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期间对长信交易者平台的相关信息做了一些筛选后的统计,供诸位分享。
-------------------------------------
q1:请问董事长,记得公司收购昊信时曾说过合适的时候全部收购股权,什么时候时机合适?目前有无打算? 2012-11-15 19:24:06
a1:参股昊信时公司公告了这一事项,如果昊信的经营业绩达到收购条件,而资本市场也具备,我们会考虑实施的。
Q2: 公司预计OGS产品何时可以实际批量供货 2012-11-16 10:11:03
A2: 应该是在2013年,目前公司已有不同尺寸的OGS产品发到客户端。
Q3: 1、目前公司的核心技术是什么?和其他触摸板概念相比较。2、公司下游客户主要有哪些?苹果?三星?还是亚马逊?还是其他?
A3:
相比较而言,公司的技术优势在于大尺寸和OGS。主要直接客户有三星、TPK、超声、比亚迪、信利等。Q4: 现在高端智能机为了减薄机身,都采用OGS技术,请问公司有适用于手机尺寸的OGS产品,并实现批量销售么? 2012-11-24 12:00:36
A4:
公司已经开发出了多款小、中、大尺寸OGS产品,由于订单饱满,无法安排该产品。Q5: 公司在三季报中说,“公司成功研发出OGS18.5寸、11.6寸、13.3寸和21.6寸等电容屏sensor”。OGS技术由于只采用一片盖板玻璃,不需要将两片玻璃贴合,请问在OGS技术下,sensor部分可以单独生产吗? 2012-11-24 16:30:52
A5: 可以。
Q6: 请教OGS和SENSOR的区别?它们是什么关系? 2012-11-25 01:09:00 已回复
A6: OGS是既有SENSOR的功能,又有CARVE的功能;SENSOR是电容屏模组用的传感器玻璃,需要CARVE做保护盖板。
Q7:
请问台湾TPK订单金额有多少,预计对净利润的贡献有多大?如不方便回答具体数据,可否说个大概? 2012-11-25 15:05:56 已回复
A7: 公司目前SENSOR产量的60%用于为TPK提供配套产品。Q8: 超级本,和一体机现在到底发展的如何?感觉市场对此类产品并不认同?大屏幕的触摸屏您认为是否是将来的一种趋势呢? 2012-12-04 18:04:38 已回复
A8:
我们认为,Win8发布后,包括超级本和一体机在内的中大尺寸触摸屏会渐成趋势。只是要有一个市场培育过程而已。Q9: 苹果将推iPhone 5S用OGS触控面板,是否为真?如果为真是否会对公司的业绩带来巨大贡献 2012-12-05 09:13:26 已回复
A9: 触摸屏行业的技术发展日新月异,iphone 5s改用OGS,是有这样的传说,是否属实,现在还无法确定。公司确实看好OGS市场,也做好了这样的准备。
Q10: 供应链传出,iPhone 5因内嵌式(in cell)触控面板良率不佳,苹果将在下一代iPhone度采用胜华与F-TPK宸鸿生产的单片式玻璃(OGS)触控面板. 能证实这个消息吗? 谢谢 2012-12-05 11:28:55 已回复
A10: 我们也听说了,但尚未确定。
Q11: 感谢贵公司的经营业绩在稳定增长,这是我们投资者的最大宽慰。问题1,贵公司提到客户有三星,给三星提供的产品是什么?销售金额占全年比例大约多少?问题2,贵公司目前2.5线的产能是多少?3.5线的产能是多少?这样的产能在大陆排名什么位置?问题3,在OGS领域贵公司的技术和产能在大陆排名什么位置?主要竞争对手有哪些?问题4,投资者最担心的是大小非减持,贵公司在此方面有无增持或减持的安排或者承诺? 2012-12-05 11:30:06 已回复
A11: 1、给三星提供的是Galaxy3手机后盖镀膜产品,该款产品由公司子公司天津美泰生产,在合并报表后占比不大。2、公司G2.5电容屏生产线和G3电容屏生产线的产能分别为月产7万片和3万片。排名应该比较靠前,具体名次不好说;3、公司对OGS产品的研发比较早,技术也较成熟,主要竞争对手有TPK、莱宝等;4、公司的控股股东和管理层股东都还在锁定期,小非已经减持了很多。目前还没有考虑到大非减持问题。
Q12: 公司以前在微软认证方面曾今答复,于年底有结果,请问现在认证进展如何,面对微软已经超1000家认证企业,我们还在门外徘徊,是不是总觉得订单有保证,而对登堂入室的事情不积极?还有公司在产能扩张问题上一直是小心翼翼,从而导致公司上市后,再没有出现过超50的增速,当把握住市场脉搏的时候,需要的就是快准狠了,明显公司不狠,技术市场就是几年,这几年不把握住,还谈什么持续发展? 2012-12-05 21:06:32 已回复
A12: 1、公司在微软方面的认证,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前面的产品通过认证了,后续又有其他产品需要认证; 2、这位投资者说的有一定道理,我们会在把控风险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尽可能快的把公司做强做大,以此回馈广大投资者。
Q13: 请问新增4条线的设备现在已到货了吗?预计何时可以安装调试生产?到从试产到满产运行估计要多久?订单能支撑新增的产能100%发挥吗? 2012-12-05 22:21:48 已回复
A13: 现在还没有到货;计划2013年元月底到货;争取2013年3月底安装调试完毕;从设备试产到满产运行大约需要2-3个月时间;我们尽最大努力使公司的产能发挥100%。
