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2012.3Q 无挂碍故 无有恐怖

12-07-23 14:11 14238次浏览
无挂碍故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打开淘股吧APP
11
评论(285)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无挂碍故

12-07-23 16:29

0
股市算术:赚10倍还会亏钱吗?sosme  2008-06-17 03:05
  巴菲特曾有一个观点:在股市中人们对普通的算术问题缺乏常识――我非常认同。
  一直就想将我对股市算术的一些随感进行整理,但感觉内容非常庞杂一时居然理不出头绪,我只好沿袭“散打”的风格想到那里就写到那里吧,先从这个问题开始:赚10倍还会亏钱吗?  
  当然会:比如在赚10倍后又亏损掉90%以上,不过这并非典型事件、并不具有普遍意义。
  
  但当我审视现实后发现赚10倍还会亏钱居然是个“大概率”事情,比如:在赚10倍后信心膨胀几乎是个必然的结果,当1万元变成10万元后如果你抵押你的房产增加投入20万元,此时的资本总额将达到30万元,此时-30%的下跌就将你最初的那个10倍收益吞噬,在这个案例中10倍=-30%;当然赚10倍后可能人人都有自己是“股神”的感觉如果你勇气再太些追加投入90万那么-10%的下跌就将你最初的那个10倍收益吞噬,在这个案例中10倍=-10%。
  
  我为什么认为上面的案例具有普遍性质呢?在熊市末期当“拒绝毒品、拒绝股票”成为时尚的时候普通人的投资欲望是被压抑的,这个时候的投资额度是非常有限的在从熊到牛的转变不期而至的过程中可能几倍或10倍收益轻易到手这个时候增加投入、有钱就买在所谓黄金十年的喧嚣背景下基本就是一个大概率事件,正是因为在牛市高潮的追加投入一旦发生幅度不大的调整就会将之前的数倍暴利吞噬一空、而如果一旦发生较大调整就算有数倍或10倍的先期收益亏掉本金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我们可以看看所谓的公募基金资产膨胀最疯狂的时候正是在牛市的高潮期,这里面同样的故事在大量的上演。
  
  其实对所谓的私募也一样,比如比较典型的林园或但斌,他们都曾有过非常辉煌的投资业绩(林园还未证实、但斌感觉可信),最近看到的资料也非常巧合他们的年复利都达到90%以上(这个成绩如果能够延续那就可以做股神他爹了),虽然他们的初始投资回报都很高,但他们资产的扩张期却是发生在牛市的高潮阶段(在这个期间纷纷成立所谓的信托),这也是他们的名望最盛的时候,根据我上面的分析这就是在牛市高潮追加投入的典型事件,在这个期间投资的资本膨胀越大那么亏掉本金所需要的调整幅度就越小,其实初期投资的所谓18倍或180倍对后来者或追加投资者而言其实是不堪一击的、误导的意义远远超过引导的意义。
  
  不知道我的这道股市算术是否有漏洞?抛砖引玉,欢迎大家参加探讨。
  
  --------------------------------------------------------------------------------------------------
  股市算术(续一):-33%与-50%之间的距离  
  投资亏损-33%与投资亏损-50%之间的距离之大超过一般人的想象
  
  亏损-33%你需要50%的上涨才能回本
  亏损-50%你需要100%的上涨才能回本
  亏损-60%你需要150%的上涨才能回本
  亏损-80%你需要400%的上涨才能回本
  
  其实把这道算术延伸下去会得到一些有启示意义的观点:
  
  1、在一个持续的下跌过程中“损失程度”与“下跌比例”并非线性关系;
  
  2、在一个持续的下跌过程中“末期小幅下跌的杀伤力”与“初期大幅下跌的杀伤力”相当,或者说熊市末期“微弱下跌的杀伤力”易被低估或被忽略;
  
  3、如果把上面的算术放在时间的平台上来分析就更有意义了,就通常意义而言400%上涨比50%的上涨需要更多的时间亏损幅度对平均复利的打击也非线性的而是几何级的。
无挂碍故

