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300159--新研股份--农机--玉米--东北

12-07-16 18:57 4300次浏览
浴室猫王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在自以为便宜的价位买了,被套了

不服气,写点自己的研究心得
等今年11月份回来再看

A 行业大背景
----出生人口减少,大学扩招,城市化,农村劳动力减少,工资上升,国家补贴,农业机械化

先不引用数据,讲讲自己的观察,不全和农机相关

老家在河北农村,距离北京天津三四百里的小县,农业为主,白菜、西红柿、小麦

十几年前,都不富裕,好多人家都有两个孩子,大部分初中高中辍学。小学一年级同学能挨到高三的,五分之一吧,我们村还算是重视教育的。那时辍学的男同学,一般在外面打工几年,有些甚至去新加坡当几年外劳渔民,赚钱回来盖房娶媳妇,在家种地。1995年一个初中同学辍学打工,建筑小工,搬砖头和泥,每天工资25,饭费自理。另一个去新加坡三年,带了3万块回来,当时算不小的一笔钱了。

现在这几年,我表弟他们这一代人,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再说家里都有钱了,一般都能上到高中,要么去技校学个焊工,要么考个三本。现在大学太多太滥,给钱就能上。最不济的,读书一点脑子没有,家里给买个五征跑运输。二十岁的人几乎没有人愿意下田里面干活。独生子女宠惯了,家里舍不得,小年轻也吃不起苦,种田确实收入不高。去外面打工虽然也挺苦的,但收入高。这几年农民工工资涨的飞快。去年春节回家,一个已经做到本地开发商小弟的同学说,现在工人工资真贵,好工人真难找,会钉钉子的就敢说自己是木匠,计件一天的工资能有400,当然他们也很累,6点起来,10点睡。

家里能掏出十几万的,就在县城给年轻小夫妻买套房子。夫妻两个搬到县城去,找点事情做,小孩子在城里上学。县城扩张的很快。城关镇好多农田被征了,一片一片地新楼,大街笔直。我当年上高中的小镇,原本只是破破烂烂的几条街,一个没什么人的大供销社,几个小饭店。现在面积大了N倍,手机店、电动自行车店多了好多,也有几栋像样的楼了。

三十岁的很多也不愿种粮食,都在种蔬菜或者做点小生意。农业主要劳动力是四十岁的。老家的粮食作物是小麦。以前收割麦子都是请亲戚朋友来帮忙,管饭就成,大家嘻嘻哈哈,边开玩笑边干活,一两天就能搞定一家的麦子。这几年开始流行小麦机收。每到麦子成熟,县里农机局就会联系小麦收割机,计划哪天收哪片地,麦子一熟,收割机开来,十几分钟搞定一片地,“啥事不用做,只要拿着口袋在地头装粮食”(我爸说的),一亩地收割费只要四五十块,比雇人省钱省心。请亲戚帮忙更加不敢想,人情最贵,还不起。收割机一天连续工作十几个钟头,真赚钱。我家隔壁县以前是水稻区,地广人稀,比较早实现雇人收割。1995年我上高中,家里没钱,几乎交不起学费。我爸去水稻区帮人割稻,管一顿饭,一天20块,大热的天,弯腰,累得不行。现在150找人都困难,而且没有年轻人。水稻插秧更累,也需要技术,200都不止。老家人不信任机械插秧,说没有手工好。

*

总结起来,就是出生人口在减少,在校学生增多,年轻人进城,农业劳动力短缺老龄化,工资上升,国家补贴农村,农业机械化

数据上看,
1980年全国每年出生人口1500万人,到这帮人上高中时,1995年33.6%同年龄段人口在高中就读,即500万人在上高中,剩下一千万人进入就业市场。500万高中生到1998年考大学,108万考上大学,再有400万进入就业市场,108万大学生到2002年大部分进入就业市场,但肯定不会参与农业

1990年,全国出生人口高峰,2600万人,2005年52%的人在高中,即1300万人上高中,剩下1300万人进入就业市场,2008年考大学,600万人进入大学,700万人进入就业市场

1995年,全国人口出生1900万人,2010年,80%的人在高中就读,即1500万人进高中,400万人进入劳动市场,

2000年,全国出生1500万人,到时高中入学率会更高,大学录取人数肯定超过700万人,有多少人会早早就业?

