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宜安科技 高科技研发项目引爆 预期超越亿安科技

12-07-02 20:15 13740次浏览
dreamlike99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先看7月2日公司公告

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收到项目配套资金的公告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
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根据东莞市财政局、东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拨付2011 年东莞市第一批配
套资助国家/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的通知》(东财函[2012]741 号)以及中共东莞
市委组织部、东莞市财政局、东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拨付第二批广东省引进创
新科研团队项目市配套资金的通知》(东财函[2012]831 号)精神,本公司已于近
日收到开发杂化溶胶-凝胶技术制成用于厨具之超硬不粘硅涂层以代替铁弗龙材
料技术产业化和高性能稀土镁合金精密压铸及表面处理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
项目
配套资金为人民币987,000 元、生物可降解镁合金及相关植入器件创新研发
团队项目
配套资金为人民币5,000,000 元。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上述配套资金收入将计入营业外收入。
特此公告。
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 事 会
2012 年7 月2 日

“亿安科技”股票从1999年10月25日到2000年2月17日,在短短的70个交易日中,股价由26元左右不停歇地上涨,到2000年2月15日,“亿安科技”股价突破百元大关,成为自沪深股票实施拆细后首只市价超过百元的股票,引起了市场的极大震动。炒作题材是所谓的纳米电池。

宜安科技 有稀土镁合金应用 ,可降解医疗用镁合金植入器件,已从朦胧走向现实。今天盘面波澜不惊,这条消息似乎没起到什么作用,不知道什么时候引爆!!!
打开淘股吧APP
4
评论(47)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dreamlike99

13-01-18 00:02

0
中德联合推动首次生物镁合金骨科产品临床实验作者: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发布者:杜晓萌  日期:2013-01-09  今日/总浏览:673/825 1月5日,以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的中国医用镁合金创新联盟与德国AAP Implantate AG公司生物镁合金研究团队,在北京科技会堂召开2013年“中德生物镁合金骨科产品临床前研讨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樊瑜波教授和德国AAP Implantate AG公司副总裁Daniel分别作了专题报告。参会人员还有联盟理事长、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扬德教授,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杨柯研究员、杨院生研究员、谭丽丽副研究员,解放军301医院唐佩福教授、王卫东主任,香港中文大学秦岭教授,北京大学奚廷斐教授、郑玉峰教授,广州军区总医院张余主任,联盟秘书长、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卫荣总监以及德方项目技术负责人Thomas等人。 


  自从2004年9月在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上重庆大学高家诚教授指出镁合金有可能成为新一代的金属硬组织植入材料以及2008年10月科学时报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团队“寻找可降解的骨内固定材料”关于生物镁合金的文章以来,国内许多研究院校、临床医院和先进企业都陆续开展生物镁合金的研发。但由于较之不锈钢,镁合金的强度不够以及镁合金生物腐蚀速率过快等等技术问题,生物镁合金的应用也受到许多学者专家的质疑和担心,在热烈的辩论声中中国医用镁合金创新联盟在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扬德教授的号召下于2010年成立,理事长单位为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理事长单位为中国科学研究院金属研究所与解放军301医院,联盟的单位成员既有研发能力雄厚的中国科学院金属所、应化所和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也有实验室各具专业特色的高等院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又有医学专家云集的解放军301医院、广州军区总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重庆三峡中心医院等。联盟理事长李扬德教授对于研发生物镁合金骨科产品植入物持着坚定的信念,将多年来一直在奋斗的各个研究单位汇聚一堂,融合生物材料、表面处理、生物力学、临床医学各领域专家以及精密工艺加工企业技术人员的智慧,互相支持、互相补充、共同合作、协同创新,不断改良生物镁合金的力学性能,设计表面涂层以调控镁合金降解速率,联盟致力于医用镁合金材料及其器械的研发、设计、生产、生物医学评价和临床应用,打造上下游联动的研、产、供、销链条,在为国人开发质优价廉的民族品牌产品的同时,提升我国在国际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科技创新及国际竞争能力。在联盟各成员单位的努力工作下,在本次会议上德方专家称目前中国和德国在医用镁合金的研究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随着国内高新技术发展,医疗器械产业的面貌变化很大。2010年医疗器械产值约700亿元,目前每年以15%至20%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20年可达1500亿元。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广大农村和西部地区的生活水平提高,对生物医用材料需求可能会大于这些预测产值。但是在我国药品和医疗器械产值的比例约为10:1,远远落后于国际上的比例(1:1)。这说明我国医疗器械产业还远远跟不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需要加大努力,快速发展;同时也告诉我们在今后10至20年,医疗器械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dreamlike99