12-07-23 16:20

0
肯费舍的几个观点  2009-08-09 22:43 
  市场先生=伟大的戏弄者 
  成长股之父菲利普?费雪的儿子肯?费舍,目前也是美国一名知名的投资者/投机者,肯.费舍是当今世界为数不多的一位子承父业的“股神”,靠炒股进入美国福布斯富豪榜排行前百名,被称为是当今美国测市最准的专家,他勇于反潮流,很多观点刚发表出来的时候常常被多数人嘲笑,认为是一派胡言,但凭最后的可验证性,又不得不承认他是对的。
  最近他写的一本《The Only Three Questions That Count(唯一重要的三个问题)》,在书中,所谓的投资三问第一问我的观念中的那些是错误的?第二问他人觉得深不可测的事件,我能了解多少?第三问大脑中究竟是什么在误导我?如果不是不断地问自己,反思,独立思考,而是人云亦云,那就会不断地在股市遭受羞辱!他把股市称为“The Great Humiliator”(TGH)——巨大的羞辱者。对于刚刚经历了2008年巨大羞辱的投资者来说,这个创语相当准确地刻画了股票市场。在全球引起了共鸣。
  
  1:2/3与1/3定理
  股市的拿手好戏即“TGH”最拿手的招数:“使人们在股市最低迷的时期退出股市”。
  
  肯.费血认为,“一般2/3的损失都是直接到熊市快结束时才发生的”,他把此称为“2/3与1/3定理”。 “临近熊市结束,损失反而更严重,这是TGH戏弄你的方式,它想使你错过新牛市的最初暴涨时机。”由于“人们在股市最低迷的时期退出股市”,于是难有收益。“在历史的长线中,每年股市的平均增长率约为10%。许多投资者说他们只想获得这每年10%的投资回报,但由于TGH的存在,这一美好的愿望很难实现。”肯.费学结论是:“如果你想得到至少与股市持平的收益,你必须待在股市中,不能离开股市。”他认为对于未来一年行情的判断分为以下四种:大幅上涨,小幅上涨,小幅下跌,大幅下跌,除非你有足够的理由判断未来一年的行情会大幅下跌,否则你最好是待在市场中因为很多时候你不一定是在追求绝对收益,而只需要战胜市场,而且很多时候你不知道大涨会何时到来,而错过其中最精彩的几天,你的整体收益会大打折扣,而我们是无法判断那几天会何时到来,所以最好的策略就是保持足够的头寸。
  
  谈到对于牛熊转换的自己的一些判断,比如熊短牛长,牛熊的转换带有极大隐蔽性,在牛市的顶点到来之前往往会有个很大诱惑性的回调,如果短期跌幅过大的话,则肯定不会立即转为熊市,还会有更大更猛的上涨在后面(“5.30”后的上涨何其相似啊),在由牛转熊的时候不要担心没有时间去卖出,牛市顶点到来之后往往不会马上快速下跌,会在熊市的前三分之二时间里先跌去三分之一,在后三分之一的时间里跌去三分之二,熊市的低点在时间上大概在距牛市顶点18个月左右,很多时候已经由熊转牛涨了超过50%而很多人却还不知道。
  
  2:逃牛市之顶
  如果想获得高于股市持平的收益,那就得逃顶了。“避免一次熊市带来的损失,就相当于你获得了额外收益。” “这是你应该尝试彻底战胜股市的唯一时机。”

  肯.费雪把逃熊市之顶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他透露了他的一个秘密:职业生涯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捕捉难得一见的“大幅下跌”,以避免遭遇市值大幅缩水。“避免遭遇像这些年份的熊市大滑落是我职业生涯的主要工作之一,避免一次熊市带来的损失,就相当于你获得了额外收益。” “在牛市中稍微跑赢大盘,熊市时比大盘跌得少一些”!
  