可以看到,出生人口下降,好多年轻人在学校里面待着,中国面临严重的劳动短缺,未来会更严重。2005年后工资上涨的原因就在这里

上面从全国人口角度分析,下面讲城市化。

2000年城市化率36%,2009年46%,很多人觉得这个数字低估了,实际城市化速度更高。姑且信之。大致一年城市化上升1%。也就是一年1300万人进入城市。按照最高的出生人口2600万人,假如60%在农村,一年1600万人。算是比1300万人多,至少部分年轻人还没离开农村。到了2010年后,全国一年仅仅新增十八岁人口1900万人,以后几年更低,城市化数字还在稳步提升,农村新增人口肯定没有每年去城市的人多,说明不仅年轻人去了城市,还把留守的老人小孩也带走了。

这个趋势下去,农村农业的劳动短缺比城市还要厉害。这也难怪,人往高处走。农业工资再高,也比不上工业。而且农业没啥轻松活。

国家预见到了农业的困境,2004年开始对农机补贴。
近几年农机补贴的数额
年份 金额(亿元)
2004 0.7
2005 3
2006 6
2007 20
2008 40
2009 130
2010 155
2011 175
看得出,每年都在高速增长。对个别农机,比如玉米收割机补贴比例达30%。补贴对农机购买的刺激可以比照家电下乡。
打开淘股吧APP
3
评论(39)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浴室猫王

12-08-10 17:27

0
今年玉米收获机确定无疑的是个大年

数据显示今年玉米收获机是整个农机中的亮点,
上半年二行机卖疯了,相比去年增长几倍,背负机已经没落
玉米机在走向大型化,农民收入上升和补贴力度加大是主要推动力
据说黑龙江今年玉米收获机是补贴重点,这是农业部的意思,补贴额度从去年的30%涨到2012年的50+%
很快就会看到三行机四行机乃至新研正在研发的十行机的需求大爆发

有黑龙江内蒙的朋友可以去玉米产区调研,到时分享一下

让我担心的
2012年新研的营销力度还是不够
今年会发生恶性价格战
质量事故再次出现

新研这帮人还是脱不了研究所出身的书生气,做事不够猛,太“善良”,怕面对草莽出身的其他对手时,扩张被压制
比如福田雷沃这种,技术不咋的,靠模仿低成本价格战打广告杀死就能一批对手

2012年继续有很多厂家进入玉米收获机领域
原本生产背负机的小厂商也在努力产品升级
补贴力度加大意味着价格战空间在加大
市场残酷的洗牌,淘汰弱者,强者做大是必然的,未来几年就是关键
新研的技术研发和生产质量如果做得好,至少不会死掉
但是还是担心销售力度,担心几年后失去国内玉米机龙头地位,被边缘化

新研去年出过质量的问题
其实农机这种涉及太多非标设计的机器,不可能一开始就做得完美,总要磕磕碰碰,不断完善
农机几十万一台,相当于购机户的身家性命,产品不过关质量出问题不是坑人是杀人
新研中报说请了咨询公司在改善内部流程,还任命了质量副总
只能看结果来判断了,但愿2012年不要出问题

乐观预测
质量逐步提升,口碑不断变好,传播,进而变成品牌
市场由乱到治,补贴流程越来越清晰规范,竞争手段由价格战转向技术服务品牌,销售小动作的空间变小
新研能保持国内龙头,市场占有率上升,成本不断摊低,保持较高毛利率

假如新的产品不断能推出,那就更好了。
不指望。有则欢喜,无亦欣然
浴室猫王

12-08-10 17:08

0
拖拉机不能碰

毛利低的可怕,很大一块收入是融资租赁

还是国企,做事基本没激情

集团效益不佳,和上市公司之间很多关联交易
ROCK918

12-08-09 17:04

0
抢不到拖拉机的,买点收割机吧.
ROCK918

12-08-07 16:16

0
偶来顶楼主,偶专做冷门股.

