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牛气冲天的
三一重工 现在遇到了难题
经济环境不好,需求萎缩
2009年承诺不裁员的首富梁稳根现在也开始偷偷摸摸地对员工“末位淘汰”“职位优化”
三一遇到行业困境不是第一次
2005年和2008年两次净利润同比下降20-30%
但那时,三一都没裁员,还在努力招兵买马、攻城略地
2012年有什么不同?
行业增长的大逻辑已经变了。
2000-2010年,中国处于基础设施投资高峰期
国内的钢筋水泥和建筑机械需求每年都是高速增长
同时,建筑机械也开始了进口替代的步伐
两个大趋势叠加,三一中联
柳工 等企业还是了长达十年的50%/年增长
整个大周期在2009年四万亿的达到顶点,同时四万亿也抽干了未来基础投资的潜力
未来十年,基础建设和建筑机械高增速将不复存在,企业需要适应低增速,三一只能踩刹车
所以,三一裁员了。
同样处在经济的寒冬,汇川在做什么?
2012年的研发投入计划1.4亿元,增长40%,预计占营收10-15%
还在招人,朱兴明的说法是:经济不好,降低了招人的成本
在电梯注塑等优势行业之外,开始拓展起重纺织煤矿节能光伏电动汽车等新行业
销售人员在拼命拓展新客户,以至于经济不好单个客户采购量下降时,依靠客户数上升维持了营收不下降。需求萎缩的时候,拓展新客户其实就是从竞争对手手里虎口夺食,谈何容易。
把产能搬到苏州一块几十亩地的厂区里,这个新厂区满载以后能支撑30亿元的产值
还在不远处储备了一块200亩的土地,也就是说朱兴明心里有个200亿元以上的产值规划。
最主要的,汇川没裁员。
不是朱兴明比梁稳根牛,而是汇川的行业好。
汇川还处在一个行业的黄金时期
中国人力成本上升,意味着今后十年替代人力的设备投资会很大。
高端的设备用伺服,低端用变频,控制都需要PLC
这些领域现在国产化率太低
随着国内需求增加,国内技术积累,国内民企比国企上进,比外企狼性,进口替代是确定无疑的
汇川是七八点钟的太阳
乌云散去之后,会光艳夺目
我对10年之内中国经济不崩溃很有信心
所以坚定持有。看看能跌到什么地步
唯一遗憾,就是没有现金加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