13-01-18 00:00

0
宜安沈阳 问 宜安科技( 300328 ) 请问:公司研发的医用可降解镁合金项目属于家发改委牵头编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吗?属于有重大技术突破的项目吗? 
2012年12月19日 08:21  300328 宜安科技  宜安科技答 宜安沈阳: 您好!非常感谢您对我司的关注!公司研发的医用可降解镁合金项目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属于有重大技术突破的项目,谢谢!
dreamlike99

13-01-17 23:59

0
monchhichi 问 宜安科技( 300328 ) 我是贵公司的一个小股东,一直关注着贵公司的发展。1月8日中国经济网刊登了贵公司在北京科技会堂召开2013年“中德生物镁合金骨科产品临床前研讨会”,这是否意味着马上就要进行物镁合金骨科产品临床?要进行临床试验还需要做哪些工作?另外,贵公司三季度是预计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部分客户订单延后,公司的销售收入有所下降,请问第四季度这种情况是不是有所改善?谢谢! 
2013年01月09日 12:32  300328 宜安科技  宜安科技答 monchhichi: 答:您好,非常感谢您对我司的关注与支持!预计一年左右进行镁合金骨科产品临床试验。进行镁合金骨科产品临床试验有许多工作要做,我司正有条不紊的开展临床试验前的各项工作。公司第四季度具体情况敬请您留意2012年度业绩预告,谢谢!
dreamlike99

13-01-17 23:55

0
奇人李扬德之谜 
http://paper.chinahightech.com/html/2012-10/29/content_32524.htm
2012/10/29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沈小雁  本报记者 王祥明   

  所谓奇人,大多都有一些不同于一般人的特征。凡接触过和熟悉李扬德的人,哪怕只是和他喝过一次茶,吃过一餐饭,都会对他印象记忆深刻。他的活力、他的直言不讳、他的率真、他的才华喷涌而出……这就是李扬德给人留下的印象。 

  是什么成就了李扬德集老板、船长、博导、发明家和作家的多种身份与才华于一身呢?或许,理想、勤奋、才华、机遇诸多要素的的同时作用,方才成就了李扬德的风彩人生罢。

  扬帆在浩瀚的科学之海

  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一艘大船劈波斩浪,扬帆航行。在这艘船上,船长无疑是最重要的人物。李扬德就是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艘“大船”的“船长”。

  毕业于清华大学和加拿大蒙特利尔学院高分子系的李扬德,抓住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机遇,于1993年创立宜安科技公司。经过19个春秋的努力,宜安科技已经从当初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一跃而成为一家高科技大型上市公司。

  如今,位于东莞清溪银泉工业区的宜安科技公司,不仅是清溪镇举足轻重的企业,在东莞的上万家港资及台资企业中,也是让很多人竖起大拇指的知名企业了。从1993年到2012年实现上市,李扬德用了19年。

  在创业之初,李扬德就以精密铝、镁合金压铸件、模具的研发、成品锅的制造见长,19年来,宜安科技技术研发部门集结了大批技术人才和各方面的技术力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储备,还在模具开发与制作、超低速高压真空压铸、节能锁模装置、电保温炉、稀土镁合金新材料压铸等方面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只因为李扬德对镁合金太了解了,而镁合金具有可降解的属性已经被发现和证实,这就为他研发可降解镁合金医疗材料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宜安科技已建立了广东省轻合金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广东省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东莞市镁铝轻质合金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此外,该公司还通过与众多知名科研院校的产学研合作,开发新产品、运用新技术,

  投身发明40年

  勤于学、善于学是李扬德最大的优点。他博览群书,涉猎广泛,机械、科技、医学、历史、地理、文学等各类学科。对于他来说,宜安从创立到实现A股创业板上市,他用了19年的时间。但公司上市,只是他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值得记忆的里程碑之一。

  李扬德从少年时代就开始痴迷上了发明创造,他个人拥有100多项专利,宜安研发团队拥有200多项发明、外观设计及实用新型产品专利授权许可。

  李扬德目前的重大战略项目就是对镁合金的临床应用研究的投资与探索。中国篮球巨星姚明因小腿骨折,而不得不在美国完成手术。尽管美国的医疗技术水平世界领先,姚明仍然不得不接受在腿骨里钉进20多颗金属钉以固定伤处、帮助康复。而在他的康复阶段中,还要承受二次手术,以取出腿中的金属骨钉。一个人类科学的共同难题摆在那里,即使是科技水平如此发达的美国,目前也未能解决。

  如何解决与攻克病人二次手术痛苦的科学难题?李扬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研究了300多篇关于可降解金属在医疗临床应用的文章。他发现,这是一个发展前景极其诱人的项目,可带动120亿元的市场产业链的投资前景。

  投资——李氏“斯芬克斯之谜”