偶6月中开始买尚荣的时候成交那个稀拉啊,和现在的新研一样.现在热了,偶让给别人了.
浴室猫王

12-08-03 14:21

0
我国农机工业上半年运行良好

http://www.**.hc360.com2012年08月02日14:07中国设备网

  【慧聪机械工业网】中国农机工业协会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农机工业延续增长态势,但增幅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减小。

  今年上半年,全国农机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439.81亿元,同比增长18.05%,完成销售产值1393.8亿元,同比增长17.8%;累积产销率为96.8%。

  1-5月份,行业利润为72亿元,增幅19.7%。行业效益有所下滑,1-5月企业亏损额增幅72.9%,其中,拖拉机的亏损额增幅高达121.5%。应收账款和存货增幅不大,分别增加了15.5%和14%。

  今年行业中产值权重较大的几个产品变化明显,产量有升有降。纳入统计的12个子行业中,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增速较快,达到41.4%。产量和销量下降最明显的产品是拖拉机和谷物联合收获机。1-6月份,拖拉机总产值的增幅为5.7%,销售产值增幅仅为3.87%,小型拖拉机呈现7.2%的负增长。重点企业手扶拖拉机销售额负增长40%。重点企业自走式小麦联合收割机的产量负增长25.42%,销售额负增长21.7%。上半年增幅最大的产品是玉米收获机,产量增加了109.2%,其次是大型拖拉机,产量增加了37.3%。

  今年上半年,全国农机行业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187.23亿元,累计同比增长33.5%。骨干企业大型拖拉机出口总量同比增长了37.5%、手扶拖拉机出口下降60.04%。棉花加工机械、农机配件等产品出口值有较大的增长。

  1-6月份,玉米机和水稻机保持高速增长,小麦收获机下滑明显。在小麦机大幅下滑的同时,产品的品牌效应开始放大,知名品牌的市场比较稳定,市场份额向大企业更加集中。究其原因,一是购买者、使用者对产品品牌越来越了解和信任;二是购机补贴政策对知名品牌给予了明显的支持。

  今年小麦机除了产量下降外,行业最大的问题是产品创新乏力,小麦机的获利能力今后可能会更差。
浴室猫王

12-08-03 14:13

0
收获机械产销略有下滑拖拉机出现回暖

http://www.machine.hc360.com2012年07月12日09:11北京农机化信息网

  【慧聪机械工业网】近日,中国农机工业协会近日发布了1~5月份全国拖拉机和收获机械行业骨干企业运行状况数据。

  数据显示,1~5月份,收获机械行业工业产销总值略有下滑,出口的下滑趋势略有回升。

  1~5月份,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24.76亿元,同比下降6.91%;累计实现销售产值113.11亿元,同比下降6.5%;累计产销率为90.66%。累计产销量分别为6.16万台和5.35万台,同比分别增长1.82%和6.84%,累计产销率为86.85%。累计实现出口交货值3.07亿元,同比下降21.73%,较上月稍有回升。

  1~5月份,玉米机和水稻机保持高速增长,小麦收获机同比快速下滑。其中自走式小麦收获机产销量分别为2.42万台和2.35万台,同比分别下降26.56%和20.6%;履带式水稻收获机产销量分别为19902台和16428台,同比分别增长34.99%和64.15%;自走式玉米收获机产销量分别为6784台和4108台,同比分别增长109.45%和164.01%;大豆收获机产销量分别为8100台和7093台,同比分别增长15.02%和8.44%。

  1~5月份收获机同比产量增加但产值下降,主要原因是产量增速最大的玉米收获机中产值不高的二行机的增幅高达907%,不足以弥补小麦机产值大幅下滑的缺口。

  5月份,拖拉机行业出现回暖迹象,产销总值降幅较4月份有所回升,出口交货值环比和同比均出现大幅增长,由负转正。

  1~5月份,拖拉机行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为411.2亿元,同比下降0.82%,累计实现销售产值407.06亿元,同比下降2.09%,产销率为98.99%。

