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弱机构被套没商量
虽然就历史经验而言,机构投资者的积极介入通常有助于大盘和个股的走好,但市场对此的实际回应却不甚“给力”,以QFII增持最为踊跃的6月份为例,沪深300指数在当月下跌了6.47%,而QFII席位在此期间买入的
福耀玻璃等37只个股中也有29只在此期间跟随大盘一起滑落,例如广汇能源在6月份先后被3家QFII席位买入2.14亿元,但其股价却遭遇了14.6%的月度跌幅。而获得汇金增持的
工商银行和
中国银行在二季度也分别遭遇了1.52%和0.16%的累计跌幅,换言之,买入以上两股的汇金资金已尽数被套。
市场纵深
如今“金手指”效应尽失
实际上,从近年来的大盘表现看,机构资金的入市确实能提振A股市场的短期表现,但大盘的固有趋势却并不会因此受到太大的影响。以汇金为例,作为典型的“国家队”资金,汇金的动向向来都是指示A股走势的关键风向标之一。自2008年以来,汇金已先后三次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四大行股票。2008年9月23日,汇金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购入工商银行、
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各200万股股票,受此利好消息刺激,沪指在9月24日、9月25日连续收涨,累计涨幅达4.36%,不过随后股指便一路下滑,直至当年10月28日触及1664点的“谷底”。2009年10月9日,汇金再度增持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股票总计2.81亿股,沪指在随后的一个月内劲涨14.25%,但11月中旬至当年年底期间,沪指却下跌了10.79%。
去年10月10日,汇金宣布启动对四大行股票的第三轮增持,据相关上市银行2011年年报显示,汇金在四季度总共买入四大行股票约6.01亿股。随后,汇金又于今年一季度再度增持四大行5032.35万股、2940.85万股、8363.02万股、2267.37万股。然而截至昨日收盘,沪指却从2011年10月初的2363.08点跌至目前的2227.32点,跌幅达到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