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Z看看这个:
广州药业(股吧) 对于王老吉的营销非常聪明,至今都非常成功
其一:在商标回归前一天,发布招聘广告,商标回归后,加多宝内部销售团队就乱了,经过几天炒作后,迅速把招聘广告接入中国最大的两个招聘网,现在不光是加多宝的销售人员,包括其它公司的,跳槽成了一种风尚,广药已近轻易的招募到所需的渠道人员,做这行的都知道新公司大品牌的发展机会大,你过去在加多宝的是区域副经理,跳槽后可能能会变成经理,经理能带来整个团队的可能给你的权限就更大,更高阶的可能还考虑给股份。21世纪最缺的就是人才,但最容易招募的也是人才,只要你能提供一个大的平台,你愿意在一个没有保障的私企?还是在一个国有的大上市公司,相信不是脑残都会选择。
其二:发布会放在加多宝之后,深谋远虑,其一先搞清楚对手的企图,其二调整内部人员,匹配公司资源,完成外部招聘,产能外包和营销广告设计策划,销售商沟通,环环紧扣。之后公布整体方案,具体实施。
其三:产品梯次上市,王老吉共注册29项商标,未来全部属于上市公司。王老吉凉茶率先推出红罐,今后延续红绿两种模式。至于金罐王老吉,并非凉茶,而是功能饮料,由长生草制作的饮料,具有防高血,高血脂的功能。如果这个饮料运作的好,理论上比凉茶的市场更大,凉茶的功用在于去火降暑。长生草的功用在于防高血压,高血脂,延长寿命,非常适合城市快节奏的生活。这只是凉茶市场发展到某个阶段高点后的替代品。现在的重点还是王老吉凉茶。但同理你不能到了凉茶的阶段高点才去运作金罐产品,必须现在就开始预热市场,经过很多年后凉茶发展到了某个阶段高点,金罐王老吉可以应运而生,升级凉茶产品。金罐王老吉,50%属于上市公司,50%属于李嘉诚,另外经营权属于广州药业的王老吉药业。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广药完成人员招募,产能配置,梯次产品长远配置,内部调整,资源调配,产品设计和包装设计,广告策划宣传,效率已非常高。
另外比如广告词的设计,凉茶就喝王老吉设计巧妙,巧妙在于反复播出后简短易记,过去王老吉投入大量广告,宣示怕上火就喝王老吉,王老吉凉茶已经深入人心,现在的凉茶就喝王老吉,实现无缝衔接,进一步强化王老吉在凉茶的统治地位,如果你要喝凉茶,就喝王老吉,不用,也没必要选择别的,不上火,也可以喝嘛。当然看似简单的一句话,有时候只可以意会,并不如话语解释的那么简单。如果衔接的好,王老吉过去10年投入的几十亿的广告,会加倍在后期体现效益。王老吉是什么?就是凉茶的化身和霸主。
另外对于绿盒和红罐的销售差异,客观的讲,并非广药营销能力差,谁做都是这个结果,本身广药在取得红罐商标一个月后,在当时招商引资90年代那个特殊历史时期,就交给加多宝了,广药没有运作过这个产品,之后,虽然推出了绿盒,其一由于盒装饮料的天然局限,和不可能在红罐商标未收回的前提下,给绿盒做广告和红罐打擂台,那是完全不可能的,只能被动营销,有销路差异是肯定的,没有差异才奇怪。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因素造成的,换谁做都是这个结果。质疑一个事物,很容易,谁都会,所以中国的专家很多,但全世界最没用的也是这些专家。在质疑前,你要搞清楚原因,连记者都成了营销专家,这不扯淡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