  5月份出口形势整体趋好,较4月份的快速下滑局面有所回升,止跌企稳。出口交货值环比和同比均出现大幅增长,由负转正,1~5月份拖拉机行业累计实现出口交货值20.61亿元,同比下降4.78%,降幅有所回升。

  1~5月份,大中型拖拉机产销同比略有下滑,行业16家企业中,7家增长,9家下滑。行业前四家中,唯有东风农机出现增长。

  1~5月份,大中型拖拉机行业累计销量20.49万台,同比下降6.67%,较4月份的降幅回升3.41个百分点。

  大中型拖拉机走势日渐明晰,100马力以上产品全线大幅增长其中100~130和160以上马力拖拉机增速均超过40%,增长势头较猛。100马力以下拖拉机中只有40~50马力的销量同比增长,其余全线下滑,销量同比下降较快的分别为50~60、70~80、90~100三个马力段,其中70~100马力拖拉机累计销量同比下降27.79%。

  小四轮拖拉机产销总量同比分别下降6.44%和5.98%,手扶拖拉机产销总量同比分别下降30.57%和33.4%,与上月降幅基本一致。

  大中型拖拉机出口继续保持小幅增长,小四轮和手扶拖拉机出口止跌回稳,环比有所回升。1~5月份,大中型拖拉机行业出口总量同比增长11.83%,小四轮拖拉机行业出口同比下降20.63%,手扶拖拉机行业出口同比下降62.1%。
rikaihou

12-08-01 10:48

0
如果今年农业有一波的话,它有机会
浴室猫王

12-08-01 09:53

0
2012年玉米机市场仍将保持增长

2012年06月11日08:48《农业机械》杂志  
作者: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副秘书长 宁学贵  

  【慧聪机械工业网】导语:2012年玉米机将进入快速成长期。预计4行机和3行机将保持30%以上的增长,3行机会突破1万台,4行机销售会接近1万台,2012年增幅最大的依然是2行机自走机,也会超过1万台。

  2011年市场表现

  1.生产给力、市场兴旺

  基于2010年玉米机市场的良好表现,特别是玉米机的利润比小麦机等农机产品要好,2011年,企业对玉米机市场抱有极高的期望。

  2011年初,很多企业将玉米机的年度销量计划定格在翻番上,骨干企业4行机的年度计划累计超过1.3万台,3行机计划总数接近2万台,当时全行业对玉米机市场“信心爆棚”。

  2011年的玉米机市场虽然没有出现年初估计的几何级数增长,总体的增幅仍然比较大,政府和企业都相当满意。全年4行机销售量在6500台左右,增幅约35%;3行机(含小4行机)总销售量约6000台,增幅超过了50%;2行机的增幅最大,但销售数量很难统计;背负机主销区域为吉林、辽宁及中原部分省份,销量1万多台。

  2.市场上表现越来越好

  2011年,行业对玉米机的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认可。专家指出,玉米机产品总体性能可信赖、功能较齐全、质量有提高,行业水平整体得到提升。

  如今的玉米机除了对不同农艺的适应性进一步增强,剥皮技术不断得到完善,收获功能更加齐全的同时,产品质量也有了显着提高。

  前几年玉米机的质量很不稳定,一直是农民投诉的热点,也是企业担心的焦点。2011年3行机和4行机,尤其是4行机的质量有了比较大的提高,连续无故障作业时间增加。特别可喜的是,2011年全国没有出现批量的质量事故和集中的质量诉讼。

  3.玉米专用机快速增加

  国家对玉米摘穗台实行单独补贴后,两用机的补贴优势已失去,加之两用机一直未能很好解决挂接困难的问题,伴随着3行、2行玉米专用机商品化程度的提高,购机门槛持续降低,2011年两用机开始大幅下滑。这表明,玉米机已经没有质疑的进入自走专用机的时代

