下午2.30之后才去做,尽量将t+1时间缩短,短线有技巧可以学,但是一定要遵守纪律,按照纪律操作,反人性是最难的地方;

大宗商品没有机会,差最后一下深跌,更像L躺倒,之后反复筑底,未来两年可能要忘掉大宗商品,基本面很差,经济需求差,铁路货运量下降的快,寄托在印度身上想象力太过丰富,这个一直被证伪,整体跌势连绵不休;

短周期对市场观点更模糊,但对长周期而言两边做很难做,要么容易丢掉大趋势,要么观点过于矛盾,做短周期和长周期的思路是不一样的,有点像打斯诺克和打九球。

交易这个事儿有人带最好的是告诉你那条路不行,排除掉很多弯路,交易成功率低是大比例人无法坚持,剩下的是走入岔道,交易跟性格关系很大,不同人不同模式;

研究跟交易区别大,研究讲究逻辑,推理和演绎,交易讲究灵感,试错,止损;有研究型交易员,没有交易型研究员;

技术是用来揭示市场情绪的工具,还是蛮有效的。交易很大一部分是市场情绪,情绪在狂热和冷淡之间游走;

交易痛苦的时候很多,每个人的风格跟性格完全相关,急性子的人不能做长线和无风险套利,慢性子的人也不能做短炒;第一步是明白什么样的方法让你赚钱舒服且心安理得;第二步是找性价比高的东西,也就是风险收益比合算的东西;

成功概率80%,成功挣100,失败赔20,预期收益很高,但即便如此,有两种风格:一种人投入部分钱,另一种人把一个账户所有钱都干这个事情;前面的回撤小且不明显,后面这种一旦做的对,资金曲线会很恐怖,所谓8年10000倍这么来的,但是需要风控非常厉害,不能有任何一次大的失败,大多人错在赌的次数太多,而且赌错了都没有足够的预防措施,要保证赌错了也不能赔太多;

投机行业没有积累,投入产出比很低;但同时门槛很低,对99%的人不可能靠这个发家致富,对大部分人都是闲钱闲心闲情,只有心里上做好准备的,才要研究专业的路怎么走,这条路会超级辛苦;

高波动率股票,换手率大,交易磨擦多,难以跑赢指数,A股遇到高波动率的情况就是长时间的大萧条;对于A股来说,大家都学得会的模式是选时交易,选股对A股来讲很难,不追求买最低卖最高,只吃一波,大部分时间休息,交易周期短需要的东西更多,交易周期长需要的是常识;

短线与长线

短线不是频繁,而是持股周期短,要么不做,要么做绝;
长线更关注择时、股票质地以及选股;选股从上到下和从下到上两种选择,从上到下容易找到事半功倍的东西,而从下往上就是直接找一些ROE的指标来筛选;
(1)大多数长线股特征是3-5年没有爆炒过,上一轮大牛下一轮不选,因为情绪支撑已经透支了所有成长性,套牢盘很重;另外上一轮和这轮大牛市逻辑不同,那就更不能选了;(2)长线选的是跟人类生活基本需求直接相关的,美股最好的股票中除了荷兰石油和某烟草,其他全是食品和药品;
持有一段的时候,找双击的东西,不断有掌声想起的个股,不断有情绪去刺激的个股和行业;

交易系统:
(1)买入和卖出的问题;大部分人在这一关就没过;我自己的思路是:方法首先是大概率获胜,长期是正收益的方法。正收益来自两部分,一是做对的时候挣得比亏得时候赔的钱多;第二是择时上的收益;第三块儿是相对收益,比如两个差不多的股票,一个涨很多另一个几乎没怎么涨;长期正收益获取就是这三个部分,需要首先认定自己的交易方式,聪明的人喜欢动,在震荡盘特别容易获得超额收益,但是在单边趋势的情况下比较难容易拿住;急性子的人,做单边,需要知道如何知道啥时候是单边;交易方法一定不能不允许自己错;
买入和卖出之间一定要有一致性,就是买入和卖出的原因不能有差别;买入的时候要制定好退出计划,一定要找好标记点,不一定就很固定,比如设定价格,同时要问下不到这个价格怎么办,一定要有应对计划,而且这个计划是长期正收益的计划;比如看图的时候,图好看,买入,图不好看跑,图特别好看也会走,止盈了,赚钱的单子绝不能拿到赔钱,有这个计划,比如说7块钱买了到8块,考虑先赚1/3走,剩下的就等,8块的时候7.5会走,涨到8.5,8块走,涨到9块,8.5走,一直是动态的计划就可以,赚钱的单子绝不亏损。
不同的模式有不同的买入卖出逻辑,先做好一种方式,之后才搞其他的模式,贪多嚼不烂,只能做适合自己的行情;
(2)加减仓很难,我的个人感觉盈利加,亏损中加仓不允许错,例子就是你会闭着眼睛过马路吗?哪怕是红灯。如果结果无法承受,是不可能去尝试的。
(3)形成自己的交易哲学;解决了买卖加减仓,就形成了自己的交易哲学,有了对市场的认知,知道自己适合哪一段,虽然大家都是瞎子摸象,但是认知到市场一部分就行了,识别这一部分交易机会并且能够知道如何交易就行了。比如我认为市场错了,那如何去度量市场是错了,到底有什么信号,什么时候不错了都需要深入思考;如果认为市场是对的,做得都是趋势而且是大趋势,市场是对的,而且会沿着这个趋势会运行一段时间,观点不一样,观察的侧重点,选择的逻辑和策略就不一样;
(4)整个交易体系遇到意外的时候,修补和改进是如何进行的。
谋城

15-08-08 13:03

0
好帖, 感谢转载。
油。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