Q14: 公司计划实施5代线项目,具体要上几条线?不知现在有何进展?模组项目现在进展到哪一步了? 2012-12-09 13:50:48 已回复
A14: 首先是要把上海昊信的5代线项目做好,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市场情况而定。所以,公司扩产5代线项目计划还没有实施。模组项目正在考察、调研。
Q15: 长信是否参与或间接参与到联想的产业链,具体是其哪个产品?对本公司主营收入占比有多少?公司在联想同类产品供应链中的重要竞争对手是谁?长信对于联想这个客户的开发有何计划和进展? 2012-12-11 10:30:16 已回复
A15: 长信是参与类似联想的产业链,但没有为联想提高配套产品。
Q16: 公司目前的主要产品中哪款是针对于超级本,目前在产超级本客户中那些供货量比较大?占比有多少?公司的产品是超级本的主流吗?公司超级本领域有何具体进展和发展计划?谢谢 2012-12-11 10:38:54 已回复
A16:
公司目前还没有批量为超级本提高产品。随着搭载触摸功能的超级本、一体机的放量,公司会随时提高批量配套产品,特别是上海5代线,在大尺寸方面优势明显。Q17: 长信与同行业公司如莱宝,超声,
欧菲光比介入触控屏时间较晚,请问与同类公司比,长信目前有何优势?未来发展在哪些方面能够明显超越对手? 2012-12-11 12:16:27 已回复
A17: 公司与投资者提到的几家企业相比,介入触摸屏行业是比较迟,但是公司有自身的固有优势,比如成本控制方面、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方面、市场开拓方面、各类专业设备的研制方面等。公司追求的是长期的、稳健的、可持续的发展,追求不断超越自我,以期做强做大公司,以此回馈广大投资者。
Q18:
镀膜技术的发展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低温ITO技术,从传统的170度、电阻80Ω、通过率达到87%到现在的80度、电阻80Ω、通过率达到85%左右的转变;二是IM ITO要求低温80Ω,但目前的行业内达到的要求是低温20Ω,在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三是AR,现在的要求小于0.5%;四是大型超薄方面的Back side ITO技术,目前要求80度降到50度的范围。是否攻克?
2012-12-11 15:29:09 已回复
A18: 可以实事求是的说,在ITO镀膜技术方面,公司在国内是位居首位的。至于这位投资者所说的几个方面的技术指标,只要公司生产的产品有这样的要求,公司可以做到。Q19:
请问:1、用OGS触控技术替代原来的GG(双片玻璃)技术,是否会减少ITO导电膜玻璃的使用量?2、公司生产的ITO导电膜玻璃主要应用于触摸屏还是显示屏? 2012-12-12 09:11:42 已回复
A19: 1、不会减少ITO导电玻璃使用量;2、公司生产的ITO导电玻璃大部分用于显示屏,一部分用于触摸屏。Q20: 公司前段时间在投资者关系回复4季度大尺寸模组业务有进展,能否透露下就进是收购还是合作? 2012-12-16 18:30:47 已回复
A20: 合作的可能性更大。如果有必要,公司会按照有关要求进行披露的。
Q21: 请问:触摸屏笔记本将从2013 年开始起飞,公司中大尺寸触摸屏现在生产能力是多少?与国内触摸屏生产厂家比,在中大尺寸上有何竞争优势?中大尺寸国内主要竞争对手有那些?如果订单暴增,能否迅速扩产?
2012-12-22 16:16:36 已回复
A21: 我们也看好中大尺寸触摸屏市场,公司的产线也是按此布局。公司中大尺寸触摸屏生产能力主要是公司的G3生产线和上海昊信的G5生产线。公司在中大尺寸方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昊信的G5产线,目前大陆仅昊信有这样的高世代产线。如果订单大幅增加,公司可以迅速扩产。
Q22: 请问公司目前的触摸屏是以玻璃式为主还是以OGS为主,良率分别为多少? 2012-12-24 00:21:19 已回复
A22: 公司目前生产的触摸屏SENSOR(大概是你说的玻璃)是在玻璃的,良品率达95%左右;并且开发出了多款OGS的样品,如果市场转为以OGS为主,公司的设备和工艺可以很快切换生产OGS。
Q23: 请问苹果下调明年一季度订单机会,目前是否影响到TPK对于公司的订单?目前TPK订单的可见度是多久? 2012-12-25 18:24:15 已回复
A23: 公司还没有感觉到苹果下调订单影响到TPK对公司的订单。TPK订单的可见度不好判断,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可以到明年上半年。
Q24: 传言目前很多电脑厂家正与公司接触,洽谈采购中大尺寸OGS触控生产平板、超级本电脑事宜,是真的吗? 2012-12-26 11:04:38 已回复
A24: 公司已开发出从11.6、13.5、14、18.5吋等多款中大尺寸OGS产品,已得到多家用户青睐。
Q25: 上海昊信公司五代线满产后究竟有多大产能,大过长信公司现有2.5加上3.0线总产能吗?五代产能假若按2.5代线和3代线尺寸切割分别是多少万片?
