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儿子理科698分,学校专业怎么填求助万能的淘股吧

12-06-23 14:49 25665次浏览
燕子花11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我儿子,杭州最好中学的,理科698分,班上第7名,能报比浙大高的学校吗?
能否提供点学校和专业供参考。浙大据说是一年后定专业。
金融他感兴趣的,但以前大家说过国内大学金融学不到真本事。
他自己不想学医,虽然他手工缝制东西一针一线缝得不错,还比我有耐心。我觉得学医太累。

虽然主要由他自己选择,但还是希望各位给点参考意见,谢谢啊,祝大家投资投机大赚,节日快乐!
打开淘股吧APP
10
评论(266)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goodrich99

12-07-01 20:10

0
好搞笑  我居然在股吧里 都能够享受 关黑屋待遇,  我并没有造谣生事  只是 作了些 事实性描述而已
goodrich99

12-07-01 13:19

0
“有人总结现代大学生的在校状况是:30%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应付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大堆无用的课程,30%功夫用在学英文、考级,剩下40%大部分用来谈恋爱、社交、享受风花雪月,还忙不过来。青春虚掷,一无所成。四年大学,缺少了坚实的求知过程,留下的只有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 
在国内上大学 浪费时间太多  首先去香港读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的 商管 可以排名国际前30名
如果学会计的话 可以去 名气差一点的香港理工大学 该校的会计专业 是整个亚洲第一名 在国际上知名度非常高。

在香港上大学还有一个隐性好处, 那就是 上学和工作累计满7年就可以申请香港特区护照 成为香港永久居民,到很多国家免签证,香港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福利制度 秒杀北京 上海户口, 只要有钱可以生无数小孩,小孩上学免费 还有奶粉钱 ,整个社会医疗免费。对比来说, 欧美等西方国家福利可能比香港更好,新加波也比香港好,可是 华人 本质上和西方有一种culture shock,  新加波的问题是面积很小,而且周围被敌视华人的圈子包围, 香港有整个中国作为腹地,又可以有类似西方的社会体系,还是属于华人圈子,尽管面积不大,感到压抑了,几十分钟就可以到其后花园深圳透气, 综上所述,如果北京 上海是中国的一等户口 那么香港就是中国的特等公民。
goodrich99

12-07-01 12:53

0
最近,一项上万人参与的调查显示,34%的人后悔读大学,51%的人认为,在大学里没学到有用的东西。而感叹学无所用的不仅仅是专科、本科生,甚至不乏硕士、博士。

大学生为什么不能在学校学到有用的东西?学生们四年的时间不读书又干什么去了?有人总结现代大学生的在校状况是:30%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应付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大堆无用的课程,30%功夫用在学英文、考级,剩下40%大部分用来谈恋爱、社交、享受风花雪月,还忙不过来。青春虚掷,一无所成。四年大学,缺少了坚实的求知过程,留下的只有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

在对大学持否定态度的人看来,现在的大学更象“围城”,没去过的以为里面多姿多彩充满诱惑,呆在里面的人却索然无味如同嚼蜡。进去时满怀期望,出来时什么也没得到。也有人认为:大学是不是“白读”,学校固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个人主观的努力却能起到关键作用。同样的土地,同样播下龙种,有人收获了跳蚤,有人却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意义。

应该承认,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人才和庸才都是经过同一条路走出来的。是上大学还是被大学上,并非单一某种因素可以决定。然而,对于大学教育表现出的越来越多的悖论和困境,不能不引起公众的重视。

大学价值被完全否定的主要依据在于,它对学生毕业后的人生毫无帮助。传统认为,大学应该教给学生安身立命的本事,让他们有个好前途。如果不能带来可见的好处,大学教育就没有价值。这种观念是从上世纪“精英教育”一路延续下来,它对教育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工具理性的阶段,可以说非常片面。可惜的是,国人大多持这样的态度,对大学价值的评价标准更侧重功用,简单而实际。但现代教育理论却认为,在一个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社会,大学教育理应有着更丰富的人文内涵,并不以知识传递和技能训练为主要目的。

人们不禁会追问,即使对大学教育的理解各有不同,即使学校理念不能对每个学生发生影响,但学生在大学中学到什么还是由学校决定的,为什么什么都没学到仍然可以毕业呢?

