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熔盛重工需按16.62元价格强制收购全柴動力

12-07-18 15:51 11097次浏览
投资是孤独的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追根溯源,2011年4月26日H股熔盛重工和A股全柴动力(600218)双双发布公告,称由于熔盛重工通过安徽产权交易所投标流程成功购得全柴动力的控股股东全柴集团100%股权,双方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后,该交易事项使得熔盛重工需按16.62元价格强制收购全柴動力 A 股股份,期限为1年内。正

此后11年8月份该交易先后获得商务部反垄断和国资委的批准,熔盛重工前后也向产权交易中心和中登公司缴纳了6个多亿的预付款和5个多亿的保证金。
熔盛重工2011年中报第41页对于收购全柴的承诺,明确指出协议的生效日是2011年4月26日,1年内要支付余款,并触发对全柴动力(600218)的要约收购。

打开淘股吧APP
2
评论(11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qqq2000

12-07-19 09:17

0
说了多少遍了,目前阶段,熔盛怎么弄,只和熔盛自己,顶多还有全椒县有关,和别人毫无关系。
押注在熔盛成功收购上,那是赌博,如果熔盛收购不成功,那就该愿赌服输。就这么简单。
如果熔盛给每个全柴的小股东都发了16.62的卖出权证,然后拒绝行权,那你大可以告死它,所有人都会支持你。
但是熔盛有没有给你发权证呢?没有吧。

实际上我认为熔盛不能履行要约收购才是大概率事件,很简单,没钱。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投资是孤独的

12-07-19 09:15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男的和女要离婚,生有个小孩,2个大人离婚关这个小孩屁事...............................
投资是孤独的

12-07-19 09:08

0
说到我个人在这个事上的热心,因为我是全柴动力的股东,有谁会不关心自己的切声利益,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我是在吸引眼球,引起投资者和社会舆论广泛关注.
超级水星人

12-07-19 09:06

0
的确,要收购的是全柴集团不是全柴动力,违约的话和地方政府谈,和股民关系的确不是最大的。
投资是孤独的

12-07-19 08:59

0
为什么IPO会有那么多人去指责和反对,熔盛重工这件事比IPO还要赤裸裸,破坏性更大.
投资是孤独的

12-07-19 08:53

0
再说套利资金,在股市的不管是那个都是想套利的,没有谁是不想赚钱的.
投资是孤独的

12-07-19 08:51

0
江苏熔盛要是毁约,后来者纷纷效仿,把要约收购看成一个免费看涨期权,有利于自己的实施,不利于自己的就毁约。本来要约是保护中小投资者的一种制度,现在反过来侵害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快乐快乐吗

12-07-19 07:31

0
江苏熔盛要约收购的是全柴集团又不是全柴动力
投资是孤独的

12-07-19 00:23

0
江苏熔盛资金缺口20亿 全柴动力重组新方案尚未沟通
21世纪经济报道 韩迅 上海报道 2012-07-18 23:48:38  评论(0)条 随时随地看新闻这是写进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一段话:“实施‘百亿全柴’工程,全柴改制重组取得重大突破,改制方案年初在职工代表大会高票通过,江苏熔盛通过省产权交易所以21.48亿元全资并购全柴集团,产权交易先后获省政府和国务院国资委批准。”

在2012年1月的工作会议上,全椒县县长曹付忠高度肯定了安徽全柴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全柴集团)的改制工作。

但是如今,重组或将化为泡影。重组方江苏熔盛重工有限公司(中国熔盛重工拥有约96.09%股权的附属公司,下称江苏熔盛)已显露出悔意。
投资是孤独的

12-07-19 00:18

0
套利全柴动力亏本 机构夺路逃生
21世纪经济报道 韩迅 上海报道 2012-07-18 23:48:38  评论(0)条 随时随地看新闻原本以为是无风险套利,最终却成为套在自己脖子上的枷锁。

江苏熔盛要约收购全柴动力的方案迟迟不能实施,使深入其中的机构们美梦变成噩梦。

7月18日,全柴动力以单日下跌6.46%报收10.57元,较江苏熔盛要约收购价16.62元折价36%。但是机构们却对方案能否实施心里打鼓,一些机构开始选择逃离。

7月17日全柴动力龙虎榜数据显示,一家机构专用席位卖出了466.73万元,按照该股当日成交均价11.81元推算,该机构卖出约为40万股。

“机构之所以此前热衷于买入全柴动力,主要是想利用股价与要约收购价之间的差额进行套利。显然,这个如意算盘落空了,江苏熔盛迟迟不履行要约收购就已经摆明了态度,是不愿意行使那么高的要约收购价格。”上海一位基金经理接受采访时表示。

根据全柴动力2012年一季报显示,持有其股票的机构包括兴全全球视野、长江证券、中融信托-中融增强36号、东方证券、兴全趋势基金等。

2012年7月初,兴业全球基金和东方证券联手发函给全柴动力及熔盛重工,并要求就要约收购事项召开公开说明会。

“截至目前尚未得到上述两家公司的任何回复,甚至连一个电话都没有,显然对投资者是没有任何责任心的。”7月18日,兴业全球基金一位人士告诉记者。

记者注意到,兴全全球基金进驻全柴动力正是2011年二季度,当时买入349.36万股;几经增持后,今年一季度持股数上升至642.66万股,其持仓成本约在每股14元。

东方证券则是在2012年一季度新进入,持仓成本也约为每股14元。但是,全柴动力今年一季度下跌11.27%,二季度以来更是大跌了21.47%,机构们账面损失惨重。

而对于此前投资全柴动力的决策,机构们也开始出现明显分歧。

“对于全柴动力的投资,决策过程中逻辑清晰,依据没有问题。如果收购方故意不遵守市场规则,股价高于要约价就履约,低于要约价就拖延履约,那么设置要约收购制度来保护中小股东,将变的没有任何意义,此风若长,将使整个资本市场失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公平和信心,势必影响构建适合价值投资的市场环境。”兴全全球基金给记者的采访回复中如此表示。

但是,市场上也出现不同的声音。

“我们在指责江苏熔盛的同时,是否也应该自我反省一下,这种盲目赌重组的行为是否风险太大。”上述基金经理直言,多数买入全柴动力的机构应该不是看好其业绩的增长,“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38%,机构还疯狂买入,显然是在赌江苏熔盛能履行要约收购。但是,江苏熔盛能傻到让机构这样无风险套利吗?这个风险,为何不考虑呢?”

目前,机构挽回损失,也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对于目前有机构表示将征集全柴动力10%股权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消息,上述兴业全球基金人士表示并非公司主导。

而更多的机构选择了逃离。7月18日,全柴动力的成交量明显放大,达到669.59万股,成交金额达到7042万元,创出去年9月份以来的新高。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