问题二:公司称若OGS生产良率可达90%,而莱宝目前仅60%多,未来预计可达80%,为什么有这么大差别?是不是两家技术路线和标准不一样?请解释。 (2012-12-28 09:38:47)
A25:
1、昊信G5产线的产值与公司G2.5和G3产线的产值合计大致相等。G5的尺寸是1100*1300的,G3是550*650的,所以G5是G3的四倍。
2、公司生产OGS是大片交付,良率较高,也是有一个爬坡过程的。而莱宝的情况我们不太清楚。
Q26: 您好,请问公司13年上半年ITO玻璃业务订单状况如何?另外,产业链一体化方面尤其是向下游的发展方面,公司是否觉得重要?非常感谢。 2013-01-01 22:27:57 已回复
A26: 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判断,2013年上半年ITO导电玻璃市场不会有大变化,公司争取做到产销平衡。这位投资者说的产业链一体化问题太笼统,我们理解是指电容屏模组,我们认为很重要,公司正在筹划介入大尺寸模组领域。
Q27: 1、新建大尺寸触摸屏生产线周期需15个月才能试产,也就是说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国内基本上没有竞争者是吗?
2、欧菲光1月3日发布公告:中大尺寸触摸屏量产,生产的是联想、三星的大尺寸触摸屏及华硕的7寸触摸屏,请问公司是否与这三家大尺寸触摸屏有洽谈合作? 2013-01-04 15:36:39 已回复
A27: 1、投资建设大尺寸生产线大概是需要一年左右时间,具体实施起来还要根据具体企业情况。 2、公司也有为其中的企业提供配套产品。
Q28: 据说苹果考虑下一代iPhone中使用一项奇美电子名为“touch-on”的新显示技术,以解决目前的iPhone 5配置的“in-cell”显示屏存在的一些问题。
公司是否涉足“touch-on”技术的研究?奇美电子是公司大客户,如苹果采用奇美此技术,对公司有何影响? 2013-01-04 17:54:12 已回复
A28: 这位投资者说的“touch-on”触摸技术,不是很明确,有可能您说的是touch-on-lens,也有可能说的是on-cell。前者是OGS的一种,后者是在OLED的封装玻璃上制作SENSOR。都是触控新技术。
作为触摸屏行业的重要一员,公司特别关注行业内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发展,逐年加大研发投入,使公司在行业技术前沿占有重要地位。
Q29: 请教:
1、公司如何看待触摸屏业务的未来几年的发展前景?目前竞争很激烈啊。
2、公司认为传统ITO业务前景如何?在今年整体业务中份额占比多少?未来公司是否考虑全面向触摸屏业务转型?
3、G5生产线没有满产的原因是技术问题还是订单问题?
4、公司有没有计划或开始行动,尽早切入到苹果的产业链中去? 2013-01-06 10:42:07
A29: 1、公司一如既往的看好触摸屏行业的发展前景,特别是随着中大尺寸产品的市场放量,行业前景十分广阔。但是触摸屏行业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技术发展快,产品毛利率较高,所以行业竞争异常激烈。
2、ITO产品位于产业链上端,产品通用性强,经营风险较小,行业前景较好。未来两年,在公司整体业务中仍占有重要份额,但是随着公司其他几块主营业务的发展,ITO占比会逐年下降。
3、G5没有满产的主要原因是市场,设备调试、良品率有一个爬坡过程也是没有量产的原因之一。
4、苹果产品是行业顶端产品,公司作为行业重要参与者,当然希望公司的产品能为世界顶端客户认可。我们会尽最大努力,使公司产品尽可能多的占有包括苹果在内的世界一流客户市场。
Q30:
莱宝高科花2。6亿买G5全套设备能月产10万大片,而公司花1个多亿入股生产线(相当于3个亿以上了)只能生产2万片,为什么咧?
2013-01-08 07:33:47
A30: 根据莱宝公告得知,莱宝支付37亿日元购买G5生产线,仅仅是指涂布、曝光设备,不包括蚀刻线、镀膜等,此外还要花费巨资购置配套设备、厂房、净化等。
Q31: 上海昊信主要有哪些类型的生产线?有机构研究报告指出公司上海昊信2013年1月份放量生产,放量生产是什么类型的生产线? 2013-01-10 08:13:25 已回复
A31: 上海昊信的设备是生产大尺寸SENSOR的曝光蚀刻生产线。放量生产就是指此类生产线。
Q32: 请问高总:公司截至2012年末的股东户数是多少?同时,请问公司目前在智能电视盖板玻璃项目研发的进度如何了? 2013-01-10 17:04:59 已回复
A32 我只能告诉你,截止2012年9月30日,公司股东总户数13328户,截止12月31日的股东总户数,我们会在年度报告中公告。智能电视盖板玻璃的研发已经成功,只是因为种种原因,还没有批量生产而已。
Q33: 请问高总:随着公司超募项目的量产,2012年公司的产能应该增长不小,而公司在11年末只有12人的销售团队,不知公司能否在2013年下游需求的结构化行情中有效抢单?以提升产能利用率,谢谢 2013-01-10 17:14:59 已回复
A33: 公司向来重视销售工作,在经营运作过程中,始终以销售为龙头。目前公司的销售人员已达20多人,并且公司主要领导的主要精力在是放在营销方面,其目的就是要保证全部产能的发挥。
Q34: 董事长你好。G5已经在1月份开始量产了,目前开工率是多少?是否会出量产公告?另外年报时是否有送股的考虑呢?公司的价值相对于股价来说严重偏低,我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不过也希望公司能实事求是的发布一些有利的消息,谢谢。 2013-01-12 21:45:53 已回复