  李扬德身兼上海交大、华中科大、佳木斯大学、宁夏理工学院、北京科大博导等6所大学客座教授,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集研发专家、学术带头人、镁合金产业化创新联盟理事长和投资人为一身。

  作为投资专家,他的第一笔最大投资,就瞄准了可降解镁合金在医疗上的临床应用。这一课题,将直接造福人类的医疗与健康,为攻克这一世界性的难题做出贡献。

  在中国金属学之父——师昌绪院士的极力鼓励下,李扬德凭借自己雄厚的专业和学术知识积淀,加上自己矢志不渝的理想,决定抓住这一巨大的机遇。

  李扬德10余篇关于可降解镁合金在医疗临床应用探索为主题的论文在相关学术杂志发表,这成为他坚实而深厚的理论基础,组建独立的镁合金临床应用研发团队,划拨专门研发资金 ,从人、财、物各方面全力推进这一重大项目的开展,则是李扬德的优先任务。这项3-10年的研发周期的科技开发课题,是摆在李扬德面前的李氏“斯芬克斯之谜”。

  观 察

  李扬德:为一颗镁合金骨钉而着迷

  人类靠科技的手段而生存,靠科技的力量而发展。今天,尽管科技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但人类在与自身的伤病斗争中仍有缺憾。

  在现阶段的医学界,医生通过发达的医疗手段可以把一颗金属骨钉在手术时钉进人的腿骨、臂骨里,帮助伤病人加快康复过程。但在腿骨长合之后,又要开一次刀把金属骨钉取出来,病人不得不承受二次手术的痛苦。即使在美国这样医学发达的国家里,病人也不能幸免。

  如果这个金属骨钉能在人体内溶解了,慢慢长在骨肉里,同时,又不给人体造成伤害,岂不是世界医疗领域和科学的一大进步?在发现了可降解镁合金材料具有可降解性、而在医疗临床上具有开创性替代作用之后,一位独具眼光的港商、以发明为最大乐趣的博导李扬德先生,便开始为打赢这一次战役紧锣密鼓地忙开了。

  李扬德为什么不惜一切代价的投资于这一项目呢?

  道理很简单。在已知的各种金属材料中,每一种金属本身都有其特定的属性,而镁合金材料所具有的“可降解性”却是其它金属所没有的。而这种可降解性的最大价值不是它在水里溶化、也不是在空气里溶解、而是动物的肉体里。那么,在动物的肉体里溶解了,又不对肉体构成损害。

  如果它能在人的身体里溶解了呢?目前,这还只是理论上的探讨。一般,一项新的科技成果在大规模推广之前,都要在小白鼠身上做各种实验,虽然目前在小白鼠身上作可降解镁合金的实验数据尚未完成,但一个大胆而超前的设想,就已经足以使大批科学家、投资家们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的激动了。

  大多数人在趋之若鹜般跑到近前一看,却都止步不前了。因为发现这块新大陆容易,要真的登上去却没那么容易了。这是一项投资巨大、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长期工程。一旦介入,未来仍然存在着许多未知的风险和科学课题,需要不断的探索。

  这一发现和设想已经让许多医学专家激动得夜不能寐了。李扬德的高明和可敬之处,在于他不仅仅是为之激动、为之欢呼中,他还决定让这一设想变成现实,让这一发现和设想在他的手中变成现实,在东莞变成现实,在中国变成现实。

  对李扬德个人而言,这一决定是历史性的,足以令许多医学专家钦佩,一旦获得成功,便可为让成千上万的骨科、心血管手术的病人解除病痛;同时,也是相当艰难而伟大的。
dreamlike99