  股神巴菲特也与他的看法一致。 “当大多数人赚钱时,我们也赚,而且赚的程度差不多;当大多数人输钱时,我们也输,但是输得少一些。” “在熊市中取得优秀的业绩,在牛市中取得平均业绩。”看起来,股神的看法似乎还要谦虚一些,在牛市中连稍微跑赢大盘的念头也不要有,只要能够“取得平均业绩”就够了。
  
  3:资产分布比选股重要
  “令人吃惊的是,股票的选择是对你的投资组合表现影响最少的因素。你觉得这种说法很不可思议。首先,挑选股票没那么重要。大量的学术研究表明:你的投资回报多少由资产分布决定,基本不受股票选择的影响。所谓资产分布,就是在一年中你决定持有股票,债券或者现金的比例以及类型。一些研究结果表明超过90%的投资回报来自于资产分布。另一部分研究结果表明,来自资产分布的回报比例没那么高,但是仍占总回报的大部分。这就可以说明问题了。”肯.费舍自己的研究表明:在长线中,大概70%的回报来自资产分布,还有大概20%的回报来自于选择什么样的股票的决定。“决定回报的是是否拥有股票,而不是选择股票。”当然,肯.费舍并不完全否定股票选择对于投资收益的作用。他只是反对夸大这种作用。“你的投资回报多少由资产分布决定,基本不受股票选择的影响”!
无挂碍故

12-07-23 16:12

0
20年老股民谈谈价值投资的一点心得  刺客 2012-3-5 07:53:42 
  我们只要在价值被低估的时候买入,然后静静守候就可以了。
  新股民一般盯着每分钟的走势看,慢慢地,学会了看15分钟线,半小时线,日线,再进化,就学会看周K线,那已是高级别的股民了。大师级看月线,世界首富巴菲特看的是年线财富其实是跟你的目光远大成正比的。
  十年前如果你能看到房地产的发展,那现在的你早已或得了财务上的充份自由。所以能看清未来的趋势者,是真正能赚大钱的人。
  投资就是一定要减少下注的频率,提高下注的准确率。你天天下注,那出错的概率非常大,无谓的损耗也非常多,你充分准备,好好调研,几年下一注,那么你成功的概率自然极大提高。如果你去开个小店,你也会调研一下租房处的地段,人流,周边的商业氛围等等,何况我们几十万几百万投资一个公司,怎么可以轻率地决定呢?
  
  波段操作有用吗?
  市场中总是存在二种人,一种是乐观主义者,一种是悲观主义者。股票市场是倾向于乐观主义者的,因为从长期来看,股市是螺旋式上升的。你是乐观主义者,更容易在这个市场胜出。况且股市大多数时间是平淡的甚至是残酷的,如果没有乐观积极的心态,那可能非常难以在这个市场生存。  
  从美国道琼斯(美股)指数200年的走势来看,股市是螺旋上升的,所以要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做投资就怕什么?怕失去了斗志和信念。从1926年到1996年,在这段漫长的70年里,股票所有的报酬率几乎都是在表现最好的60个月内缔造的,这60个月只占全部862个月的7%而已。要是我们能够知道是哪些月份,想想看获利会有多高!但是,我们做不到,以后也不可能做到。我们的确知道一个简单而珍贵的事实,就是如果我们错过了这些表现绝佳,但不算太多的60个月,我们会错失掉整整60年才能积累到,而且几乎等于所有的投资报酬率。其中的教训很清楚:“闪电打下来时,你必须在场。”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基金经理们是跑输指数的,因为大家都想做波段,都想高抛低吸,都想做一个聪明人,结果可想而知。因此,放弃幻想,老老实实地买入,耐心地持有,直到公司的价格充分体现它价值的那一刻,卖掉它,再选下一个。这是一个比较稳妥的赚钱之道。
无挂碍故

12-07-23 16:03

0
北京老股民炒股15年 九九归一终换到真金
  我无意中发现当我赚到钱的一个规律,要想赚到钱,“必须要敢重仓”。我一般是在底部看好一只股票基本上就重仓,如果不是,顺势加码持股也就逐步达到重仓了。这样,一拨行情下来赚个20%——40%很容易。
  但是,过去是见到大盘上涨明朗后才开始敢大买,而涨了点就卖,大盘继续涨,就在热点板块跳来蹦去频繁地买卖赚点差价操作忙个不休,或者手中分散持股几只,这样到最后一般是赚了指数不赚钱。应该是在底部区域看准机会,必须重仓,敢于重仓这是改变自己的收益的关键问题。这就是看对时要有赚大钱的豪情,看错时要有及时止损的果断。