A34: 昊信的G5产线会在元月份小批量生产,但是开工率不够高,预计二季度会量产,还没确定是否会出公告;送配股是公司的重大分配政策,我们会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作出决策并履行相关的法定程序。
Q35: 公司在2012年12月31日回复投资者问题时宣称“公司开发出了多款OGS的样品,如果市场转为以OGS为主,公司的设备和工艺可以很快切换生产OGS。”公司从未公告投资一体化电容式触摸屏(OGS)项目,现有的设备仅为生产CTP Sensor面板,OGS除了CTP Sensor以外,还需要CNC雕刻机、丝印机、FOG邦定等诸多设备,公司何时、通过何种投资决策程序购买批量生产OGS的此类后段设备? 2013-01-15 16:28:43 已回复
A35: 公司所说的OGS产品,指的是OGS-SENSOR产品,不是OGS电容式触摸屏模组。
Q36: 电容屏模组筹划得怎样了?四季度已过为何还见任何信息? 2013-01-21 21:12:02 已回复
A36: 大尺寸模组项目的部分设备正在洽谈、订购。
Q37: TPK新建的4。5代线和5.5代线对公司很大的影响嘛 2013-01-24 11:36:44 已回复
A37: 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大家都看好大尺寸电容屏市场,有企业投资这样的项目是很自然的。
Q38: 感谢高总关于销售人员数量的解答,能否再介绍一下目前这20几人的具体配置情况,考虑到公司目前是以产品为核心的事业部制,上述销售团队的结构安排是否与事业部制一一对应?人员是否稳定? 2013-01-24 17:18:42 已回复
A38:
公司销售人员大体上是这样配备的,ITO事业部和SENSOR事业部的销售人员分别占45%左右;减薄事业部销售人员占10%左右。公司在分配制度上向销售人员倾斜,销售人员是公司员工队伍中最稳当的部分。Q39: 请问高总,以前公司只能做ITO 玻璃、Sensor与玻璃减薄,而且根据半年报与季报公司在考虑在一体化模组方面进行相应的扩展,不知目前进展如何了?目标公司调研与合作模式设计是否完成?谢谢 2013-01-24 17:24:23 已回复
A39:
是的,到目前为止,公司的主营业务依然是ITO导电玻璃、SENSOR和玻璃减薄业务。但是公司一直在考虑如何介入大尺寸模组领域,并且已经在洽谈大尺寸模组的设备购置事宜。由于以前没有做过模组产品,公司在该项目的推进过程中,特别慎重,所以可能会影响项目的实施进度,此点请您理解。Q40: 请问陈总,记得公司以前说过由于一直未介入触摸屏模组领域,所以在考虑大尺寸模组时候计划采用合作的模式,并且一直在找寻合作方,而从互动平台上目前的答复来看,公司正在洽购模组设备,那是不是意味着在寻求合作的过程中不太顺利?准备公司自己上马模组生产线?那样的话投资规模有多大?是昊信投资还是公司自己投资?需要融资吗?谢谢。 2013-01-30 12:43:21 已回复
A40: 公司决定以何种方式进入大尺寸模组业务时,十分慎重,一直在调研、洽谈。由于尚未到实质性阶段,尚存在不确定性,所以没有公告。但是大尺寸市场形势又时不我待,因此上海昊信决定购置部分模组设备先期介入。开始投资不大,暂不需要融资。
Q41: 高总 , 我作为一个价值投资者,我看好长信的季度季报, 长信的成本控制能力,但是有几个疑问 建议一下你们, 第一在 电子消费品行业 其实应该是用户导向型的 公司销售和管理模式,而不是产品导向型的模式,最厉害的技术,没有了用户就得死,等离子和液晶电视就说明了问题,第二是 电子消费行业 是一个前期赢家通吃的市场, 是需要魄力做大尝试的,保守的财务风格,可以让你们活的更长点,但是最后会很惨 2013-01-30 15:18:30 已回复
A41: 感谢这位投资者对公司的看好和对公司管理团队的认可。我同意你的观点,第一、只要不是高度垄断的行业,都要以用户为中心、以销售为龙头。再先进的技术、再优良的产品、再好的管理模式,都要到市场上让客户去评判,从而赢得客户,稳定和提高市场占有率。第二、电子材料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公司有意在目前的既有优势前提下,根据自身的情况,力争尽快把公司做强、做大,以增强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Q42: 接下去说,欧菲光 能够在触摸屏领域大幅扩张并成功 也是有他成功的理由, 我个人认为在产品的管理上 ,他们做不过长信, 但靠勇气,智慧 , 魄力,和适当的管理能力也能超越你们 2013-01-30 15:20:26 已回复
A42: 欧菲光今年的发展势头确实十分迅猛。我们会认真研究和借鉴包括欧菲光在内的一些企业的成功经验和值得借鉴的做法,使公司能够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少走弯路,保持有内在质量的、健康稳健的可持续发展。
Q43: 持有公司股票两年了,说实话很失望。很理智上涨跌起来无理智!长线资金都不看好,公司新增4条线从机构报告得知不公告,大尺寸都开始谈设备事宜了看样子和合作方谈妥了为什么不公告?合作方是谁?年产多少尺寸组模?大尺寸组模最小尺寸多少最大多少?什么都要猜!今天出了,谢谢高管问题回答
2013-02-01 11:31:51 已回复
A43:
王先生:您好!感谢您对公司的长期关注。公司增投4条曝光蚀刻生产线,因为投资额仅有6000万元,又是原有项目的扩产,所以没有公告,如同增投ITO镀膜生产线也没有公告一样。而大尺寸模组设备的洽谈、投资额也很小,只是试做而已,产能不大,所以也没有公告。当然,您的建议,公司会认真考虑,以后在符合监管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公告公司的各方面情况。Q44: 高总:您好!我是长信科技的股东,对贵司的执行力和管理能力深表钦佩,长信有一些所谓的“隐形冠军”的特质,把钱交给你们我很放心!