  影响2011年市场的因素

  盘点2011年的玉米收获机市场可以看出,尽管市场表现良好,但并没有年初很多人估计的出现“井喷”。一些因素影响市场运行,主要表现为以下5点。

  1.农民的购买能力明显不足

  玉米机购买价格相比高一些。一台小麦机6万~10万元,没有补贴或补贴几千元还有人会买。但玉米机如果没有补贴资金的支持,很少会有人购买(除2行机外)。这就造成市场的潜在需求很大,实际需求不足

  2.市场认知度有待提高

  与小麦机、水稻机相比,玉米机进入市场的时间较晚,市场的普及性还比较低,农民对玉米机械收获的认知度还有差异。

由于玉米收获期相对时间较长,农民对玉米机械收获的要求不如小麦迫切。还有的农民担心机收籽粒破碎率高,收获的玉米质量差、售价低,会影响到自己的收益。

  3.受农艺限制

  玉米种植范围比小麦和水稻广泛很多,从东到西,由南至北,种植模式各种各样,地域条件差别较大,很难统一。尽管已经有2~7行多种行距的机型,但还不能实现不对行的摘穗作业。有些品种的玉米剥皮比较困难,有些丘陵和坡地机收效果也不理想。虽然各方都在关注农艺和农机融合的研究,但问题依然十分严重。

  4.政策影响

  2011年受到影响最大的是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的项目,操作时间晚,4行机的销售有影响。补贴过程出现的一些问题及部分地区补贴资金不足,也影响了玉米机的销售。

  5.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

  虽然各种资金和社会力量纷纷涌入玉米机行业,但资金投入的重点多是产能的增加而非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造成产品同质化的现象非常的严重,全行业产能有余,产品和技术单一,不可避免的出现价格比拼,增加了市场竞争的残酷性。同时,人工成本和材料价格又大幅上升,企业利润增幅的缩水,这对行业的健康发展不利。

  对2012年市场的预测

  与小麦机相比,玉米机的市场保有量还非常的小。2011年全国共投入玉米机14.6万台,预计机收面积850万hm2,机收率超过28%。尽管如此,三大作物中玉米的机收率依然最低,玉米机市场有非常大的刚性需求。由此可见,2012年玉米机市场依然会阳光灿烂。

  2012年玉米机将进入快速成长期。预计4行机和3行机将保持30%以上的增长,3行机会突破1万台,4行机销售会接近1万台,2012年增幅最大的依然是2行机自走机,也会超过1万台。

  2012年玉米机市场的许多利好因素依然存在。国家会继续加大购机补贴工作的力度,预计补贴资金额继续增大,财政部在2011年10月就提前下达了2012年的第一批购机补贴资金136.9亿元。农业部也发文继续将玉米联合收割机纳入全国通用类机具,依旧实行定额补贴,几个粮食大省继续将玉米机收列为主攻方向。补贴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对玉米机市场的促进作用是巨大的。

  对各界呼声比较大的资金结算周期问题,管理部门一直在征求意见,调查研究,组织试点,将有新的结算方式。各地农机合作社、农机化服务组织、农机大户的快速成长,玉米跨区作业开始形成,这对价格偏高的3行、4行机的拉动非常有力。美国爱科、奇瑞重工、九方泰禾等企业的加盟,将提升玉米机制造行业的能力和竞争性,为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玉米机。
浴室猫王

12-08-01 09:21

0
2012玉米收获机市场热销中“冷思考”

2012年07月31日09:49农机360网

  【慧聪机械工业网】导读:近些年,随着国家农业补贴政策和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这也促进了整个农业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小麦和水稻两大粮食作物的收割机产品市场已经十分成熟。而作为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的玉米收获机械化带动了收获机行业发展开始了一轮新的增长格局,这两年,玉米收获机市场的持续走热让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到了或尝到了甜头和益处,纷纷抢占市场先机。然而,在玉米收获机市场逐年热销的浪潮之下,我们更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行业市场发展的必然规律,高瞻远瞩,冷静的思考利好局势下将要面临的问题,以便企业能够及时应对未来激烈的竞争局面。