  自从我有了选股“本事”之后,我是坚决果断地把鸡蛋就敢放在一个筐里。要是不敢放?!说明我还没有能力找到一个结实的铁筐,也可以说还没有能力走上赢家的路。所以我就每天看管好这一筐鸡蛋就行了,我一赢就赢个盆满钵盈,我一见要输马上干净利落不用几秒钟就能逃个精光。
  
  我喜欢炒到的股票不是黑马,因为黑马股我是骑不住。而是喜欢能炒到小火慢炖的股票,从底部当我重仓介入的股票走势是,进二退一,进三退二,进五退三,有时甚至是进五退八。虽然这是老牛拉破车——嘎吱的股票,但是我完全不再关心经济数据和政治事件的好坏,因为基本面对于我来说毫无用处。也从不和别人说起交易的事,因为我知道没有人能够说明白。每天我也无需关心大盘在200点之内上下跳动,那是股市的噪音,它除了挑战和折磨我的神经和影响我的情绪之外,对于我的操作没有任何正面作用。我坚持的结果是优哉游哉,资金在滚雪球,一波行情下来,全年的盈利任务就轻松地完成了。
  
  炒股最难的事是什么?我认为就是方向选对了之后,如何能够“坚持”!人的本性弱点是错误的寻求机会扩大化,而不是使利润继续扩大。
  
  股市永远都不缺机会,踏空一次,仅失去一次机会,被套一次就可能丧失很多机会。
  
  你一旦发现自己常常输的是时间而不输钱时!这就告诉你,离赢家的门槛就不远了。

  我的两次5%理论。我知道抄底很难抄到最低点,一般我分两次进场抄底,第一次我认为可能是低点时以2——4成仓位杀进后,结果抄的不是底时,需再等待至少跌7%以上再买同等仓位,两次平均价离真正的底5%以内时我认为就算是高手了。同理,我两次卖出的平均价离真正的顶部5%以内时也认为是高手了。我是社会最底层的人做股票,没有关系背景,没有消息来源,买进、卖出不可能那么准确,我只能是估计一个区域,在安全区域可以买进,也许买进还会跌一些,在风险区域就要卖出,也许卖出之后还能涨很多。能够每次做到精准买进卖出是不现实的。
  
  我一旦重仓发动攻击时,身边出现再诱人的股票我都不会动心。炒的股票一旦定下就要专一,往往笑到最后是我而不是那些朝三暮四追龙头抢热点当初嘲笑我的人。
无挂碍故

12-07-23 15:57

0
罗杰斯
  成功投资家的做事方法通常就是什么都不做,一直等到你看到,或者发现,或者碰到,或者通过研究发掘了你觉得稳如探囊取物的东西。 
  获取这个东西不需要冒太多风险。在你下单购买之前,你一定要肯定自己买的东西价格低廉,或者你看到积极的变化即将来临。 
  换句话说,在极其偶然的情况下你才下单购买,人生中看到钱就躺在那里的机会是绝对不会太多的”。 
无挂碍故

12-07-23 15:55

0
无聊闲话,钱是等来的。 牧羊 2012-05-18 10:37:32
  钱是坐着赚来的,不是靠操作赚来的。这话是livremore说的,也就是那个做手回忆录的主角,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操盘。早就读过但是那时候并不理解。
  
 坐着就能等来钱?那大家都坐着算了,天上掉馅饼,哈哈没有这样的好事情。看看巴菲特的勤奋,看看李费佛当年的认真和思考。也许这句话说得意思是,你等啊等啊,等的就是那个你确实看的清清楚楚的,明明白白的黄金落在脚下,然后弯腰去捡,抱在怀里,回家睡觉。
  
  李费佛等待机会,等待他看的懂的那个机会。比如他说,那些领涨股都不涨了,还能指望指数走到那里去,然后就等待下跌的那一天,一旦确认就毫不犹豫的放空,再放空。等觉得自己的放空不能让自己睡觉,坐立不安的时候,卖掉,数钱。继续等下一个机会。
  
  巴菲特一样是这样,他等啊等啊,好不容易等来了危机,然后看好的那些股票跌到了大家都不敢买的时候,他出手了买了,买完乐的开心,我等到了!其实他早就看到了那些股票,研究了不知道多少次,多少遍,但是价格太贵没办法买进,只好耐住性子等,也许等待几个月,也许是几年。
  