作为股东,我请教几个问题:
1.长信的OGS良率若已达到85%左右,与TPK就不相上下了;在85%良率基础上,与GFF/G1F/GF2比较,成本上是否已不存在劣势?
2.希望能加速推进模组投产,价值链纵向整合才是王道啊...
2013-02-04 14:48:41 已回复
A44 谢谢您对公司的信任,我们一定尽最大努力把公司经营好。1、OGS的良率如果能提高到90%以上,在成本方面的差别不大。2、你的观点非常正确,我们正在推进此项工作。
Q45: 接上:
3.对于TFT-LCD产业,AMOLED技术是否会在未来的二、三年间构成实质的冲击?长信是否已有战略上的考量?
4.在IN-CELL技术上长信是否有技术储备?下一步的技术研发导向会聚焦哪里?
期盼您的回复,谢谢! 2013-02-04 14:53:03 已回复
A45: 3、我们认为,未来二、三年AMOLED不会对TFT-LCD构成冲击,但由于电子显示材料行业技术发展快,所以我们非常关注包括AMOLED在内的新技术的发展动态。
4、我们只是关注跟进了IN-CELL技术,还没有做到储备这一技术。公司的技术研发导向主要是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比如OGS工艺的完善、大尺寸模组、各种玻璃和TFT等的薄化等等。
Q46: 请公司不要混淆OGS与OGS Sensor的概念误导投资者,OGS本身就是将触摸屏传感器面板(CTP Sensor)制作在盖板玻璃(Cover Lens)的背面,其实质就是触摸屏模组,公司仅仅制作其中的CTP Sensor面板,请不要随意向OGS靠拢;此外,公司的OGS用CTP Sensor良品率仅有85%,与业内水平至少低8%以上,与OGS的直通良品率(从玻璃基板至最终OGS成品)更是毫无可比性 2013-02-05 00:12:25 已回复
A46:
公司从未混淆这一概念、从而误导投资者。公司做的确实已批量生产OGS触摸屏模组用的OGS-SENSOR,也批量生产GG结构的SENSOR。如果公司要做模组,会出公告的。公司在回答投资者问题时,是客观的、实事求是的。Q47: 截止2013年2月底公司昊信G5产线产销情况如何?良率是否达理想状态?可否透路主要客户及产品规格? 2013-02-22 19:30:03 已回复
A47: 昊信目前只是小批量生产;良品率维持在70%-80%左右,没有达到理想状态;主要是台资背景的客户;规格以18.5寸以上为主。
Q48: 请问公司领导:1.公司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占有量有多大?2.公司有没有什么产品在国内同行业中具有独一无二的技术优势?3.汇率变动对公司产品毛利影响大不大?4.公司的主要客户有哪些?直接客户中有无三星?请详细解答,谢谢。 2013-03-08 17:13:46
a48: 1、目前公司主业分为三个方面,ITO导电玻璃、CTP-SENSOR和玻璃减薄业务,其中ITO导电玻璃产销量连续数年位居世界首位;2、公司三大系列产品中,均有在同行中领先的技术优势,比如ITO产品中的AMITO产品、CTP-SENSOR中的中大尺寸OGS产品、减薄业务中的超薄化、超大尺寸和高质量的表观处理等;3、汇率变动对公司产品的毛利率没有影响,因为公司既有出口也有进口;4、公司三大系列产品的客户多达百余家,其中主要客户有松下、DMC、超声、信利、比亚迪、TPK、新威、京东方、天马、三星等。
Q49: 您好,请问公司的触摸屏的净利率为什么这么高呢?比欧菲光的高了差不多一倍,请问是公司的技术成本低呢还是其他原因?谢谢。 2013-03-11 20:23:38 已回复
A49: 公司没有对外单项公布过触摸屏业务的净利率,在同行业中,公司产品的毛利率和净利率确实是比较高,这主要得益于公司的成本控制能力和较低的期间费用,这也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Q50: 网上得知“20英寸以上的大屏幕中,ITO替代材料可以发挥优势。我们瞄准21英寸、23英寸和27英寸等显示器一体型个人电脑用途,与银纳米线技术领域的美国风险企业Cambrios设立了合资公司,目前正在厦门推进开发。”宸鸿科技孙大明对记者说的,公司对银纳米线技术有跟踪?如何看待DITO薄膜触控面板技术,公司是否会跟进? 2013-03-21 07:35:17 已回复
A50: 银纳米线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对于类似于ITO导电透明电极的材料及其技术,公司都高度关注其发展情况;DITO薄膜触控面板技术是一种重要的触控技术,公司会关注。
Q51: 请问在12年10月三代线量产的情况下,为什么四季度的营收和净利环比三季度没有提升? 2013-03-28 22:13:39 已回复
A51:
四季度的营收还是比三季度增加的,净利润有所减少,是根据会计师预审计调账导致的。Q52: 公司和其他触摸屏公司相比,最大的优势是在哪里? 2013-04-01 16:39:31 已回复
A52: 最大的优势是人才优势、设备优势、成本优势、技术优势。
Q53: 怎么作为大中小触摸屏都有涉足,那么接下来业务重点在哪里? 2013-04-01 16:41:55 已回复
A53: 董事长:陈奇 公司主要会把精力放在大尺寸触摸屏方面.
