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原文摘自
华丽家族为2011年年报:
公司与公司的控股股东上海南江(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江集团")
分别与陈晓军、王瑾峰签署协议,公司现金出资5000 万元,南江集团现金出资15000 万元
共同收购上述两人所持有的海泰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泰投资")100% 的股权。收购
完成后,公司持有海泰投资25% 的股权,南江集团持有海泰投资75% 的股权。本次收购
海泰投资的目的在于收购上海海泰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泰药业")61.598% 的股权,
海泰药业下属控股子公司分别为上海复旦海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上海海泰金芯生物分子
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其主要项目及进展情况如下:
一、乙型肝炎治疗性疫苗--乙克
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闻玉梅院士研究团队和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赵铠院士研究团队共同
合作研发、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首个乙型肝炎治疗性疫苗(乙克),第一阶段Ⅲ期
临床试验严格按照国际标准,在国际临床试验注册网络注册,依照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
照进行。由北京地坛医院牵头,杭州泰格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全程监督,在全国21家国家药
物临床研究机构展开。本次临床试验采用了国际公认最为适合的乙肝病毒E抗原(HBeAg)
血清转换(与乙肝病毒复制密切相关的E抗原消失,并且出现E抗体)作为疗效评价标准。
对慢性乙肝患者共进行了12剂乙克注射,治疗期一年,治疗后随访六个月。自2007年9
月首例慢性乙肝患者入组,至2010年12月全部518名患者完成治疗及随访。经统计,乙克
注射12剂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患者E抗原血清转换率乙克治疗组与氢氧化铝组无统计学差
异,均高于未治疗慢性乙肝患者自然转换率(7%左右)。但经乙克治疗后出现E抗原血清转
换的患者中,59.6%患者病毒载量降至临床阴性,84.4%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表面抗原水
平下降,肝组织活检及细胞免疫均出现炎症缓解等,表明乙克对乙肝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
果。依照药政相关法规,乙克还须扩大样本量以进一步确证疗效。预期到2014年完成Ⅲ期
临床第二阶段临床试验,如疗效得以确认,将在2015年申报新药。
二、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技术,肉毒毒素检测试剂盒、生物战剂检测试剂盒
糖尿病分型检测试剂已完成中试研究,批量试生产的产品已开展临床研究。截至2011年12月31日,临床研究用样本收集已完成95%,预计2012年上半年完成临床研究,2012年进
入注册申报程序。乳腺癌早期诊断试剂仍在研发过程中。
三、重组人MNV-骨形态发生蛋白-2
1. 截止2011年12月31日的具体进展情况:
项目I期临床试验已经于2006年9月完成,临床的安全性得到了证实;2009年底已完成II
期临床预试验。
2. 项目获得的国家及地方课题资助情况:
项目已获得《2005年度上海市科委科研究计划项目》(50万元),《2005年度上海市经委引
进技术的创新与吸收》(40万元),《2010年度上海市科委"创新行动计划"声望医药科技重点
项目》(80万元)三项课题资助。
3. 未来临床II期试验计划概要:
目前正准备进行II期临床试验。
四 项目名称:<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衍生物--GLP-1-21104>
1. 截止2011年12月31日的具体进展情况:
已完成部分临床前实验;申报发明专利5项,其中授权2项,实质审查2项。
2. 项目获得的国家及地方课题资助情况:
获得《2006年度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100万元),《2008年度上海市经委引进技术的
创新与吸收》(80万元),《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49万元)三项课题资助(2009年)。
2)2012年非房地产业务
华丽家族完成借壳上市以来,公司主营业务房地产开发业务就一直受到国家宏观调控的影
响,尤其是房地产限购限贷政策、房地产税收政策及融资环境的变化对高端房地产市场产生
了巨大的影响,作为专注于高端房地产项目开发的上市公司,受影响程度远超一般房地产企
业。针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现实,及未来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趋势,公司自2009年开始,就
涉足非房地产行业的投资,力求通过培育第二主业来确保公司长期稳定的发展。
为此,2011年度,公司在控股股东上海南江(集团)有限公司的支持下,聘请专业团队在
国内外广泛考察、寻找资源类的投资机会,特别是金矿的投资机会。目前主要瞄准的金矿项
目涉及:国内的二处金矿、非洲津巴布韦金矿、墨西哥二处金矿及巴布亚新几内亚二处金矿。
为了尽可能减少上市公司的投资风险、保障上市公司投资者的利益,上海南江(集团)有限
公司承诺:由上海南江(集团)有限公司负责矿产资源投资的前期工作,按矿产资源投资的一
般程序展开投资业务,在法律风险和市场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再将有关矿产项目的控股权转
让或指定给上市公司,以期为上市公司培养新的利润增长点。
除此之外,公司继续在生物科技等领域积极寻找投资机会。在新的一年里,公司将继续加大
在生物科技、矿产资源等领域的投资,并逐渐(相对甚至绝对)减少房地产的投资。当生物
科技和矿产资源类投资逐渐为上市公司产生稳定收益的前提下,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的转型亦
将水到渠成。