这一点可以对照美国大学的情况。有人说,美国大学和中国大学都是不成功的教育,因为中国大学的就业率低,美国大学的毕业率低,如此,等等。这是事实。在美国想读大学是很容易的,基本上只要高中能毕业就不成问题。可是仍然有很多美国人认为,大学并不是非读不可。由于美国大学的门槛低,也没人把读大学看得很了不起,中途辍学的现象很普遍。据统计,大学新生头一年申请辍学的比率达20%。除了辍学,延迟毕业的更多,四年学制读五六年的大有人在。所以近三十来美国大学的毕业率很少高过八成,21世纪更达六成左右的新低,将近一半学生毕不了业。毕不了业怎么办?一直读下去。理论上,美国大学是可以读一辈子的,总归要各科合格拿够学分为止,否则就拿不到学位。不知道美国学生会不会认为大学白读了?

简单地说,学生在学校能学到什么,怎样把好最后的质量关,让什么样的产品流出社会,体现出大学对社会承担的责任。美国大学的原则是“宽进严出”,他们的高等教育门槛低、姿态低,毕业考核却很严格,要拿学位非得拿出成绩不可。而中国的大学生们为了进大学都曾经吃尽苦头,好不容易才能脱颖而出,高考被喻为“最残酷的战场”;一旦考上之后则万事大吉,不思进取,反正毕业考试容易过,论文抄袭剽窃也没人理会,这就是“严进宽出”。事实证明,实行“宽进严出”还是“严进宽出”,结果大不一样。

不同的水土带来不同的生态,不同的生态造就不同的出品。可以说,国内大学的弊病是整体性的。二三线大学问题突出,还可以说是受资源限制,顶级大学情况也差不多。以国内最好清华、北大为例,这两所学校的学生毫无疑问学能力是最强的,毕业之后表现的平均水准也相当优秀,偶尔出个猪肉佬也是有水平的猪肉佬。但即使读过最好的大学,结果又是怎样呢?少数留在国内,多数选择了出国留学,在国外“回炉”。据统计,清华北大最好专业的毕业生有七成都选择了出国,没有出去的也只是因为条件不允许。

我们相信,绝大多数的中国大学并不缺少改变的意愿,只是能力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原因在于现行的大学管理体制。大学并不是完整意义的“独立法人”。无论办学还是管理,无论是教学内容,专业设置还是教师素质,都必须服从国家行政部门的统一意志。学校不能自己决定,也就不需要承担责任和风险,是对行政部门负责而不是对公众负责。官办大学、官管大学的模式,直接造成了大学与社会脱节,与教育精神脱节。

近年来,对中国大学的整体堕落,公众有目共睹并不断发出质疑,但往往得不到回答。也许往后很多年,我们仍然不得不面对这些令人心痛的现实,看着国家未来的主人翁在大学中浪费青春、丧失活力。大学教育没能给他们带来可见的未来,也不能支撑起他们对未来的信念,不是“白读”又是什么呢?哪里可以找回大学失去的价值?进一步思考下去,就不能不回到核心的理念问题上来,选择工具理性还是价值理性,培养建设者还是培养公民,恐怕都是中国大学未来无法回避的关口和瓶颈,只有突破才能生长。亿万公众期待大学教育的理念转换和价值回归,也许就在这一轮又一轮的拷问和反思中悄然接近。
rensishi

12-06-29 18:15

0
只要分数够,人大金融
这分数一般,不用显摆
骑兵67

12-06-29 18:04

0
放着人大不去,去什么浙大
那么多推荐,没几个靠谱的
玄遐

12-06-29 16:13

0
看你小孩的功利心重不重了
重的话当然金融好,不重的话兴趣就不错
迪人

12-06-28 23:38

0
做些财经资讯产品,算是跟新闻和金融都挂钩。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dsunday

12-06-28 22:04

0
去申报一下香港的大学
虚心学习1995

12-06-28 21:53

0
还是淅大吧,综合性大学和非综合性大学毕业生出来思想和眼光是完全不一样的,专业可以不一定要金融,可以选择数学或统计专业,淅大一年后定专业,选择面广一些,另可以争取到国外联读或修学,北大,清华,淅大,人大等这类机会很多的,省内777名进淅大选专业应该注没有问题吧,你想,北大清华200多名加复旦交大中科大南大及冷门300多人和自主招生,淅大在省内招的很多的吧,所以建议进去后好好规划将来的发展,另大学学和高中完全不同,注意大学第一年的过渡。(本人有这方面的体会的)
qdfishmen

12-06-28 21:05

0
在中国,找个好大学学金融,纯粹就是为了给以后钻营往上爬准备一个业内的小圈子
学到多少东西,基本上都差不多吧
搞金融关键还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