Q54: win8推出后,对公司业绩有没有正面的刺激? 2013-04-01 16:43:31 已回复
A54: 财务总监,董秘:高前文 当然有,主要是对中大尺寸有利。 [更新后] 2013-04-02 16:47:23
董事长:陈奇 关键是自己的业绩能不能上去,不能光靠题材刺激 [已取消]
Q55: 超极本市场拓展的进度和公司预期是否一致? 2013-04-01 16:44:19 已回复
A55: 董事长:陈奇 整个市场发展较预期慢.
Q56: 公司未来会更注重哪些地区的市场开拓? 2013-04-01 16:49:55 已回复
A56 财务总监,董秘:高前文 国内市场和台湾市场。
Q57: 公司三大业务导电玻璃、减薄业务、触控业务中,哪个发展空间更大? 2013-04-01 16:50:43 已回复
A57: 董事长:陈奇 ITO需求稳定,薄化是未来方向,触摸屏是主流 [更新后] 2013-04-02 16:44:33
财务总监,董秘:高前文 从目前情况看,都很好。 [已取消]
Q58: 公司未来目标是不是成为行业老大? 2013-04-01 16:57:55 已回复
A58: 财务总监,董秘:高前文 公司的主营业务之一ITO导电玻璃产销规模从2006年开始就位居行业首位。 [更新后] 2013-04-02 16:27:30
董事长:陈奇 当然是要成为行业领导者 [已取消]
Q59: 公司近来获得不少政府补贴,公司接下来会怎么巩固自己在行业内的地位? 2013-04-01 16:58:43 已回复
A59: 财务总监,董秘:高前文 巩固公司在行业的地位,跟获得政府补贴没有多少关系。加大研发、保持应有的规模、维持较高的毛利率,才能确保公司在行业的地位。
Q60: 上游原材料价格对公司产品成本影响大不大? 2013-04-01 16:59:31 已回复
A60: 财务总监,董秘:高前文 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公司成本的影响不大,因为公司通过研发和调整产品结构,原材料在产品售价中的占比越来越小。
Q61: 请问公司未来发展的亮点在哪里? 2013-04-02 10:31:37 已回复
A61: 董事长:陈奇
大尺寸OGS模组和TPLCM一体化触控显示模组.Q62: 介绍一下公司的管理费用及资产流动性情况?2013-04-02 10:37:55
A62: 公司的管理费用主要是研发费用占比最大,其次是工资、社保、办公等费用。公司资产的流动性较好,存货周转天数为50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90天左右。
Q63: 在管理经营中,董事长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 2013-04-02 11:09:25 已回复
A63: 董事长:陈奇 公司发展方向、优化资源配置和新产品、新技术研发
Q64: 2013年公司是否有新的研发产品推出 2013-04-02 11:28:19 已回复
A64: 董事长:陈奇 公司每年都投入较大资金进行新产品研发,在大尺寸OGS触摸屏、模组,ON-CELL、旋转硅靶等方面都取得较好的成果。公司今年将继续投入进行量产研发。 [更新后] 2013-04-02 15:53:03
财务总监,董秘:高前文 会有,公司每年都会有新产品推出。 [已取消]
Q65: 请问公司的核心业务在国内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2013-04-02 11:40:55 已回复
A65: 财务总监,董秘:高前文 ITO导电玻璃业务和TFT减薄业务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CTP-SENSOR业务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Q66: 请问陈董:1、公司现在建生产线产能多大,什么时间能投产?
2、董事会授权经营班子办理申请银行授信额度不超过为人民币10 亿元,主要投入什么产品线?分别投入金额多少?产能有多大?能否保证产销平衡? 2013-04-02 12:29:51 已回复
A66: 董事长:陈奇 新的生产线以生产STN和IMITO产品为主,每月产能为50-60万片,大概在6-7月份建成投产。
今年投资项目较多,需要的资金也比较多,尤其在大尺寸触摸屏模组方面要加大投资力度。
Q77: 请谈谈公司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吗 2013-04-02 12:31:19 已回复
A77: 董事长:陈奇 短期目标:实现大尺寸OGS模组批量生产,保持ITO产品领先优势,TFT减薄快速扩张。
远期目标:丰富触摸屏产品,力争ON-CELL产品早日量产,实现TPLCM一体化产品。
Q78: 在安徽有竞争的上市公司吗,是哪家 2013-04-02 12:43:55 已回复
A78: 财务总监,董秘:高前文 有,是
方兴科技。主要ITO业务竞争,其他业务没有竞争。他们的业务量大概是公司的50%左右。
Q79: 去年公司业绩说明会,公司股票放巨量滞涨,今年说明会,公司股票放量跌停,情以何堪!!开个玩笑, On Cell是指将触摸屏嵌入到显示屏的彩色滤光片基板和偏光片之间的方法,即在液晶面板上配触摸传感器,与公司生产线并不匹配,公司是不是有什么发展?提前透露下。 2013-04-02 14:29:28 已回复
A79: 董事长:陈奇 on-CEEL是与OLED配合使用的触摸屏SENSOR,不是你所说的这种方式。公司非常看好OLED的前景, 在这方面投入较大研发力量。
Q80: 副总裁李林先生辞职,他是否持有或者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票? 2013-04-02 14:29:45 已回复
A80: 董事长:陈奇
