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柴动力 的股东在熔盛发出公告这几天都不太淡定,因为股价在短时间内下跌了超过三成,而且很可能亏损在未来一段时间还会不断增加。
作为全柴的套利者,我也不例外,十四块多的成本,半年的等待,碰上这档子事也很郁闷,所以这两天我分析了一下这件其实非常简单的事情:
一年多以前,熔盛在公开投标过程中,竞得了属于全椒县政府的全柴集团,因为全柴拥有上市公司全柴动力超过四成股份,按规定,就要被动地购买全柴动力的所有股份,约定价为16块多。当然作为股东可以选择不卖。
一年多后,熔盛发了一则公告。除去废话之外,大意是现在手头紧,买全柴集团的钱想迟点付,大意就是这样了。
基于现在市场的大环境,熔盛现在所说的确可能是实情,年境不好,手头有点紧。而市场对这事的理解是:熔盛想赖帐,这桩买卖看样子是要黄了。
我个人理解,这笔生意肯定能成,问题是时间而已。为什么呢?
首先,熔盛本身也是一家香港的上市公司,具有融资的平台,如果有能力付款的话,赖掉这笔买卖对于它来说并不是一个最划算的选择。
其二,购买标的本身附带的全柴动力也是一家上市公司,同样具备一定的价值。当然如果所有的股东都把股票卖给熔盛,那全柴动力将退市。
其三,一旦赖帐,无论法律后果还有对商誉的影响都是巨大的,虽说现在混水摸鱼的很多,但这样明目张胆还是有很大风险的。
最四,现在已经付了十亿左右,如果赖掉,这笔钱估计是打水漂了,很多人认为这笔钱能退回部份,我个人认为机会不大。因为当初竞买的时候,市场环境好,这笔国有资产能卖个好价钱,如果熔盛不买,别家完全有可能用相对高的价格来买(起码比现在高得多的价格)。事到如今你觉得不划算,想公然赖帐,还想要回这笔钱。当然,如果这是两家民企的买卖,这倒真不好说,但这可是国有资产啊,全世界都知道的事,商备部都扯进来了,“有关部门”会不知道?嘿嘿,就算他们不心疼国家的钱,他还担心头上的乌纱帽呢。
最后,现在整天说整顿市场,又是强制分红,又是保护投资者利益啥的。要知道套利的不止我等P民,还有不少基金机构,那帮家伙就指望这票能多少捞一笔,如果熔盛授人以柄,这帮厮是铁定跟你闹的,都时候整出多大的事,估计熔盛也是心里没底。
综合以上几点,我认为赖帐的可能性不大。
现在来看看熔盛最低成本的解决方案,以我有限的想像力以理解能力,无非是以下几个可能:
如果它发的公告所说的是实情的话。拖,拖到一个合适的时机。具体什么时候不好说,一方面要看它本身的财务状况,还要看整个市场环境,再完成这笔交易。
还有一个可能,熔盛并不是那么手紧,付得起这笔钱,那它出这个公告就是别有目的了,在我的理解,它首先是利用公告,把股价打低,然后在低位尽可能多买流通股。合约到期按规定收购流通股时,就能把要付给流通股东的差价省下来,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如果再黑一点,到时候讲讲故事,借势把股价推高至约定价格以上,还能兑现低位买的筹码,反手再赚一笔,呵呵。反正事情的真相,一个多月后就会大白于天下,大家拭目以待吧。
以上只是我个人异想天开,如有失误和考虑得不充份之处请明白人指出,谢谢指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