  2006年以前,我国玉米收获机产品一直处于需求不足的状态,需求量未超过5000台/年,经过几年的市场培育,玉米机械化收获方式已经为农民所接受,我国的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也渐趋成熟。2007年,在市场刚性需求和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的强力拉动下,玉米收获机销量开始迅猛增长。2009年-2010年更是实现了狂飙式的增长,玉米收获机市场从过去几年的"星星之火",逐渐发展成"燎原之势",成为继小麦、水稻之后又一个被市场关注的热销焦点产品。2011年,在各种利好政策的持续强势拉动下,我国玉米收获机市场需求节节攀升,亮点频现,作业优势也得到进一步彰显,全年市场销售约9万台,同比增长29.9%。2012年是我国落实"十二五"农机化目标的第二年,据中国农机工业协会日前刚刚发布的数据显示,玉米收割机1~5月份的产量超过预期,猛增了95.85%,而市场普遍预期,今年笃定是玉米收的丰收年。

  我国玉米收获机市场之所以如此火爆,热销产品持续不断,主要是跟我国良好的玉米收获机市场发展环境有关:第一,《关于加快推进玉米收割机生产机械化的意见》的出台为全国玉米收割机生产机械化的发展确立了新目标,即力争到2015年玉米种植机械化水平达到45%。提高玉米收割机机械化水平是我国"十二五"期间农机化工作的重头戏。第二,玉米收割机市场培育在多数区域已经完成,这就保证了企业和用户之间进一步的熟悉和沟通。第三,从我国的国情来看,玉米收割机机械化依然是我们国家和地方政府扶持和推广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点。第四,玉米收割机的跨区作业正在各地逐渐兴起,可以让各地的收割机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第五,各地区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的推动催生了玉米收割机产业的快速成长。

  在这种情况下,2012年玉米收割机市场将呈现以下几个发展特点:一是从玉米收割机需求总量上看,今年玉米收割机市场将延续近年的走势特点持续高位运行。二是从需求机型上看,随着市场的渐趋成熟,需求结构也将发生变化,背负式玉米收获机将逐渐让位于专业性更强、收获效率更高的自走式玉米收获机。三是玉米收割机需求主体将发生较大变化,农机合作组织和农机大户将成为玉米收割机需求的主力军。四是随着玉米收割机市场的急剧扩容,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市场集中度还将经历一个"集中-再分散-再集中"的过程。

  玉米收获机械连续数年的产销两旺使得国内外资本和技术强势进入,抢夺玉米收市场,一些农机企业更是抓住难得的行业发展机遇,通过上市融资和资产重组,迅速扩大规模,参与市场博弈。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一定规模的玉米收获机生产企业100多家,成为一支庞大的生产队伍,因为市场需求增量将逐步低于企业产能的增量,这必将导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在整个农机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我国的玉米收获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在竞争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第一,有许多企业经营者抱怨说销量上升了,利润却出现缩水,这主要是因为市场激烈的价格战导致的,在产品与营销没有差异化的前提下,价格战成为企业获取市场成长空间的惟一"杀手锏"。

  第二,由于玉米收割机产品的同质化,各厂商核心技术没有大的差异和质的差别,收割机摘穗、剥皮、传动等主要工作部件缺乏创新又进一步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

  第三,企业生产任务繁重下导致"三包"服务人员和生产人员的需求矛盾比较突出,很多企业"三包"服务人员数量不足,服务的水平也上不去,导致销售服务成本也不断攀升。

  由此可见,2012年我国玉米收割机在各种因素影响下所面临的形势也会更加复杂,玉米收获机市场在逐步向前发展,市场保有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也即将迎来市场的饱和阶段和企业重新洗牌的那一天,只是时间的早晚问题。所以,我们国家相关部门和企业经营者应该未雨绸缪,冷静的面对和思考当前以及未来玉米收获机行业的发展问题,一方面政府要组织和支持玉米收获机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的研究开发,另一方面企业应该提高认识和舍得投入,积极开发和引进技术,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从各方面着手应对,来促进玉米收获机向着更加长远、健康的方向良性发展。