李林另有任用,他通过新疆润丰间接持有公司股份。备注:上市公司股东大举入疆 图谋股权减持税收减免
股东迁移后即减持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股权投资类企业备案情况统计表,迁入新疆并变更的上市公司股东所在的股权投资企业,主要从2011年3月以来形成热潮,这与可查的上市公司公开资料相吻合。
亚太科技(002540.SZ)1月13日的限售股份上市流通公告表明,公司第六大股东湖南唯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第七大股东深圳兰石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已分别于2011年9月和2011年3月变更为新疆唯通股权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与新疆兰石创业投资有限合伙企业,两企业分持亚太科技538.2万股和292.5万股,均已解禁流通。
长信科技(300088.SZ)第二大股东也是2011年3月进驻新疆,名称由芜湖润丰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新疆润丰股权投资企业(有限合伙)。
Q81: TPK,欧菲光,都向上游盖板玻璃投资,公司OGS盖板玻璃外购,会不会往盖板玻璃投资? 2013-04-02 15:07:18 已回复
A81: 财务总监,董秘:高前文 公司目前还没有这样的计划。
Q82:
公司新建ITO生产线,什么时候能投产?记得公司二股东抵押过股票,是否解除抵押? 2013-04-02 15:14:05 已回复
A82: 董事长:陈奇 新建ITO生产线会在二季度末到三季度初分步投产。公司二股东股票没有解除抵押。
Q83: 恭喜管理层在2012年取的可喜成绩。在年报里面有看见长信在研发靶材,请问2012年靶材在成本中的占比如何,未来如果可以进口代替,大约可以节省多少成本,或是对ITO的毛利率产生多少影响?谢谢 2013-04-02 15:23:59 已回复
A83: 董事长:陈奇 靶材主要是指二氧化硅和ITO,还有其他靶材,公司第一步先做二氧化硅,占成本5%左右。不仅可以为自己配套,而且可以向整个镀膜行业销售,为公司带来一定利润。
Q83: 下月大非解禁,大股东会否减持套现?有无任何做法可让市场放心? 2013-04-02 15:24:45 已回复
A83: 董事长:陈奇 大股东到现在还没有股票计划
Q84: 请问公司研发oncell技术,主要意图是否是配合AMOLED使用?这与公司现有的sensor技术差别在于何处?未来是否有可能进去Samsung供应链,争夺sintek的一部分份额?谢谢! 2013-04-02 15:30:47 已回复
A84: 董事长:陈奇 是的,与现有SENSOR有圈套区别。AMOLED封装过程是高温过程,传统SENSOR是经受不了这样的高温制程。如果该产品投产当然可以为所有AMOLED厂家配套。
Q85:
TPK的单子目前占营收比重多少? 2013-04-02 15:31:27 已回复
A85: 董事长:陈奇 不到50%Q86: on-cell研发到那种地步了? 2013-04-02 15:32:21 已回复
A86 董事长:陈奇 已完成技术方案认证和小尺寸开发。
Q87: 请问陈总,公司13年减薄生产线有没有扩产计划?如果有,计划新增几条?谢谢。 2013-04-02 15:32:22 已回复
A87: 董事长:陈奇 有扩产计划,新增减薄线10条,大尺寸抛光机200台以上。
Q88: 请问陈总,
公司向模组领域拓展所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2013-04-02 15:33:17 已回复
A88: 董事长:陈奇 要协调好现有客户与公司未来客户之间的矛盾,公司会妥善处理此事。Q89: 请问陈总,目前G2.5和G3线在完成TPK的Kidle Fire订单后后续的生产计划如何?有没有新订单接续?谢谢。 2013-04-02 15:34:57 已回复
A89: 董事长:陈奇 目前有包括TPK在内的多款大尺寸OGS项目在开发认证,与TPK在谈的项目有13.3、17、20.5寸。
Q90: 市场上有种说法是单层镀膜G-sensor,可以大幅降低GG模组成本,不知道公司小尺寸sensor方面有没有开发低成本方案的计划?另外想请教一下小尺寸方面目前销售情况是否还是比中尺寸要偏弱一些?谢谢! 2013-04-02 15:37:02 已回复
A90: 董事长:陈奇 公司主要精力在大尺寸,小尺寸单层多点也配合客户在生产。目前以中尺寸为主。
Q91: 请问陈总:您对公司CTP-sensor13年的业务前景如何看?13年计划新增的1条G2.5和3条G3您预计何时能够量产?目前昊信的G5有几条线?谢谢! 2013-04-02 15:45:45 已回复
A91: 董事长:陈奇 对今年CTP-SENSOR市场我们还是充满信心的,尤其是看好大尺寸OGS触摸屏。新增的G2.5、G3生产线会在本月完成调试,下个月能批量生产。上海昊信有2.5条G5生产线。
Q92: IM-ITO目前是不是只有长信具备量产能力?目前销售情况如何,此款产品主要面对的客户是什么领域呢?IM-ITO是不是公司ITO产品增长的最大亮点?谢谢 2013-04-02 15:48:01 已回复
A92: 董事长:陈奇 目前供不应求,主要供应印刷制程的触摸屏生产厂家。去年和今年IM-ITO是公司的利润增长点。除公司外还有少数厂家能批量供应该款产品。
Q93: 今年公司准备再融资吗?如果有计划的话,规模有多大? 2013-04-02 15:50:15 已回复
A93: 董事长:陈奇 公司募集资金和超募资金都已使用完毕,且均发挥了效益。公司有再融资计划,只是创业板还没有开通再融资。我们已经从银行发行债券4.5亿元,保证公司持续发展。