  注意到没有,巴菲特好像911大买一次,2008大买一次,这一次又开始买进。这个老头子发的都是危机财啊。
  
  老巴和李费佛一样,捡到金子就抱着不动,短的抱着几年,长的抱着几十年。
  
  但斌估计还抱着茅台,抱了几年不知道;李驰抱着银行,最低三年了;史玉柱去年开始买银行,打算抱着几年不知道。这些人的做法,在我看来都是了不起的。或者有人说李驰很失败哈,我可不这样看。当然别理解为要大家买银行,股票在每一个人眼里的价值和未来都是不一样的。
  
  钱是有脾气的,你越想快得到,结果越慢。你越想慢慢得到,结果越快。无数的例子在证明这一点。
无挂碍故

12-07-23 15:52

0
股票价格是怎样决定的?  老刘  02/11/2012 - 18:25
  我们来设想一下,局长跟小李在外面开了一家公司,公司价值70万,分成10万股,每股7元钱。局长持有8万股,小李2万股。  
  由于一些原因,某天小李决定按照每股4.5元的价格出售1千股给他的朋友小。小李其他的持股和局长的持股都没动。  
  这时候如果是在盘面上,这家公司的股票价格就从7元跌到了4.5元,成交量1000股,市值45万。其实,公司的价值并没有因为这次交易而发生改变。
  
  从这个假想的例子中可以看出,股票的价格是由参与交易的筹码决定的。这一点要牢记。
  
  在市场的底部,成交量一般是很低的,说明在底部的价格上愿意卖出股票的人减少了。但总是有人会卖的,这也才符合统计学上的分布。跌到底部的时候,价格并不是你持有的股票的真实价值,而只是参与交易的那部分筹码的变现价值(市场价格),所以不用特别慌张!当然,在股价顶部的情况,是同样的道理。
无挂碍故

12-07-23 15:49

0
浪漫 2012-03-09 10:52 
  01-05的熊市,其实到04年初,很多高手都没有亏,亏都亏在04这波杀跌上。其实每个人的交易系统都是有缺陷的。理想化的是每个低点买入,每个高点卖出。但是能有人做到吗?所以诞生出了盘感这个名词。不少高手说自己抓不住底,但是行情来总能及时感知抓住好股。但是我告诉大家没这么简单。从我过去通过朋友做的几个营业部统计,十年来能赚钱的账户非常少,营业部名气最大的几个ID,往往赚钱比不过一些傻逼持股的人,甚至不少名角经常挣扎在赚钱和亏钱之间。就是我说的系统漏洞这次没发作,赚了钱,但十年间总会发作几次,让你连本带利输个精光。管他趋势好不好,反正看不准,行情来了就做呗,这类蠢话,如果你们也信,就是傻逼了。战略上看不准,绝对不可能在长周期内赚到钱。
无挂碍故

12-07-23 15:45

0
持股靠信心 职业初段 2011-12-18 10:38:29   
  当主力吃了一肚子货还没有拉升时,最怕有人发现它的踪迹,因而他在拉升之前,总会想方设法用时间或耐心来折磨你,或者故意压住股介不让其上涨,或者利用大盘利空人为压低股价。 
  因此,在庄家的最低拉升目标还没过到时,你的主力部队不要撤离,不要因为老虎梦中打个哈欠或翻个向就吓得丢下食物就跑。这时,我们的主体思维应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坚信自己长期分析的准确性。
无挂碍故

12-07-23 15:41

0
guson 2010.1.5  
  选股和选时如果必须二选一的话,选时比选股重要。但选时的难道比选股要大得多。所以,我都是先选股,后选时。  
  没烦恼111说得对,任何股都有盈利机会,关健在于选时。那为什么还要选股?因为选时实在太难,只能是个粗略的判断,不是你能理解的品种,即使你在合适的时机买了,你很难保持平稳的心态,因而极少能拿得住,最终无法赚到钱或无法赚到大头的钱。  
  在于我来说,我都是跟踪自己理解的品种,再寻找自己认可的价位和合适时机介入并持有,只要在合适的价位介入,即使选时不对,也能调整好心态应对。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