  首先,政府的扶持是保证玉米收获机市场快速发展的关键。实践证明,任何一种新的农业机械的问世与推广,没有政府的扶持与推动,都将变得十分艰难,即使在现有市场经济形势下依然如此。近年来,我国政府通过农机补贴政策,加速了玉米收获机械市场的发展。以山东市场为例,山东一直将玉米联合收获机列为农机补贴的重点,2009年玉米收获机械补贴11827台,列全国之首;2010年1~7月,补贴8483台,再度成为全国补贴玉米收获机最多的省份。由于发挥财政补贴资金的导向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购买玉米联合收获机的积极性。

  其次,生产企业和经销商是推动玉米收获机械快速发展的关键。市场能否快速发展,能否快速进入成长期,生产企业与经销企业肩负着重要的责任,既生产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同时经销商要利用终端的优势,肩负起提高消费者对玉米收获机认知度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生产与经销企业一要通过参加现场会、展览会,提高产品的认知度和知名度。二要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和公共技术难题,生产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三要以产品质量为本,以市场为重心,营销围绕市场转,生产围绕营销转。不能被动地去适应市场、等待市场,而应主动地去培育和引导市场。四要做好服务工作,具体来说,企业不仅要帮助消费者做好售后服务,保证"三包"服务人员的配备,还要帮助他们在购机后获取经济效益。如一些企业在跨区作业方面,免费为消费者提供跨区作业信息支持就是一个典型的营销案例。

  再次,提高消费者认知度是搞好市场培育的基础。市场调研显示,在我国玉米种植区域,消费者对玉米机械收获的认知度存在较大的差异,一方面在玉米收获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区域已经离不开玉米收获机,另一方面在玉米机收率较低的区域,更多人仍在担心玉米机收是否损失大,尤其是破碎率是否会上升,从而影响到玉米种植收益等。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玉米收获机市场依然处于市场导入期,导入期的市场营销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市场培育,而培育的重点则是对消费者进行市场、产品等方面的教育,从而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度,尤其对产品带给其效益的认知度。
  最后,我国玉米种植范围广,区域农艺千差万别,如何破除多种行距条件下玉米收获机械适应问题,从而生产出各个地区适用的玉米收获机产品也成为了制约玉米收获机市场快速发展的突破口和必须闯过的关口。

  总的说来,无论是国家的政策导向还是市场的刚性需求,玉米收获机市场在未来几年内仍将会持续火爆,各大玉米收获机企业也有着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好的发展前景。然而,并不是每个企业都能成为赢家,只有那些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修炼内功,能够及时解决生产、销售和服务中出现的问题的生产企业,才能笑到最后。
浴室猫王

12-07-24 20:59

0
也许有人怀疑低机收率的省份能把机械化推行的程度有多高
可以拿山东作为例子

中国玉米机收发展的比较晚
现在最成功的省份就是山东
序号  地区  2008年 2009 年 2010年
 1 山东 35.80% 52.99% 71.50%

这其中有很多原因

2005年开始农业部选择山东河北两个省作为玉米收获机械补贴试点
山东的农机产业非常强大,销售收入占据全国半壁江山
山东农机推广力度大,在示范、研发鼓励、补贴方面都有措施

简单说,就是山东省的例子是可以复制的
中央现在也催促各省尽快复制山东的成功经验
农业部网站上面,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关于玉米机收的
农业部设定的玉米机收率2015年目标是,全国  50%

也就是一年5-10%机收率提升  按照山东的经验  有些省份一年15%也是可能的
全国5亿亩播种面积  一年2500-5000万亩需要新机器来机收
按照一台机器  30万元 一年搞定2000亩
一年要1万到2万台

但这么算太乐观
不是所有玉米收获机都是新研那种自动的。
现在中国海太穷,存在一些部分自动化的机型,比如背负机

而从长期看,其实也不需要几年,玉米机收专业户看到高效率的自动化收获机也意味着高收入
那么低效率背负机占比必定会下降
想想,一亩地玉米机收费几十块
机器跑得快,收的面积大,那就是钱呐。
只要有活干,自动化玉米机收一天赚几千不是问题

所以我对中国自动化玉米收获机占比上升很乐观
每年10000-20000台的玉米收获机需求会达到

现在新研1000台的销量还是太低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