Q94: 新增的G2.5、G3生产线会在本月完成调试,下个月能批量生产,能不能理解为量产? 2013-04-02 15:52:20 已回复
A94: 董事长:陈奇 可以
Q95: 目前市场中大尺寸屏供不应求,为什么昊信要到下半年才能够满产,是技术上的瓶颈吗? 2013-04-02 15:53:10 已回复
A95: 董事长:陈奇 大尺寸供不应求是指OGS产品,昊信由于产线数量不足,暂时不具备量产条件。
Q96: 请问陈总:昊信的G5什么时间可以量产?未来有没有扩产计划? 2013-04-02 15:53:55 已回复
A96: 董事长:陈奇 公司占昊信43%的股份,对昊信扩产与否不具备决策权,正在与其他股东讨论增资扩产。
Q97:
请问高总,一条减薄线一年大致有多少净利润? 2013-04-02 15:55:01 已回复
A97: 财务总监,董秘:高前文 很难说,因为客户有不同要求,有的减薄后还要抛光,有的还要镀膜。如果基本满产,几百万的利润是有的。Q98: 请问陈总:公司13年有没有进入模组领域的切实举措? 2013-04-02 15:55:55 已回复
A98: 董事长:陈奇 有
Q99: 能否简单介绍下公司研发的on-cell技术 2013-04-02 15:57:38 已回复
A99: 董事长:陈奇 主要是能耐高温制程,过去的OC就不能使用了,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Q100: 请问高总:昊信量产后预计可以实现多少营收?谢谢。 2013-04-02 15:57:38 已回复
A100: 财务总监,董秘:高前文 计划年实现营收60000万元。
Q101: 请问高总,公司4月订单情况是否良好?sensor线利用率预计能否到9成甚至更高?谢谢! 2013-04-02 16:01:48 已回复
A101: 财务总监,董秘:高前文 4月份订单情况好,所有产线都在生产。预计SENSOR产能9成左右没有问题。
Q102: 减薄由于业务特点产能利用率不太好控,公司是如何应对的?谢谢。 2013-04-02 16:01:57 已回复
A102: 董事长:陈奇 这是公司的核心技术,我们肯定有办法应对,对不起不能详细透漏。
Q103: 请问陈董:据了解您是业内专家,您也是一力主张全力发展大尺寸触摸屏,目前的市场发展态势看,您的远见是对的。您预计公司何时将在大尺寸屏上获得突破?例如5代线良品率何时能够上90%? 2013-04-02 16:07:04 已回复
A103: 董事长:陈奇 应当就在今年。G5如果做传统SENSOR,我认为达到90%不困难,关键是OGS产品。
Q104: 请问陈董:
OGS良率不高的技术瓶颈今年有望突破吗? 2013-04-02 16:15:59
A 104: 董事长:陈奇 肯定能突破Q105: ON-CELL,估计什么时间量产? 2013-04-02 16:16:49 已回复
A105: 董事长:陈奇 设备还没投资,我们正在与潜在客户谈方案
Q106: 从公开信息上看,目前机构投资者进出似乎很频繁,说明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的长远前景有一定的疑虑,请问陈董,您对此有何看法? 2013-04-02 16:18:54 已回复
A106: 董事长:陈奇 公司对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我们倡导长期投资,但不能强留他们。
Q107: 请问陈总,从目前情况看,昊信应该在下半年就可以达到盈亏平衡了吧,公司计划何时启动收购剩余股权? 2013-04-02 16:21:07 已回复
A107: 董事长:陈奇 我们与原股东签有收购协议,达到股权收购条件我们会及时收购.
Q108: 请问陈董事长:触摸屏行业国内企业是否掌握了核心技术,各大公司大幅扩张,是否会出现光伏产业那样几年时间就从暴力行业走向微利行业,甚至大幅亏损? 2013-04-02 16:25:22 已回复
A108:董事长:陈奇 应当掌握了核心技术,但每家的情况不一样。
Q109: 请问陈董:TPK在福建投巨资上马大屏幕触摸屏生产线,而公司正在和TPK合作,未来如何规避这一风险,以免重蹈莱宝高科覆辙? 2013-04-02 16:29:19 已回复
A109: 董事长:陈奇 公司对此已有准备,请放心我们不会重蹈别人的覆辙.
Q110: 国内已有石墨烯触摸屏产品在实验室实现,请问对此有何评论? 2013-04-02 16:32:10 已回复
A110: 董事长:陈奇 这是一种新材料,我们也看好它.
Q111: 请问陈董,公司现在几种产品占国内行业比例大概是多少? 2013-04-02 16:34:28 已回复
A111: 董事长:陈奇 ITO占20-25%,薄化厂家不多,我们是主导,触摸屏占比较小。
Q112: 请问陈总:未来有没有替代ITO的更好的材料? 2013-04-02 16:36:23 已回复
A112: 董事长:陈奇 目前看有可能是石墨稀.
Q113: TPK小片制程OGS工艺,公司是否研发? 2013-04-02 16:40:44 已回复
A113: 董事长:陈奇 正在进行
Q114: win8是方向,但现在问题是待机时间是问题;所以大屏幕手机和平板会有一个机会时间窗口;公司怎样去做文章? 2013-04-02 16:50:32 已回复
A114: 董事长:陈奇 公司会抓紧机会把准备工作做好
Q115: 为了应对ITO未来的替代材料石墨稀,公司有没有对石墨稀研发方面进行相应的研究
A115: 正在与相关研发机构谈合作事宜。
----------------------------------
最大的机遇在于OGS,最大的风险在于二股东的减持对二级市场股价的冲击,从二股东股权变动的情况看,公司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今年5月后的减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