13-01-17 23:47

0
創生宣佈史賽克(Stryker)以每股代價港幣7.50 元
有條件自願性要約之潛在收購
(二零一三年一月十七日 – 香港) 中國領先的骨科產品生產商 ─ 創生控股有限公司(「創生」,連
同其附屬公司統稱「集團」;香港交易所股份代號:325)宣佈世界領先醫療技術公司之一史賽克
Stryker Corporation (「Stryker」,紐約證券交易所股份代號: SYK)將向其作出有條件的自願性
要約,以每股普通股港幣7.50 元的代價,相等於創生於2013 年1 月7 日最後完整交易日之收市
價港幣4.50 元約66.7%溢價,Stryker 將以總代價約港幣59 億元收購創生全部股份,並全部以
現金支付。
創生之控股股東Luna Group (「Luna」)已承諾接受Stryker 之要約,將其持有的61.72%創生
股份售予Stryker。創生主席及首席執行官錢福卿先生及副總裁錢曉錦先生已與Stryker 簽署三年
服務條約,承諾於收購完成後繼續留任協助集團日常運作。
Stryker 是世界領先醫療技術公司之一,提供多樣化的創新醫療技術,包括重建植入物、醫療及手
術設備、以及神經技術及脊柱產品。自二零零七年以來,創生與Stryker 維持合作生産OEM 骨科
工具的業務關係。是次收購將為Stryker 提供一個更切合龐大而快速增長的中國骨科市場的產品組
合及生產線,以擴大其於新興市場之影響力。
談及今次收購,錢福卿先生表示:「在創生創立至今的二十七年裏,我能與創生所有相關的朋友合
作,將創生打造成爲中國最大的骨科產品生產商,我為此感到非常自豪。中國骨科市場擁有巨大的
增長潛力。創生和Stryker 的合併將能提升業務規模、實現本地經驗和全球技能的緊密結合、帶來
擁有互補性的產品組合、促成更爲廣闊的市場覆蓋面,從而在日新月異的骨科市場上確立顯著的競
爭優勢,並將提供一個良好的平台,以充分捕捉中國和全球的增長機遇。」
Stryker 總裁及首席執行官Kevin A. Lobo 表示:「收購創生是邁步拓展中國市場的關鍵一步,
以公認的優秀品牌,於新興市場發展價值細分市場的業務平台。收購中國創傷及脊柱骨科產品的市
場領導者,凸顯我們加強全球業務的決心。創生的研發專業、製造能力及分銷網絡優勢,使其成為
受Stryker 注視的機遇,藉以驅動未來於中國及其他新興市場的增長。」
交易需視乎能否達成慣常條件,預計可於二零一三年第二季內完成。
zhzrj1128

13-01-10 11:37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chencjwjro

13-01-10 11:33

0
加油吹。。
dreamlike99

13-01-10 11:19

0
创生控股急升15%後停牌 待刊发公司内幕消息
dreamlike99

13-01-10 11:06

0
中德联合推动首次生物镁合金骨科产品临床实验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发布于:2013-01-08 13:02 
1月5日,以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的中国医用镁合金创新联盟与德国AAP Implantate AG公司生物镁合金研究团队,在北京科技会堂召开2013年“中德生物镁合金骨科产品临床前研讨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樊瑜波教授和德国AAP Implantate AG公司副总裁Daniel分别作了专题报告。参会人员还有联盟理事长、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扬德教授,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杨柯研究员、杨院生研究员、谭丽丽副研究员,解放军301医院唐佩福教授、王卫东主任,香港中文大学秦岭教授,北京大学奚廷斐教授、郑玉峰教授,广州军区总医院张余主任,联盟秘书长、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卫荣总监以及德方项目技术负责人Thomas等人。

自从2004年9月在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上重庆大学高家诚教授指出镁合金有可能成为新一代的金属硬组织植入材料以及2008年10月科学时报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团队“寻找可降解的骨内固定材料”关于生物镁合金的文章以来,国内许多研究院校、临床医院和先进企业都陆续开展生物镁合金的研发。但由于较之不锈钢,镁合金的强度不够以及镁合金生物腐蚀速率过快等等技术问题,生物镁合金的应用也受到许多学者专家的质疑和担心,在热烈的辩论声中中国医用镁合金创新联盟在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扬德教授的号召下于2010年成立,理事长单位为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理事长单位为中国科学研究院金属研究所与解放军301医院,联盟的单位成员既有研发能力雄厚的中国科学院金属所、应化所和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也有实验室各具专业特色的高等院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又有医学专家云集的解放军301医院、广州军区总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重庆三峡中心医院等。联盟理事长李扬德教授对于研发生物镁合金骨科产品植入物持着坚定的信念,将多年来一直在奋斗的各个研究单位汇聚一堂,融合生物材料、表面处理、生物力学、临床医学各领域专家以及精密工艺加工企业技术人员的智慧,互相支持、互相补充、共同合作、协同创新,不断改良生物镁合金的力学性能,设计表面涂层以调控镁合金降解速率,联盟致力于医用镁合金材料及其器械的研发、设计、生产、生物医学评价和临床应用,打造上下游联动的研、产、供、销链条,在为国人开发质优价廉的民族品牌产品的同时,提升我国在国际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科技创新及国际竞争能力。在联盟各成员单位的努力工作下,在本次会议上德方专家称目前中国和德国在医用镁合金的研究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随着国内高新技术发展,医疗器械产业的面貌变化很大。2010年医疗器械产值约700亿元,目前每年以15%至20%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20年可达1500亿元。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广大农村和西部地区的生活水平提高,对生物医用材料需求可能会大于这些预测产值。但是在我国药品和医疗器械产值的比例约为10:1,远远落后于国际上的比例(1:1)。这说明我国医疗器械产业还远远跟不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需要加大努力,快速发展;同时也告诉我们在今后10至20年,医疗器械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s4712816

13-01-07 12:13

0
此股不涨反跌,是市场的错误还是本就浪得虚名|?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